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中考叙事散文及议论文阅读应考策略

中考叙事散文及议论文阅读应考策略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中考叙事散文及议论文阅读应考策略

  ——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中考议论文阅读应考策略

  议论文阅读的考查点有:

  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找出或概括与论据相关的观点。

  2、概括事实论据或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3、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论证结构,弄懂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

  4、理解关键词句。

  5、理解文章内容,从文章的观点、倾向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6、就文章某一观点或与此相关的某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考点及在中考中所占比例:

  议论文一般出现在A卷,常与说明文在同一板块,分年交叉出现,分值在12分左右。

  题型:

  命题常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近几年,议论文阅读有加深的倾向,文体有选择哲理散文的趋势。一些地区将它作为B卷阅读题。

  ·基础信息:

  1、关于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一般都由论点、论据、论证组成,称为议论文三要素。议论文是一种实用的文体,它的范围很广,形式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般性的政论文、评论、杂文、演讲稿、读后感、序跋等。

  ·解题程序

  议论文的阅读步骤:

  1、通读全文,明确文章的论题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明确文章从哪些方面围绕中心论点来进行论证的,也就是分析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根据作者的倾向,体会议论文的语言,探究关键句的内涵。

  4、联系生活实际或自身经历,多角度思考作者的论题或辩证地看待作者的观点。

  一、明确论题,把握论点

  应考策略:

  1.论题与论点

  论题是文章所要议论的问题,是论述的话题,是论述的一个范围。而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只有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论点,才能了解文章中提出的见解和所要解决的问题。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了解论题有利于准确把握论点。

  2、如何把握文章的论点

  (1)注意论点的表述形式。论点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的陈述,在形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一般从肯定的角度陈述。

  (2)注意研究标题。议论文的标题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①论点型。即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这类标题直截了当,有利于读者快速、准确的把握全文主旨。②论题型。即标题只点明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讨论的问题或范围,论点则包含在正文论述之中。这类标题留有较大空间,可启发读者思考。③疑问型。题目是问句形式,其答案便是文章的中心论点。④比兴型。即文章标题只表明文章写作的因由或论述的切入点。其好处在于含蓄朦胧,引人入胜,论点则要根据文章内容,深入挖掘其内涵。

  (3)注意论点在文章中的位置。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这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的写法,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在文章中间,往往起到过渡的作用;有时文章标题本身就是全文论点。也有少数议论文在文章中不能直接找到论点,只能通过认真阅读文章,领会文章内容才能归纳出中心论点。

  3.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

  对中心论点来说,各分论点都是中心论点的支撑材料,阅读和分析分论点,要注意它们彼此间的关系。

  二、论据的理解与运用

  应考策略:

  1.关于论据

  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史实及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指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性已为人们公认的革命导师的理论、名人的言论、科学领域的定理及生活中的常识等。议论文中,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是统率与被统率、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2.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一般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区分起来比较容易。而引用名人的言论与名人的事例要区分开来,并不那么容易,引用名人的言论来证明论点的是道理论据;引用名人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是事实论据。

  3.事实论据的概括

  首先,要考虑到该论据证明的论点是什么,也就是说,概括出来的论据要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再者,注意概括的方法,注意主要人物及其主要事件;最后,用语力求简洁。

  4.分析为根据的作用

  论据的作用,是用来证明观点的正确或批驳错误的观点。论据的作用分别是:①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②事实论据———真实有力地论证了论点(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化)③用事实或道理作对比的论据―――从两个方面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使正确的观点(作者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5.论据的补写

  补写论据要注意:论据要有说服力,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人所共知;必须真实,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更不能胡乱编造;表述力求简洁流畅。

  三、理解论证方法和分析论证结构

  应考策略:

  1.关于论证

  狭义的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联系论点和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

  2.论证方式与论证方法的区别

  论证方式是就议论文总体而言,即一篇议论文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要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是以正面论述为主,还是以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言行为主。也就是说,论证方式可分为两类:立论和驳论。

  论证方法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它和论证方式的基本区别在于:论证方式是指一篇议论文所采用的论证的基本形式。论证方法是指在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3.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论 证 方 法

  作 用

  答 题 模 式

  举例论证:就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概括事例)证明了……(论点,如是分论点则定分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就是用已被人们公认的理论或名言或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的方法。道理论证包括引用论证。

  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填论据)证明了……观点,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

  对比论证:就是用正反一时伯仲 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的方法。

  起突出强调正面的作用。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观点。

  比喻论证: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可以把道理讲得能人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刻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4.注意辨析驳论文的反驳方法的三种方式:①一是反驳论点;②二是反驳论据;③三是反驳论证。不管哪一种方式,最终都是为了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而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5.分析论证结构

  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①提出问题(引论),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②分析问题(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即运用充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的部分;③解决问题(结论),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部分。在论证的过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叫“纵式”;一种是并列展开的论证结构叫“横式”。具体来看,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等。

