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各学科学习方法>阅读答案>

《安慰剂与反安慰剂效应》说明文阅读附答案

时间: 惠敏1218 分享

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让我们一起到学习啦一起学习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编辑的阅读答案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Hebb的理论”阅读附答案

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早在 1949年,一位名叫 Donald Hebb的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简单法则,来说明经验如何塑造某个特定的神经回路。受巴甫洛夫著名的狗实验的启发,Hebb的理论认为在同一时间被激发的神经元间的联系会被强化。比如,铃声响时一个神经元被激发,在同一时间食物的出现会激发附近的另一个神经元,那么这两个神经元间的联系就会强化,形成一个细胞回路,记住这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不是所有输入信号都能激发神经细胞产生自己的信号。神经元就像个微处理芯片,它通过突触接收大量的信号。并且不断地把从突触接收到的输入信号进行整合。但不同的是,微处理器有许多输出途径,神经元则只有一个,就是它的轴突。所以,神经元对输入信号的反应方式只有一个:要么通过轴突激发一个冲动,向回路中相邻的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要么相反,不发出信号。

当神经元接收这样一个信号时,它的树突上的跨膜电位差轻微地升高,这种膜电位的局部改变被称为神经元突触的“激发”。当突触快速、高频地激发,就会发生一过性强化,即在短时记忆形成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但是通常单个突触短暂地激发不足以使一个神经元发放冲动,即术语称的动作电位。当神经元的许多突触一起激发,共同的作用下就会改变神经元膜电位,产生动作电位,把信号传递到回路中的另一个神经元。

Hebb认为,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如果神经元上的一个突触不能和其他的突触同步激发,就会被当作蹩脚的角色剔除。但是那些同步激发的突触——其强度足以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就会被强化。这样一来,大脑根据神经冲动流的方向,发展神经回路,逐步精化和完善,建立起大脑神经元间的网络联系。

从Hebb的理论出发分析该过程的确切机制,你会再次面对这样的问题,即在大脑铺设网络联系过程中,能强化或减弱突触联系的酶和蛋白必定是由某种特定的基因合成的,所以我们就开始寻找能激活这种基因的信号分子。

因为大脑中,神经系统中的信号表现为神经冲动的活动,所以我提出了一个假设,冲动发放必定能打开或关闭神经细胞中特定的基因。为验证这个假设,我和我们实验室的博士后学者 Kouichi Itoh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取出胎儿小鼠的神经元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在培养皿中以电极刺激神经细胞。以不同形式剌激使之发放动作电位,然后检测时形成神经回路或者适应环境有重要作用的基因所转录的mRNA总量,结果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只需通过选择电生理刺激器上适宜的刺激频率就能打开或关闭特定的基因,就像你选择特定的频率收听某个无线电台的广播一样简单。

7.下面不属于Donald Hebb提出的“简单法则”的一项是()

A.同一时间被激发的神经元间的联系会被强化。

B.当神经元的许多突触一起激发,共同的作用下就会改变神经元膜电位。

C.同步激发的突触——其强度足以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就会被强化。

D.冲动发放必定能打开或关闭神经细胞中特定的基因。

本题考查考生对概念归属的理解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D。 这是“我和我们实验室的博士后学者 Kouichi Itoh”的解释并得到了验证。

8.“就像管弦乐队的一个不合拍的演奏者一样”这个句子中,“管弦乐队”喻指的是()

A.神经回路 B.神经元膜 C.神经细胞 D.神经冲动

本题考查考生信息筛选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C。此句要搞清两个喻体: “管弦乐队”指神经元,即“神经细胞”,“不合拍的演奏者”即“不能和其他的突触同步激发的一个突触”。

9.下面是对神经元工作原理的简单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神经元通过突触接收信号,并对信号进行整合,再通过轴突激发一个冲动,向四邻的每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或不发出信号。

B.神经元接收到信号后,多个突触同步激发,使神经元发放冲动,把信号传递给细胞回路中的另一个神经元。

C.神经元通过突触接收信号,其突触与其它神经元上的突触一起激发,从而建立起大脑神经元间的网络联系。

D.神经元突触的“激发”,引起树突上的跨膜电位差轻微地升高,当突触快速、高频地激发,就会发生短时记忆形成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

本题考查考生文意理解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B 。(A“向四邻的每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不当,原文为“向回路中相邻的一个神经元发出信号”。 C“突触一起激发 ”与“建立起大脑神经元间的网络联系”在文中有一个条件,即“其强度足以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且前后分句之间文中是承接关系,并非递进关系。D前后顺序错,正确的顺序为“当突触快速、高频地激发,引起树突上的跨膜电位差轻微地升高,就会发生短时记忆形成过程中观察到的变化。”)

10.根据全文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神经元总是将接收来的信号整合以后产生自己的信号,这种信号通过轴突传递。

