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精准扶贫(2)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精准扶贫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精准扶贫篇4
2017年是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一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关键之年,要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让贫困户尽快住上安全的房子,让贫困群众脱贫“有路子”,防止贫困代际传递,确保到年底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要求,实现省定贫困村“摘帽”、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人口“清零”的目标。
结合在浏阳市淳口镇枫林湖村驻村帮扶一年多的工作经验和体会,尤其是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要圆满完成好脱贫攻坚任务,在以下几个方面需引起重视。
一、产业就业帮扶问题
产业就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是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稳定脱贫的有效途径,是从“输血扶贫”逐步转向“造血扶贫”的一大体现。从去年产业扶贫进展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产业、一村一品短期难以形成;贫困户因劳力、技术和思想观念等原因,发展产业难;靠能人或专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头作用有限,还有可能引发资金流向不精准的问题;再就是产品销路一时难以打开等等困难。为此,新年度一方面要继续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确实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产业。1、抓好市财政产业扶贫项目和市林业精准扶贫项目的管理,按照因户施策的办法,引导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适宜种养什么就发展什么,强调自愿,不搞一刀切,鼓励原生态富硒特色种养殖,通过电商和网络,加大对产品的推介,确保效益。2、继续施行产业、就业扶贫奖励办法,对家庭人均年可支配纯收入达标的贫困户予以奖励,避免隐瞒收入,脱贫户不签字的现象发生。3、引导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尽可能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势头,同时要考虑产业发展好、群众积极性高、产品不愁销的实际。4、加大旅游产业的发展。枫林湖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佛岭的庙宇、佛塔文化,永乐的千年母子杏和野营资源,枫林的六叠泉漂流和特色富硒农产品等,尤其枫林湖被列入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要多方与上级旅游部门汇报和对接,取得政策、资金、项目的支持。
二、安全住房保障的问题
这是贫困户脱贫的一项硬指标,是改变贫困户生存环境的重大举措,也是体现精准扶贫成效的亮点工程。但目前工作进展缓慢,时间紧任务重的矛盾较突出。为此,一是与上级对接核准人口数,有新生人口增加的,有去世人口减少的,因涉及补助资金较大,不能因此引发一些矛盾。二是镇、村要专人负责,加快进度,确保质量。三是两个安置点成立由贫困户组成的监督小组,在建设质量、资金管理、工作进展上予以监督。
三、村集体经济收入的问题
按照省定贫困村“摘帽”的指标:贫困村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年4万元以上,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枫林湖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仅仅是六叠泉漂流公司每张漂流票收取6元的管理费,而且多年没有兑现。建议新年继续支持漂流公司发展业务,并村后的枫林湖村与公司重新签订协议,督促落实管理费收入,确保集体经济收入达标。
四、破解干群对精准扶贫理解上误区的问题
驻村以来发现部分干部群众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和上级精神理解还不深,还存在不少误区。主要体现在:一是贫困户,有些认为发展产业效益太慢,最好是直接给钱给物;有些认为脱贫是你们扶贫工作队和各级干部的事,自己不愿意脱贫,还可继续享受着各种帮扶政策;有些帮助办理小额免息贷款还考虑面子上不好,发展产业怕亏,不敢搞;有些存在等、靠、要、懒的现象;有些不晓得感恩,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帮助以为是应该的。二是普通群众,尤其除了特别穷的或特别好的以外,中间这一层没有明显标志,因各种原因没有评上贫困户,所以这批人看到针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和优惠政策多,由于政策的差异化就有一个攀比心理,因为眼红而发牢骚讲怪话甚至上访,认为村干部或工作队不公平,应该大家都得点实惠受点益。还有些认为扶贫只要多引进些项目多搞点钱来,其他的都不重要。三是村干部,为了精准识别、精准帮扶,核查相关数据、整理和上报相关材料、准确把握贫困户动态信息、项目资料申报等等,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受了很多的误解和委屈,而绝大部分贫困户又属于弱势群体,帮扶起来难度很大,从而也产生了厌战情绪,把本该村干部负责的工作转交给驻村工作队,也有个别的认为扶贫工作是工作队的事,造成当甩手掌柜或者一些工作推不动;有些给工作队提一些作秀扶贫、过度扶贫、借扶贫之名搞各类形象工程的建议,比方说扶贫资金上大家都受点惠,平衡些矛盾;建公园、广场、牌楼等,想以此体现扶贫成效;有些认为借此机会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不要怕欠账等等。
基于以上各群体思想上的误区,要继续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尤其在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中加大政策解读力度,通过他们去群众中宣讲。同时利用会议、上户走访、宣传栏、小册子、群众聚居地等时机和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和政策解读。
五、宣传报道和社会扶贫的问题
