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公共基础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汇总(2)

时间: 谢君787 分享

  中国共产党简史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

  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孙中山主持在广州举行。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国民党一大在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中共中央召开汉口八七会议,会议彻底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

  (福建)古田会议决议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保持党和红军的先进性。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开始确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议和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七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

  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着重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实行战略转移的问题。全会特别提醒全党,在革命胜利后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论十大关系》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从1956年到1966年"“”"爆发前的十年,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

  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一文,是引发““””的导火线。

  林彪叛逃事件的发生,是““””推翻党的一系列基本原则的结果,客观上宣告了““””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十年““””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1977年秋,在"“”"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十二大以后,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及时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初步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十二大到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三大系统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阐述了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理论方面取得的成果,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阶段、任务、动力、条件、步骤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轮廓。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基本内容做了全面的概括和论述,并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至此,邓小平理论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首要问题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基本完成以后,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特征:(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3)在宏观调控上,能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手段的长处。(4)在政治制度上,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政权是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解决好“两大问题”

  一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二是不断增强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加强“三方面建设”

  (1)思想建设。 党的思想建设是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基础,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

  (2)组织建设。 党的组织建设是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保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突出环节。

  (3)作风建设。

  3?发挥“三大优势”

  即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要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现代企业制度的形式和特征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以专家经营为特征的新型企业制度。

  我国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特征:(1)产权清晰(2)权责明晰(3)政企分开(4)管理科学。

  市场体系中的各类市场

  (1)商品市场。(2)金融市场。(3)劳动力市场。(4)房地产市场。(5)技术和信息市场。(6)期货市场。

  15、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调控的基本手段: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

  宏观调控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党的十五大明确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纲领,起到补偿劳动者收入损失的功能。(2)社会救助。其目的是帮助社会成员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条件,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低纲领。(3)社会福利。一个国家的社会福利状况,是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纲领。(4)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5)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纲领。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在于: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看过“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汇总“的人还看了:

1.公共基础知识知识点汇总

2.公共基础知识考点汇总

3.公共基础知识点汇总

4.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

5.公共基础知识点归纳

6.2016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要点

公共基础知识重点汇总(2)

中国共产党简史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区别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无产阶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61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