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三农新政策的解读论文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大学必修课程,跟其它课程一样,肩负着传授知识的使命,在社会与大学校园之间起着纽带的作用。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三农新政策的解读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2017三农新政策的解读论文篇1
周边安全环境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我国周边多个方向频繁出现异常状况,我国周边安全问题关乎到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和国家主权的维护,我国必须要塑造相应的国家安全意识,迎接即将面临的诸多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
近期,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新变数与新“乱子”有所增加,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有所上升,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一些争议和摩擦连续出现,如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印边界领土争端、中菲黄岩岛对峙事件等当前中国周边环境总体上呈现“东缓”、“西安”、“南乱”、“北稳”之势。
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
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战略东移的实际展开,东亚和中亚地区都将成为美国军事部署和战略争夺的重点,这在客观上也势必加大对中国的军事压力。
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中美之间尽管在经济合作领域日益密切,政治对话也不断加强,但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决不会改变对中国的防范立场。美国的战略非常注重前瞻性,不是考虑三五年的事情,而是预谋一二十年甚至二三十年的事情,他们不可能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完全放心,军事上的未雨绸缪是应有之义。在此情况下,中美之间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以及中亚地区的“战略相撞”难以避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失当,不仅会造成中美双方的磨擦甚至冲突,也会影响中国周边地区的稳定。
面对复杂的周边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中国应加快谋划“大周边战略”,区分陆地与海洋的不同情况,统筹各大地缘方向,针对地区热点,创新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韬武略”,破解美国的“巧实力”及个别邻国的“小伎俩”
(一)“大周边战略”应强调以下两大原则
一是“刚柔并济”,周边战略切忌“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包括在南海问题与南沙争端上。对内对外都要讲清楚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完整含义,和平发展绝不排除为捍卫自身正当利益的自卫反击,应让周边个别国家尽早“清醒”过来,打掉其幻想与错觉,以免其日后因挑衅中国被惩罚而“后悔莫及”。与此同时加快“硬实力”建设,重点提升海空远程防卫打击能力。
二是“政经相辅”,“政”指政治与安全事务。应正视中国与东盟一些国家在南海存在的安全利益冲突,美国因此才有机可乘。中国与邻国之间经济利益基本吻合,但安全利益。则存在冲突(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等),这些邻国因而“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在安全上利用美国“制约”中国。破解这一困境须对症下药、“以长补短”,经济是中国的优势与“强项”,安全则是中国的劣势与“短板”,应一面扩大经济共同利益,一面妥善化解安全利益冲突,应将经济与安全联系起来,以经济手段来促进安全合作或抑制安全冲突,包括对侵犯中国权益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相关制裁应准确打到对方的“痛处”与要害。
(二)努力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对全球事务和亚洲地区的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美国的态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可以影响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政策。在我国周边许多热点问题的背后,都有美国的影子。由于我国被美国认为是最有潜力在未来挑战其主导地位的国家,美国对华政策中防范的一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消失。但美国在保持中美关系的稳定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利益,在很多国际事务上,美国需要我国的合作。因此,只要双方做出足够的努力,中美关系可以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
3、发展睦邻外交,拓展我国在周边国家中的影响力
综合实力的增强,使我国营造有利周边环境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我国虽然在周边地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与我国综合实力相比,两者之间并不相称。现在,我国与很多周边国家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支柱还处于经济合作的层面,如何加强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在政治、战略层面的合作,建立起高度稳定的、经得起国际环境变化考验的战略关系,还是一个需要努力加以实现的目标。
此外,针对外界对南海问题的炒作与曲解,宜适时明确界定中国在南海的维权“底线”。
放眼未来,周边是中国崛起必须经历的“大考”,也是一道必须迈过去的“坎”,谋划中国对外“大战略”,务必优先“经营”与“料理”好“大周边”。
2017三农新政策的解读论文篇2
今年的两会刚刚落下帷幕,这次的两会对于方方面面的问题给予了关注,其中尤其重要的就是民生问题。下面就我对两会的关注中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谈谈我的看法。
我认为民生问题是最重要而且是核心的一个问题,无论什么问题最终都关系到的就是老百姓,房价、个税、宏观调控等等均与民生问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是经济,今年的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对 “十二五”规划确定未来五年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就是年均增长7%。我们注意到,这个数字和“十一五”规划相比降低了0.5个百分点。温认为,“主动调低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仅表明决心和意志,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举措。就是说,在今后五年以至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当长时期,我们要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主线。真正使中国的经济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着重提高经济的增长质量和效益。
经济发展速度、就业与通货膨胀三者之间有密切联系。经济发展速度高,就业人数就会多,但通胀的压力也会大。经济发展速度低,就业人数少,但很容易使经济走向衰退。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中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使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适应。”
这就牵扯到了另外两个问题:就业和通货膨胀,就业问题是个大难题,尽管计划生育政策已见成效,但中国人口基数仍然很大,再加上大学生毕业人数与日俱增,劳动力素质提高,居民收入也要相应提高,所以,关于“重视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中特别应该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主要是科技型的小企业。重视发展服务业,包括生产服务业,这些都可以容纳更多的就业。我们一定想办法,在比过
去低的速度下还能解决中国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问题,这对政府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我们完全有决心能够办好这件事情。”这个解决方法还是可以相应缓解,但我认为视野还可以更加开阔些,比如鼓励大学生创业,这不仅可以缓解小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还可以拓宽中国经济发展方向。这一点我是从电影《社交网络》中得到的灵感,这里面的主人公就是哈佛的学生,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的Facebook这个网站,带来了很多效益。
关于通货膨胀,温家宝:“通货膨胀就像一只老虎,如果放出来关进去很难。我们目前出现的通货膨胀其实是国际性 的,如果你看看整个国际形势,由于某些国家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造成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这不仅影响一个地方,就连欧洲也突破了2%。 前几个月,世界粮价上涨15%,如果再加上西亚北非局势的影响,油价高企,超过每桶100美元。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对中国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难以控制 的。另一方面,确实在我们国内也有因为劳动力成本提高,各种初级产品价格上涨而造成的结构性通货膨胀。我们必须重视解决这些问题。我常讲,通货膨胀包括物 价、房价都涉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我们今年在政府各项工作中,把抑制通货膨胀摆在了第一位。
对于物价,我们不敢掉以轻心。我们是从三个方面来努力管好通胀预期的。首先,要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 以保障供给;第二,加强流通,特别是要加强农产品流通这个薄弱环节;第三,主要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管好市场。我们将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做到底。至于房 价,我们也是三管齐下。第一,还是要控制货币的流动性。我想补充一点,对于物价这一点也是重要的,也就是说消除房价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第二,运用财政、 税收和金融手段来调节市场需求;第三,加强地方政府的责任,无论是物价和房价,地方都要切实负起责任来。也就是说要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 市长负责制,房价也由地方来负主要责任。”
就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通货膨胀不可避免,但如果老百姓“连一个苹果都
吃不起”那就不能不解决了。其实消费水平是与收入成正比的,除了保证供给,加强流通,工资也得随房价物价涨起来,这样的话也能够拉动经济了。
另外,这次的两会中还对政改,户籍,收入,医改,反腐,民意等具体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可以说,这些措施都是实际而有可实施性的,对于未来这些问题的解决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这次对两会的关注让我看到了许多平时看不到的一些社会问题,让我对民生问题有了更好的了解,收获颇多。
看了“2017三农新政策的解读论文”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