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安全论文三篇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不同层级分析大学生成长的心理影响因素,探索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举措,对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安全论文,供大家参阅。
大学生心理安全论文(一)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群体中文化层次最高、社会敏感度最强、创造力最旺盛、自主意识最明显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健康成长对于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1]然而,在社会转型和个体转型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多元文化观念不断发生碰撞和冲突,步入大学校园的同时也意味着迎来了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的考验。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凸显,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学习,怀着对未来的梦想开始了新阶段的生活。他们发现,大学和自己的心理预期有着很大差距。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与思维方式的变化,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新环境适应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遇到或产生各种问题,成为比较明显的心理负担。[2]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逐步呈现,并具有普遍性、隐蔽性的特征。1.求知欲望不强,缺乏学习兴趣、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甚至出现消极厌学的情绪;2.情绪低落抑郁自闭,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较少,不愿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大学生心理敏感、情绪波动较大,间或表现出焦虑暴躁,出现心理问题后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心态;4.意志品质薄弱,较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缺乏合理的反应方式,表现出明显的畏难情绪和颓废感,采取极端的方法对待矛盾甚至结束生命;5.缺乏正确自我评价,个人主义色彩明显,处处以自我为核心,引发诸多的个人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6.盲目攀比、嫉妒心理比较严重,对于其他同学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和经济条件等优势缺乏理性的认识,不能将其合理转化为个人进步的动力。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多种多样,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观因素。
客观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社会现实的矛盾冲突,社会的急速发展和变化带给大学生诸多压力,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容易迷茫、困惑,引发心理危机;2.大学阶段的压力不同于高中阶段的压力。相关调查表明,学业繁重、经济负担、就业前景、人际交往、恋爱交往、家庭和社会期望等因素构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3.社会转型阶段的城乡、地区之间形成一定的经济条件、文化素质落差,容易诱发大学生攀比和嫉妒心理;4.大学生刚刚度过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成熟阶段,是心理问题高发的一段特殊时期;5.大学生刚刚结束了紧张的高中学业,步入了大学校园,使他们在认知、行为和情感等方面发生了剧烈变化;6.目前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大学生的理性自我评价,容易导致处处以自我为核心。
主观因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自我认识与思维模式偏差,这类大学生遇到挫折或重大事件时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表现出过分的自尊、自恋或自卑,甚至自暴自弃;2.个性缺陷,如人格偏执,易于冲动或怯懦退缩;3.挫折承受力差,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反差,使他们脆弱的心理很难承受;4.大学生诸多心理问题在高中阶段往往被忽视,而大学全新的学习方式、生活模式使他们对角色转换不适应,进而加剧心理畸变和心理障碍;5.部分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较强,脱离父母的呵护之后难以获得心理的依赖和安全感。
三、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的措施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颁布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高校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牢固树立心理安全意识,合理进行自我调适,适时消除心理危机,避免出现心理安全问题等方面责无旁贷,应从以下方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
(一)建立大学生心理安全信息数据库
高校应当把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检查和心理安全普查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大学生入学阶段,校级学生管理部门即应统筹规划,以院系为单位,及时开展心理安全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安全信息数据库,并将大学生心理安全的定期普查纳入常态化工作范畴,安排专人将心理安全的动态变化及时记入信息数据库,并适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研讨,对大学生心理安全形势进行整体评估,有针对性地对心理疏导和帮扶工作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安全预防机制
