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自然科学知识 > 玉石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缺陷

玉石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缺陷

时间: 谢君787 分享

玉石形成的条件有哪些缺陷

  玉石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锰、镁、钴、硒、铬、钛、锂、钙、钾、钠等,经常佩戴和使用玉器,对经络血脉皮肤等都有好处,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那玉石的形成过程和条件你想了解吗?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来给你科普一下玉石形成的条件。

  玉石形成的条件

  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玉的形成按先后可划分为如下几个重要时期:

  一、白云岩沉积阶段

  在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约十几亿年),在塔里木古陆南缘,也就是今天昆仑山脉北缘所在的位置,曾经是一片浅海地带,那里有大量的碳酸盐沉积,其中含镁质的白云岩为成玉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

  二、白云岩区玉变质阶段

  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纪,塔里木运动造成全区强烈的褶皱断裂活动,从而最终形成了塔里木大陆。在广泛的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此后,该地区的陆块隆起,成为我国最早露出海面的陆地之一,其上也没有原层沉积物覆盖。

  三、白云岩交代蚀变阶段

  在2亿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纪晚期至二叠纪晚期,一次世界性的地壳运动发生了,被称为“华力西运动”。华力西晚期,在塔里木大陆的南缘,古陆块的陆缘地块和活动带中间地块中有强烈的断裂活动和岩浆活动,沿断裂带有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云石大理岩。在侵入体顶部残留的白云石大理岩捕掳体或舌状体与岩浆侵入体和热液接触交代后,形成透辉石化、镁橄榄石化和透闪石化蚀变,成为成玉的物质条件之一。

  四、成玉阶段

  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派生的浅成中酸性岩脉侵入到白云石大理岩蚀变带时,再次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在适当的地质条件(300—350摄氏度左右,2、5千巴以下和一定的扭压应力)下,和阗玉最终形成。

  以上四个阶段可概括如下:

  A、中元古代晚期陆缘海沉积/沉积白云岩(成玉物质来源之一)

  B、元古代末期塔里木运动,区域变质作用/白云岩变质为白云石大理岩(成玉物质结构改造)

  C、华力西晚期中酸性侵入活动,接触交代作用/形成白云石大理岩蚀变带(成玉物质基础)

  D、华力西晚期侵入体派生中酸性岩脉接触交代作用/和阗玉形成

  天然玉的形成方式

  1、岩浆作用包括岩浆侵入、火山喷溢及岩浆期后热液作用等。

  2、沉积作用包括生物残骸堆积、碎屑堆积、化学沉淀、表生淋滤等。

  3、变质作用这是玉类最重要的成因,包括区域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热液蚀变等。

  4、构造作用岩石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破碎。

  5、天体坠落物如陨石玻璃(雷公石等)、莫道尔石、陨坑玻璃。

  宝石与玉石的区别

  事实上,祖母绿和翡翠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祖母绿属于宝石,而翡翠属于玉石。那么,宝石和玉石的区别是什么呢?通常来说,宝石是取材于天然单晶体矿物,也就是说一粒宝石通常是取自一个单独晶体,晶体用我们的肉眼就可以看见(所以又叫显晶质),宝石通常是透明的,光线进入切割后的宝石内部,经过一系列的反射折射,我们就可以看到宝石的闪光,如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等;宝石也有少数是天然单矿物集合体,如欧泊、青金石,还有一些有机质,如琥珀、珍珠、珊瑚、象牙,也包括在广义的宝石之内,他们又被称作生物宝石。而玉石则是另一个概念,它是由无数细小的我们肉眼无法看到的晶体组成,只有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我们才能看清它的结构,所以人们把玉石称作隐晶质矿物,广义来说,这些微小晶体的集合体都可以称作玉石。

  通常人们谈论时提及的玉石主要是指和田玉(白色为典型颜色)和翡翠(绿色为典型颜色),这两种玉石是当前国际上公认比较有价值的玉石。宝石通常是透明的,由于表面极光滑,使宝石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比较强,并且光线可以进入宝石内部经过反射和折射再离开宝石到达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的净度高切割好的宝石通常总是闪闪发亮。而玉石由于它是由无数个细小的晶体组成,晶体之间总是有缝隙的,所以加工的师傅抛光的再好,也不可能达到宝石表面的光洁程度,光线在玉石表面形成的轨迹如同阳光洒在有波浪的湖面上,这种效应又称作漫反射。

