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央行货币政策预测
2017央行货币政策预测
2017年开年以来,流动性齐收紧。央行货币政策的预测是什么,关于货币的政策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2017央行货币政策预测,希望你们喜欢!
2017央行货币政策预测
物价回升,外汇储备下降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CPI同比增长2.3%,PPI同比增长3.3%,两者都超预期,特别是PPI预期为2.3%,前值则只有1.2%。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负责人洪灏解读道,CPI和PPI双升不仅仅是季节性回暖,而是通胀在“缺席”了三年后的一轮结构性增长,来年通胀的压力会比想象的要大。
丹麦盛宝银行(Saxo Bank)首席投资官、首席经济学家Steen Jakobsen大胆预测,2017年中国的通胀水平不会下行,将保持增势。
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告记者,11月CPI反弹,而PPI在结束54个月通缩之后持续反弹至3.3%的5年新高,PMI指数中购进价格指数持续攀高至68.3%,是所有分项中反弹最为明显的一个。这些数据已经说明,通胀压力正在加大,这会制约未来的政策空间。
沈建光指出,如果美联储加息,美元走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空间虽然存在疑问,但从国内指标来看,三季度以来经济十分强劲,经济指标表现大大好于去年,年内达到6.7%的可能性较大。他预测2017年GDP增速将达6.5%,CPI增速将为2.5%。
在国内物价回升的同时,国际上,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中国外汇储备连续5个月下降,11月外汇储备减少了近700亿美元,外汇储备总规模降至3万亿美元左右。
外汇储备减少,进而外汇占款减少的结果是基础货币规模的下降。有学者提出,为了维持金融体系足够的流动性,央行应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释放流动性。
2017年货币政策猜想:“加息+降准”?
一边是通胀水平上升,一边是金融体系流动性收缩,此外,人民币汇率还面临快速贬值的风险。所有这些都加大了央行下一步货币政策的难度。通过采访多位分析师与学者,发现货币政策该趋紧还是趋松尚存争议。
如果将流动性置于较高的优先位置上,则会认为央行应该降准,向市场增加流动性;而将人民币贬值压力与国际形势作为优先考虑项的学者和分析师则认为不应该降准,应该加息;不看好明年经济形势的专家学者则认为不应该加息。
于是出现了降准不加息、加息不降准、不降准也不加息这样的政策组合猜测。此外,面对物价上升以及外汇储备下降造成的金融体系流动性收缩,还有学者建议“加息+降准”这种看似矛盾的货币政策组合。
以上各种政策组合出台的可能性各有多大?
加息+降准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学研究部主任钟鸿钧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好时机,而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压力之下,人民币也可能加息,因此他认为“加息+降准”是当前较好的货币政策组合。
钟鸿钧还指出,一方面经济基本面企稳,物价、PPI等回升,货币政策会保持适当向紧;另一方面外储压力较大,如果美国加息,资金外流的压力增加,因此央行将有可能适当加息。与此同时,宏观方面也应该保持适当的流动性,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较高,“存款准备金率偏高,不是正常状态,国外的准备金率基本保持在6%-10%的水平,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却在16%左右,太高了。”关于降准会提升人民币贬值预期的质疑,钟鸿钧认为人民币并不存在大幅度贬值基础,只会小幅度波动。
降准不加息
华融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指出,国内经济需求面的动能在明显下降,宏观经济仍有下行压力,2017年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后,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十分必要。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考虑到房价的问题,目前不会降准,不过降准是有效补充流动性的工具,她认为明年降准将有可能发生;明年经济还有下行压力,因此不会加息。
加息不降准
洪灏告表示,“降准”释放出的信号太强,很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对冲外汇储备和资本外流,可能性不大,他指出,为了平衡通胀的压力,降低资产泡沫,央行有可能会加息。
洪灏认为,货币政策现在有多重目标,央行这几年主要是防风险、保增长,既要确保利率的平稳性,还要稳健去杠杆,去杠杆的波动又不能太大。不仅要考虑CPI数据,还要考虑房价的压力、制造业、服务业的压力等。“稳”字当头,央行货币政策趋紧的可能性较大,不太可能给市场释放太强的信号。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学术委员李迅雷表示,市场利率水平已经明显回升,相应地明年可能加息。但是,降准的可能性并不大,M2广义货币量已超150万亿元,他指出,如果再继续释放流动性,会造成货币泛滥,增加贬值预期。因此资金还是会处于比较紧的态势。
李迅雷同时还强调,目前货币政策调节的空间已经不大。央行现在的工作既要资本管制、防贬值,还要控通胀、刺激经济增长,“目标太多了,央行的工具要生效需要放弃一些目标。”
不降准也不加息