心理安全预防工作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事后补救,应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结合生理和心理成长周期的实际情况,在角色转换、心理咨询、经济帮扶、学业辅导、就业指导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不同层级的大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源头上遏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应树立早发现、早预防的观念,充分发挥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及时引导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到心理咨询室进行诊疗,防患于未然。此外,应进一步拓宽心理安全预防工作的途径和渠道,通过心理讲座、网络咨询、电话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使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工作深入人心。
(三)完善大学生心理安全危机应急预案
近年来,因大学生的心理安全危机所引发的突发事件有所增多。各高校应充分依托人才优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制定快速反应的应急预案,做到预防和应对两手准备。从实际出发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安全危机所引发的校园事件,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转变观念,实现自我平衡。此外,应做好突发事件的宣传和解释工作,及时澄清谣言,保持校园稳定,并收到“挽救个别人,教育一大片”的良好效果。 (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
目前高等院校全日制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5门课程。[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平台,是确保学生心理安全的必要手段。但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不能适应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需求。高校管理者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大胆探索新形势下的工作方式和教学方法,运用广大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效能。
(五)重视大学生的人格健康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很多,高校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还应切实关注大学生人格健康的培养,把健康人格教育作为心理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指导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实现自我成长,愉快学习,达到社会认可的健康人格标准。
(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往往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推进这项工作向科学化和规范化发展,必须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辅导员要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引路人,仅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良好的专业技能,学会运用心理学方法、理论,有目的地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状态,开发学生全面发展的潜能,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改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地位边缘化、体系缺失、科研滞后的窘境,充分发挥大学生朋辈辅导队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全方位地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七)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动机制
大学生心理安全应是一个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种教育方式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在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方面,学校固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与他的心理成长历程密切相关,这也意味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无可取代。它不仅仅是一种启蒙教育,更是一种终身教育,所以家庭对学生的教育熏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校和学生家长在关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及时交换信息,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4]通过建立高校与家长的联动机制,形成多方合力,切实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实践证明,心理因素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现,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不可忽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安全工作任重道远,需要高校不断提升心理安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形成适应自身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知识全面的有用之才。
大学生心理安全论文(二)
在社会压力愈来越大的信息化时代生长的“90后”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不强,性格脆弱敏感,还要承受社会环境、感情和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一部分学生缺少安全感,出现过度的焦虑、恐惧、自卑、抑郁和适应不良的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甚至产生了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校园违纪、犯罪等案件屡屡发生说明,分析“90后”大学生的心理安全状况,有效地抓好心理安全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一、“90后”大学生凸显的心理特征
