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文章
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小学音乐教学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文章:小学音乐课教学随笔
10月31号_11月1号,我们学校里组织了一次音乐教师听评课,我感触很深。从事音乐教学一年以来,一个困扰我的大大的问题又一次出现在我的脑子里:我们的音乐课究竟怎样来上?
经过多次听评课,我总结了几点我们的音乐教学现状:
1,在教学环节上,有一定规律可循,但是仅停留环节表面,出现罗列环节,多节课环节一成不变等情况,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音乐基础的培养上没有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课堂气氛压抑,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教师讲的过多,学生参与活动少,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脱节等一系列问题。
2,教学语言上 ,缺乏趣味性和节奏性,尤其当讲解乐理知识时,像老和尚念经似的一个调,使学生萎靡不振,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忽视了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造成语言的拖泥带水或前言不搭后语,导致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听得一塌糊涂。
3,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我认为,在本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的条件下,我们在音乐教学上可以有所改进,建议如下:
1,注重音乐基础的训练,重点训练学生节奏,节拍,音高,速度等。
2,注重学生的音乐感知体验,通过教师讲解,学生实践,体会歌曲速度,力度,情绪。
3,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上有所突破。
小学音乐教学文章: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摘要】新课程中再一次重申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要让他们乐于学,让他们轻松愉快中学习,那么在音乐教学中更不例外。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创设情境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如:语言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画再现情境、音源创设情境等。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可联想的音乐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音乐是一种情感的艺术。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它伴随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不仅要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而且要在音乐课中发挥它的特殊功能——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美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类、创造美、创造世界的思想情感。小学音乐课,是以音乐创作和音乐表现为前提,以“情”与“境”交融为手段,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旋律中,以境动情,情境交融,美在其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创设情境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如语言创设情境、美术创设情境、音源创设情境等等。情景创设为学生提供了具体可联想的音乐环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一、语言创设情境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不经意地使用语言,谁也不会意识到语言的特殊性,但当老师巧妙地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出神奇的效果。创设情景需要选择美的突破口,语言的本身便是美的化身,它具有节奏美、音调美、色彩美、韵律美、线条美等特点,而美的语言更是运载着人类语言独特的情感。美的语言在审美活动中,更加烘托出美的基质,因为美的语言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能生动地再现欣赏内容、描写情景,或是可以联系起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利用学生的联想、想象,把他们带入向往的境界。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领他们去感受音乐,获得真切的美感体验。所以教师要深刻地理解、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老师既要成为音乐作品的欣赏者,又要成为音乐艺术的传播者。
当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时,柔美而悠扬的声音舒缓而悠长,充盈着整个教室。学生竖起耳朵,捕捉着每一个音符,寻觅着音乐中的信息。此时教师调低音量,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草原的美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那迷离的音乐和撩人的语丝交织在一起,牵着学生的情思和遐想,将学生带入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仿佛听到了在天地合一的苍穹里,发出天籁般的声音;仿佛看到微风吹过的草原,串串珍珠洒落在绿缎上的美景。学生顿时沉浸在音乐里,陶醉了,痴迷了,感动了······此时欣赏的要求也达到了。又如,欣赏圣桑的《天鹅》,也可以以感情为线,切入和引导学生欣赏。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速,描绘一幅画面:皎洁的月光、宁静的湖面、高贵而优雅的天鹅,一只伤感的面对死亡的天鹅,怀着对生命的眷恋,在月光下慢慢合上翅膀和生命告别。在良好的聆听气氛中,优美伤感的音乐和教师富有艺术化的渲染,会带给学生心灵深处的艺术美感。其实,美的语言也是诗一般的语言。作为一位音乐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应具有诗人的审美气质和情感。课堂上,教师应学会释放情感的智慧,才能以情带情,情感被激发,美感自然生成。同时学生也乐于去学习,提高了课堂实效。
二、利用多媒体通过图画再现情境
图画是展示音乐课情境教学的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图画再现教材情境,实际上就是把歌曲内容形象化,符合儿童对形象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认识特点。在用图画再现情境时,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主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如教学《大鹿》一课时,我利用媒体事先准备好一幅森林图,图中有被猎人追赶的小兔,还有童话中的面包房,房中站着大鹿向外张望的场景。让学生通过画面,体会兔子当时被猎人追得害怕着急的心情。学生很好的就表现出当时的情景,并很好的表现出歌曲处理中的情绪。又如在教唱《嘀哩嘀哩》时,我利用多媒体出示这样一幅画面: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旁边有一片青翠的树林,那里有红花、绿草,有一位小朋友正在追赶一只小黄鹂······通过这样的画面,学生在演唱时就能够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春天的气息表现出来。
在歌曲教学中,有的艺术形象是学生所没有接触过或无法体验的,为了使学生能较正确的、完美地表现所唱歌曲的艺术形象,只能通过图画再现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如:在教《草原就是我的家》时,我利用多媒体搜集所有关于内蒙古土地改革时期的革命斗争生活及乡土人情的图片播放在音乐教室的大屏幕上,给学生创设当年轰轰烈烈闹革命的情景。音乐一起,我挥起小马鞭,手舞足蹈;学生个个情绪高涨,任思绪跨越时空飞向内蒙古大草原,情不自禁地随教师挥起小马鞭。学生深刻感受到歌曲的思想内容,牢牢把握住了歌曲的艺术形象,把自己融合在歌曲意境中。
美术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能互融,互补,在音乐教学中。
