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_伏旱的防御措施(2)
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_伏旱的防御措施
伏旱的原因
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时梅雨静止锋已于7月上旬推移到黄河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被“副高”控制,形成反气旋天气,以下沉气流为主,日照长,太阳辐射很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也快,农田需水量很大。但由于气团单一,除局部地区的雷阵雨外,无大片雨区,普遍出现干旱酷暑天气,故叫“伏旱”。这一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午后气温一般达33~35℃,个别地方有高达43~45℃的高温记录。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省。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大体上从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天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起,大约在每年7月12日之后的10天里。)
伏旱的判断标准
伏旱对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有较大的影响,对是否是伏旱有一个判断的标准。
一般性伏旱标准:6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连续20-29天总雨量<30毫米,其中有5天以上高温出现。
重伏旱标准:连续30-39天总雨量<40毫米,其中有7天以上高温出现。
严重伏旱标准:连续超过(等于)40天总雨量<60毫米,其中有10天以上高温出现。
伏旱的耕作影响
梅雨过后,就会出现伏旱。主要发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别是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区,会出现较长时间的晴热少雨天气,这时夏季农作物(如水稻等)生长很不利,比春旱更严重,故称春旱不算旱,夏旱减一半的农谚;当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副热带高压位置没有按常规由南向北推进时,有些地区会出现严重的伏旱。如2000年入夏以来,因受异常气候影响,河南省出现了大面积严重伏旱,豫南的部分市县降水量创建国以来历史同期最少纪录。据河南省2000年6月1日至8月18日的累计雨量统计,全省降雨量为46毫米至392毫米。有91个市县降雨较常年偏少1成至9成。有30多个市县降雨量创下建国以来历史同期最少或次少纪录。特别是7月7日以来的40多天时间,全省大部旱情急剧发展,据统计,共有96个市县的累计雨量在100毫米以下,其中有72个市县降雨不足50毫米,较常年偏少5成至10成。伏旱不仅对农业生产有很大影响,同时还影响工矿业用水、生活用水和航运事业;也因干热缺水,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
伏旱的降水影响
伏旱期间的降水量明显地减少,一般为95—120毫米,与5—6月的春雨、梅雨季节相比,减少了近三分之二。蒸发量偏大是伏旱的显著特征。7—8月的蒸发量可达255—280毫米,与5—6月相比,约增加80%。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是表现伏旱程度的重要指标。降水量少于蒸发量则为负值,负值越大则伏旱强度越大。下图为7月中旬—8月中旬(伏天期间)多年降水—蒸发差等值线。东经110°以东,北纬25°以北,北纬32°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四川盆地东部地区,降水—蒸发差在100毫米以上,为中国比较显著的伏旱地区。其中,北纬26—31°,东经112—121°之间的地区,降水—蒸发差在175毫米以上,为中国伏旱最重的地区。伏旱的产生是副热带高压影响的结果。每年7月上中旬当副热带高压增强北进到北纬25°附近,长江中下游地区便处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的控制之下,尽管空气中水汽很多,但缺乏凝结、成云、降雨的条件,旱情严重。伏旱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旱期,大面积干旱对农业的影响很大。此间若有台风来临,则为极好的抗旱水源。若无台风,或台风来临过晚,则会造成严重的伏秋旱。实际上,伏旱区并非年年伏旱、处处伏旱。若遇副热带高压较弱,位置偏南、长江中下游多雨年份(如1954、1957、1962、1974年等),则不出现酷热干旱。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和滨海地带,是伏旱时期的避暑胜地。
看过“伏旱天气形成的原因”的人还看了:
1.关于夏至的说法
4.中稻种植方法
5.如何种植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