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美术教学随笔
中学的美术课如何上呢?我们去看看教师写的教学,或许就知道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中学美术教学随笔,希望你喜欢。
中学美术教学随笔篇一
对于农村美术课,我们先来看这个现象:在幼儿园期间,哪个孩子画得好,老师发给小红花,回到家里还受父母夸,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到了小学,专业的美术老师几乎没有,就算有,也是改上语文、数学,至于美术,却只是为了“换换脑子”才偶尔上之,有兴趣的学生也没有发展的空间;到了中学,有了专业的美术老师,美术课也正常开展,可每天的作业把学生压得筋疲力尽,满脑子里都是作业、分数,哪还有时间做这费时的绘画作业?学生原来的一点美术兴趣也几乎荡然无存了。
看完之后,我们不禁要问:美术课不重要吗?《美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美术课是中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为什么提不起来呢?
一、农村学生美术课兴趣提不起来的原因
我多年来一直在农村中学从事美术教学,通过大量的调查,经过认真的分析,我认为农村中学学生美术课兴趣提不起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校外因素:主要来自家庭的误导。农村学生父母文化水平较低的甚多,他们不知道美术也能出人才,更不知道美术还能促进其他能力的发展,只知道用学习成绩好坏来衡量孩子,这就使孩子错误的认为学习成绩是主要的,兴趣爱好是次要的,天性被慢慢扼杀。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了这样的观点:画画是玩,学习成绩才是真本事。在这些观点的影响下,只要求孩子考试科目成绩好,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在这样的影响下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怎能提起来呢?
第二、校内因素:在农村很多初级中学,专业的美术教师不多,很多班级的美术课是由班主任或工作量不足的老师兼任,学校又多注重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这样的美术课如同虚设。加之许多学校的教育理念没有转变,许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没有改变,上美术课时,因缺乏资料,或为了省事,只教学生欣赏、临摹课本中的作品,课堂气氛低沉,讲课呆板,这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
二、怎样培养学生美术课兴趣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是不能忽略的,那么该如何来培养农村中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呢?校外因素是大环境,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转变教育观念,从课堂抓起,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美术课兴趣。我在实际教学中,摸索了一些方法,罗列如下,敬请同行指正:
(一)、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史,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遗产丰富,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占有极其辉煌的地位。从史前及先秦美术到中国近代美术,无不展示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精神。例如:唐代张萱的《捣练图》,描绘了当时贵族妇女的生活风俗;阎立本的《步辇图》描写了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一汉藏两族通婚的史实;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把汴京的繁华景象,汴河上下的各种人物、景物等社会生活风貌无不具体而生动、真实地展现给我们,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吴道子所画的人物颇有特色,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他还善于轻重顿拙似有节奏的“兰叶描”,笔势圆转,衣带飘举,盈盈若舞,形成“吴带当风”的独特风格,风行一时……从农村走出来的画家齐白石,他的笔墨纵横淋漓,气势雄伟,任意挥写,超脱奔放,生动活泼,形神兼备,臻于妙境。善于应用墨彩深浅、浓淡的特点,表现对象的质感。特别是画虾,更是精妙传神。徐悲鸿画的马、郑板桥画的竹、李可染画的山等等,除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还让我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还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只要我们教师善于钻研,勤于学习,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事例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的。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吸引学生学习美术
如何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我认为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
1、任课教师要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娱乐。在农村初中,由于学校条件的限制,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作业,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作用。
2、利用现代化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例如欣赏课,如果教师手上只有课本,学生看到的只有课本中的小图,图片又不多,效果也不好,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但我们可以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光碟等,可以有选择的从网上下载一些图片,做成课件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欣赏到美的内涵,同时也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3、教师还要勤于动手,多画、多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