沈建光指出,为达到稳定流动性与防范金融风险的目的,未来一段时间,使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如准备金率调整以及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会小于一些定向工具的使用。他预计央行会通过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同时结合公开市场操作等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自2016年3月份降准之后,央行逐渐通过逆回购、MLF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1月底,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7390亿元,MLF余额为27358亿元。
沈建光认为,出于对通胀和资产价格风险的担忧以及明年美国加息频率上升的预期,当前货币政策正逐步从宽松转向中性,而这从刚刚召开的12月政治局会议对金融风险的强调、早前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罕见七提防止泡沫风险、近来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国债收益率上行,以及央行进一步完善对商业银行的根据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尤其是同业存款账户的清理和将表外理财产品纳入表内监管等多项事实都可以看出。
中国货币政策自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已经持续六年。经历了2010年-2011年的“上调准款准备金率+加息”,2012年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息”,2014年-2015年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降息”,2016年至今降过一次存款准备金率。六年来货币政策一直保持着稳健的基调,基准利率自2015年末以来也一直维持在纪录低点。
特朗普即将入驻白宫,新的贸易政策和美联储今后的货币政策走向都将给央行提出新的挑战,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不仅会加息,并且将在2017年提升加息的频率,这无疑使得外汇干预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张;国内方面,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增长的同时防止资产泡沫,为房价降温也是一个难点。
2017货币政策的五大定调
一、高层定调: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12月14-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的经济工作做出了总体部署。从新华社发布的会议通稿来看,会议对明年金融政策最为主要的内容为: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着力防控资产泡沫,提高和改进监管能力,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共三句话,第二句是关于汇率,第三句是关于风险。而第一句是2017年货币政策的定调,也是我们最为关心的。又可分5小点:
(1)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
(2)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
(3)调节好货币闸门;
(4)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
(5)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这些字句,很多似曾相识,仿佛是写会议材料时为求全面也加上的。但是,如果结合我国近期的金融经济形势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来看,这5小点都是有明确所指的问题,字字击中要害,不是例行的套话。甚至,这5小点已经能够很好解释了近期债券市场的波动。
本报告简要回顾了近期的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和效果,帮助投资者准确掌握会议的货币政策定调,理解会议对货币政策的论述到底在指代什么,以便为来年的投资提供参考。
二、发生了啥?债券市场波动回顾
1. 债券市场的资金空转
过去一个多月,债券市场经历了一段明显的调整。明显的下跌是从10月25日开始的,并且跌速越来越快,至12月中旬几乎是断崖式下跌。
央行主动调控债市杠杆是其成因之一。而其最早的根源,要追溯到2014年底开始的货币宽松。当时因多个经济指标出现一定压力,以2014年11月意外降息为标志,货币政策进入了持续两年多的稳中偏宽环境,连续多次降息降准,当局希望借此为经济托底。
伴随之的,是流动性宽松带来的债券牛市。可后来,债券收益率被压得极低,赚钱也难了。可是,人性总是贪婪的。很快,一种三角套利方式被发明出来,很多此前的报告中已有提及,即(一个虚拟案例):
企业发行100元债券,募集了100元资金,利率3%;
企业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收益率3.2%(赚取利差);
银行将理财做了委外,委外加了杠杆,投资于上述企业发行的债券(收益率3%),收益率3.5%。
三人套利,三人转圈圈,人人都赚钱,但资金空转,未进实体。毫无疑问,问题就是出在加杠杆的环节(否则三人无法实现人人赚钱)。理财产品资金的受托管理人,以较低成本融资,从而实现杠杆投资,赚取利差。
那么赚的是谁的钱?很明显,那个资金融出方是冤大头。非银投资机构在为债券投资加杠杆时,一般向银行融资。银行是冤大头?银行个个精明,当然不可能当冤大头。他们从央行那以更低成本融资,再融给非银投资机构,赚取利差。
所以,最终以最低成本在出钱的是央行。债券投资三人转游戏,赚的是央行的钱。
2. 政策传导效果不理想
