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办事指南 > 政策法规 > 2017货币政策分析(2)

2017货币政策分析(2)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2017货币政策分析

  理解2017年货币政策的五大定调

  一、高层定调: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12月14-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的经济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从新华社发布的会议通稿来看,会议对明年金融政策最为主要的内容为: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共三句话,第二句是关于汇率,第三句是关于风险。而第一句是2017年货币政策的定调,也是我们最为关心的。又可分5小点:

  (1)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

  (2)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

  (3)调节好货币闸门;

  (4)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

  (5)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这些字句,很多似曾相识,仿佛是写会议材料时为求全面也加上的。但是,如果结合我国近期的金融经济形势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来看,这5小点都是有明确所指的问题,字字击中要害,不是例行的套话。甚至,这5小点已经能够很好解释了近期债券市场的波动。

  本报告简要回顾了近期的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效果,帮助投资者准确掌握会议的货币政策定调,理解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论述到底在指代什么,以便为来年的投资提供参考。

  二、发生了啥?债券市场波动回顾

  1. 债券市场的资金空转

  过去一个多月,债券市场经历了一段明显的调整。明显的下跌是从10月25日开始的,并且跌速越来越快,至12月中旬几乎是断崖式下跌。

 

  央行主动调控债市杠杆是其成因之一。而其最早的根源,要追溯到2014年底开始的货币宽松。当时因多个经济指标出现一定压力,以2014年11月意外降息为标志,货币政策进入了持续两年多的稳中偏宽环境,连续多次降息降准,当局希望借此为经济托底。

  伴随之的,是流动性宽松带来的债券牛市。可后来,债券收益率被压得极低,赚钱也难了。可是,人性总是贪婪的。很快,一种三角套利方式被发明出来,很多此前的报告中已有提及,即(一个虚拟案例):

  企业发行100元债券,募集了100元资金,利率3%;

  企业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率3.2%(赚取利差);

  银行将理财做了委外,委外加了杠杆,投资于上述企业发行的债券(收益率3%),收益率3.5%。

  三人套利,三人转圈圈,人人都赚钱,但资金空转,未进实体。毫无疑问,问题就是出在加杠杆的环节(否则三人无法实现人人赚钱)。理财产品资金的受托管理人,以较低成本融资,从而实现杠杆投资,赚取利差。

  那么赚的是谁的钱?很明显,那个资金融出方是冤大头。非银投资机构在为债券投资加杠杆时,一般向银行融资。银行是冤大头?银行个个精明,当然不可能当冤大头。他们从央行那以更低成本融资,再融给非银投资机构,赚取利差。

  所以,最终以最低成本在出钱的是央行。债券投资三人转游戏,赚的是央行的钱。

  2. 政策传导效果不理想

  杠杆投资的前提,是投资者确信将来能够以相对低廉、稳定的成本融到资金。而央行就是这个融资的来源。投资者的这种信念的根源,可能和央行探索利率走廊有关。

  2015年底,央行发微博称,开始探讨利率走廊。虽然央行并未公开宣布实施,但在央行的政策操作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利率走廊的影子。

  比如,长期以来,通过SLF、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把银行间市场的短期利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银行可以深信自己可以随时按一个较固定的利率向央行融资,因此其资金成本得到控制。那么,理论上,他们就会敢于将资金投放给实体(放贷款或购买企业债券),而不用担心哪天资金成本突然上升,导致自己亏损,承受利率风险(下图是央行7天、14天、28天逆回购的利率)。

  简言之,利率走廊就是央行向银行保证一定成本的资金足量供给,让银行无利率风险之担忧,以鼓励他们大力支持实体。这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而在目前世界通行的二级货币银行(央行—商行)制度下,央行大多货币政策只能作用于银行,其政策效果取决于银行对该政策的落实,也就是说,银行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关键。

  很可惜,利率走廊的政策传导效果并不理想。实践中,因为央行利率走廊的可信低利率,意外地鼓励了杠杆投资,最后就出现了上述债券三人转。

  三人转所反映的问题包括:

  (1)杠杆投资:因为融资成本低且可信,那么可以进行杠杆投资。除了债券回逆等看得见的杠杆,还有大量看不见的杠杆,那就是体外代持债券,其总量几乎无法测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拿逆回购余额来测量市场的杠杆水平时,好像并不那么恐怖。

  (2)期限错配投资:融资与投资期限的错配达到极致,用极短期限的融资(比如隔夜)来为投资提供资金,因为短期融资利率更低。错配太厉害时,有流动性风险,也就是万一无法借到新的负债。但是,既然央行已经给了承诺,那么这一担忧就打消了。

  (3)债务连锁:众机构的债务债权关系形成一条长链。

  杠杆水平和错配水平的加大和长链的形成,为债券市场带来的巨大的风险隐患,埋下了雷。

  3. 央行按照部署拆杠杆

  央行是最初的出资人,流动性的最终供给者。她持续投放了大量流动性,自然很清楚这些钱被机构们拿去干嘛了。而央行肩负着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不能任由机构们捅篓子。于是,她开始布局拆杠杆行动,而这一系列行动是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执行的。

  7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指出:“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换言之,化解金融风险隐患,是和汇率问题关联的,当局认为我们金融市场风险隐患的存在,加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

  可能是不想重演2013年6月那种强力整顿导致市场大幅波动(“钱荒”),央行这次是先从温和的动作开始的。8月24日,央行重启了14天逆回购,9月12日又重启了28天的逆回购,而原有的隔夜、7天逆回购的占比却下降(如下图)。这表面上没有提高利率,但因期限更长而利率更高,因而实实在在地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银行再把资金提供给投资者用于杠杆投资的难度变大。

  而公开市场操作已是流动性主要的投放方式之一。2015年底开始外汇流出,外汇占款下降,不再是货币基础的主要投放方式,央行开始逐步使用再贷款(含MLF)、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逆回购,以前还有央票等,但正在陆续到期)来向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也就是所谓的向银行间市场提供流动性)。比如,今年截止10月末,基础货币较年初增加1.38万亿元,其中由再贷款投放4.59万亿元,而外汇占款流失导致基础货币收缩2.21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投放1699亿元(若剔除央票到期投放的5972亿元,则其他公开市场操作其实是净回笼了4273亿元)。

  但是,这些方式和外汇占款不同,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有利率高低和期限长短问题,银行获取基础货币后,相应形成负债,承担利息支出(央票则相反,是由央行承担利息)。所以,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期限,决定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影响了其后续行为。这就是会议中所谓的货币供应方式改变。

  后来央行还在实施国库存款招标中,持续提高利率。这也是提升银行资金成本的行为。

  可惜,市场好像并不是太在意央行的上述行动,依然认为央行仍会以低利率提供流动性,继续从事三人转。这可能就是会议所谓的不适应新的货币供应方式。

  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认为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指出货币政策要“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重申了防范金融风险的极端重要性。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央行开始进一步行动。在10月底开始到期的逆回购较多,央行竟然下了狠心,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在逐步净回笼流动性。新投放的流动性也用了更长期限的工具,比如MLF等。

  市场的情绪终于被央行瓦解,投资者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此前低估了央行的决心。10月末,市场上突然开始传闻央行要把表外理财纳入MPA里的广义信贷统计,本已紧绷的市场终于开始坍塌,债券市场应声下调。

  最后,央行在11月8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〇一六年第三季度)》中,明确指出下一步政策要继续做好“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等方面工作,“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该报告还回应了市场传言,坦言“正在着手研究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中的广义信贷指标范围,引导银行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货币政策取向转变的意图已十分明确。

