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办事指南 > 政策法规 > 2017国家养老政策变化有哪些

2017国家养老政策变化有哪些

时间: 嘉敏1004 分享

2017国家养老政策变化有哪些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待老年的态度、敬养措施成为衡量一个时期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以及稳定程度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7国家养老政策变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年国家养老新政策

  2017年国家养老新政策(一)

  在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养老改革被再次提及。

  会议强调,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意味着此前我国在采取调整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等措施后,未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由点及面全方位开启。”12月22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的改革将主要涉及两条线:纵向是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也就是提高统筹层次。横向就是第一、第二和第三支柱的整合。

  其中,基础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难度大且长远,按照时间表来看,基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初步方案应于年底出台。

  统筹或会分步走

  其实,“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是上一个“五年计划”未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再次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足以说明推动这个工作的难度和重要性。

  早在1997年,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广之时,人社部就要求尽早实现养老金省级统筹,但截至目前,虽然也有消息表示,已有28个省份建立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但大部分地区仅止于制度或者通过很小比例的调剂金形式部分统筹,只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陕西等7个省(市、区)实现了养老金省级统收统支,其他基本都是停留在县(市)级统筹阶段。

  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的全国统筹,一直被视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牛鼻子”。

  “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有一定难度,但是大势所趋。”董登新表示,由于各地的养老金缴费率和基数不同,导致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的越晚,地方政府的制度套利就越明显。比如,大部分地区的单位缴费比例为19%,但广东、浙江和深圳的企业缴费只有14%,这就造成了地区之间缴费负担不均衡,资金积累就存在差异。

  事实上,实现基本养老金的全国统筹一直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努力的方向,但纠于各方利益难平。

  记者梳理资料发现,早在2010年通过的《社会保险法》中就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逐步实行全国统筹,其他社会保险基金逐步实行省级统筹。随后,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也提出,要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紧接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如今,再次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如此密集的政策,如此强大的力度,实现养老金全国统筹已是大势所趋。

  对于即将发布的基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方案,董登新认为,应会分为几步走,“首先是职工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其次,社会统筹账户应会先行,个人账户属于私有产权,将来怎么托管还有待讨论;再次,将城乡居民养老逐渐提升至省级统筹层面,继而向全国统筹过渡,最终实现城乡基本养老制度的统一。”

  同时,对于制度套利的地区,董登新认为方案中应该有所提及,在养老金进行全国统筹过程中,未按照国家费率进行缴费的部分是否需要地方补缺应该给予说明。

  第三支柱有望提速

  纵向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是个长远的工作,但横向的三支柱整合,尤其是补充二支柱、三支柱的短板更是任重道远。

  “此次经济会议强调‘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我个人认为,主要就是要推进第三支柱的发展,这是急需补的一块短板。”12月22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成员孙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养老改革力度,第一支柱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第二支柱的政策也在逐步涉及,唯独第三支柱的个人税优养老保险,在我国尚未真正建立。

  个人税优延型养老保险落地后,投保人将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有望拉动个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需求。

  据记者了解,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相关部委的“十三五规划”,都已将第三支柱的发展纳入其中。比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表示,养老保险将更加多元化,企业年金将更多地补充到养老保险之中,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也将推出,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补充保险相衔接。

  “三个支柱的整合涉及三个要点:第一,要适度下调第一支柱的养老金替代率。

  官方数据表明,第一支柱的替代率为66%,应该降低这部分的替代率旨为降低第一支柱的缴费率,同时给第二支柱留下发展空间;

  第二,将住房公积金、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这3个补充的保障制度三合一,无论是从制度整合、制度简化,还是提高制度效率的角度来讲,这三个制度的整合都是有必要的,从而保证第二支柱做实、做大和做强;

  第三,目前,第三支柱是最应该发展的部分,税优政策是第三支柱发展的基础。比如,大家都在纠结个税的起征点,其实,如果将第三支柱合理发展,个税起征点根本不是问题,可以每月划拨500元建立个人税优养老金账户。”董登新说。

  就此,孙博表示,第三支柱的个人税优养老金一旦建立,税前的部分收入放到这个账户后,可以对接很多理财产品。

  《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一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数约为1.9亿人,城镇非私营单位人员年平均工资62029元,折合每月工资5169元,远超过目前每月3500元的纳税起征点。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的城镇单位人员年平均工资最低,为50842元,但也超过了目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如果假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总数中的1/4参加个人税优养老保险,即约4000万至5000万人,以平均每人500元计算,则每年个人税优养老金新增规模将达2500亿元左右,未来市场规模还将随着覆盖人群、税优额度扩大而进一步增加。

  而就在12月20日晚间,保监会网站发布消息称,为推进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业务试点规范运行,保监会公示了第四批经营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个人税优健康保险)业务公司名单。下一步,保监会将加强对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保险产品及经营行为的监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业务规范、有序开展。

  不过,对于每月只有200元纳入免税额的个人税优健康险试点来看,纳税人普遍感到额度太小,政策的优惠力度和吸引力不够。

  2017年国家养老新政策(二)

  人社部:明年养老金待遇仍将上调

  全国31省份完成今年养老金上涨,1亿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养老金投资入市已进入倒计时

  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出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2015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与企业职工并轨。今年,企退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首次实现养老金同步调整。为了协调各地养老负担,保障养老金足额发放,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也有望近期出台具体方案。

  据人社部消息,今年调整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已全部到位,全国1亿多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提高,部分地区还提高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