杠杆投资的前提,是投资者确信将来能够以相对低廉、稳定的成本融到资金。而央行就是这个融资的来源。投资者的这种信念的根源,可能和央行探索利率走廊有关。
2015年底,央行发微博称,开始探讨利率走廊。虽然央行并未公开宣布实施,但在央行的政策操作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利率走廊的影子。
比如,长期以来,通过SLF、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把银行间市场的短期利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银行可以深信自己可以随时按一个较固定的利率向央行融资,因此其资金成本得到控制。那么,理论上,他们就会敢于将资金投放给实体(放贷款或购买企业债券),而不用担心哪天资金成本突然上升,导致自己亏损,承受利率风险(下图是央行7天、14天、28天逆回购的利率)。
简言之,利率走廊就是央行向银行保证一定成本的资金足量供给,让银行无利率风险之担忧,以鼓励他们大力支持实体。这是一种货币政策工具,而在目前世界通行的二级货币银行(央行—商行)制度下,央行大多货币政策只能作用于银行,其政策效果取决于银行对该政策的落实,也就是说,银行行为是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关键。
很可惜,利率走廊的政策传导效果并不理想。实践中,因为央行利率走廊的可信低利率,意外地鼓励了杠杆投资,最后就出现了上述债券三人转。
三人转所反映的问题包括:
(1)杠杆投资:因为融资成本低且可信,那么可以进行杠杆投资。除了债券回逆等看得见的杠杆,还有大量看不见的杠杆,那就是体外代持债券,其总量几乎无法测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拿逆回购余额来测量市场的杠杆水平时,好像并不那么恐怖。
(2)期限错配投资:融资与投资期限的错配达到极致,用极短期限的融资(比如隔夜)来为投资提供资金,因为短期融资利率更低。错配太厉害时,有流动性风险,也就是万一无法借到新的负债。但是,既然央行已经给了承诺,那么这一担忧就打消了。
(3)债务连锁:众机构的债务债权关系形成一条长链。
杠杆水平和错配水平的加大和长链的形成,为债券市场带来的巨大的风险隐患,埋下了雷。
3. 央行按照部署拆杠杆
央行是最初的出资人,流动性的最终供给者。她持续投放了大量流动性,自然很清楚这些钱被机构们拿去干嘛了。而央行肩负着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不能任由机构们捅篓子。于是,她开始布局拆杠杆行动,而这一系列行动是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执行的。
7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指出:“要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隐患,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换言之,化解金融风险隐患,是和汇率问题关联的,当局认为我们金融市场风险隐患的存在,加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
可能是不想重演2013年6月那种强力整顿导致市场大幅波动(“钱荒”),央行这次是先从温和的动作开始的。8月24日,央行重启了14天逆回购,9月12日又重启了28天的逆回购,而原有的隔夜、7天逆回购的占比却下降(如下图)。这表面上没有提高利率,但因期限更长而利率更高,因而实实在在地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银行再把资金提供给投资者用于杠杆投资的难度变大。
而公开市场操作已是流动性主要的投放方式之一。2015年底开始外汇流出,外汇占款下降,不再是货币基础的主要投放方式,央行开始逐步使用再贷款(含MLF)、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逆回购,以前还有央票等,但正在陆续到期)来向银行提供基础货币(也就是所谓的向银行间市场提供流动性)。比如,今年截止10月末,基础货币较年初增加1.38万亿元,其中由再贷款投放4.59万亿元,而外汇占款流失导致基础货币收缩2.21万亿元,公开市场操作投放1699亿元(若剔除央票到期投放的5972亿元,则其他公开市场操作其实是净回笼了4273亿元)。
但是,这些方式和外汇占款不同,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有利率高低和期限长短问题,银行获取基础货币后,相应形成负债,承担利息支出(央票则相反,是由央行承担利息)。所以,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的利率、期限,决定了银行的资金成本,影响了其后续行为。这就是会议中所谓的货币供应方式改变。
后来央行还在实施国库存款招标中,持续提高利率。这也是提升银行资金成本的行为。
可惜,市场好像并不是太在意央行的上述行动,依然认为央行仍会以低利率提供流动性,继续从事三人转。这可能就是会议所谓的不适应新的货币供应方式。
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再次召开会议,认为前三季度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迹象,指出货币政策要“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重申了防范金融风险的极端重要性。
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央行开始进一步行动。在10月底开始到期的逆回购较多,央行竟然下了狠心,公开市场操作方面在逐步净回笼流动性。新投放的流动性也用了更长期限的工具,比如MLF等。
市场的情绪终于被央行瓦解,投资者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此前低估了央行的决心。10月末,市场上突然开始传闻央行要把表外理财纳入MPA里的广义信贷统计,本已紧绷的市场终于开始坍塌,债券市场应声下调。