  分析论证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中考中一般不单独设置试题。

  四、品味议论文的语言和个性表达

  应考策略:

  1.怎样分析议论文的语言

  议论文的语言具有准确性、概括性、鲜明性、生动性等特点。品味议论文的语言应从这几方面入手

  ①准确性。议论文需要通过明确的概念、准确的判断和严密的推理来讲清道理,运用语文必须要准确无误。

  ②概括性。议论文把讲清抽象的道理作为它终极的目的。即使列举事例,也要以理服人,以理取胜,事例必须有概括性,这就要求语言高度简练。

  ③鲜明性。议论文通过语言表达的观点毫不含糊。赞成什么,反对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要求什么,不要求什么,要清清楚楚,不能模棱两可。

  ④生动性。议论文的生动性不在于细致入微的描写,而在于简洁明快的勾画,有时还借助歇后语、俗语、名言和各种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2.如何答好议论文的个性表达题

  ①首先要整体感知,把握观点。这是答题的基础。同时还要弄清题干要求对文中所涉及的某个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②围绕论点,大胆表述。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则可,也就是说,自己表达观点之后,要有能够支撑自己观点的材料。建议赞成作者的观点,因为作者已经阐述清楚,便于准确严密的解答。

  ③联系生活,有感而发。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深的来表达,才能准确严密全面而有深度。

  ④表达明晰,语言流畅。尽管简短,也要注意选用词语,精巧构思,这样才能不因自己大意而扣分。

  中考叙事散文阅读应考策略

  叙事散文阅读的考查点有

  1、理清叙述要素,把握叙事线索,理清文章写作层次。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相关段落的内容。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4、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归纳作品的主题思想

  5、联系作品的思想内容,谈谈自己的体会、感悟。

  6、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7、理解重点词句的作用,品味作品的语言特色及表达技巧。

  散文阅读一般出现在B卷,分值在20分左右。命题常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近几年,B卷现代文阅读考查散文阅读为主,其中又以叙事散文为主,抒情散文次之。散文阅读以考查概括、理解、分析、鉴赏能力为主,其中考查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个体体验这部分内容有所增加。

  · 基础信息:

  1、散文的基本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基本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所谓“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多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2、散文的分类:

  散文的宗旨在于抒情,也就是说散文是一种抒情性文学体裁。根据题材及主要表达方式,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怀散文、哲理散文。

  3、关于叙事散文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常常不是直接传递出来的,往往是通过散文中的叙事来间接表达的。这就是所谓的“因事缘情”。作者的写人和记事,浸透着浓郁的情感色彩。作者的情感常常曲折地隐含于委婉跌宕的叙事之中。既然是抒情,所以,叙事散文的写作指向都是在“人”。叙事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抒情(包括叙述中浓浓的抒情氛围)表达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某种情感。这是读懂叙事散文的关键。

  · 解题程序

  叙事散文的阅读步骤:

  1、整体阅读

  叙事散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其目的都是为了抒“情”明“理”。在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要把握这类文章的定作目的、写作思路以及作者运用材料在谋篇布局表达主题的思想轨迹。这样对作品有了整体的了解,才可以进入答题状态。

  2、细节品味

  即按照所给的题目,对阅读材料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这类题,有的针对某一个词(一般是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或反复强调的数词或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语),有的是针对一个句子(一般是描写句或点明题旨的抒情议论句),有的针对某一段,有的针对某几段(一般是点明题旨的段落或过渡段)。在审清题干要求之后,有针对性的详细研读。但是,细节品味类题是在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每一个细节品味类题都体现出作者的写作目的,都指向实现写作目的的一个阶段或一个侧面。

  3、拓展延伸

  这类试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就是让学生将生活体验与文章内容(主题指向)衔接起来。解答这类题容易天马行空无所羁绊。其实解答这类试题,无论题目多么开放,都必须在文章内容的制约之下解答。所以解答程序是:先答出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再答出个人的体验和感悟

  一、把握文意 概括要点

  应考策略:

  1、理清思路

  (1)把握线索:①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②注意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

  (2)疏理脉络:注意表时间、空间、人物、事件变化的词句。叙事散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作者的认识和感情的发展来组织文章的结构。

  2、概括文段要点

  (1)注意开头结尾句:文段开头句有时起总该段内容的作用,文段结尾句有时起总结该段内容的作用。

  (2)注意过渡句(段):段落间的过渡句(段)对段落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3、确定文章的中心

  (1)看标题,有的文章的标题很鲜明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可以据标题确定中心。所以也可以根据中心拟写标题。

  (2)看注释,注释有时会交代作者思想、写作背景及写作动机等,文章的中心往往与这些背景有关。

  (3)看过渡句(段),文章的过渡句(段)对文章内容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4)看开头结尾句,文章开头句有时起总领全文的作用,结尾句起总结全文的作用。

  (5)看抒情议论句,叙事散文的目的就是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6)看反复出现句(段),为了使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更强烈、观点更鲜明,作者有进采用反复这一手法来强化所要表达的感情、观点,从而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

