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十大冷门专业盘点(2)
中国大学十大冷门专业盘点
更多“冷门专业盘点内容”推荐(详情点击↓↓↓)
冷门专业排行榜
大学冷门专业盘点
2017最冷门的专业
冷门专业存在的原因
纵观历年的高考志愿填报,让考生和家长最纠结的总共就那么两件事:一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呢;一是众多热门的专业选哪个?足可看出,广大的考生与家长对大学热门专业的趋之若鹜,也间接导致了一些大学的冷门专业“无人问津”。要是冷门的专业能跳起来说句话,它一定最想呐喊的是:“凭什么它就是热门的专业,享受门庭若市、众星捧月的待遇,而我就是冷门的专业,我到底冷在哪里,那么不遭人待见?”
传统观念忌讳
俗话说:“思想指导行动”,要是从思想观念里就忌讳、排斥一样东西,怎么可能轻易的接受它呢。尤其是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有很多观念忌讳,虽然社会已经进步了,并对一些大学专业放开了政策,但是很多人还是没法接受的。
比如“殡葬专业”,大部分考生和家长都不会考虑这个专业。其实平时的殡仪课程并不“灵异恐怖,“遗体收敛、尸体防腐整容,火化烧骨”等课程在上课的时候都是用塑料假人做实验对象,而且从这个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都能拿到不错的薪酬。
供大于求,社会需求小
其实,在高考过后的志愿填报中,无论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无论是选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最终的结果就是为了将来好就业。也就是说,考生在填志愿时,绝大程度受到社会需求影响,尤其是社会的供求关系就是志愿填报的一根“无形指挥棒”。
往前推个几年甚至十几年,师范专业、法学专业还是大家争相抢报的“热门专业”,可是随着就读学生数量的急剧增长,毕业数量也随着“水涨船高”,加之教师、法学相关岗位的更新换代较慢,近年来社会需求逐渐趋于“饱和”,且有点“供大于求”的苗头。因此,法学专业、师范相关专业等也被考生和家长划为“冷门专业”行列。填报这些专业,反而不利于考生毕业后的就业。
就业环境艰苦,危险系数高
在大学专业设置中,有一些工科专业也被归为“冷门专业”,它们不是因为思想忌讳,也不是因为社会需求小,而是因为就业的环境艰苦,且危险系数高。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都会比较保守的对待这些专业,包括:船舶工程技术、给排水工程、力学、矿业工程、地质工程、核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动力工程、冶金工程等。
在知道这些大学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要不就是偏远的山区、海洋,会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工作;要不就是在一些危险的地方工作,许多考生及家长都会“避而远之”,宁愿选一个工作环境安定,薪资报酬不高的专业,都不愿填报这些薪酬高、工作环境艰苦、危险系数高的专业。久而久之,这些工科专业就自动成为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了。
谈“农”色变:一竿子打翻一船人
尽管我国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大国,可是农业相关的大学专业依然没有受到考生的“青睐”,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家长及考生都是谈“农”色变,避而远之。尤其是一些农村的考生,家长就盼着自己的孩子考一个好大学,读一个好专业,以后有一份好工作,彻底与“农”字划清界限,当然不愿意孩子填报与“农”相关的专业。
所以在众考生及家长看来,所有农科类专业都是冷门专业,如:农学、林学、植物保护、茶学、蚕学、水产养殖、园艺、园林、草业科学、农林经济管理等专业都被“一竿子打翻了”。
实际上,农业作为中国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根本,农业发展得好,其他产业才有发展的客观条件。要发展就需要人才支持,国家每年在农业方面的人才缺口非常巨大。与同样是冷门专业的法学类专业相比,农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
存在时间太长,没有新鲜感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大学专业应用而生,成为众多考生及家长眼中的“宠儿”,而相对的一些年代久远的专业,在他们看来自然而然就是“冷门专业”代表了。例如:中文类专业,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该类专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专业;历史类专业是公认的最没有前途的“冷门专业”,因为在许多人眼中,学了历史专业不一定能填补历史空白,却一定会留下空白历史,还不一定找得到“饭碗”。
除此之外,物理类专业、化学类专业、数学类专业等,都是出现时间较长的专业,而且在众多考生看来,就是对初高中科目的进一步深化,没有什么意义,与现在的什么计算机、软件相关专业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自然就成为大家眼中的“冷门专业”了。
纯粹是专业名字惹的祸
还有的大学专业被称为“冷门专业”的原因竟是因为不喜欢它的名字,像什么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教育、伦理学、逻辑学、宗教学等,一听就感觉是“老头”研究的东西。
而且,这些专业在中国也不受待见,在一些家长的眼中,哲学等于疯子,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去学,而且什么宗教学,在中国这个反对封建的社会里,能有什么用,难道孩子以后还去当和尚或尼姑。因此,这些专业光听名字,就被考生及家长打入了“冷宫”。
希望各位考生及家长在选择专业时,要全面深入的了解专业学习内容、师资配备、就业前景、就业环境等多方面内容,不要人云亦云的将一些“无辜”专业划入“冷门”行列。
冷门专业的优势
在志愿填报选择时,很多基础学科被家长和考生划分到冷门专业,如哲学、中文、历史、数学等等。那么,这些所谓的冷门学科有哪些优势?