  记者近日从相关部门获悉,明年我国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仍有望上涨,但目前涨幅尚未确定,需要根据财政支付能力、物价水平等影响因素综合计算。

  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人社部明确今年养老金将启动投资运行,首批2万亿养老金的30%将进入股市。近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公告,公布了21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这也意味着,养老金入市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焦点1

  考虑养老基金压力 涨幅放缓

  相比往年,今年的养老金上调,较前些年10%的增长,涨幅已明显下降。同时,各地落地时间不一,从今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涨6.5%以来,直到6月,上海市才公布养老金调整的具体方案,成为首个落实养老金上涨的地方。

  今年8月,北京市公布养老金上涨方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至月均3573元。根据目前全国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调整方案,各地调整的幅度基本上实现了国家要求的6.5%的水平,同时调整后的计发养老金也遵循“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原则。

  对于未来养老金如何调整,人社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十三五”时期,逐步建立覆盖全体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合理调整机制,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该负责人表示,明年养老金仍将上调。

  对于养老金应该怎么调的问题,人社部原副部长胡晓义曾介绍,涨幅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付能力、物价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社保基金中养老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

  据介绍,涨幅放缓也是因为养老基金在承受压力,一方面老龄化社会步伐加快,需要领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在经济下行趋势下,我国在今年提出的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保费率,使得上交的养老金有所减少。

  焦点2

  6000亿养老金或分批进入股市

  自去年6月底人社部、财政部向社会公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来,养老金的投资入市一直牵动着社会关注。人社部发言人李忠在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已经印发,优选出第一批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后,正式启动投资运营工作。

  日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评审结果公告》,公布21家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证券投资管理机构。养老金入市进入最后的倒计时。

  养老金为什么要启动投资运营?人社部专家介绍,“总量少、增长慢、开支大”等因素影响着全国社保基金中养老金的承受能力。近几年,虽然养老基金总的收入额大于支出额,但是已经出现了收入增幅低于支付增幅的现象,同时降低企业成本还需要降低养老保险的费率。

  “一些地区经济转型不够到位,相当一部分国企的经济效益不好,而退休人员较多。一方面是参保缴费的人少,另一方面一些40后、50后纷纷退休,养老金开支量大。”这位专家表示。

  截至2015年,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累计结余3.53万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结余4592亿元,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累计结余总量近4万亿元。由于养老金投资需要地方归集,可运用的资金大概在2万亿元左右,按照30%的上限,最多可进入A股的资金总量在6000亿。有机构分析,养老金投资入市或将分批进入股市。

  焦点3

  将逐步提高居民养老金标准

  除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城乡居民的养老金待遇也广受人们关注。据悉,我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长期以来维持在每月55元的水平。2015年全国基础养老金首次提高待遇标准,最低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不过,人社部也介绍,全国已有27个省份、2500多个县级政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对于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偏低的问题,人社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刘从龙表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处于一个打基础的阶段,覆盖1.5亿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财政的投入还不到1000亿元。据其介绍,人社部经与财政部积极协商,未来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对于未来居民养老金待遇是否会长期维持较低发放水平,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财政应形成稳定的投入,探索建立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作为政府主办的社会保险金,政府的责任是责无旁贷的。现在居民缴费很少,财政要形成稳定投入机制,养老金才能达到保障城乡老年人生活的作用。”

  不过,今年政策也体现在了对贫困人口养老方面的支持上。在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方面,人社部要求,在提高最低缴费档次时,对贫困人口保留现行最低缴费档次,减轻其缴费负担。未来将探索建立政府或集体按最低缴费档次,为贫困人口代缴全部或部分养老保险费的机制,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贫困地区基础养老金标准。

  2017年农村养老政策调整

  1.上调养老金

  我国在2005年开始给农民无偿发放养老金,从政策开始实施,到今年为止,几乎每年都在上调。

  据了解,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的养老金已经由去年的每月70元涨到了现在的每月90元,这对于农村老人的基础生活保障有重要的作用。

  2.失地农民领取养老保险

  具体来说,也就是这两年,失地农民才能够领取养老保险了。由于国家在农村地区有很多的规划建设的项目,企业也有一些在农村发展和建设的需要,需要占用农民土地的,协商好补偿事宜后,农民就会把土地交出。但是,他们的生活来源也就没有了保障。

  为了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失地农民可以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然后达到年龄后,每个月领取和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金。

  3.农民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

  前年开始,我国有的省就可以让农民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因为农村养老保险出台的时间毕竟是比较晚。

  为了让那些年轻时候没有享受到这个政策的农民享受到这个福利,国家逐渐推广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的规定,使其能够一次性补缴保费,便可以在60岁之后每个月领取固定养老金,最高可达每月1200元。

  4.不交费也能领基础养老金

  当然了,这主要是针对那些已满六十周岁的农民,而且他们只能领取基础养老金。

  5.发放高龄津贴

  为了体现对生命的关怀和尊重,我国现行规定给那些高龄老人发放养老津贴。不过,由于所在地的经济发展差异,可能不同地方的津贴额度的都不会一样。

  6.养老金跨省转移

  据了解,2017年出台的新农保政策规定,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回乡就业后,其在外缴纳的养老金也能够转移回老家了。

2017国家养老政策变化相关文章:

1.2017国家养老新政策

2.2017国家养老政策

3.2017中国养老政策

4.2017年个人养老保险有哪些政策

5.2017最新养老保险政策

29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