  注意: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入手,综合分析。如果文章找不到关键句,需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可以使用这样的格式:本文叙述(描写、介绍)了……,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讽刺、反映)了……

  二、理解含义 品味语言

  应考策略:

  赏析(理解,分析作用)词语的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先理解词语的本义,也就是词典上解释的常用义(简称词典义),把握词语在一般情况下的感情色彩。

  第二步: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简称语境义)

  第三步:分析词语用在此处的作用也就是表现力。如,动词:这个词语准确描写了……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

  赏析(理解,分析作用)句子的答题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句子在内容上的作用即结合文章主旨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这一步一定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中心,中心不离背景”。解答此类试题时千万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作架空分析。

  第二步:分析句子在形式上的作用即分析句子在结构、艺术形式上的作用。句子在艺术形式上的作用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赏析句子艺术形式上的作用的入手角度: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②表现手法(衬托、象征、照应、渲染、烘托、铺垫、情景交融等)

  ③语言上的作用(包括修辞及关键词的作用)

  三、品味人物 理解环境

  应考策略:

  1.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分析人物首先弄清描写的分类方法,因为塑造人物的方法主要是描写。

  ①描写(内容)

  人物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

  ②描写(繁简):细节描写、白描(初中不要求掌握)

  ③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

  分析人物可从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入手,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刻画人物的方法的作用,如,从内容上看既可以是人物的动作描写,从繁简的方面看可以是细节描写,而从角度方面分析可以是正面描写。

  2.刻画人物形象方法的作用:

  (1)正面描写

  细节描写:以小见大,更真实深刻地突出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2)侧面描写

  ①周围人物:衬托主人公形象,突出主人公的性格品质。

  ②环境、场面气氛: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这是最基本的一点);2.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3.渲染一种特定的气氛;4.推动故事发展(伏应、引出下文等)

  ③抓住作者对人物的抒情、议论进行分析。作者对所写人物所抒发的感情和所作的评论,往往揭示人物的精神品质和社会。

  ④综合分析看似矛盾或者对比色彩鲜明的事件,全面评价人物性格。从阅读的角度考虑,“人心难测”,指的就是人物的性格一般情况下比较复杂,不能简单定性,分析时务必全盘考虑,不能顾此失彼。

  四、分析写法 个性解答

  应考策略:

  (一)关于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是指作者为突出主题所采用的方法,也就是说,为了实现写作目的所采用的一切手段都是写作手法。它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概念主,既包括表现手法、结构特点,也包括表达方式及用词用句等。在叙事散文中,它可以从叙述人称、叙述方式、布局谋篇、表现手法乃至用词用句特点来把握。

  1、叙述人称与叙述方式

  叙述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的作用是亲切有真实感,第二人称是亲切,如同面对面说话,便于抒发诚挚真切的感情,第二人称在实际应用中整篇使用较少,而考试中涉及人称变化时相关试题出现较多,第三人称的作用是客观全面。

  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顺叙的作用是文章条理清楚,读者易于接受,倒叙的作用是制造悬念,结构曲折,吸引读者,插叙的作用是充实内容,使交代更清楚,结构曲折有致。

  2、布局谋篇的技巧

  (1)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

  (2)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3)材料与中心关系处理,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3、表现手法的作用

  (1)象征:使主题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使形象更加鲜明、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

  (4)托物言志:含蓄、哲理和有暗示性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题。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以上所有表达技巧,在解题的过程中,既要答到其作用,还要联系文章内容,这样答题才完整。当然在考试中也要注意分值,如过渡的考查,一般来说,2分题只须答出作用,4分题则要具体化。

  (二)关于个性解答

  个性化的阅读,在阅读考查中体现为一种开放性的阅读试题,要求体现阅读者自我的阅读体验和感受,答题时可以充分发挥个性,进行自由的表达。这也并非毫无限制,它必须是对材料内容、主题、情感等多个角度有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解题步骤:

  1、细读。这是答题的基础,要有针对性地反复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情感。写作技巧,理解具体语境中词句的意义和作用,再结合自己理性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见解。

  2、提炼。要善于捕捉材料中的重要的语言信息,运用恰当的组合,对词义、文意、人物、事件、主题思想或文学形象作出正确的判断。

  3、联想和拓展。要能在阅读中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提出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

  4、表达。即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要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特别要能够做到有创意的表达。

  注意:

  1、感受启示题

  要求:联系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如主题、具体语句、具体情节、具体形象)谈。面不宜太宽,最好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或一点,这样更能写出自己的创意,这样也才能更深入。

  格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果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2、合理想象题

  要求:有创意,但必须与语境和主题相吻合。

  方法:(1)心理描写:在仔细研读具体语境的基础上用第一人称。(2)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仔细研读具体语境的基础上用第三人称。(3)环境描写:要与人物的心情相映衬。

451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