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
安全生产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那么你对安全生产管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
1、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还应确保预案的批准、实施和维护。
2、 重大事故应急预案核心要素共6个一级要素: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3、 应急策划包括危险分析、资源分析、法律法规要求。
4、 应急准备包括:机构与职责、应急、教育训练与演习、互助协议。
5、 应急响应的核心功能和任务: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6、 预案演练的类型: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和全面演练。
7、 桌面演练:按预案及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采取行动。仅限于有限的应急响应和内部协调。事后口头评论形式收集参演人员建议,并提交简短的书面报告。
8、 功能演练: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事后除口头评论外,还应向地方提交有关演练活动的书面汇报,提出改进建议。
9、 全面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事后除口头评论、书面汇报外,还应提交正式的书面报告。
10、 应急演练的参与人员共5类:参演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
11、 建立应急演练策划小组是成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的关键。参演人员不得参加策划小组,更不能参与演练方案的设计。
12、 综合性应急演练过程可划分为:准备、实施、总结3阶段。
13、 演练结果评价:不足项、整改项、改进项。
14、 不足项:应急准备缺陷、可能导致事件发生时不能确保组织体系有能力采取合理应对措施保证公众安全健康。应在规定时间内予以纠正。
15、 整改项:应急准备缺陷、单独不可能造成影响。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
16、 改进项:应急准备过程上应予改善的问题。不会对人员安全与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视情况予以改进,不必一定要求纠正。
17、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按来源分为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生产环境;按性质分为环境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与职业有关的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18、 职业性危害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从业人员健康的因素。
19、 法定职业病共10类115种。10类: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
20、 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21、 非电离辐射:射频辐射、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电离辐射:X线
22、 白内障:红外线;电光性眼炎:紫外线;白血病:电离辐射。
23、 异常气象条件:高温作业、高温强热辐射、高温高湿;其他异常气象条件指低温作业、低气压作业等。
24、 成年妇女禁忌参加连续负重,禁忌每次负重超过20kg,间断负重超过25kg.
25、 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IV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6、 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工作由国家化学品登记注册中心承担。
27、 职业病发生与生产过程和作业环境有关,还受个体的特性差异影响。
28、 职业病取决条件:有害因素的性质、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量、人体的健康状况。
29、 职业卫生调查分为职业卫生基本情况调查、专题调查和事故调查3类。
30、 职业性危害因素接触评定是通过询问调查、环境监测与生物监测等方法,对接触职业性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
31、 职业性危害因素的危险度评定是对危害因素的危害作用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和认定,多大剂量下、何种条件下可能对接触者健康造成损害,并估测在一般条件下可能对接触者健康造成损害的几率和程度。
32、 职业接触限值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
33、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34、 最高容许浓度: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均不应超过的有毒化学物质的浓度。
35、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建设项目分为一般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和严重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
36、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分为: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防护设施设计卫生审查。
37、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组根据6项指标:急性毒性、致密性、容许浓度、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常见毒物有56种。
38、 生产性粉尘危害程度分级指标: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触时间肺总通气量,粉尘浓度超标倍数。II级以上危害级别的作业场所,要求做出改进计划,限期整改甚至停产。
39、 粉尘引起的职业病危害有全身中毒性、局部刺激性、致癌性、变态反应性、尘肺等疾病。
40、 露天矿作业防尘措施:湿式钻孔或干式捕尘、确保全面通风的主风扇连续运转、加强对司机室的防护。 井下防尘措施:保证作业面足够的通风量、湿式凿岩、入风巷道回风巷道设水幕。
41、 职业癌有8种:石棉、联苯胺、苯、氯甲甲醚、砷、氯乙烯、焦炉逸散物、络酸盐所致癌症。
42、 高温作业分级按工作地点WBGT指数(湿球黑球温度)和接触高温作业的时间将其分为4级,级别越高强度越大。WBGT>或=25℃为高温作业。
43、 高温作业:工作场所胡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2.h或84kJ/m3.h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
44、 建设项目竣工后,在试运行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在试运行6个月内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45、 有害作业分级评价是对环境接触水平与影响危害产生的主要接触条件进行的综合评价。目的是对有害作业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
46、 决定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主要有接触水平和接触时间。
47、 多数有毒物质的卫生标准限值以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规定。
48、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分为四级:极度危害、高度、中度、轻度危害。有毒作业分级为5级:0级(安全作业)1-4级(轻、中、高、极度危害作业)。
49、 噪声作业危害级别为为5级(同毒物作业)。接触噪声超过115dB(A)的作业无论时间长短均为IV级。 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声压级大小。
50、 作业环境监测依据国家发布的各类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采样与检测规范进行。
51、 职业健康监护内容: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职业健康检查、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从业人员健康监护信息管理。
52、 在卫生行政部门中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制度。
53、 职业病危害职业病危害申报要求:用人单位在新改扩项目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后因工艺技术材料等变更导致所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改变的应在变更后30日内向原申报机关申报变更内容;终止生产经营时应向原申报机关办理申报注销手续。
54、 申报内容: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产生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材料、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求援设施。
55、 用人单位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卫生行政部门收到申报材料后5日内出具回执。
56、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主逐级上报的办法,一律由所在地区的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
5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包括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重点活动与职责以及绩效测量的方法。
58、 体系的运行模式系统思想最主要的是PDCA概念(策划、实施、评价、改进)
59、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据ILO-OSH2001导则):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组织、计划与实施、检查与评价、改进措施。
60、 组织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为正确有效地实施与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要素而确立和完善组织保障基础。组织的内容:机构与职责、培训及意识与能力、协商与交流、文件化、文件与资料控制、记录与记录管理。 计划与实施包括:初始评审、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应急预案与响应。
看过“安全生产管理知识重点“的人还看了:
5.建筑安全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