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随笔】“思考”的深度
大部分人,对于周边的事、物的认识都很肤浅的,通常是零散的“印象”。这种零散的印象就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通常是混沌的),基于价值观形成了自己的方法论(通常是应激反应)。审视自己是不是处于这种状态,如果是,会不会觉得携带这样的操作系统行走江湖,是件很搞笑的事(其实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人的智力,平均智商大致在100左右,极限也就100,所以差距也通常一个量级上的差距。然而对于问题思考的深度,通常不是一个量级上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不过是思考一个问题的时间的长度。
比如“如来”。大部分对于”如来“的认识是什么呢?通常是零散的印象:南无阿弥陀佛、头很大、搞定了孙猴子、佛教的老大。如果再深刻一点,大致就是一个王子在树下顿悟了,从此就牛逼了。我想绝大部分人思考的深度,大致于此吧。携带着这样的印象,明显是指导不了什么的。
其实这个”如来“深究下去,是很丰富的。
关于”如来“的思考,进阶一:
如来=释迦牟尼=佛陀=觉悟者(印度语翻译),这几个简单词语的等同关系,我想很多人是觉得不知道。
关于”如来“的思考,进阶二:
王子在菩提树下顿悟了什么呢?释迦牟尼认为:人遇到事情通常会产生不满,通常欲念是造成不满的原因,因此要放下欲望。这一进阶很多人大致的印象是有的。
关于”如来“的思考,进阶三:
如来认为,人遇到了快乐的事情,在内心却担心快乐不能持续,这本身造成了不满;比如,遇到了悲伤的事情,内心除了悲伤之外还在担忧悲伤还不曾结束,这本身也造成不满。通过这个举例,我们对”欲望“的挖掘更进一步,何为欲望,欲望为何让人不满。
关于”如来“的思考,进阶四:
如来教给人一套心法,可以让人在遇到快乐或者痛苦的时候,重点去关注事情的本质,而不是去关注它带来的感受,于是就可以不被痛苦所困,虽然感受到了悲伤,但不苛求悲伤结束,即使仍然有悲伤,也是一种丰硕的经验,虽然感受快乐,但不要奢求快乐继续,于是仍然有快乐,也不会失去心中的平静。
总结下来,就是要人升华为上帝视角,调整自己感受的角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用今天比较时髦的说法就是”元认知力“。
关于”如来“的思考,进阶五:
总结以上四阶,我们发现”如来“明显是一个普通的人,只不过他是一个思维很清晰也很简单的人,方法论不过是:1,发现问题(痛苦) 2,剖析问题的源头(欲望) 3,解决策略(提高元认知力,剖析欲望)4,实践心法。
关于”如来“的思考,进阶六:
我想”如来“在佛教徒心中正确的地位,应为当今的科学家看牛顿。而现实是,大部分的佛教徒看如来,如同农村里的老奶奶看玉皇大帝,近乎迷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概是深度思考的习惯不是普遍拥有的。
关于”如来“的思考,或许还会持续下去,或许是对的、或许是错的,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在”如来“的这个问题的思考上,与常人已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了。
不要让一个个模糊的印象轻易的闪过我们的大脑,抓住它,思考的时间的长度,会让它成为一个导火索,串起一连串的智慧的火花。
(作者:独叔赶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