三、音源创设情境
音源是现代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而选用的生活中的自然音响素材。例如:自制打击乐器发出的声音、人体乐器发出的声音,塑料瓶模拟的水声与蛙鸣声、揉搓报纸模拟的风雨声、盆桶发出的雷电声、口技模拟的鸟叫声等等。
某教师在上《雷鸣电闪波尔卡》时,让学生用废弃的玻璃瓶等材料表现出描绘出大自然中的疾风、雷雨和闪电的音响。我听完后,深有感触。于是,我在上欣赏课《森林的歌声》时,让学生自己来准备小乐器模仿森林中的各种声音。上课时,同学们带来了矿泉水瓶、易拉罐、饼干筒、报纸、树叶等。有的还在可乐瓶里面装豆、米、沙或石子。活动时,孩子们兴趣很浓,有的用报纸模仿风声,有的用树叶吹出动物的叫声······整个活动过程中允许每个学生围绕活动目标,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发现、去创造。
为了让一年级学生能探索“我创造的声音”,我课前上网搜集许多声音并加以整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源,通过播放雨声、鸟声、动物叫声等各种声音,启发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寻找并创造声音,激发了学生创造的热情。有的学生能用纸创造六种声音,即:撕、揉、抖、拍、打、翻书等;还有的学生用文具盒创造许多声音,如:开、关、拍、敲(敲文具盒、用文具盒敲其他的东西)摇、丢在地上等。教师要及时发扬表扬的激励功能,将学生创造的这些声音当场进行录音并播放,让学生体会到创造的成功感。
“音乐源于自然”,音乐教学不能只把学生拘泥于室内的学习,应当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近自然,在大自然中体味音乐的存在。学生通过寻找、发现、探究、模仿,创造出教学内容所需要的自然情境,提高了学习兴趣,烘托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创新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实践能力。
四、用范唱激发情景
我认为在唱歌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做好示范,用音乐美和情感美熏陶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老师的歌唱和伴奏中直接感受到音乐美的所在。并能从中领会到只有富于表情的、用心动情的演唱才能产生美感。实践证明教师有感情的范唱比听录音范唱更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聆听、欣赏教师的范唱就会被歌曲所蕴含的美打动。如:在教学《唱个妈妈的摇篮曲》这首歌时,我针对歌曲的内容与特点,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学生听得全神贯注,听得津津有味。接着,我用流畅的伴奏、声情并茂的歌唱,与同学们的眼神交流。听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出自己听到的、想到的。最后,我再进一步启发引导,听录音范唱,让学生闭上眼睛再去感受歌曲,并展开想象,把自己联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范唱的引入,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对歌曲的学习情趣,使他们感受了美、体验了美,同学们更加主动参与到了音乐教学中。
五、用歌唱进入情景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情景,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例如,在教学《小纸船的梦》一课时,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一个神奇的梦境中去,在教师富有魅力的钢琴伴奏下,学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纸船的梦》,用动听的歌声赞美神秘的梦境,而神秘的梦境又使孩子们的歌声更加动听。
六、通过律动、表演体现情境
小学生好动表现欲极强,音乐课教师应创设扮演体会情境的机会,满足他们的要求。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学习各种音乐知识,分享彼此的快乐。在创作中激发潜能,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开拓更宽广、更美好的天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不是让学生从头到尾坐在那儿听,而是随音乐带学生做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在听较长乐曲时收到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用彩色挂图将兔子与乌龟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先把兔子和乌龟的音乐形象提出来让学生哼唱,熟悉主题音乐,再要求学生听到兔子音乐形象就学兔子跳,听到乌龟音乐形象就低头做乌龟爬,学生觉得非常有趣,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又如:在教《粉刷匠》时,我先让学生模仿粉刷匠刷墙的动作,让他们真正感受音乐,只有感受最深的才能抒发来自心灵的美,感受音乐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做。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充分表现歌曲的内容,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喜欢表演,也喜欢看表演。通过动作和表情表达出歌曲的内容和感情,容易使学生体会歌曲的情境。教《小象》时,我让学生扮演象的妈妈和小象,通过舞蹈的形式使学生感受深厚的母子之情。这样,通过各种表演使学生加深理解了歌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又如欣赏《糖果仙人舞曲》时,我把故事中的人物图片和道具展示在学生的周围,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感受周围的环境和气氛。他们被老师装扮的童话世界所感染。我给学生粗略地讲一下音乐故事的开头,随着音乐的进行同学们用动作将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再让他们表演一段糖果仙人舞时,他们把音乐教室当成了一个童话乐园,里面有长的、扁的、圆的、各种形状的糖果。孩子们表现着或天真、或笨拙可爱、或憨太可拘的各式形状的糖果,在音乐节奏中跳得可开心了。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在音乐教学中,要努力挖掘音乐教材中可表现因素。精心设计,创设最佳音乐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音乐知识和技能,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也提高了音乐课堂实效。
小学音乐教学文章:小学音乐教学随笔
以人为本的新教学观是现代教学观念的核心。它是一种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来促进主体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求知的心奋感与成功感的结晶,是教师不断引趣、启发、练习、创造、反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说、听、唱、做、想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低级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视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习音乐的爱好。
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仅停留在听觉阶段。因为音乐总是在表现和探索并形成一定的意境。如果过分强调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排除干扰专心的听,这只是注重了音乐艺术本身的个性。如果能运用各种辅助手段,多元化的帮助学习者消化、吸收音乐,这就注重了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理解多元文化。因此,采用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而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是学生积极的参与。新的课程中也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与参与空间。
所以,我们作为基本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
看过“小学音乐教学文章”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