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经典教学设计:主题探究课

时间: 莉莎1168 分享

  学习啦:语文是一门学科,其基础必然具有科学性,所以我们要把握住科学的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以下是有关主题探究课的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课题类型】

  主题探究型

  【教材主题】

  桥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桥之美》

  八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第三册P186《生命如桥》

  【设计说明】

  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和吴冠中的《桥之美》均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这个单元是以“建筑艺术”为主题,重在说明建筑艺术之美。因此所选课文以说明文为主,侧重说明不同审美标准下的建筑之美。茅以升是中国桥梁专家、教育家,所以他眼中的桥梁当以“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为评价标准与原则,而《桥之美》作者吴冠中,是当代世界画坛具有极大影响的画家,因此他对桥梁的欣赏定是站在美术的原则上,以“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为评价标准。因此在授课中把这两课整合为一个课题,以探究“桥梁之美”为主目标,同时教给学生有关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点。

  【学习目标】

  1.感知说明事物的特点;结合具体语句,品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2.求同求异比较,了解桥梁知识,熟识说明方法及作用,品味说明语言。

  3.赏析语句,体会作者的感情,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难点】

  熟识说明方法及作用,品味说明语言。

  【课内探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词吗,那是马致远笔下的桥,它诉说着游子的心愿,镌刻着词人的情思,“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心中孤芳自赏的梅,在小桥的陪伴下幽香飘远。从小到大,我们走过不少的路,跨过一座座桥。独立桥头,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收获,散文家赏“桥”,感悟到岁月的凋零,建筑家赏“桥”,赞叹“一桥飞架南北”,画家绘“桥”,点线中勾勒出艺术的精彩。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审美,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去品味不同标准下的“桥之美”。

  (设计意图:开篇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审美标准下,“桥之美”的标准也会不同,激发学生兴趣,为下面的探究铺垫。)

  活动一:关键语句,明确“桥”之特征

  这两篇文章都围绕着“桥”展开介绍,请浏览课文,抓关键性语句,并选用你心仪的的一句话来解读桥梁专家茅以升眼中“中国石拱桥”有何独到之处?画家吴冠中眼中“桥”美又在哪里?

  温馨提示:抓住关键性语句,明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是学习阅读说明文的第一步。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把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特征,培养品析关键性语句的赏读能力。)

  明确:《中国石拱桥》抓住了“中国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特点进行说明;《桥之美》抓住了“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这一特征进行介绍。

  活动二:说明方法,介绍“桥”之特征

  为准确说明“桥”的特征,这两篇文章作者都重视说明方法的使用,实现了准确说明和生动说明的结合,使读者清晰桥梁艺术之“美”。请用圈点批注法跳读课文,说说作者在说明介绍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温馨提示: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诠释、下定义、分类别、摹状貌、画图表、作比较。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语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明确说明方法及作用,以引领学生深入把握事物特征,解读这两篇文章。)

  明确:这两篇文章都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凸显事物的特征,说明方法举例,如:

  举例子: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中国石拱桥》

  列数字: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准确具体的说明了赵州桥非常雄伟。《中国石拱桥》

  作比较: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可见它的坚固。突出介绍了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征。《中国石拱桥》

  摹状貌: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征。《中国石拱桥》

  ……

  举例子: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的小石桥。具体说明了桥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构成了形式上的美。《桥之美》

  摹状貌: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生动具体的说明了小石桥与周围环境所构成的形式美。《桥之美》

  作比较:将南京长江大桥与石桥、索桥等进行对比,阐明南京长江大桥在作者眼中并不美。突出石桥、索桥的形式美,突出南京长江大桥的单调。《桥之美》

  列数字: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准确说明卢沟桥和宝带桥的形式美。《桥之美》

  ……

  活动三:对比生成,凸显“桥”之特征

  《桥之美》中提到了著名的“南京长江大桥”,可是在作者眼中,它却是反面的例子,在吴冠中眼中它并不美,看来审美标准不一,作者的评价定位也不一,赏读《桥之美》中说明“南京长江大桥”的文字,参考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的审美标准,判断茅以升会如何定位“南京长江大桥”,它算不算一座“美桥”?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抓住两文不同的事物特征,鉴赏两文不同的审美标准,在对比中,强调突出两文所侧重说明的“桥”的特征。)

  明确:阅读《桥之美》中关于“南京长江大桥”的描写。

  南京长江大桥远看是一道直线,按照作者吴冠中的审美标准,因为“它总处理不好点、线、面的关系,构不成画面。”所以在这个独特的环境下,它构不成形式美,达不到作者的审美标准:“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关键作用的形象”,所以在画家眼中,南京长江大桥不美。而在桥梁专家茅以升的眼中,参照他所说的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标准,这里他所看重的是桥本身的形式,并不是桥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所以南京长江大桥符合茅以升的审美标准,实用性强,所以它是美的。

  活动四:揣摩语言,感悟自豪之情

  1.职业的不同不仅导致了审美观的标准不一,而且也形成了两文不同的语言风格。请赏读《中国石拱桥》《桥之美》,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语句品析平实性说明文与科学小品文的不同,赏读的基础上,感悟作者寄寓其中的感情。)

  2.真实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征,但并不妨碍作者感情的寄托和流露,请找出这两篇文章中流露出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

  明确: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桥之美》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桥之美》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中国石拱桥》

  那个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中国石拱桥》

  小结:这两篇介绍事物相同,但风格各异的说明文,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性,通过大家的合作探究,我们从中领悟到了学生事物说明文的基本鉴赏方法,那就是:明确事物特征、熟悉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感悟作者情怀。为我们今后自学事物说明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典范。

  【拓展延伸】

  请运用这节课我们总结出的学习方法,自学《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第三册P186《生命如桥》,并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形成批注。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引领学生用学到的事物说明文阅读鉴赏方法,自学同类文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学反思】

  本课的优点是既抓住了说明文文体特征,又通过语言的品味赏析感受到作者寄寓字里行间的浓浓的自豪情,三维目标均有所涉及。从课堂反应看,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


394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