2016年宣传报道工作和社会扶贫工作是枫林湖村精准扶贫的两大亮点工作,如何使优势继续保持,一是继续与省、市相关媒体保持联系,力争发表优质稿件;二是挖掘自身资源,继续鼓励工作队员、村干部和群众多从正面宣扬枫林湖村精准扶贫的工作成果、经验做法和典型事迹,为提高投稿的积极性,对在省、市、县有关传媒发表的实施奖励。三是抓好社会扶贫工作。充分借助好省市政协委员“三个一”精准扶贫行动、市工商联“百企联百村 精准助脱贫”行动等优势,引导政协委员、商会和企业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根据各自专长,立足本职岗位,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从公益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商贸扶贫以及其他扶贫等多种帮扶途径,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
六、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职责任务落实的问题
2016年枫林湖村的驻村帮扶工作,在市联点领导和联点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作风扎实、工作认真、效果明显,被长沙市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年度考核评为优秀。2017年度驻村工作只能加强不能消弱,但有些问题也需改进:一是帮扶主体颠倒的问题。镇村是扶贫工作推进和落实的主体,扶贫工作队要在指导、帮助、督促等方面发挥作用。按照精准扶贫约束机制的要求,贫困村的村支两委是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是贫困村脱贫致富的主体责任人,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全力以赴做好扶贫攻坚工作,带领全村群众按期实现整村脱贫目标。村支两委每月至少要组织召开一次扶贫工作会议,研究扶贫开发措施和落实办法。提倡村支两委主要负责人和村支两委成员每年亲自抓好2-3项以上扶贫开发重大事项,突出解决好扶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推动扶贫工作的落实。为此,建议县市扶贫部门强化村支两委的主体作用,在下发相关通知指示时,不要只给工作队下发,还要同时给镇村明确。二是第一书记职责任务落实的问题。第一书记在乡镇党委领导下,负责指导村党组织工作,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重点履行好建强基层组织、发展农村经济、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四个方面的职责任务。为此,乡镇应该给驻村第一书记明确身份和职责,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尤其在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发现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等方面听取第一书记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保障好驻村工作队基本的办公、生活环境,充分调动驻村队员工作积极性,发挥好作用,上级明确的补助标准,还满足不了往返驻点村车辆使用以及驻村期间的食宿费用,其他上户走访、参加会议、协调工作、考察调研等,乡村应作适当安排。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精准扶贫篇5
中国扶贫实践具有世界意义
10月17日是中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第二十三个国际消除贫困日。
10月16日,出席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再次向世界阐述中国的扶贫开发战略,并向各国提出“着力加快全球减贫进程”、“着力加强减贫发展合作”、“着力实现多元自主可持续发展”和“着力改善国际发展环境”等消除贫困的四点倡议。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从事扶贫研究的学者。
一份扶贫开发的
“中国成绩单”
党和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使6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成就举世瞩目。其中,“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扶贫攻坚的成效尤为显著,交出了一份令世人惊叹的“中国答卷”。如,2013年,我国减少贫困人口1650万,2014年又减少1232万人,连续两年完成了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晓山告诉记者,目前大力推行的“精准扶贫”做到了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六方面的精准。同时,还强调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按照农村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的标准,每年要解决1000万以上人口的脱贫,才能在2020年基本解决中国的贫困人口问题。从目前的态势和数据判断,这个指标能够实现。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俊飚称,“十二五”期间,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颁布实施以来,中央将农村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作为新的扶贫标准,比先前的标准上调近一倍。按照新的扶贫标准,2011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有1.22亿;经过努力,下降到2014年的7017万,累计减贫5221万人。标准的提高主要考虑了扶贫任务的变化,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问题,而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关联,从过去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转入巩固温饱成果、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和缩小发展差距等阶段任务。
打赢“十三五”扶贫决战
按照现有标准,全国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尚待脱贫,而且扶贫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实现如此大数量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由于历史、区域发展等多方面原因,“脱贫的难度越来越大,好脱贫的都脱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杜晓山如此告诉记者。