最后,央行在11月8日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〇一六年第三季度)》中,明确指出下一步政策要继续做好“主动调结构、主动去杠杆、主动防泡沫”等方面工作,“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该报告还回应了市场传言,坦言“正在着手研究将表外理财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中的广义信贷指标范围,引导银行加强对表外业务的风险管理”。货币政策取向转变的意图已十分明确。
4. 拆杠杆引爆其他风险
和所有带杠杆的金融产品一样,债券跌起来也非常迅速,并且引爆了其他一些风险点。
一是引发公募基金赎回。对于银行来说,因为年初已经把大量交易性金融资产卖出,而后再配置的债券,则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持有至到期资产,因此债券市价下跌其实对他们的净利润影响不大。可是,除了计入上述两个科目的债券之外,此外他们还购买了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基金,这两类产品按市价计价,净值波动较大。因此,为保住今年的利润,银行开始赎回债券基金。为应对年末可能到来的流动性紧张,他们还赎回了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遭遇大额赎回,抬升了某些产品的偏离度,按照监管要求,基金管理公司要自补流动性,这曾一致引起市场关注和担忧。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理财产品资金上。银行将理财产品资金用于购买债券、基金产品、委外等,均有赎回。这就形成了一个螺旋:下跌—赎回—进一步下跌。
二是引爆债券体外代持风险。突然事发的债券体外代持案件,成为了砸向债市的最后一根意外的稻草。
体外代持是一种在体外加杠杆的方式,这当然也是一种不合规的方式。在前几年债市乱象中,监管当局曾重拳打击,使该现象在市场上一度绝迹,受关注较少。但此次某券商的代持案件案发被曝光后,这一做法才重回大家视野,估计存量还是不少。在融资供给几乎源源不断,且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可以放心大胆加杠杆,表内的加到极致之后,欲望还必然会驱使人们去体外继续加杠杆。而案发后,市场参与者开始担心,尤其是银行,一度停止向非银金融机构融资,引致部分机构流动性紧张。这成为了对债券市场的最后一击,也是最致命的一击,债券市场大幅下挫。
三、从债市波动理解货币政策定调
12月16日,央行开始通过MLF投放流动性,共3940亿元(其期限,1870亿元为365天,2070亿元为182天),市场情绪开始有所恢复。但同时,公开市场操作仍在回笼短期流动性,拆杠杆仍在继续。预计债券市场调整还是会持续,但不会再以大幅波动的方式了,大体上仍然是“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不会用过分极端的方式去杠杆。这算是给市场喂了一颗定心丸。
我们预计,后续央行投放流动性仍将以中长期工具为主,不会再坚持过于短期的流动性提供方式。利率走廊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还是我们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依然不畅,过早地运用成熟市场的工具,最后事与愿违。因此,会议中专门提到了“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
重新回顾了近期债券市场的腥风血雨后,相信可以更好地理解会议上对货币政策的定调了:
(1)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为2013年之后首提“中性”。因经济已经有积极信号,2014年底以来稳中偏宽的取向得到扭转,基调转为稳健中性。别再幻想“放水”了。
(2)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基础货币由外汇占款投放变为由央行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投放,这些工具有利率、期限问题(不再是简单的投放量的问题),需要灵活调整投放量、利率和期限,用以引导金融机构。近期,为控制债券投资杠杆水平,央行已经拉长了流动性投放的期限,对债券市场杠杆形成压力。
(3)调节好货币闸门:控制货币总量,和第(1)点基调转向相配合,放水救经济的必要性下降。今年M2增速低于年初预期(13%),预计明年仍将控制在11.5%左右的低位。MPA是控制货币总量的主要工具,预计明年MPA考核会进一步完善,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已是大概率。
(4)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不是所有货币政策工具都能取得预期效果,比如央行前期持续为市场提供短期流动性(本意是降低资金成本支持实体),结果演变成债券市场加杠杆。要畅通传导渠道和机制,而传导机制最大的障碍来自金融机构的监管套利。预计后续监管层会对金融机构具体业务上制定规则,管控脱离实体的业务,封堵监管套利,防止类似债券过度杠杆这样的闹剧重演。
(5)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定心丸,说明不会再用2013年6月那样的残酷的去杠杆方式,保持基本稳定,允许小幅波动。
在此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对明年货币政策的整体判断:
(1)货币政策主基调由稳中偏宽转为中性,控制货币总量,放弃“放水”幻想;
(2)货币政策工具更为复杂,涉及流动性投放的投放量、利率、期限,并将通过严格业务监管来完善传导机制,封堵监管套利空间,考验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能力;
(3)底线是流动性基本稳定,避免大起大落。
2017央行货币政策预测相关文章:
3.2017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