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典型案例:语言品味课
学习啦: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学实践与教学研究的紧密结合。以下是有关“语言品味课”的经典教学案例,希望对你有帮助!
根据写作内容或方法上的联系进行整合,可以设计“语言品味课”。选入课文中的文言文,都是语言精美的佳作。诸子散文的气势磅礴,山水游记的清新亮丽,小说寓言的生动简洁,都令人回味无穷。学习文言文,若不能品味语言的美,文言文教学也就失去了一大半的意义。从语言的赏析角度对课文进行整合,是文言整合教学的一个重要角度。例如《三峡》、《答谢中书书》都是写山水的美文,在内容与写法上是可以找出许多对比点的;《岳阳楼记》和《满井游记》都是写景的佳作,语言优美而生动,整合在一起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品味古文的语言之美。这些经典的文章,在教学时还可以拿课内与课外的同类文章进行整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得到审美提升。例如山东省寿光市王望中学伦凌凤老师设计的语言品味课《寻美小石潭,寄情一水间》就是这一类语文主题学习课例。
附课例设计:
寻美小石潭,寄情一水间
【课题类型】语言品味课
【教学主题】巧用描写,借景抒情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石潭记》
《语文主题学习从书·山水人生》(八年级下):《泉》《溪水》《鼎湖山听泉》《石涧记》
【设计说明】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一篇代表作,文章短小却十分精美,特别是作者对小石潭的描写细致而生动,小石潭的形态、潭水的美妙、周围的环境如在读者眼前,文字优美而情感动人,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一篇佳作。赏读这篇短文,在帮助学生领悟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的同时,让学生学到一些描写自然风景(特别是水)的手法,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对于学生观察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这堂课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和思想主题的基础上,结合《语文主题学习从书》中的几篇文章,设计了检查预习——疏通文意——理解情感——赏析写法——写作运用五个环节,以完成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领略文章描写的自然景物之美,体会作者寄寓的感情。
2.赏析写景的方法,拓展阅读,学习写暗抒情的手法。
【课前活动】
1.读准下列字音
隔篁竹( ) 卷石底以出 ( ) 为坻( ) 为屿( )为嵁( )为岩 参差披拂 (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翕忽 ( ) 斗折蛇行( ) 犬牙差互( )寂寥( ) 悄怆( )( )
2.解释加点词
(1)心乐之
(2)全石以为底
(3)潭中鱼可百许头
(4)似与游者相乐
(5)斗折蛇行
(6)犬牙差互
(7)以其境过清
3.试用现代汉语描述《小石潭记》内容。
【课堂活动】
检查预习效果
1.小组内检查1、2两小题,提出不懂的地方集体讨论。
2.四个小组推一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小石潭记》课文内容,
其他四个小组对应点评,集体讨论明确难点语句。
导入:
每一处风景都有它的美丽之处,巍巍高山,潺潺细流,一草一木,游鱼飞鸟,我们眼中的自然之景,都可以承载欢悦与悲愁。今天,我们跟随柳宗元,一起寻觅小石潭之美,学习作家们寻美寄情的各种方法。
学习活动一:诵读课文,欣赏风景美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思考小石潭之美,用“小石潭美在 ,你看, ”说话。例句:小石潭美在造型奇特,你看,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该活动,师生一起寻美点,明确本文从小石潭的位置、潭的形态、潭水、潭周围的环境气氛几个方面描述。)
2.启发学生总结写作手法:小石潭石奇水美,环境幽深寂静。作者描写时运用了哪些方法?说出你的发现。
(该活动引导学生注意景物描写的方法:本文写水,突出水的清澈平静,从正面和侧面分别描写。开始的“水尤清冽”是正面描写,第二段以写游鱼、阳光、鱼的影子是侧面描写。除了视觉,还有“如鸣珮环”的听觉享受。)
学习活动二:品味环境描写,体会思想感情
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是美丽的,但在寂静中透着凄寒与寂寞。“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那是一种陶醉于自然的愉悦,“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却随之而来,这种感觉是通过哪些描写体现出来的呢?
(该活动引导学生品悟自然景物描写中的感情倾向,理解作者期望借助山水之美排遣被贬后的抑郁愤懑之情,虽有暂时的快乐,但心中悲楚不会消失,因而眼中的风景就会带上个人的主观情感色彩,小石潭的美也就被渲染上了凄寒之意。这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的含义所在。)
学习活动三:拓展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从书·山水人生》中的《泉》、《溪水》、《鼎湖山听泉》、《石涧记》四篇写水的文章,赏析作者写水的方法以及感情色彩。
(学生分小组选择精读一篇,其他略读了解大意,赏析品味,小组内讨论自己的阅读所得,然后在课堂上展示。)
【赏析参考】
《泉》
1.有几处汩汩作响的清泉。纯净的水顺着弯弯曲曲的狭窄沟渠流入浑浊的河湾。随时可以看到,小鱼成群结队逆流而上,有时静止不动,不停地扇动着鱼翅。(描写了小泉的干净、宁静、富有生机,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喜爱这情。)
2.……思量着,不禁有些惋惜,不该把泉眼堵死了。然而,我还没浇完一小畦菜的工夫,泉眼就为自己打开了通路,又流出来了。“不屈服哪!”我轻轻地舒了口气。(用拟人手法突出小泉的不屈,表达敬佩之情。)
3.水坑清澈透明,水底的每个小沙粒都看得一清二楚。水坑中心,泉眼卷着细沙正不停息地喷涌着。看来,这回谁也不能再阻挡它的去路了,它自己已经完全能够冲破一切障碍。它那清凉的水注入了干涸的小溪,小溪像春汛时一样奔流,水流进了草原……(细节描写,拟人化手法,写出喜爱又敬佩之情。)
《溪水》
《溪水》是一篇清丽感人的写景美文。作者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本文语言清新传神,一条溪水被写活了,洋溢着生机和活力,表达了作者对这条小溪流的脉脉温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那颗热爱自然的细腻心灵。
《鼎湖山听泉》
1.“冷冷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显得分外清晰,格外悦耳,几句话就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万泉齐鸣的世界里。叮咚作响的泉声给山泉增添了无比的魅力。
2.把山泉比喻成常常绕于膝下的顽皮嬉戏的爱女,足见作家喜爱山泉之情。所以在文中作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泉的形态,让人领略到了泉的神韵。
3.山间林密,泉隐其中的特点,调动了读者的视觉、听觉和想象,描绘了山泉的各种姿色和声响,创造了一幅幅诗的画面和令人陶醉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
4.深夜寂静空灵的树林中传来是柔曼的、清脆的、厚重的、雄浑的泉声,象是一曲奇妙的交响乐,作者运用丰富的比喻,赋予了山泉强烈的旋律节奏美,音乐感很强,连用四个排比句式,具体描绘泉鸣“层次”,句式长,音节缓,读来盘旋幽长,如琴声在山谷间回荡。
《石涧记》
文章着重写石态水容,写涧中石和树的特色,描绘了石涧溪石的千姿百态,清流激湍,翠羽成荫,景色美丽宜人,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的情怀。文中所写石涧很有特点:“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石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连用六个“若” 字,比喻形象生动,比喻之外、,又生联想。这段文字,使石涧的奇妙一下就显出情味来,这情味是非常悠然、清丽、明朗的。而“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这两句话包含着复杂的情绪,既陶醉于美景,又有难言的哀怨。
【课后活动】
以水为内容写一段环境描写,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从视觉、听觉等角度,可以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一定的情感。
作者:潘继云
公众号:云说语文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