一深造。这些专业能够使我们静下心来,利于个人的继续深造和长远发展。大家认为这些专业冷,主要是觉得它们短期内无法让我们看到回报和钱景。但是,换一个角度想,对于一些家庭情况还不错,也不急于进入社会的考生来讲,这些专业在考研上有极大优势,可以轻松的跨向以它们为基础的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学、信息工程等。
二社会认可。这些冷门专业的发展属于细水长流型的,更不容易被社会淘汰,我国科研上的很多高端人才都是从这些冷门专业中深造出来的。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显而易见,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
三政策扶持。一些冷门专业,国家在扶持力度上更大,如学费、奖学金、教研投入等,如果我们能够吃得苦中苦,未来的工作生活都会有不错的保障。
四竞争、成就。大家都不选择冷门专业,竞争上相对也会小一些。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或许你就是下一个教育家、科学家。
还有一些冷门专业之所以冷,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选择的这条路注定是会辛苦的,因此,报考热度也不行。如农业类、地矿类等。其实,这些专业在就业率上排名还是不错的。
总而言之,冷热交替,时移世易,考生和家长在专业选择时,最好还是多考虑考虑,多了解专业情况,并结合自身情况,不要盲目的跟随大家选热门。
冷门专业的发展道路
哲学。
2016年11月24日,财政部、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实行资金分类管理,建立间接成本补偿机制和绩效奖励制度,下放预算编制和调剂权限等方式,力求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同时,不少高校的哲学院系开始了自己的交叉学科实验项目。例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多院系联合培养的PPE专业(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武汉大学建立了打通文史哲界限的“人文科学试验班”等。
这些政策办法的出台施行,都是为了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努力为该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研究环境,拓宽就业渠道。
历史学类。
可以继续硕博学习,从事历史学教学研究;进入学校教书育人;进入博物馆、考古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从事专业研究;进入传媒业,从事专业记者、专业制片人等职业;进入艺术品投资领域,诸如拍卖行,从事文物鉴定,估价;自由人,从事艺术品收藏、鉴定等。
农学。现代农业的概念远远超过人们的传统所认为的种菜种粮,已经涵盖生态、营养、动植物检疫、食品加工、克隆、花卉、草坪、农药、化肥、农产品的国际贸易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随着国内绿色景观生态的逐渐重视和深度开发,农业、园林、绿化、环保、园林/园艺景观设计及建筑规划类人才成为城市建设的新宠,也是当前人才市场供求的热点,一向相对冷门的农业人才近两年来也备受社会的关注。
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和人的学科,是通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的学科。比如说社会学会关心高考制度改革、留守儿童、就业、劳工等问题,并在这些方面独树一帜。
就业上,进入公务员体系,因为专业学习的过程就是社会问题的研究过程,社会学专业很大程度上是给政府机关和有关事业单位输送专业人才的;进入企业的市场部门和人事部门工作,但也有在其他部门工作的,完全看个人兴趣,因为社会学专业的同学在本科学习期间有关于组织、市场等相关方面的课程,他所掌握的调查技巧和统计知识就是他巨大的优势;进入学术系统。
其实,冷热本就是相对而言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人生的规划,不管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行业,只有努力提升自身价值,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