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梅花的散文
梅花虽没有玫瑰的风情万种,没有荷花的高贵典雅,也没有牡丹的流光溢彩,但它却有着凌寒独放的勇气。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向各位推荐的关于写梅花的散文,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关于写梅花的散文篇一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梅花和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竹、菊合为“四君子”。它不但姿态高雅、芳香幽远,而且象征着一种美好的品格,为人称道。
1961年12月,毛泽东以史话一般的诗篇,赋予梅花凛然高洁的气质。“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读之神清气爽,满目释然,与陆游《咏梅》有一争。
《红楼梦》里的梅诗,花开一朵,各占数枝,“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曹公笔下的梅,前身定是瑶台种,似仙似姑,如花似玉,身姿绰约,风情妖娆,放眼望去,像被点了精魂的金陵十二钗,朵朵相思、瓣瓣离愁。
与梅邂逅,脉络芬芳,沿着平仄有韵的唐诗宋词寻去,一脚跌入梅花的芳踪。宋人沈蔚这般寻她,“今年早觉花信蹉。想芳心、未应误我。一月小径几回过。始朝来寻见,雪痕微破。眼前大抵情无那。”诗人知道“好景色、只消些个”,便淡看枝上一朵两朵。小径、雪痕、老树、寒花,苍茫幽渺之境自不消说。
南北朝时期大文学家庾信薄衣踏雪,诗意满怀,“当年腊月半,已觉梅花阑。不信今春晚,俱来雪里看。树动悬冰落,枝高出手寒。早知觅不见,真悔著衣单。”“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怨不得景瘦意清,只怪柳宗元性子急,来得太早。而王安石则宛如丹青妙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幅梅图神韵备至。
爱梅者最苦的便是林和靖,林公别号“梅妻鹤子”,单以“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之赋别占一支,着实把天真、闲旷、清新、幽静的境界赋予了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吟哦之间,仿佛人花合二为一。正所谓“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好一忱玉洁冰清意。
“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梅花香自苦寒,却带着新生的绿意和温情,傲立风雪中。千古诗意爱无悔,执此一剪梅,香远益清,岁月不瘦。
关于写梅花的散文篇二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家院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候,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了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了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了自己第一次闻到了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质量其实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体贴,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人格的香气。
最可叹惜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一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关于写梅花的散文篇三
杭州有两个地名叫得十分孤绝。绝无仅有的好。一为“断桥”,二为“孤山”。一个“断”字念出来,心有碎意。一个“孤”字读出来,傲意凛然。
当然,去孤山,也是去访一个古人。
人称有“梅妻鹤子”的林和靖。
终生不婚,总是一袭白衣,作诗后随就随弃……人都说林和靖性孤高自好,喜恬淡。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南宋大圣人朱熹都称誉为——宋亡,而此人不亡,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
又说他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
他独喜梅花,以梅为妻。暗香浮动里,他曾写道: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这又是写给哪一朵梅花呢?张岱在《西湖梦寻》说,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只找到一方端砚和一支玉簪。簪子——这是哪个女子头上的簪?可以化成坟墓里骨边的相思?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得上在孤山上居住吧?
也只有这样的男子,才称得上一品梅花吧?
向来,不喜那硕大而富丽的花。牡丹、芍药、玫瑰……喜那小小的羞涩的花,梅、蔷薇、丁香……它们含蓄、内敛、不动声色、低调、委婉、清丽。它们带着一种寡淡的表情,不艳之艳,不色之色,不豪夺人目,却又豪夺人目。
而梅,是翘楚。
孤山的梅,带着毒一样的芬芳,在清凉的早春二月,慈悲而开。
西泠桥下,是冻了一个冬天的残荷。孤山脚下,是白梅、红梅、姜梅。有点挣扎的开了,凌寒,独自。寒塘中,还有那单脚独立的鹤。“孤山梅影照残荷。”此时,乍暖还寒,冬意仍然冷俨俨,燕子还未衔春泥。可是,孤山的梅开了。
开始总有点小心翼翼吧,生怕得罪了谁,小小的一骨朵儿。又一骨朵儿,像一骨朵儿又一骨朵儿的寂寞。可是,不行了,要开了,爆烈地开吧——不过几天,纷至沓来的梅花全开了,开得很放肆。你嘲笑我吧,你嫉妒我吧,在一片灰色中,在薄雪的凉意中,孤山上的梅,怒开了。哪怕为了自赏,哪怕只为孤山而开。
就像林和靖,也许他未必要人懂得他。他有他的梅妻,他有他的鹤子,有他的孤山雪庐,足矣。——有的时候,人生只需要这样多。
有人说他隔世20年,每天素色布衣裹身,然后读诗书做画。一个人内心强大时,即使孤绝亦是富饶。长期与世隔绝,会形成一种特别独特的气场:清冷幽静,闲淡浑远,孤峭澹泊。
林和靖,他这样写梅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他这样写鹤: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少留文字,画不传人。孤绝的人就是一朵清梅,开得早,只为了与早春劈面相逢。只有早春的清冷才适合梅花,那热闹的小阳春三月和人间四月天是众花们的事情。独占枝头,哪怕开得并不夺人眼目。
选择孤山看梅,也是暗和了某种心情吧?——“你若来了,便是春天”。安静地坐在残荷池边发呆,近处是冷梅,远处是残荷。都美到极致,美到极致的东西,让人心生慈悲心酸哽咽。
就这样发着呆。身边有几个摄影师,他们用长镜头一直在拍。
以为他们在拍梅或者残荷,但不是。他们在拍残荷上发呆的鸟儿。
那是一种叫“小翠”的鸟儿。
“多美呀。”他们说,“小小的绿身子,翠绿翠绿的……”
“是呀。”我应和着。
其实我想说这残荷和冷梅有多美,这孤山有多美!可是我还是选择了沉默,沉默地选择和梅花相依。也许最后这些梅亦不能懂我。一个人到最后都是剩下这些寂寞和恐惧,对时间的恐惧,对人的恐惧——无论在人群中热闹还是独自孑立。
也不能过分要求梅花。它只负责在早春逼仄地开。只负责让别的花嫉妒。不能要求它太懂你。那个叫林和靖的男人亦是如此,到最后,他仍然埋葬了一支内心的玉簪——那永远不可说出的、也无法说出的秘密。
所以,就选择在一株梅前发呆吧,就选择告诉梅一个秘密吧。只一个就够了。
那是一个难以启齿的秘密,它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
梅,我唤你一声,便告诉了你。
你守住这个秘密,便守住了这个春天。
梅,我在孤山孤品了梅花,便知道,你是整个春天最大的秘密。
看过“关于写梅花的散文”的人还看了:
5.有关梅花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