  4. 拆杠杆引爆其他风险

  和所有带杠杆的金融产品一样,债券跌起来也非常迅速,并且引爆了其他一些风险点。

  一是引发公募基金赎回。对于银行来说,因为年初已经把大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卖出,而后再配置的债券,则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资产,因此债券市价下跌其实对他们的净利润影响不大。可是,除了计入上述两个科目的债券之外,此外他们还购买了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这两类产品按市价计价,净值波动较大。因此,为保住今年的利润,银行开始赎回债券基金。为应对年末可能到来的流动性紧张,他们还赎回了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遭遇大额赎回,抬升了某些产品的偏离度,按照监管要求,基金管理公司要自补流动性,这曾一致引起市场关注和担忧。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理财产品资金上。银行将理财产品资金用于购买债券、基金产品、委外等,均有赎回。这就形成了一个螺旋:下跌—赎回—进一步下跌。

  二是引爆债券体外代持风险。突然事发的债券体外代持案件,成为了砸向债市的最后一根意外的稻草。

  体外代持是一种在体外加杠杆的方式,这当然也是一种不合规的方式。在前几年债市乱象中,监管当局曾重拳打击,使该现象在市场上一度绝迹,受关注较少。但此次某券商的代持案件案发被曝光后,这一做法才重回大家视野,估计存量还是不少。在融资供给几乎源源不断,且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可以放心大胆加杠杆,表内的加到极致之后,欲望还必然会驱使人们去体外继续加杠杆。而案发后,市场参与者开始担心,尤其是银行,一度停止向非银金融机构融资,引致部分机构流动性紧张。这成为了对债券市场的最后一击,也是最致命的一击,债券市场大幅下挫。

  三、从债市波动理解货币政策定调

  12月16日,央行开始通过MLF投放流动性,共3940亿元(其期限,1870亿元为365天,2070亿元为182天),市场情绪开始有所恢复。但同时,公开市场操作仍在回笼短期流动性,拆杠杆仍在继续。预计债券市场调整还是会持续,但不会再以大幅波动的方式了,大体上仍然是“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不会用过分极端的方式去杠杆。这算是给市场喂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预计,后续央行投放流动性仍将以中长期工具为主,不会再坚持过于短期的流动性提供方式。利率走廊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依然不畅,过早地运用成熟市场的工具,最后事与愿违。因此,会议中专门提到了“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

  重新回顾了近期债券市场的腥风血雨后,相信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议上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了:

  (1)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为2013年之后首提“中性”。因经济已经有积极信号,2014年底以来稳中偏宽的取向得到扭转,基调转为稳健中性。别再幻想“放水”了。

  (2)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基础货币由外汇占款投放变为由央行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投放,这些工具有利率、期限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投放量的问题),需要灵活调整投放量、利率和期限,用以引导金融机构。近期,为控制债券投资杠杆水平,央行已经拉长了流动性投放的期限,对债券市场杠杆形成压力。

  (3)调节好货币闸门:控制货币总量,和第(1)点基调转向相配合,放水救经济的必要性下降。今年M2增速低于年初预期(13%),预计明年仍将控制在11.5%左右的低位。MPA是控制货币总量的主要工具,预计明年MPA考核会进一步完善,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已是大概率。

  (4)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不是所有货币政策工具都能取得预期效果,比如央行前期持续为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本意是降低资金成本支持实体),结果演变成债券市场加杠杆。要畅通传导渠道和机制,而传导机制最大的障碍来自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预计后续监管层会对金融机构具体业务上制定规则,管控脱离实体的业务,封堵监管套利,防止类似债券过度杠杆这样的闹剧重演。

  (5)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定心丸,说明不会再用2013年6月那样的残酷的去杠杆方式,保持基本稳定,允许小幅波动。

  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对明年货币政策的整体判断:

  (1)货币政策主基调由稳中偏宽转为中性,控制货币总量,放弃“放水”幻想;

  (2)货币政策工具更为复杂,涉及流动性投放的投放量、利率、期限,并将通过严格业务监管来完善传导机制,封堵监管套利空间,考验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

  (3)底线是流动性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


猜你感兴趣:

1.2017中国宏观经济分析货币政策

2.2017货币政策介绍

3.2017国家宏观政策分析

4.2017财政货币政策介绍

5.2017年央行的货币政策

3516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