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醒之地现代文阅读原文和答案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中最能体现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它成为了高考语文试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耳醒之地》现代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耳醒之地》现代文阅读原文
八溪乡只有四千多人,却一把撒向了极目难尽的广阔山地,于是很多地方见山不见人,任雀噪和蝉鸣填满空空山谷。
近些年,青壮年又大多外出打工,去了广东、浙江、福建等以前很少听说的地方,过年也不一定回家,留下的人便日渐稀少。山里更显得寂静和冷清了。很多屋场只剩下几个闲坐的老人,还有在学校里周末才回家的孩子。更有些屋场家家闭户,野草封掩了道路,野藤爬上了木柱,忙碌的老鼠和兔子见人也不躲避。
外来人看到路边有一堆牛粪,或者田边的一个稻草人,会有一种发现珍稀物品时的惊喜:这里有人!
寂静使任何声音都突然膨胀了好多倍。外来人低语一声,或咳嗽一声,也许会被自己的声音所惊吓。他们不知是谁的大嗓门在替自己说话,不知是何种声音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闯下这一惊天大祸。
很多虫声和草声也都从寂静中浮出来。一双从城市喧嚣中抽出来的耳朵,是一双苏醒的耳朵,再生的耳朵,失而复得的耳朵,突然发现了耳穴里的巨大空洞与辽阔,还有各种天籁的纤细、脆弱、精微以及丰富。只要停止说话,只要压下呼吸,遥远之处墙根下的一声虫鸣也可洪亮如雷,急切如鼓,延绵如潮,其音头和音尾所组成的漫长弧线,其清音声部和浊音声部的两相呼应,都朝着我的耳膜全线展开,扑打而来。
我得赶快捂住双耳。
二 笑脸
下乡的一大收获,是看到很多特别的笑脸,天然而且多样。每一朵笑几乎都是爆出来的,爆在小店里,村路上,渡船上,以及马帮里。描述这些笑较为困难。我在常用词汇里找不出合适的词,只能想象一只老虎的笑,一只青蛙的笑,一只山羊的笑,一只鲢鱼的笑,一头骡子的笑……对了,很多山民的笑就是这样乱相迭出,乍看让人有点惊愕,但一种野生的恣意妄为,一种原生的桀骜不驯,很快就让我由衷地欢喜。
相比之下,都市里的笑容已经平均化了,具有某种近似性和趋同性。尤其是在流行文化规训之下,电视、校园、街道、杂志封面、社交场所等都成了表情制造模具。哪怕是在一些中小城镇,女生们的飞波流盼都可能有好莱坞的尺寸和风格,总是让人觉得似曾相识。男生们可能咧咧嘴,把姆指和食指往下巴一卡,模拟某个港台明星的代表动作——有一段时间我就好几次见到这种流行把戏。公园里的一个小孩不幸冲着照相机大笑了,旁边的母亲竟急得跺脚:“怎么搞的?五号微笑!五号!”吓得小孩赶快收嘴巴缩鼻子,整顿自己的表情。
山里人远离着“五号”或者“三号”,不常面对照相机的整顿要求,而且平目里聚少散多,缺少笑容的互相感染和互相模仿。各行其是的表情出自寂寞山谷,大多是对动物、植物以及土地天空的面部反应,而不是交际同类时的肌肉表达,在某种程度上还处于无政府和无权成的状态,尚未被现代社会的“理性化”统一收编,缺乏大众传媒的号令和指导。他们也许没有远行和暴富的自由,但从不缺少表情的自由。一条条奔放无拘的笑纹随时绽开,足以丰富我们对笑容的记忆。
我怀疑,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以后,我在镜中是否也会笑出南瓜或者石碾的味道,让自己大感陌生?
(两篇小品文都选自韩少功的《山南水北》)
《耳醒之地》现代文阅读题目
7.下列对这两篇小品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耳醒之地》开篇并不直写醒耳之声,而是先写八溪乡地阔山空,极其寂静,再写人声、虫声和草声,让入耳醒,既突出了对“醒耳”之声的赞美,又表露了对“耳醒”之地的喜爱。
B.“我得赶快捂住双耳。”是因为“全线展开扑打而来”的喧闹之声让“我”的双耳不适应,体现了“我”在城市与乡村生活中无法选择的矛盾心理。
C.作者在《笑脸》中描写“小孩照相”的细节,旨在说明小孩的大笑有山里人的天然,而母亲的笑脸有都市的近似性和趋同性。
D.《笑脸》以小见大,从都市与乡村的笑脸的不同特点中挖掘出其形成的社会原因,客观反映了都市人被现代社会的“理性化”统一收编,被大众传媒号令指导的现实。
E.两文中的山里人甚安于现状,笑容天然,经常模仿动物植物,追求自由的生活。
8.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的理解。 (4分)
(1)一双从城市喧嚣中抽出来的耳朵,是一双苏醒的耳朵,再生的耳朵,失而复得的耳朵。 (2分)
(2)他们也许没有远行和暴富的自由,但从不缺少表情的自由。(2分)
9.两文在构思技巧上有何相同之处?而在其相关内容的详略处理和行文方式上又有何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6分)
《耳醒之地》现代文阅读答案
7.AD(B“喧闹之声让‘我’的双耳不适应,体现了‘我’在城市与乡村生活中无法选择的矛盾心理”错;C文中并没讲到母亲的笑脸;E“两文中的山里人甚安于现状”“经常模仿动物植物”在文没有依据。答
对1项记2分,答对2项记4分)
8.(1)城市的喧嚣曾让耳朵受到严重的堵塞,乡村的虫声和草声,让耳朵获得了新生,重新变得灵通、精敏。表达了作者回归自然的惊喜。(2分)
(2)山里人也许很少与外界交流,无法追求到富裕 的物质生活,但从不缺少对内心情感的奔放无拘地自然表露。表达了作者对纯真的赞美。(2分)
9.相同点:两文都运用了对比的构思技巧,《耳》文拿城市的喧嚣与乡村的寂静进行对比,《笑》文拿都市的笑脸与乡村的笑脸进行对比,(1分)都以小见大,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批判,对乡村生活的喜爱。(1分)
不同点:《耳》文的对比,详写乡村的寂静,并以虫声和草声反衬、突出乡村的寂静,从而间接反映城市的喧嚣;(2分)《笑》文的对比,对城市和乡村的笑脸都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平均使用笔墨,直接批判了城市笑脸的平均化,抒发了对乡村笑脸的由衷喜 欢之情。(2分)
猜你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