B.动作电位的产生,是形成细胞回路,建立大脑神经元之间网络联系的重要条件。

C.在信息传递与整合的过程中,有一些神经元被淘汰,另有一些神经元得到强化。

D.神经细胞在不同电极形式的刺激下,其特定的基因所转录的mRNA的总量不变。

本题考查考生依据文中提供信息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本题正确选项为B。(A“总是”错,文中表述为“不是所有输入信号都能激发神经细胞产生自己的信号。” C“被淘汰”错。另外,只有“那些其强度足以使神经元发放动作电位同步激发的突触”会被强化,“另有一些神经元得到强化”表达过于宽泛。 D“mRNA的总量不变”文中无此信息。)

“安慰剂与反安慰剂效应”阅读附答案

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日前英国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证实安慰剂与反安慰剂效应确可对大脑的某一特定区域产生作用,并对最终疗效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早在几百年前,人们就意识到安慰剂和反安慰剂的强大作用:当患者不知情并相信安慰剂的作用时,安慰剂效应能为患者带来和真药一样甚至更好的疗效;反安慰剂的作用恰恰相反,当病人对治疗或药物持怀疑态度时,即便他们服用了真正的药物,也会使这种药物失效甚至还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但一直以来,对其生理和心理机制却不甚明了。

为了解除这一谜题,来自英国和德国的一组研究人员通过核磁共振成像的方式对22位志愿者进行了实验。实验中使用了一种名为雷米芬太尼的阿片类止痛药,该药物止痛效果好、作用时间短、可静脉注射。

实验中,志愿者的头部被置入核磁共振扫描仪当中,并在腿部连接一种能引发疼痛的刺激装置。他们会在输液给药的同时对其感受到的疼痛程度做1—100以内的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对志愿者的疼痛刺激强度保持恒定不变,但只在第二阶段才开始给药。

给药的这一过程又分为三个阶段。起初,研究人员会在志愿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他们输入药物,因此这时志愿者对缓解疼痛应不会有任何预期。结果发现,志愿者们对疼痛感受的平均评分从未给药时的66下降到了55。而后,在继续给药并保持剂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人员才开始告诉志愿者被输入止痛药物。此时志愿者们的疼痛程度下降到了39。接着,研究人员开始告诉志愿者已经停止给药,并警告这可能会使疼痛感增强。而实际上药物的剂量仍然没有变化。但志愿者对疼痛的评分却增加到了64,这几乎相当于第一阶段时没有给药时他们的感受。

负责该研究的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艾琳·特雷西称,大脑成像显示患者确实是通过类似于预期的这种机制打开或关闭了大脑中的某个开关,并通过这个开关对实际疗效产生正面或负面的效果。这项研究表明,对大脑中某些区域内神经活动的检测,或可排除安慰剂与反安慰剂效应,客观地衡量出药物的真实效果。

特雷西说:“目前在对新药进行临床实验时往往会采用安慰剂作为对照组,来测试药物的作用能否超过安慰剂的作用。我们应该控制人们的预期对药物临床实验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如若不能,最起码应该尽可能地减少任何来自患者的消极预期,以确保药物的真实疗效不被掩盖。”

(《科技日报》2011年2月22日)

8.下面说法符合“反安慰剂效应”的一项是

A.病人如果预期自己的疼痛会加剧,那么即使使用了强力止痛药也会减弱作用。

B.给健康人注射强力止痛剂,又告诉他们停止给药,药物就不会产生消极预期。

C.注入了止痛剂,带来痛感的刺激并没有加强,但受试者仍会感到强烈的疼痛。

D.医生可通过对大脑中某些区域内神经活动的控制,从而减少患者的消极预期。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本内容的一项是

A.安慰剂会给人以积极的心理和生理影响,反安慰剂效应给人以消极影响。

B.层出不穷的医学新成果,到底有多少实际疗效,是转化医学的研究对象。

C.医学基础是生物学,但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门学科也有关系。

D.所谓核磁共振成像方式实验,就是对志愿者的头部和腿部进行扫描检测。

10.美国一句女教师突然闻到一股汽油的味道,并很快出现了头疼、头晕、恶心等症状,紧接着她班级里的其他几位学生也相继出现了类似症状,并迅速蔓延到整个学校。警方迅速将学校查封,并请来有关专家对校园的空气、水和物体表面进行了采样,但化验结果均为阴性,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物质。请结合本文的基本观点,对这一现象作简单评述。

参考答案:

8. A.(B.“药物就不会产生消极预期”错;C.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不告知受试者”; D.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要注意原文的“检测”和“或”字)

9. D(“头部和腿部进行扫描检测”错,正确应是头部,腿部只是安装刺激装置)

10.人的心理作用会对身体机能产生显著的影响(1分)。材料中人物出现的的状况,都属于心理的消极影响,属于反安慰剂效应(2分)。

450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