杜晓山表示,解决扶贫不是简单的解决温饱,而是解决贫困人口能力发展的问题,使之实现“造血式”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比较低,扶贫先扶智,应该加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教育投资。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对贫困人口的保障力度。还应警惕“扶贫致懒”情况出现,即不仅培养他们脱贫的能力,还要帮助他们建立脱贫的意识,使其思想意识由“让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这也符合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思路。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冯开文认为,未来五年,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将不断减少;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定点扶贫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建议“十三五”期间继续推行精准扶贫政策,包括进一步加强国家扶贫政策的针对性,进一步做好精准扶贫配套工作,科研院所等进一步深化精准扶贫的研究工作,比如做好对贫困人口信息和情况的了解和收集。
全球减贫的“中国承诺”
减贫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事业。过去30年来,中国减贫事业的巨大成就,为全球减贫树立了榜样。
在致力于消除自身贫困的同时,中国积极展开南南合作,多年来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60多年来,中国向16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近4000亿元人民币援助,派遣60多万援助人员。中国还积极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在前不久召开的联合国系列峰会上,主席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举措,包括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等。
中国提前完成多项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国际脱贫提供了经验、智慧和支持,这是对世界脱贫的重大贡献。杜晓山称,中国脱贫人口数量和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对世界脱贫的贡献也是最大的。同时,中国还对外输出所积累的经验,大力帮助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脱贫工作,这将推动全球减贫事业的发展。
2017形势与政策论文精准扶贫篇6
实施精准扶贫,全面落实扶贫对象帮扶到户举措,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战略部署。笔者结合赣州的实际,就如何做好扶贫对象的识别、落实帮扶措施等问题,谈点肤浅看法。
一、实施精准扶贫,应当完善精准识别到户机制
开展扶贫对象识别到户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很具体实在的工作,更是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建立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用“定位仪”和“瞄准器”对扶贫对象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瞄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找准“靶子”,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实施有效的精准扶贫。精准确定扶贫对象,必须重点把握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程序。一是把握对象分解。把省下达的贫困人口指导数逐级分解到县(市)、乡镇和行政村,村再落实到村民小组和贫困户。二是坚持户主申请。农村常住户根据本人家庭收入和生活状况,由户主本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或由各村民小组根据本小组农户贫困情况向村委会推荐扶贫对象候选名单。三是深入入户调查。各村调查评议小组根据村小组推荐或农户向村委会申请的扶贫对象候选名单,逐组逐户进行入户调查,详细了解掌握每户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并逐户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资料,并填写《扶贫对象现状调查摸底表》。同时各村应成立村级民主评议小组,小组人数按村人口规模确定,一般7-10人左右。四是认真民主评议。根据调查评议小组入户调查资料和确定的本村贫困人口指导数,以村为单位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对入选扶贫对象排序进行票决确认。五是村级公告公示。行政村将票决初选的扶贫对象名单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若有异议,则按票决得票多少予以调整增补。六是乡(镇)审核上报。各乡镇将村级公示无异议后扶贫对象初选名单造册登记,以村为单位填写《扶贫对象调查汇总表》,并由村委会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各乡镇以村为单位逐户进行复查审核后,将审核结果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内张榜公示,乡镇公示无异后上报县(市)复审。七是县(市)复审。乡(镇)人民政府将审核后的扶贫对象名单汇总上报县(市),县(市)扶移办复审确认。
二、实施精准扶贫,应当制定帮扶到户措施
实施精准扶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情况千差万别,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应从贫困村、贫困户实际出发,因村因户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一村一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实行扶贫对象“双向全覆盖”,做到每位干部都参与帮扶贫困户,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服务。