1.心理成熟度滞后,敏感脆弱。“90后”大学生心理成熟远远落后于生理成熟,由于缺少生活中艰苦的磨炼,认知能力落后于活动能力,呈现出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矛盾的特征,引起某些心理方面的冲突尤为明显,如追求独立性与心理依赖性的冲突,情绪情感与理智的冲突,求知欲强与辨别能力低的冲突,以及个别学生心理素质欠缺等。“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备受呵护又受到禁锢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个性张扬,特立独行,在行为理念上表现出高度的超前性和自主性,但缺乏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忠诚感;有较好的自我认知,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自信心强,自我意识强大,但行为个性“假成熟”、“真幼稚”;有强烈的“成人意识”,时刻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成人来看待。在理念上渴望独立,但因为从小缺乏磨炼,缺乏独立生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摆脱对家庭和他人的依赖,依赖心理强,独立性差,耐挫折能力弱。
2.过度追求时尚事物而精神空虚,缺乏信仰引领。平时宿舍内少交流,踩着铃声上课,喜欢在网络上倾吐心声的“90后”大学生对于网络上的图文、音像和网络语言习以为常,追求符合自己个性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新鲜时尚事物。在日常学习生活里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常常觉得精神空虚,没有长远规划与目标。在社会转型期成长的“90后”大学生,由于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变更和转换带来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价值观念发生动摇,导致信仰迷茫和缺失,缺少心理安全感,心理失衡后就消极厌世。
3.自我观念较强,心理调控能力弱。“90后”大学生喜欢我行我素,对自己的过分自信容易在适应环境和面对突发事件中受挫。由于生长在信息爆炸时代,思想较为早熟,思想意识中自我观念强,但是价值观不稳定,安全感差,情绪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波动较大,易冲动而采取极端行为,心理承受能力弱。调查显示,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会因此一蹶不振。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安全诉求的分析
1.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极度需要心理安全感。在离异、婚变等社会问题上升率增高的影响下,在“90后”大学生中单亲和孤儿学生数目明显增加,一些学生因为家庭因素导致的性格自卑、人际关系紧张的问题尤为突出。此类学生由于家庭缺少温暖、父母关系不和谐、家庭重组,与家长的沟通有障碍,在这类环境中长大的他们有严重的阴影甚至性格扭曲,在大学生活里显得适应能力差,并且排斥同龄人的帮助。过度敏感而又极其渴望心理安全的他们,在语言和行为上特立独行,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成为班级中的“问题同学”。他们表现得对什么都无所谓,其实内心急欲与他人建立一种良性的人际关系,极度需要关心和关注。因为自信心不强,每遇到小的风浪就会害怕,在处理爱情和应对大学生活的挑战时总会退缩。根据马斯洛五个需要等级,这类特殊群体对于稳定、安全、舒适、秩序、受保护、免受焦躁和混乱的折磨等需要极为迫切,在心理安全上诉求尤为强烈。
2.“90后”大学生成长中缺乏安全感是引发校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因素。情绪调节能力弱、心理成熟度差的“90后”大学生在成长中重视来自周围的安全感和认同感,一旦交往的信任基础和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人际紧张感增强,由此产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就会增多,如不及时疏导,就会诱发或导致违纪、违法、犯罪等事件发生。近期大学校园暴力事件频繁发生。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去世,他是被同宿舍室友在饮水机里投毒所害,起因是生活琐事导致关系不好。同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又发生命案,大三学生小蒋被室友小袁挥刀刺中胸口身亡,起因是袁某没有及时给未带钥匙的蒋某开门。诸如此类的极端事件,在此之前也常见报端。“90”后大学生成长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环境中,他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又受到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某些腐朽没落生活方式的危害,根据特殊的时代背景,积极探索当代“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需要,是做好当代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三、“90后”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
1.根据“90后”大学生心理需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人的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他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从“需要”的理念出发,着眼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关怀并信任他们,适度满足他们的“合理性”心理需求。从新时代背景下对理想信念的呼唤出发,从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的新认识出发,加强对“90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引导同学树立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具备积极的入世精神和务实实用的理性精神,促进大学生的环境适应性和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满足缺少文化积淀的“90后”大学生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对新事物丧失兴趣后出现的空虚、无聊,和追逐目标失败后的无助、心理恐慌都是缺少信仰支撑而产生的缺乏安全感、存在感的表现,良好的道德教育和信念引领能为“90后”大学生提供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得他们在内心需要的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几个方面得到满足。 2.提供人性化、现代化的成长环境,促进“90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优雅具有时尚品味的校园环境能为学生成长提供广阔的上升空间。