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生感悟的随笔:人生是一个动词
学习啦:人生需要历练,需要动起来的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人生是一个动词》这篇文章,来看看作者对于人生又什么感悟吧!
01
前天上课中老师问了一个令人脑洞大开的问题:什么是人生?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读哈姆雷特,每人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答案,每个人的一生也都可以是一本书。
轮到我回答时,我说:
人生应该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人生就是要经历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并享受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喜怒哀乐。
三毛一直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或许称她为旅行家更为确切。三毛的大半生都在旅途中,她好像永远都在路上,南美,北美,非洲,欧洲……只要你能说出来的地方,都留下了三毛的脚印。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人生。
人生为什么是一个动词而不是一个名词?
如果单纯的把人生定义为一个名词,那么它所代表的范围是很有限的,除了成为描述人的词之外,就没有其他用处。但是作为一个动词,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的一生是如何度过的,在哪一个阶段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想像出来。
仅仅作为一个名词,人生是静止的,但是作为一个动词,人生就是动起来的。
每一份经历都是一种收获,人生就应该去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不只是待在一个固定的地区,这样的人生难道不单调吗?
北京的798艺术展览区展览着中国最后一代裹脚老太太的黑白照片,其中有一张照片特别有意思,同时也令人感慨万分。照片上是一群裹着脚,拄着拐棍的老太太,站在故宫内,向远处眺望皇帝曾经居住的地方。
看到这张照片时我就想,她们的人生已经没有遗憾了吧,相比较那些一辈子连自己村庄都没有走出去过的老人,她们很幸运。
小时候家里有一位非常老的老奶奶,她一生走的最长的路就是从邻村嫁到我们村时走的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走出过村庄,直到去世。
无论是以前的旧时代,还是日新月异的今天,总有一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走不出那个束缚了自己大半生的小天地,这不是他们的错,他们只是没有赶上属于自己的好时代。
无论年轻还是年迈,出去看看总是好的,哪怕只是开阔自己的眼界。
在北京的各个景区随时都可以看到很多外国友人,他们感叹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惊叹着中国的发展之快。
他们其中有很多都是老人,但是从他们矫健的步伐中可以看出他们仍然很强壮。这也是我喜欢外国人的原因之一,他们不论是在哪个年龄段总是可以充满活力与健康的气息。
从他们微微发红发黑的脸上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经常出去旅行。即使岁月在他们脸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皱纹,但旅行依然使他们充满朝气。
02
谈到旅行,最会玩的应该是中国的古人,古时的文人骚客总是借着各种各样的节日出行,也正因此为后人留下了千古名篇。
比如春游,从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人就有踏春的习惯,最有名的当然还是孔老夫子的学生曾点关于春游的看法:“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可见古人对春游的重视。
还有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古人便有登高望远的习惯,这才有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如果真的要仔细数起来这样的诗句还会有很多,文人骚客也不计其数,但最令人称羡的可就是李白和苏轼。
李白自唐朝的西方来到中原,一路爬山涉水,也可以说是游山玩水,看遍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壮丽景色,好不自在,好不悠闲。即使是被皇帝贬谪之后,也依然洒脱自然。用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表达了自己强大的内心。
嘉祐二年,也就是1057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时成为进士,但1066年父亲苏洵去世,苏轼按例服丧,父亲的去世使苏轼很悲伤,但这三年也是苏轼最轻松的时间,没有应试的压力和羁绊,使苏轼可以自由的游历大山名川,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卓识,让自己的诗词更加的豪迈与奔放。
无论是古人还是当代人,出门游历都是丰富自己阅历的重要途径,人生需要历练,也需要大好河山的陶冶。
公众号:徐金栗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