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父亲节的感悟随笔
编者按:父亲节来了,当然要说说父亲。父亲的话题虽然没有母亲那么热门,但在我心中,父亲永远有着伟大的形象。
父亲节来了,我能想起的当然是父亲。昨晚原本打算今天下单买点什么给父亲,却发现不知道买什么好。而今天一天都忘记了这件事,直到我写下这篇文章才想起。内心其实有点惭愧,也有点无奈。
一个人:这个人当然就是父亲了。父亲在我记忆中的占比已经越来越少了。大学四年一年回家两次,父亲已经没怎么见过面,偶尔是在电话中关于升学还是工作等诸如此类的话题有过交流。毕业了工作了,可能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父亲却总是愿意住在旧房子而不愿意到新房子来,哪怕是吃上一顿饭,也是当晚或者次日早晨便匆忙离开。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是不太能想明白。
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参加过越南自卫战。尽管只是一个后勤人员,我却无法得知他在战场上究竟经历过些什么。我身上遗传的更多的是我母亲的基因和性格,尽管出身农民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并且敢作敢当。而父亲性格却恰恰相反,更多的是喜欢安逸和稳定,至少在我这十几年的成长经历里面,带个我的感觉确实如此。
和菜头在他的文章《又是一年父亲节》的一条评论中回复到:“因为成为父子,是最困难的一种亲戚关系”。母亲和子女的关系就不多说了,有些有趣的说法便是父亲是女儿上辈子的情人,那父亲与儿子之间上一辈子是什么关系呢?朋友,敌人,还是依旧父子?似乎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比喻。朋友圈里也有人转发标题诸如「最沉默的关系」之类的文章,似乎父子的关系就是这么黑白,没有色彩也没有形状,单一得像一条没有尽头的直线。
关于父亲的话题,始终没有母亲的丰富多样,人们更多的是在谈论母子,甚少有提及父子。我能想起的也就是朱自清先生写得《背影》,还有筷子兄弟的歌《父亲》。每每谈及父亲,不知为何总是有点沉重。而这份沉重究竟是因为所谓的虚无的父爱如山还是冰冻如霜的关系呢?我看过 C 罗的一部纪录片,原来他有一个私生子,其母亲是谁连疯狂的媒体也没能挖出蛛丝马迹。在纪录片中,C 罗与儿子的亲密镜头频频出现,经常是C 罗主动的亲吻。这一幕,放在国内很多人应该是羞于观看和有点难以接受的。是的,有着几千年的文化沉淀的国人,包括我自己,或多或少都有着那点「含蓄」。如果让儿子们向父亲说出「我爱你」三个字,恐怕是难于上青天。也许这就是文化差异吧。
作者:Drifter
公众号:迷失的一代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