一是结对帮扶。坚持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下简称“三送”)为抓手,积极开展“三送”干部结对帮扶。驻点“三送”干部每名干部帮扶3-5户,积极开展领导干部结对帮扶扶贫对象活动。即在职的市级领导干部、各县(市、区)在职正副县级领导、市直、驻市单位“一把手”分别结对帮扶贫困户3户;市直、驻市单位副县(处)级领导干部、县(市、区)直和驻县(市、区)单位及各乡(镇)在职的正副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2户;市、县(市、区)直及各乡(镇)在职的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户。
二是产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积极性的扶贫对象,采取以奖代补、提供种苗、提供小额贷款或贴息,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方式,通过“公司+基地+农户”、“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等模式,动员扶贫对象以土地、山场、水面及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入股的形式参与到扶贫经济实体中来,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展1-2项种、养殖业或旅游服务业,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特别注重同步发展专业合作社,以提高贫困群众的组织化水平,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三是移民搬迁帮扶。按照自愿原则,积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整合生态移民、地质灾害搬迁等项目,对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基础设施极差、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人口和村落实施移民搬迁。结合“进城进园”、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项目,重点把居住在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安置在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等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方,改善生活环境和就业条件,提升发展能力。通过对口培训、定向定点招工等形式,引导贫困人口向中心镇、工业园区转移,把发展特色产业与招工就业有机结合,切实解决好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
四是技能培训帮扶。以农民知识化工程和劳务输出岗前培训为载体,以提高农民应用果业生产先进技术水平、提高农民谋生手段为主要内容,整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以及职业教育等培训资源,为帮扶对象提供免费技能培训,使每户扶贫对象至少掌握1项就业技能或实用技术,促进稳定就业和增收脱贫。
五是基础设施帮扶。对贫困村每村每年安排10万元以上整村推进扶贫资金,有效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重点对贫困人口比较集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严重滞后的地方,帮助改善通路、通电、通水条件,改善农田水利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建设,打造一批整村推进扶贫示范村,解决产业发展难、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
六是合作社带动帮扶。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贫困户以土地、山林、草地、水域、劳动力等资源入股或流转的方式,引导贫困户参与发展产业。对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或产业资金扶持。通过示范带动实现脱贫。
七是保障帮扶。对帮扶对象中符合农村低保、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条件的,及时落实相关政策,给予相应救助。对符合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的帮扶对象,优先安排土坯房改造,做好“一对一、全覆盖”的帮建工作,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精准扶贫,应当落实帮扶到户责任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实施扶贫对象“一对一”脱贫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民生工程,更是重要的政治任务。为确保扶贫到户目标任务的实现,各地应成立实施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精准扶贫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实行分级负责制,把工作责任逐级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做到分级负责,责任到人,不脱贫不脱钩。
2、强化资金管理,确保安全运行。一是严格扶贫到户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扶贫资金运行和项目管理机制,规范扶贫资金投向和使用范围,实行扶贫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实行扶贫到户资金“一卡通”制度。扶贫到户资金实行实名制“一卡通”管理,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安全到位;三是建立扶贫到户资金使用管理公开、公示制度,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做到公开透明,程序规范、手续完备、发挥效益。四是确保扶贫到户资金用于扶贫对象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
3、建立考评机制,确保工作落实。为抓实抓好扶贫到户的实施,应建立健全扶贫到户考核评比激励机制。一是督促检查机制。建立市对县(市)、县(市)对乡(镇)督促检查机制,做到“半年检查、年度考核”。二是考核评比激励机制。制定考核评比奖励办法,将扶贫到户纳入到当地县(市)、乡(镇)党政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各地应把实施精准扶贫的资金落实、目标任务、完成进度等进行细化分解,逐项落实,综合评比,奖惩激励。对组织实施完成任务好的给予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