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其中的教学方式、教师的师德师风、管理制度等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尽量的填补校园里控制功能弱化的“真空”地带,加强在“90后”大学生热衷的网络论坛、微博等活跃的舆论地带的引领,将课堂学习的范围不断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散播正能量,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对热点事件、人物的评论和社会影响的宣传,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价值观。营造适合“90后”生活、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在当今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一个随时随地能感受到科学和人文气息、获得审美感受的现代化校园中,人的创造力和思考力会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也会促使大学生在团队精神、社会责任、公德意识等方面得到加强。和谐、充满活力的校园环境和人文关怀会促进“90”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使得他们能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对于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也会有积极的作用。
3.加强挫折教育,提高“90后”大学生耐挫能力。近期发生在高校的许多因同学间的小矛盾、人际交往中的摩擦和个人感情问题导致杀害同学或自杀的案例反复提醒我们,目前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很差,对“90后”大学生加强挫折教育刻不容缓。随着大学生身心的发展,他们在成长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学习、生活、恋爱等方面的挫折。由于他们自身突显的特点,渴望得到爱情、友谊、信任和理解,却又交往能力欠缺、相互理解和包容性不足、猜忌和防备心强,没有经受过生活的磨炼,遭遇挫折后心理上无所准备,极度缺乏安全感。因此,进行挫折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和不同的行为特征,摸清学生受挫的具体原因,把准脉搏后才能帮之以需,导之以行。可以在教育中预设大学生常见的挫折情境,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专题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和锻炼坚强的性格,学会调适心态和情绪,遭遇挫折后不回避,能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
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作为在第一战线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把握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才,才能使教育效果得到优化。
大学生心理安全论文(三)
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形成的内因与表现
大学生在学习与培养过程中,因种种原因所致缺少心理安全预防与教育,少数人存在着心理缺陷与心理障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没有心理安全感。而心理安全是人生活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所谓心理安全,就是心理上的一种安全感,是指个体内心没有恐惧感,不用担心外在压力所带来的批评与指责,心中感觉踏实、安全。大学生正处于由“准成人”向“社会成人”转变的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大学生个体随着其生理、心理的发育与发展,随着竞争压力的增大与冲突的增多,随着社会阅历的扩展与思维方式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或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一些对来自学校、社会、经济、生活、学习、择业、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不善处理或处理能力有限的大学生个体,时常会感到压力很大或不安等,若此时外界干预或调适不及时或力度不够,某些大学生个体便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对于入学前就存在心理安全隐患的部分大学生个体亦会因其心理问题的加重化出现自杀、自残、出走、暴力伤人、干扰或破坏正常社会秩序等的行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是以拥有良好的心理安全感为基础的,他能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在应对与处置时的有力、强大和表现出未来的确定感及对事物的可控制感,一个人有了心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才能与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际关系,才能积极地发掘自身的潜力,才能有人性及价值的较充分的实现。而不安全感则是有许多心理障碍的大学生人格表现,一个心理安全的人表现在个体上是祥和、平稳的心境,积极、博爱的态度,适度、合理的行为下的一种突显人格健全、负责、热情的生活状态。而长期的惶恐、惧怕、过激行为、轻生、颓废、忧郁、愁苦、偏激等是个体心理安全隐患的常见方面。事实上,人格健全、负责、热情等的生活状态是个体心理安全的体现,而人格扭曲、漠视、消沉等的生活状态是个体心理安全缺乏的使然与表现。近些年来,我国有少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疾患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未来的栋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完成社会所赋予使命的基本要求,若没有健康的心理是难以担当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建设者的。因此,十分有必要开展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的危害与预防措施方面的研究工作。
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预防的意义
