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管理知识 >

纪律散漫学生管理方法是什么

时间: 曾扬1151 分享

  当前的学生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学生难以管教,纪律散漫,这时候老师女应该如何管理纪律散漫学生呢?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纪律散漫学生管理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纪律散漫学生管理方法

  首先,面对课堂中的“问题学生”,教师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对于由于无知或者不慎而出现“问题”的学生,教师不宜停止教学对其进行公开指责,而应采用信号暗示、使用幽默、向其发问、暗示制止等措施;对于出于敌意的“问题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行为性质的不同而采用有意忽视、转移注意或者正面批评的方式;当学生行为特别恶劣,比如在课堂上与教师发生冲突争吵、严重干扰课堂时,教师可以将其劝离课堂。教师要基于对“问题学生”行为的准确判断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尤其是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盲目采用讽刺挖苦、威胁奚落等方式。

  其次,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学生之所以在课堂上会出现种种“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由于课堂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够,造成他们不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所以,应对课堂中“问题学生”的根本途径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互动。教师既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在保证班级整体教学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尤其注意分层分类的指导和推进;既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参与,不仅要让学生“自己说”,还要让他们善于“听别人说”,以促进学生通过多途径互动来实现知识共享。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才可能减少“问题”的出现。

  再次,教师还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个人人格魅力,以获得学生的真心认可。虽然课堂规范是师生共同熟知的,但在不同教师的课堂里,其执行程度不一样。越是被学生认可的教师,在其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就越少。只有当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话语、令人信服的人格魅力时,才能获得学生的真心认可,也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制止各种“问题”的出现和恶化,及时地转化学生行为。

  学生纪律散漫的原因

  以自我为中心的散漫行为习惯是幼儿期和儿童初期他律阶段尚未形成,造成原因是①宠爱家庭无度放纵;②父母失和无心顾及;③随老人生活无人监护。

  引导他们追求的升华是解决散漫的科学途径。更多的注意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淡泊低层次的生理需要,追求获得同学老师的爱,追求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位置,就是自尊自爱。就能够主动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就会产生一系列遵守纪律,认真学习的行为。所谓“没皮没脸”就是缺乏对这两个层次需要的追求。

  有了对爱与归属和尊重的需要,就是学生处于徘徊于两者之间的心理冲突。

  既希望自己的需要充分满足,又需要在集体生活中不被孤立。在心理学理论称之为“心理冲突”。两种需要,两种动机,两种行为表现,都在新的集体生活中进行尝试,哪方面的行为可以保留,哪方面的行为不能继续,则都要通过周围人的评价进行选择淘汰。某方面行为被社会周围的人认可,被默许,便可以保留,反复体验赏识和激励,不但逐步形成对这些行为的喜爱之情,还产生坚持道继续做的坚强意志;某方面行为被社会周围的人拒绝,反覆体验厌恶和鄙弃,不但逐步形成拒绝回避的情感,还能产生终止这些行为的决心。

  学生纪律管理制度

  1.注意早读和午读纪律,不准在教室内说笑,不准无故下位走动,如有违反每人次扣2分。

  2.课间不准在教室打闹、跑动、大声喧哗。准备好上下一节课的书本、文具等。再上课铃响之前所有学生必须回到教室,不准以任何理由在校园玩耍。如有违犯,每人次扣2分。

  3.课间不准在校园内奔跑、打闹、追逐、私自攀爬操场体育器械、跨越花坛、践踏草坪、破坏花木(清理卫生除外)。说话要有礼貌,见到老师要问“老师好!”见到家长及来学校的人员要有礼貌,主动问好。进出老师办公室要打报告。如有违反,每人次扣2分。

  4.课间操铃响后立即到指定地点站队做操或跑操,站队要快、静、齐,不准有说笑、打闹现象,班主任或任科教师做好监督。做操动作规范、认真。班级不做扣5分,做但不认真每人次扣1分。

  5.上学放学不可在校园内随意骑自行车,上学时在进校门前必须下车,放学时必须在出校门后才能骑车,如有违反,酌情扣1—5分。

  6.自行车要摆放在各班级指定位置,不可随意摆放。摆放方向统一摆向内,车尾朝外。如不按要求摆放扣1-5分。

  课堂纪律的分类

  (一)教师促成的纪律

  所谓教师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教师在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这类纪律在不同年龄阶段所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刚入学的儿童需要较多的监督和指导,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大的团体中学习和游戏,没有教师的适当帮助,很难形成适合于有组织集体活动的行为准则。年龄越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越强,教师促成的纪律所发挥的作用也越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学生一方面会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另方面又需要教师对他们的行为提供一定指导和帮助。因此,这类纪律虽然在不同年龄阶段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但它始终是课堂纪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

  (二)集体促成的纪律

  所谓集体促成的纪律,主要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从儿童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使儿童社会化方面就开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当一个儿童从对成年人的依赖中逐渐解放出来时,他同时开始对他的同学和同辈人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思考和如何信仰。青少年学生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件事情,在一定时期他们的信奉、见解、爱好、憎恶甚至偏见也都视集体而定。由于同辈集体的行为准则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价值判断和日常行为的新的参照点,结束了青少年学生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力、内疚感和焦虑,所以他们往往过高地估计同伴集体行为准则的价值,并积极地认同和服从它。集体促成的纪律也有两类,一类是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班集体的纪律、少先队的纪律等,另一类是非正规群体促成的纪律,如学生间的友伴群体等。教师应着重对非正规群体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并使之融合到正规群体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认同班集体的行为规范。

  (三)自我促成的纪律

  所谓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它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由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

  (四)任务促成的纪律

  所谓任务促成的纪律,主要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这类纪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每项学习任务都有它特定的要求,或者说特定的纪律,例如课堂讨论、野外观察、制作标本等任务都有各自的纪律要求。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学生对任务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学生对任务的意义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遵守任务的纪律要求,即使遇到困难挫折也不会轻易退却。所以,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教师如能很好地用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加深学生对任务的理解,不仅可以有效减少课堂纪律问题,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感兴趣:

1.大学生如何做到严守党的纪律

2.关于学生纪律的检讨书

3.学生纪律整顿会议讲话

4.最新中学生违反纪律检讨书

5.小学生纪律方面的总结

3894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