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鸟为话题的随笔写作:又是布谷声声时
编者按:一声声布谷鸟的叫唤划破清晨的宁静,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思绪回到半个多世纪前。
“咕咕咕咕”,布谷鸟的歌声,划破清晨的宁静,使刚刚醒来尚未起床的我,一下子兴奋起来——又是布谷声声时。这一声鸣叫,立刻将我的思绪拉回到半个多世纪前。
小时候,整天懵懵懂懂,浑浑噩噩,只有听到布谷鸟的叫声,才猛然醒悟——桑椹、杏、桃们又到成熟的时候了。那时候,普通家庭的孩子是很难吃到水果的,除非有病、有亲戚来等特殊情况。孩子们要想解馋,除非自己动手想办法。每年布谷鸟的叫声,就是动员孩子们想法搞水果吃的号令。那些一块拾柴拔草、一块打闹的小伙伴们就集合在一起,商量弄水果的事。
村中也有几家有果树的人家,每到果实成熟时,也加强看管。除了自家的人尝尝鲜外,要把水果摘下来拿到集上卖掉,或许能解决家庭几个月的零花钱。
一群孩子聚在一起想办法。他们能想出什么办法呢,还不就是合伙去偷。几个孩子在一个叫“花狗”的带领下,蹑手蹑脚地走到有果树的院子外,大孩子驮着小孩子爬上墙头,偷偷往院里张望。小孩子的头刚从墙上露出来,早已被院内的看家狗发现,狗就“汪汪”地叫起来。吓得外边的孩子撒腿四散逃窜,就连爬墙的小孩也摔一跤。幸亏摔得不重,情急之下,他也没觉得痛,就跟着大伙逃之夭夭。
能吃到水果的有效方法是交换:和家有果树的小孩说好,用花生、大枣或其他零食换他从家中带来的椹子、杏或桃。如果没有零食的,也可以在一起拾柴拔草时用柴草换——你给他多少柴草,他给你几个椹子或杏或桃。小小的孩子就懂得平等交换,就能够以物易物,现在想来还觉得挺好笑的。这在当时,既能吃到水果,又不让家长知道,似乎除此之外别无良策。
上高小的时候,我的班主任邢老师的故乡邢庄就在黄河故道上,他们那里有很多果树。那年,他鼓励我们少先队员,结伙去他老家贩椹子,回到我们这里卖。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们四个同学起早吃过早饭,就集合起来步行向邢庄走去。因为都很兴奋,十来里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并没感觉多么累。
来到老师家,我们刚坐下,老师就给我们端上来一筐子洗过的椹子,让我们吃。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意先动手。老师看出了我们的不好意思,示意家人离开,笑眯眯地说:“吃吧,别吃太急了,让你们吃个够。”我们才风卷残云般地吃起来。我们都是第一次守着这么多椹子放开量地吃,心里那个高兴、那个痛快真是难以表达,至于椹子的味道却未来得及品,便吞下肚里。
稍事休息,老师就领着我们到果园去装椹子。到了果园一看,我们都有些震惊:目力所及看到的全是果树,有椹子树、杏树、桃树,都挂满了果实。椹子树上有的已被采过,有些还满满当当的。杏树上的杏,一串一串的,有的红了半边,有的呈淡黄色,有的泛着白色,有些还是绿色的……老师帮我们每人装满一书包椹子,我们要老师称称重量,老师微笑着说:“你们自己称吧。”我们逐个称过重量后,把总数报给老师,老师笑了笑,让我们到附近的杏树(那是他家的)上去挑快熟的杏子吃,并要我们每人装满身上的口袋,说:“预备路上吃。”听完了老师的叮嘱后,我们便踏上了沿路销售的回程。
我们认为附近的村子,几乎都有果园,不会有人再买水果吃,就没在附近停留。一直走出沙窝,来到四周都是庄稼地的村子,我们才进去。我们谁也不愿意吆喝,只好轮流吆喝——每人吆喝一个村子。刚开始,一听到稚嫩的童音的“卖椹子喽”,我们都感到好笑,但又有什么办法呢。在一个村的十字街旁,有几个人在闲聊,看到我们一行人感到有些好奇,就问我们真的卖椹子吗,我们说明之后还真有几个买的。我们买卖双方共同称重,共同算账,共同数钱。连同后来增加的人,几乎买去我们一书包椹子。一个人见我最小,就问我多大了,当我说“我11岁,他们12岁”时,他说了句“人小鬼大”。又转了两个村子,椹子卖去大半,我们也有些累了,就决定回家,把剩下的椹子交给家长,让他们也解解馋。
第二天上学前,家长们把卖椹子的钱和又凑起来的钱,让我们转交给邢老师。当我们把钱交给邢老师时,邢老师笑了,说:“还真要你们的钱呀,傻孩子。”我们没有把钱交下,第二天我爸代表家长来交钱。邢老师依然笑呵呵地谢绝了,只说了句“让孩子们吃顿椹子,也锻炼锻炼他们,这钱嘛,可以用来给他们交书费、学杂费”。至此,我们才明白邢老师的良苦用心。
这件事过后,每年我听到的布谷鸟的第一声歌唱,必定引起我对这段经历的回忆。
作者:宋擎柱
公众号:东方散文杂志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