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必须引起家长和学校高度重视。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篇一
这个周日,我准时的在8:20分坐在了沙发上,打开了电视机,收看河南台法治频道播出的由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人格教育》专题讲座。于丹老师在人格教育中主要为我们强调了一点:在我们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必修课中,不仅仅是学习。我们还要懂得怎样自我控制一些不好的习惯,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得很好的处理一些人际关系与学习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等。
看完了于丹老师为我们上的这一堂课,使我受益匪浅。从前,我以为,只要学习好了一切都不是问题。爸爸妈妈尽量的给我腾出大量的时间供我学习,除了学习,家里的任何一件事我都不用去做,任何一件事都不用我去操心。爸爸妈妈把什么事都安排的井井有条,等着我去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甚至让我误以为这都是他们应该做的,只要我学习好就行了。 听了于丹老师说的孔子的一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话后,我才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学习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学习更重要的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会做的事,而首当其冲排在第一位的,便是怎样做人。 做人其实也是一门学问,其中包括道德、礼仪等等。而我们小学生除了要做好道德、礼仪方面的学习之外,还要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有所提高。一个人,就算学习再好,但却不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话,那么就算他四肢健全,也是一个废人。所以我们从小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比如拖拖地,擦擦桌子,洗洗碗等,不要过多的让爸爸妈妈帮你干一些事情,要先自己学着试探性的先做,实在不会的话再让爸爸妈妈来帮忙。
于丹老师讲的这一堂课,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我们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内,最重要的并不是学习,学会了怎样做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连这些都不会的话,就算学习成绩再好,也是一个不具备健全人格的人。 大人们常说,要想成才得先成人,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生,要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合格人才,需要学的很多很多,不只是学习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篇二
《河南卫视法治频道》播出了于丹教授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的教育视频,观看后对培养孩子的孝心、爱心和责任心,以及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坚强勇敢的性格,怎样培养孩子抗击压力、面对挫折和防止被骗能力,纠正孩子叛逆、爱发脾气、不听话、不爱学习等方面有了充分感受和深受启发。
于丹教授以古代悍匪孝敬母亲为例,说明古人在教育孩子时所通过的家祠、家训、门风方式,让孩子从小能够明理,只有让孩子从小树立起孝敬父母的思想,才能培养起孩子的责任心。
现代社会隔代教育,是一些孩子永远生活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溺爱之中,从而导致了孩子遇到问题推卸责任、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家长在生活中应以通过善意的谎言劝导老人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会自立、不推卸责任、独立自主。 孩子在生活中的教养,体现在和同学们集体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自我纠错,遇到意外事件不推卸责任,不指责别人,能够意识到那里是自己的错并主动的承担起责任,这样才能培养起孩子勇敢坚强的性格。 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各方面都优秀的全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孩子在无形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过早的陷入了矛盾之中。
于丹教授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是特定的,其它都是不确定的,过早的让孩子学习确定的东西,而不是孩子的兴趣所在,就会改变孩子的价值取向,压制了孩子的兴趣,从而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厌烦学习,应让孩子从压力过多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给孩子创造信念是家长的责任,不能让孩子离开父母无所依托,要把信念传下去,让信念和持之以恒的理念去影响孩子,才能锻炼孩子在离开父母在社会上能够独立自主,判断什么是对的,应该去做,什么是错误的,不应该去做,这方面家长应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让孩子从小有保底的意识,不能让孩子什么都得拔尖,如:要求孩子学习第一,成绩第一,比赛第一,无论什么都要孩子去竞争第一。如果失败,没有得到第一,孩子就陷入不能自拔,容易走向极端。一个人保底比拔尖好,让孩子意识到在学习和竞争中保底其实比拔尖好就行,远比孩子将来在面对困难和挑战不能实现目标就撂挑子好。教育孩子学会平常心对待问题,在失败面前,不去走极端,而能用自己失败的教训再去帮助别人成功。逼着孩子当第一,容易让孩子走极端,让孩子平时在家就学会受委屈,在外才不会受委屈。
用爱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从小就学会去用爱的方式感化他人,孩子看到父母劳累时,用糖水让父母喝,这是孩子通过糖水来减少父母的痛苦,也是一种用爱的方式来感恩父母,父母应该给孩子些赞许,孩子懂得用爱的方式来感化他人时,将来到社会上就不会冷漠、行为冷酷,无视他人的存在,从而幸福的能够融入社会,懂得如何和别人友好的相处。
教会孩子和他人相处的同时,也要让孩子面对社会上各种的诱惑而不去上当受骗,这还是要让孩子有保底的思想,把常识给孩子交足,孩子在面对诱惑时,才不会惊慌失措,才能够抵御住诱惑,识破骗局,从而不去上当受骗,教育孩子多掌握些社会常识,才能更多的了解社会。
孩子会对家长的命令会表现出很多反感,尽量和孩子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家长要思考一下对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对于不愿意做的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如:别人强迫你做不愿意的事情,你也会表现出不听话的。对于孩子不听话的处理也要分情况:如果一般问题,可以由着孩子的意愿来做,不然过多限制会抑制孩子天性发展。对于安全、品行方面的问题要给他定规矩,讲究原则,让他知道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总之,通过学习家长平时要注意言传身教,做好表率,孩子的行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长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来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把生活常识、道德常识、礼仪常识、社会常识多教给孩子,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学习习惯就能够培养起来!
看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学习习惯观后感300字”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