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安全知识 > 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论文

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 嘉馨975 分享

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论文

  现在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但对虚假信息的判断却未必足够的科学和理智,因此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必要而急迫的。学习啦小编在此整理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论文1

  一、国内安全教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国内安全教育教学现状。我国目前的安全教育模式多是采用课堂教学或者专题讲座的模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主要是采用课堂上以老师的活动作为主导,向学生灌输安全教育的方式。根据调查,大部分国内的高等学府,安全教育课程都是没有正式被采纳入为教学计划之中,而这所谓的安全教育单单是指一个学期以年级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大会,请学校保卫处负责人员或者其他专家进行安全知识讲解。这样的课堂教学形式可以使一些学生知道安全常识,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国内安全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学生积极性较低。目前的安全教育方式缺少创新,大部分采用简单的课堂传授方法,学生在极为被动的环境下接受安全教育,导致高校谈及安全教育就普遍反映教学效果不显著。相反,在其他的专业课程讲授中,教授老师都会采取先进的适应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而安全教育课堂则没有,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是很难提高自身的学习积极性的。

  (2)教学方式的普及力度不强。高等院校的安全教育方式普及力度不强。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安全教育教学主要是采用课堂教学,但是大部分的高校并没有固定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以致大部分学生不可能接触到安全教育课。据调查,在国内高校中,没有开设任何安全按教育课程的就占到31%。每个学期只有一次安全教育课程的占40%,每学期开设3次以上安全教育课程的仅有12%。学生中,36%是通过课堂教学接受到安全教育的,而80%的学生没有经过网络安全教学模式接受安全教育,4%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过过任何一种安全教育方式。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社会治安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虽然目前的国内和国际形式总体是和平稳定的,我国正面对着健康向上的发展好时机。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国内外依然存在的各种敌对势力。他们对我国和平稳定的破坏、分裂、渗透和颠覆从来没有停止过。

  2.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不间断地完善自我,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需要。大学时期是人格形成、发展与完善的关键时期[3]。大学作为教育机构,负有责任和义务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引。

  3.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改善校园安全状况的需要。我们不仅要全方位加强校园安全保护,更要切实强调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们的安全免疫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意识,维护校园安全人人有责,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感,为改善校园安全一起努力。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改革的途径

  1.设《大学生安全教育》为必修课。各学科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把《大学生安全教育》设置为公共必修课,并且安排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这样,大一新生可以接受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用最快的效率增强安全意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次数,以致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入学后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选择合适的教材。市面上目前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参考书非常多,像由赵升文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这些参考书有的是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知识性读本,也有是普通高等教育公共课系列规划教材,由此可见,不是每一类教材都适合用在课堂教学中。由此,安全教育教师在挑选教材的时候需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的出版年月:通常来说要选择最新出版的读本。举例来说,在财产安全教育中如何预防诈骗和防止抢劫这一部分,新版教材往往会举出当代最新的诈骗和抢劫方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新兴的诈骗和抢劫方法相应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2)教材的层次:不同的书本教材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举例来说,针对高职高专的教材可能倾向实践,而理论内容可能偏简单,从而不太适应本科生使用。此外,读本类的安全教育书籍不宜当成大学本科生的教材。(3)教材的内容:应该选择内容丰富,具有感染力、吸引力、操作性和实用性强的教材。教材中需要出现和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案例,便于吸引学生注意。本文推荐由郭凤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学生的安全教育课教材。

  3.处理好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会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有部分重叠。授课时,为了提高效率,在讲解到心理卫生心理健康部分与社会实践安全时,我们可以简要概括,而要着重强调交通安全、财产安全、自护自救与网络安全等内容。举例来说,比如某地的抢劫和盗窃现象很多,很多外来学生是不了解当地的治安现状的,那么财产安全则应该作为重点进行讲解。

  4.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1)案例教学法: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关系,在讲课中要随时结合当地或者学校的现状,引用发生在学校内外的典型案例,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来开展安全教育,在学习中让学生分析、评价、总结,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的目的。(2)互动式教学法:在安全教育课堂上,强调师生交流和互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安全案例的看法。而在这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只是起引导作用,学生要化被动为主动,作为参与者来参与教学活动。只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融合,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不断得到提升。(3)多媒体教学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由黑板板书组成的,虽然多媒体教学不断进入课堂,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利用多媒体工具观看安全知识的视频,让学生可以得到更直观的体会。但此时应该主要播放内容不能偏离安全教育的主题。此外,我们还可以聘请专家讲解等方式,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也可以让学生迈出课堂,参观消防局、警察局、戒毒所等等。

