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知识大全 > 于在古文中的用法

于在古文中的用法

时间: 沙娣999 分享

于在古文中的用法

  古文字,即古代的文字,在中国则特指秦以前留传下来的篆文体系的文字,如甲骨文和金文还有蝌蚪文。于在古文中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于在古文中的用法,欢迎阅读

  于在古文中作为名词的用法

  (1)钟唇,即钟口两角之间。

  (2)草名。

  (3)古音wū,

  如"采三秀兮于山间"(《楚辞·九歌·山鬼》)

  (4)姓。

  如明代有于谦。("于"不同于"於"姓)

  于在古文中作为动词的用法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去、往 [go]: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文选·曹植·责躬诗:「茕茕仆夫,于彼冀方。」

  (3)取 [take]:昼尔于茅,宵尔索陶。--《诗·豳风·七月》

  (4)好像 [look]:《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5)于何(如何)

  (6)◎依靠。三国·魏·曹植·当来日大难诗:「广情故,心相于。」唐·刘得仁·赠敬晊助教诗二首之一:「便欲去随为弟子,片云孤鹤可相于。」

  于在古文中作为助词的用法

  1)用于句中,标志宾语前置,无义。

  例: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诗经·大雅·崧高》)。译:蕃,捍御;宣,教化。捍御四国,教化四方。

  (2)用于句中,位于动词之前,主语之后,有时在表时间的词语或状语之后。使语句和谐,并有加强咏叹意味的作用。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3)用于句首,有时并列用于动词前。例:于疆于理,至于南海(《诗经·大雅·崧高》)。

  (4)用于句尾,表示疑问的语气。可译为"吗"等。例:吕氏春秋·审应览·审应:「然则先王圣于?」昭王曰:然则先生圣于?(《吕氏春秋·审应》)。同「乎」。

  (5)◎位于句首的语气词,无义。易经·系辞下:「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唐·卢肇·汉堤诗:「于惟馀甿,饥伤喘呼。」

  于在古文中作为连词的用法

  (1)和、与。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

  例:告汝德之说于罚之行(《尚书·康诰》)。译:告诉你施与恩德的说法和施行惩罚的道理。

  (2)◎与、和,表示并列。

  战国策·齐策一:「今赵之与秦,犹齐之于鲁也。」汉书·卷六十·杜周传:「况将军之于主上,主上之与将军哉!」

  于在古文中作为介词的用法

  ((1)在。仪礼·士昏礼:「婿立于门外。」同「於」。

  (2)◎在。如:「生于某年」、「舟行于海」、「生于斯,长于斯。」

  (3)以、用。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以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

  (4)对、对于。诗经·邶风·泉水:「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5)至、到。淮南子·原道:「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6)依照。书经·盘庚下:「历告尔百姓于朕志。」

  (7)为了。孟子·万章上:「唯兹臣庶,女其于予治。」

  (8)◎给。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向。论语·学而:「子禽问于子贡。」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丙子,颁即位诏于天下。」

  (10)◎对。如:「于心不忍」、「于事无补」。论语·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1)◎到、至。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闲。」唐·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

  (12)◎从、由。老子·第六十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褚公于章安令迁太尉记室参军。」

  (13)◎被,置于动词之后,表示被动。左传·成公二年:「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史记·卷六十八·商君传:「魏惠王兵数破于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

  (14)◎为、为了。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齐使管仲平戎于周。」

  (15)◎比,置于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礼记·檀弓下:「苛政猛于虎也。」唐·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16)◎和、与、跟。论语·子路:「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宋·苏轼·日喻:「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263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