大学时期是心理安全问题的高发时期,某些大学生个体就是在大学阶段产生了心理问题的、或有了心理安全隐患的、或其心理安全隐患被严重化了的。心理安全隐患是指在以往早期的和现今的生活、学习、交往等过程中使个体在心理方面上生产了持续恒定的或较为持续恒定的缺失、缺陷等,如人格扭曲、抑郁症等。各种心理安全隐患时常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大学生个体的学习与生活,时常会直接或间接地干扰大学生个体现今和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时常会直接或间接地给他人或社会带来干扰或危害。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的产生和预防等方面的研究。心理安全隐患预防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防止心理安全隐患产生或形成,使个体拥有健康的心理和心理健康调试的技能或能力。第二层是,防止个体心理安全隐患造成危害或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或措施;或者说,使个体心理安全隐患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危害或即便是发生了也无法产生较显著的不良后果的行为或措施。心理安全隐患危害是指某些个体因存在着人格扭曲、抑郁症、性情粗暴、冷漠自大、易走极端,缺乏责任感、爱心和仁爱心严重短缺等心理安全隐患,出现了自杀、自残、出走、暴力伤人、干扰或破坏正常社会秩序等行为或现象。事实上,重视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与危害的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已日益受到学校、家庭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对策
以下三项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预防对策,不仅是最为基本的,也是应积极做到的。一是让大学生拥有美好的理想和正确的目标。美好或崇高的理想具有使人振奋、振作的作用,是大学生个体身心健康的催化剂和稳定剂。具有美好或崇高理想的大学生,其内心充满着希望,其学习劲头十足。这类大学生内心充实、精神振作,心理安全隐患难以生成。雷锋之所以有非常健康的心理,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雷锋是一名胸怀崇高理想的战士。正确的航标是保障或保证个体行为始终是向上、向善、向阳的重要条件,而“向上、向善、向阳”精神是个体产生正能量的重要基础。雷锋同志若没有健康的心理与崇高的理想以及正确的人生目标,他是无法持之以恒地做到为人民服务的,他是无法大公无私地做到助人为乐的。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讲,雷锋精神就是“三向”精神。 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积极开展“向上、向善、向阳”教育,应积极努力地通过各种途径和各种方式使在校大学生拥有美好的理想和正确的目标。二是使大学生拥有足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与意识,并有稳固的积极心态。诚然,有美好的理想和正确的目标的大学生其产生心理安全隐患的概率要低些,但是不等于说,有美好的理想和正确的目标的大学生就一定不会产生心理安全隐患。也就是说,让大学生拥有美好的理想和正确的目标是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预防对策中的一种,且也非是无须其他对策配合的一种。从心理安全的角度来讲,使大学生拥有足够的自我心理调适意识和能力往往是一种比让大学生拥有美好的理想和正确的目标更易发挥作用的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预防对策。尤其是,对那些难以建立起美好理想或难以确立起正确目标的大学生个体使其拥有足够的自我心理调适意识和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来讲,不同的心态可影响个人对成功和失败的态度,可影响个人的抱负水平,可影响个人能力的发展,可影响个人的行为表现。 比如,积极心态常可消除紧张情绪,降低生理疾病发生率,而消极心态常可导致心理和行为失调。事实上,让大学生个体掌握健康、快乐心情的形成和保持的做法是使大学生个体拥有足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与稳固地确立起积极的心态的核心工作方面。以及下面给出了几种健康、快乐心情的形成和保持的基本做法: (1)放下压力,接纳快乐。现今社会充满着竞争与压力,那些因竞争与压力过多或过大而感到心理安全感缺失的大学生个体要学会:整理心情,回归无谓。这里所说的“无谓”是指明智地、主动地放弃盲目的执著和恰当而实时地消减超过自身能力限度的要求和希望等。无谓者无忧,无谓者无压。当一个人做到“无谓”时,他很容易接纳快乐。事实上,接纳快乐、融入快乐是非常好的心理调适策略。
(2)放下烦恼,积极合理地设定人生理想和目标,克难奋进。当代大学生应主动放下烦恼,积极合理地设定人生理想和目标;要坦然地接受厄运,明白自己的人生就是克难奋进,就是不断的超越自己;要用行动造就出美好的人生,要让含有辛苦劳作汗水的阳光照亮自己的人生。
(3)放下自卑,让精神振奋起来。自卑是妨碍人生前进的负能量,是人生航程上的“冰山”。有自卑心理安全隐患的大学生个体若能越早地破除自卑这一人生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就能越早的振奋精神,就能更好地接纳快乐、就能更好地融入快乐。因此,有自卑心理安全隐患的大学生个体应主动地放下自卑,尽快地让精神振奋起来。
(4)放下狭隘,让思想开阔起来。一个人若能把自己的人生境界或人生目标定得高一些或远一些,就像雷锋同志那样大公无私、胸怀人民,那么他的烦恼就会少,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更美好。事实上,思想开阔、性格开朗的人往往要比思想狭隘、心胸不宽的人更容易产生更大、更多的心理安全隐患。这是因为,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美好的人生才易于实现。三是建立多方密切关联的心理安全教育与监控体系。所谓多方密切关联的心理安全教育与监控体系是指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紧密配合,凸显深度的联系化的一种心理安全教育与监控体系。通常情况下,多方教育或多方监控往往要比单一性的教育或单一性的监控要更为行之有效些。或者说,多方密切关联以及心理安全教育与心理安全监控两者实时配合或时刻的联系是有利于提质增效的,即是有利于心理安全教育和监控工作取得好效果与高效率的。事实上,建立这样的体系是切实搞好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与预防工作的、当然性的基本对策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当今大多数的中国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前,由于既未得到系统化的心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也未有过足够的来自生活和社会等方面的心理磨练及基于实践性的崇高理想方面的洗礼,同时加之其它方面的因素的使然,致使我国当今的大学生普遍地心理上的抗压或抗打击能力较差,而且较多地存在或易产生心理安全隐患或问题,尤其是那些自卑感较重的大学生更是如此。显然,这种状况不利于高校顺利地培育出具有完全健康性的合格人才,抗压能力差的大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在学习上总会感受到有压力存在于身上,他们的心情常常难以舒畅,而抗打击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在挫折或失败面前常常表现得十分无力或过于沮丧等,其内心常常会愤懑或过于不安,留下严重的心理安全隐患或诱发严重的心理安全问题。由于心理安全隐患常常不易被其他人察觉或发现,因此心理安全隐患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就算是被其他人察觉了或发现了,其他人也难以对隐患危害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防范。因此,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安全隐患预防与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