  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论文2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安全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从大学生成长过程来看,“90后”大学生思想单纯,人生阅历不够丰富,社会生活经验欠缺,对社会和安全防范的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有助于增强他们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能够保障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最终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2.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创建平安校园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大学生作为高校的教育主体,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应呈现一种平稳的态势,这样师生在校园里学习生活才能得到有效的安全保障。如果发生涉及大学生的“安全事件”,必然会牵动社会、家庭、大学生群体等,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甚至在全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

  3.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需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场所,高校的安全稳定直接关系社会人心的安定、社会的经济建设能否顺利进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从单一的范畴演变成了相对综合的概念,由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已经扩展到了经济、文化、科技、环境等诸多领域。当前高校毕业生进人社会需就业创业,对社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影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因素

  1.“90后”大学生本身因素影响。“90后”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自我意识较强,辨别力弱,安全意识淡薄,自我控制力较弱,独生子女占了绝大多数。一直以来,他们受到学校和家长的保护,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应付突发事件心理准备不够,抗挫折能力不强,经济、就业、情感等都可能导致学生心理事件的发生,他们社会认知和应对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价值观等不稳定因素影响,成为各种不安全稳定问题的受害者。

  2.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经济迅速发展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强烈的冲击,校园开放性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尤为突出。近几年,全国高校普遍扩招,校区急剧扩大,校园逐步成为较为开放的区域,这种状况造成学校与社会的接触更为频繁,很多高校处于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外来人口成分较为复杂,校园周边的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严重。

  3.新媒体因素影响。近几年,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普及,正逐步改变人们的生存、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90后”大学生是伴随新媒体发展而成长的一代。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传播的信息也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复旦大学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新媒体在许多不良风气方面扮演了助推器的角色。”网络虚拟社会带来的安全隐患日益突出,给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90后”思维活跃的大学生来说,网络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尚不定型,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存在很大安全隐患。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化构建

  1.坚持安全教育理念创新,营造良好氛围。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安全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安全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就是针对“90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改变走形式的安全教育,真正深人学生当中,开展各类调查研究,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安全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覆盖广泛、效果显著的安全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在校内营造浓厚的安全育人氛围,将校园文化环境与安全文化环境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现代媒体,构建宣传阵地。全面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安全教育体系,营造良好的安全教育氛围。

  2.完善安全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落实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三进”措施。在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学校往往忽视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建议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明确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编写相关教材。学校应成立安全教育教研室,从师资、课时和经费上给予一定保障。安全教育应贯穿学生生活始终,方式方法可灵活多样。要根据学生在校每个阶段的特点,分层次、有重点、有区别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把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融人实验课、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完善安全教育真实体验,进行常见安全防范能力训练,加强学生自律能力训练、应急能力训练和安全管理能力训练等。学校可以成立安全协会,以宣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为宗旨,为广大师生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让大学生参与学校安全协会,参与学校安全管理。可以让大学生参与护校队,在实践中端正安全态度,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规范安全管理保障机制,强化管理育人力度。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建立由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院、系配合、齐抓共管的组织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一整套规范合理的学生安全管理的制度体系和法规,安全管理相应制度落实到学生个人和班级。可以将大学生的安全管理融人社会保险机制,落实和推行社会保险制度。将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引人对其人文素质的考核中,可以设立安全单项奖,与学生的奖学金直接挂钩,可以利用奖惩机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可以实行安全工作考核体系,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与教师评先选优、晋升工资、评定职称、年度考核等挂钩。完善物质保障机制,学校用于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突发事件处置等经费从学校行政事业费中单列。加强人防技防物防管理,进一步规范技防设施和物防器械的管理与使用,积极推进校园安全的数字化管理。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安全教育水平。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制定安全教育课程授课教师的基本条件,从源头上提高教师质量。加强教师业务知识培训,邀请公安、消防、法律、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提升授课教师的内涵。专业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意识以及加强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高校教师要勇于接受新鲜事物,与学生共成长,充分认识新媒体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智、科学地利用新媒体,让新媒体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大力开展安全教育研究,调研其他高校安全教育好的做法,学习国内外先进的安全教育理念和措施,掌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规律,提升教师的理论研究水平,探索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