  如果你有兴趣对比表面光泽,可以仔细看一下自家的窗玻璃和淋浴室毛玻璃的区别,是否是越光滑光泽越强呢?所以我们通常看到的玉的表面是水润或油润的质感。由于光线很少能深入宝石内部,所以我们通常感觉玉石是半透明的,当然例外也是有的,顶级的翡翠也可以是近乎透明的。

  玉石的常见缺陷

  宝石玉器在加工过程中不按规范要要求操作或者石料质量不佳,或者辅助材料不好,或者设备精确度不高,均会导致产品缺陷,形成次品,甚至成为废石,常见的缺陷及成因如下:

  1、大蒙:产品毫无光泽,一片白色。因没有抛光或抛光不到形成。

  2、气泡、杂质:宝石内部有气泡、杂质等包含物,是生产石料过程中形成。

  3、裂石:含崩、裂、烂等表现形成,一般是磨石操作不当或开石坯操作不当形成,内应力导致裂的情况较为少见。

  4、尺寸不当:宝石要求粒径、长、宽误差不超过0、05MM,超过者则为尺寸不当,也叫尺寸不准。特殊要求例外,有些普通货要求误差不超过0、1MM即可。

  5、铲边:宝石留边(腰线)应清晰可见,厚薄均匀,整条边可某段边磨掉了即为铲边,无边部分像刀口一样锋利。一般是因为翻石不正或圈边过度而形成。

  6、歪尖:宝石底尖应居于宝石中央位置,偏离即为歪尖,一般是因为翻石不正,形成边厚边薄所致。

  7、蒙:宝石要求呈金刚、亚金刚光泽,全部或部分板面光泽不够,呈雾状,灰白色即为蒙。一般是因为抛光不好造成。

  8、沙界:板面与板面之间交接线或板面当中有一条线没有抛光,呈白色线、褐色线,即为沙界。因抛光不到而造成。

  9、沙孔:在板面之中,点状,呈黑色、褐色、白色,因抛光不干净而形成,也称麻点。

  10、漏光:宝石要求从冠部射入的光线在亭部经过再次反射后全部从冠反射出来,如果光线在亭部折射出去而不是从冠部反射回来称为漏光,通俗地说就是光线在亭部漏掉。因为亭部角太小,亭部不够高而形成。

  11、黑底:原理与漏光一样,但表现形式不同,是因为亭部角太大,亭部过高而形成。

  12、厚边:宝石要求边厚为粒径的2%,理论上超过2%即为厚边,但实践上边厚一般为2%左右,留一线或两线边,明显超过两线则为厚边,磨石圈边留边不当形成。

  13、失圆:圆形石不圆整,杂形石形状不标准即为失圆,一般是因为石坯形状不好或手工光边不当而造成。

  14、不收尖:石坯高度不够,磨不出底尖称为不收尖。

  15、蒙界:板面与板面之间交接线抛光不好,呈灰白色线,称为蒙界,是蒙的特殊表现形式。因为抛光不好而造成。

  16、分板:本来应磨成一个板面,而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板面称为分板。一般是因为操作不当或设备精度不高而造成。

  17、拖板:宝石板面与板面应成棱角交接,角圆无棱即为拖板,也称拖角、滚板。一般是因操作不当形成。

  18、不接线:宝石一般要求上下两层板面之间或同一层板面与板面之间是角与角相接,如果 不是角接,撞或离则为不接线, 一般是因为磨石位置不当或力度不当而形成。

  19、星撞:星板与星板要求角与角相接,如交接成一线即为星撞,也称星踫。一般是因为力度不当或设备精度不高而形成。

  20、星离:星板与星板应为角接,如分离不接即为星离,也称星移。一般是因为力度不当或设备精度不高而形成。

  21、收尖不好:圆形石要求底八板(主板)板板到尖,如有一板或几板不到尖即为收尖不好。一般是因为磨石力度不当或设备精度不高而形成。

  22、台面大小不当:一般要求台面为粒径50%-55%,过大过小均为不当。太小造成光度不够,太大造成火彩太弱。一般是因为磨石位置不对或力度不当而造成。

  23、花尖:成品底部有小伤痕,呈点状,从台面观察似小孔一样,常发生在底尖部分,故称花尖。往往是因为磨底尖、洗石或抹石操作不当而造成。
看过“玉石有哪些缺陷”的人还看了:

1.玉石如何形成的

2.玉石形成的地质条件

3.玉是如何形成的

4.宝石是怎么形成的

5.玉石如何形成的

2094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