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阅读题答案及解析(2)
冬阳·童年·骆驼队阅读题答案及解析
冬阳·童年·骆驼队故事背景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 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选自《城南旧事》序言)
它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北京城南一座四合院里,住着英子温暖和睦的一家。《城南旧事》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它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书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二十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来大学生回了老家,再也没回来。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宋妈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小英子(林海音)作为一个主要人物出现在影片中,当她发现大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时,她天真善良的幼小心灵就愈发显得孱弱。缠绕在影片中那种无往不复的悲剧轮回也就更加令人触目和深省,这也正是影片显得丰富厚重的关键之笔。
冬阳·童年·骆驼队作者简介
林海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绢笠町回生医院,父林焕文,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母黄爱珍,台湾板桥人。 1921年随着父母迁居北京,林海音的童年在古城北京度过,这里的一物一景深深地络印在她的心上,成为她台湾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上的故乡。著名代表作《城南旧事》正是林海音以其温婉的文笔所书写出属于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华。林海音的成长岁月与大半20世纪50年代作家相同,都经过旧时代的交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熏陶。16岁考入北平新闻专科学校,在学期间一边读书一边当实习记者,19岁毕业即任“世界日报”记者、编辑,主跑妇女新闻。而林海音也因为工作之故,认识了一生的伴侣夏承楹。两人于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协和医院礼堂结婚,为当时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后住进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1948年三十岁回到台湾,并开始发表文学创作。1953年受聘于《联合报》副刊,她担任“联副”主编时期(1953-1963),以敏锐的文学触感发掘相当多的人才,且重视台湾本土的作家,如林怀民、黄春明、郑清文、钟理和等。除外,并且鼓励日据时代停笔的老作家,例如杨逵、钟肇政、文心、陈火泉、施翠峰等再出发,是推动台湾文学的重要推手。林海音本人的创作丰收期,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总共写了四部长篇小说:《晓云》《城南旧事》《春风》《孟珠的旅程》,和三本短篇小说集:《绿藻与咸蛋》《婚姻的故事》《烛芯》,产量十分可观。 1963年因故离开主编十年的联副,但这样的挫折并未打击到她,1968年她和几位朋友合办了一份文学杂志《纯文学月刊》。编这份杂志时,她曾亲笔发出了一百多封信,向编报时所拥有的基本作者邀稿,她的热情和真诚感动了好多人。《纯文学月刊》得到好评,产生了不少佳作。而她所创立的纯文学出版社(1968-1995)堪称中国第一个文学专业出版社,曾出版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书,如彭歌译的《改变历史的书》,子敏的散文集《小太阳》《和谐人生》,长篇小说《蓝与黑》《滚滚辽河》等都历久不衰。林海音夫婿何凡撰写《玻璃垫上》专栏超过三十年(1953-1984),彷佛是一部台湾社会发展史,纯文学特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出版《何凡文集》,这套书并荣获图书主编金鼎奖。 1990年,林海音回到阔别了四十一年半的北京,并成为两岸文学交流的重要桥梁。她寄出全套的纯文学丛书和纯文学月刊给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还号召台湾出版界大量捐书以充实台湾文库;她又担任《当代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顾问,完整介绍台湾作家作品。林海音的文学成就也获得中国大陆文学界的重视,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于1997年以及2000年举办“林海音作品研讨会”。
冬阳·童年·骆驼队阅读理解
阅读这篇文章,使人生发联想——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上小学的时候,老师每课都要讲“中心思想是什么”,强调要“突出课文主题”。多少年下来,已养成习惯性思维了。凡英雄人物,必是形象高大,具有爱国主义思想与自我牺牲精神;凡是反动派,必定面目可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专做坏事;写游记,面对大好河山,就想到要抒发爱国情怀;写骆驼,则一定感叹“沙漠之舟”的吃苦耐劳,甘于负重远行的献身精神,等等。本世纪以来,随着社会改革,思想解放,政治不再挂帅了,语文教学中“公式化”、“图解化”的通病已有了相当的改变,但习惯思维一旦养成,其积重也难返——往往是改头换面,以“感悟”、“意蕴”来替代“中心”与“主题”。有道是“文无定规”——在讲课中,最不济的,便是以一个模式去到处套用。
且来看看这篇《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样写骆驼,但它不落俗套,不喊口号,不贴标签。读了之后,感受如何呢?淡淡的,悠悠的,从容自然,真实亲切,有一种咀嚼后的回味。而不是老一套的“吃苦耐劳”,或“负重忍辱”献身精神。或许有同学发问:为什么不写它的“耐劳”,“吃苦”精神呢?要知道,这是作者的怀旧,只是记实的片断,当时,她所接触到的便是这些。作者无意去“发挥”或“拔高”。这样的写法是不是不够典型呢?倒也未必。它以孩子的口述白描,自然而然、十分贴切。可知,我们的作文,并非每一篇都须得立意,都必需有一个主题。有些文章,纯是写景状物,或只是一时心情的描述,还一定得贴个主义的“标签”,戴个“主题思想”的帽儿吗?书名是《城南旧事》,思昔怀旧而已。行文间透出来的,是迢迢的往事,是淡淡的惆怅。所有这些,被一个形象鲜明的主体——骆驼所勾起。若是硬要按一个主题,那末,题目中的“童年”二字便是。
作者落笔于骆驼,细节的成就仍是骆驼。由排成一长串的驼队开篇,并自始至终围绕骆驼,回忆了骆驼咀嚼的模样,回忆了和爸爸谈骆驼为什么挂铃铛的事,回忆了想替骆驼剪驼绒的冲动想法,回忆了夏天问妈妈骆驼去哪了,而妈妈答不上来的事。作者收笔仍是骆驼——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这些细节的搭设看似是作者漫不经心的叙述,其实正是为由驼队的到来到驼铃的逝去,童年的不返预先埋下的伏笔。正如孙绍振老师所阐述的“小说情节因果的精密性不但表现在人物的关系、情感的互相推动上,而且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不可能有一个重要细节是没有原因的,也不可能有一个重要细节是没有后续结果的。”正如契诃夫言“如果你在小说第一节中把抢挂在墙上,那么到了第三或第四节就德把子弹放出去。换句话说,如果不准备放出去,这支枪就不应当挂在墙上。”引用这个比喻想强调的骆驼这一细节绝不是偶然性的成分,而是这篇文章不可缺少的,始终是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作者在文章中对骆驼这一细节的着力刻画足以证明文章的一切外部情节(细节)和作者内部心理的结果,都不是偶然的,而应该是有着充分的前提条件的。“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门前。”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一唱三叹,犹如一个不断往复呈现的旋律主题,覆盖了课文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空间。可以说,整篇文章,作者就是在谈骆驼的奇,骆驼的趣之中感叹童年和往事“一去不返”的无奈和感伤。
这篇文章这些回忆,仿佛电影中的段段剪辑,一幕一幕地在作者的脑海播放,在作者的心间流淌。随着作者的娓娓道来,我们看到了她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追忆;看到了她心中永不消逝和磨灭的童年的身影;看到了她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