  5.抓好新媒体建设,消除安全隐患。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充分运用微博、微信、E一mali、QQ群等新媒体交流载体,改变教育方式。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便捷性、共享性的特点优势,利用网络阵地与学生平等交流,加大正面教育引导和宣传力度。新媒体具有及时性、互动性特点,高校可以通过校内课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独立思考能力、新媒体素养,让他们能全面正确认识新媒体,增强信息分辨意识,增强信息处理能力。高校要开展多种多样的与新媒体有关的安全教育活动,如网络视频欣赏、手机信息互动、网络论坛等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乐于参与,主动接受。高校要针对大学生易发的敏感问题,通过网络、手机等平台广泛收集信息,要关注积极网络舆情,努力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处置能力,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工作。高校应借助新媒体,推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因势利导,抓好思想阵地建设,消除安全隐患。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高校要从根本上重视大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把安全教育工作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努力营造安全教育的良好环境,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实现机制的体系。

  大学生安全教育研究论文3

  一、高校安全教育现状

  (一)学生缺少主动性

  根据笔者与部分学生的访谈,关于“怎么看待现在学校安全教育”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对学校的安全教育都是漠不关心的态度,对于宣传栏也较少主动去看,学校组织的安全知识讲座以及主题班会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并没有将安全教育看成是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一件事情。尽管如此,学生还是表示,对于学校的安全教育即使主动参与得少,但毕竟还能够从中了解到一些安全知识,所以学校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相当必要的。学生对安全缺少学习主动性的原因很多:首先,虽然高校对于学生的安全教育一直视为工作重点,却缺乏新意,没有追随时代的发展需要;其次,多数高校把安全教育的重点放在新生入学教育的时候,并没有随着学生年级增加适当调整教育内容;最后,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不重视学校的安全教育,认为与自身无关。因此,高校更要切实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

  (二)安全教育渠道狭隘

  如何拓展更好的安全教育渠道变成老生常谈的问题,据了解,现在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渠道是广播、讲座、班会和宣传栏等。在此次问卷调查中,关于“你通过以下哪种渠道获得安全知识”这个问题,其中有12.6%的学生选择讲座;15.8%的学生选择班会;只有8.3%的学生从宣传栏获得知识;而多达43.9%的学生选择了网络。从这次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学校安全教育开拓网络这一渠道的必要性。通过传统渠道进行教育是高校最常用到的方法,这些宣传方式也收到了一些效果,但效果却是有限的。在以往的研究中显示,对于开展安全讲座,有43.67%的学生觉得很无聊,只有11.02%的学生表示支持。[3]所以,对于现在的高校安全工作者来说,拓展新的安全教育渠道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安全教育内容枯燥

  现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内容枯燥单一,缺乏系统性,形式化非常严重。把安全教育当做一件需要定时完成的任务一样,缺少主动性和积极性。而安全教育内容一般只注重生活中比较常被提到的,像防火、用电安全、交通安全和财产安全等方面;并且现有安全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过程,不注重技能的提高,忽视了学生接受程度,使得教育没有实效性,仅停留在理论和形式上,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不佳。[4]安全教育内容是安全教育的核心,要尽量选择让学生感兴趣,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利用社交网络创新安全教育的优势

  (一)普及性

  现在在线社交网络(onlinesocialnetwork,ONSs)如微博、人人网等,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学生都有账号,特别是随着微博的普及,网上交流成了学生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很多学生的一天就是从社交网络开始,也是从社交网络结束的。在这个平台上与朋友聊天交流,讨论身边事,看时事新闻,参与评论,发布信息等等。以新浪微博为例,据统计,现在微博的用户已经突破三亿,每日发微博的数量超过一亿。在今年,微信的注册用户超过三亿,人人网的注册用户超过两千万,而腾讯QQ的活动用户也超过一亿,这些庞大的数字都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社交网络已经越来越渗透进年轻人的生活当中。在此次调查“你是否有使用在线社交网络软件”的问题时,85.1%的学生均有使用,且使用频率较高。

  (二)时效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同于以往,信息的发布和流通不像以前只能通过电视或者报纸、杂志等新闻媒体进行。现在通过在线社交网络,消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发布,并且可以马上收到上千条的回复和评论。随着手机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不断更新换代,现在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课堂上、宿舍里,吃饭、自习的时候都可以实时关注到社交网络的信息。通过社交网络可以使高校的安全教育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了范围。对于如何应用这种新的信息更新和反馈方式已经成为我们高校进行安全教育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

  (三)节省性

  开展安全教育需要一定的成本,主要包括物质和时间两大类。传统的教育方式,通过讲座、横幅、宣传栏等,制作宣传材料,邀请讲座嘉宾等等都要花费一定的成本,而且许多教育材料需定期更新,所以导致资源的浪费。而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其低廉的上网成本和大多数社交网络工具的免费应用使得信息的传播花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互联网上的及时传播和随处可用的直接链接,使得信息的传播时间成本微乎其微。

  三、利用社交网络促进高校安全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开辟多种网络渠道

  根据笔者调查,以新浪微博为例,大部分的高校都开通专门的微博,但是作为安全保卫机构开通专门微博的却少之又少。截至目前,在新浪上开通微博的高校保卫机构不足20所,可见目前为止大部分高校并没有把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个创新方式进行尝试,这是一个很大的可以让我们去填补的空白区。不仅如此,高校还可以利用论坛、微信等多种渠道,全方位广泛性地开展安全教育。传统安全教育,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多采用图片和文字进行教育,只有在讲座或者班会中才会使用视频、动画等。而通过社交网络上的链接,我们可以链接任何一段视频,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观看,不受限制,同时也可以结合图片文字等材料,这样进一步扩大了安全教育的内容。

  (二)密切结合时事

  以近期的四川芦山地震为例,在地震发生之后,马上微博上就出现了各种现场的照片和当事人发出的微博,详细地讲解了事故的具体情况,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之后在微博上就出现了各种关于避震的安全知识,学校可以在这个时候大力进行防震避险安全教育。之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引起很大反响的“南京江宁某高校的女大学生在微博上宣布自杀,后经抢救无效死亡”事件,调查之后发现该女大学生长期患有抑郁症,虽然有同学好友的关心,但该学生还是选择了自杀这条路。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关注,在这个时候学校恰当进行关于抑郁症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通过这种鲜活的例子提升学生对抑郁症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借此进行教育,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除此之外,结合学生周边发生的事情实行安全教育,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前阶段在福州发生了一起公交车碾死乘客的事件,引起学生的广泛讨论。笔者所在高校,组织人员在班会课上对学生进行乘车安全和出行安全的教育,让学生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并探讨如何避免悲剧发生。通过这种做法让众多学生印象深刻,并且在出行中也会牢记交通规则。

  (三)提高学生参与度

  学生是安全教育的主体,然而现有的高校安全教育却基本上是一个单向的传输过程,忽视了学生的反馈效果。即使部分学校有进行调查访谈,但是从调查的开始到最后信息的回收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阶段,不仅回收到的信息不够及时,而且也未必准确,社交网络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缺陷。在发布消息之后,学生可以发表评论,作为管理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准确了解到学生的想法。在这次调查中,关于“你是否愿意通过社交网络参与学校活动”的结果显示:50.1%的学生选择了“非常愿意,主动参与”;20.8%的学生选择了“看情况,有时间就参加”;只有13.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在平常安全教育中,我们应该调动全体学生自觉提高安全意识,主动承担安全责任,积极参加到创建平安校园中,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科学管理网络信息

  虽然现在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但对虚假信息的判断却未必足够的科学和理智。随着网络上信息的增多,不少虚假信息也涌现出来,作为学生可能对于这些虚假信息不能够明确地区分出来。例如,在芦山地震的时候,网上就出现各种紧急避震和震后自救的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都是科学有效的,此时学校就可以利用自身的网络平台进行辟谣和教育。在管理社交网络的时候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现在的学生对于长篇大论说教式的教育方式接受程度不高,所以学校在论坛、微博、微信上发布消息时,结合时事,用生动精炼语言,结合图片视频等进行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于高校安全教育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止过,作为高校管理者,也在不断改进现有安全教育方式,结合新兴事物,创新思维,增加教育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安全教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高校应更加重视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523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