(三)、废品利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提高美术课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在提到手工制作时,往往想到的就是剪纸、折纸、粘贴等;实际在我们农村,可用的材料非常多,利用起来也五花八门,例如废纸杯、废罐头盒、卷筒纸的圆筒心、香烟壳、一次性筷子、各种颜色的干种子、甚至小石子、细沙子等都可以作为制作工艺品的绝好材料。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容易得到的材料,做起来也并不难;教师在课前可花时间都做一些,学生看到老师做小玩意后自然有了尝试的念头,也一定会用心创作或临摹出理想的作品来。
(四)、适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教师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自己要学”。
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首先是要进行课堂评价。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呢?我认为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点评表扬。这样的当众表扬效果非常好,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效果十分明显。其次是开办小型的画展,可以在班上开设专栏,把好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我们只要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们美术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总之,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美术教师,我们要正确面对学生美术课兴趣下降这一现实,根据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从自身出发,了解学生,转变观念,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工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只有这样积极寻找原因及对策,我们才能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美术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中学美术教学随笔篇二
提起美术课,学生们都会说:美术用具太多了;准备材料太麻烦;总是忘了带用具。老师们会说:不带用具的学生多;美术课难组织;有些学生怕花钱不买材料影响教学等问题。因为美术课的材料不是统一配备的,学生自己购买准备,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如何解决这些烦恼,让美术课上的轻松,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这里同各位进行交流。
(一)、图片欣赏法
“百闻不如一见”。运用直观形象的插图、挂图、画像、范画等图片材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图片投影,丰富多彩的图片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
(二)、兴趣激发法
心理学研究证明:“最大最持久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科内容的内在兴趣”,只有这种“内在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实物导入
实物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工具之一。有时,千言万语的,不如一览实物,它可以使任何繁琐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明了,把实物运用到课堂上,不仅可以使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印象。我在上《标志设计》这一课时,我取出学生常见的标志给学生看,发现他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变得非常兴,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2、运用谜语导入
生活中没幽默是乏味的,同样美术课上没有幽默则是枯燥的。美国保罗韦地博士曾对9万名学生进行过调查,从中得出结论:学生最喜欢具有幽默感的老师。在美术课教学中,如能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教学过程会更轻松、更有效。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形成心理上的相容,共同投入新的教学情境之中。
3、运用故事导入
学生喜欢听故事,他们一听故事,会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引述与上课内容有关的故事导入新课,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美术教学随笔篇三
一、为讲授新课牵一根"引线"
打过上课铃后,由于刚刚结束上一节课的学习,加上课间休息,此时,学生大脑皮层上的兴奋点往往不在与本节课相关的区域。这时,老师适当即景闲谈,就能使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使不应兴奋得到抑制,而相应兴奋被激活。
一次,刚刚上完一节体育"游戏课",上课铃已响,学生们还在兴高采烈议论纷纷。我问:"刚做完游戏,对吧?""对。"我便指着操场上树荫下的斑斑驳驳问:"看一看,你们刚才做游戏的树下地面上是什么?"同学们马上被吸引了,齐声说:"树影呗。""错了,"我笑着纠正,"那是阳光!"同学们面面相觑,我趁势说:"有时人心有障翳,心中晦涩,就是洒满一地阳光,你往往也感到灰暗,而当你心中盛满阳光,就是在黑暗中也能感受到朗朗光照。这不正如海伦遇到沙利文后的心境一样吗?"这样,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就由"游戏课"不知不觉地转移到了语文学习上,被海伦的命运吸引,这几句即景闲谈就为下面新课讲授牵了一根巧妙的"引线",这比那种单刀直入正题的讲解效果当然要好。因为,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起,较之强迫他们进入课堂角色的方法显得科学得多。
二、助学生步入思维新空间
心理学证明,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30分钟左右。随着课堂教学环节的层推,学生们的大脑便会出现阶段性疲劳。那么,如何处理学生所面临的思维疲劳呢?"即景闲谈"不失为一上策。因为通过闲谈,学生大脑皮层的其他区域可暂时兴奋一下,让疲劳区稍事休息,这样,就带领学生走出了思维危机,克服了极限,步入了新的思维空间。
有一次讲《说虎》,我发现有不少同学注意力涣散,面容疲倦,便即景而谈:"给大家说个故事吧!"(学生为之精神一振)"从前有一个县官,很喜欢画画,尤喜画虎,可他又画不好,却又霸道得很,不准别人说他画得不好。有一次,他又画了一幅老虎挂在课堂上,问一个机灵的下属:'你看我画得像吗?''我不敢说。''为什么?''我怕。''怕什么?''怕老爷。'县官一听,有点得意,便又追问:'老爷怕什么?''怕皇上。''皇上怕什么?''怕天。'县官一想,对呀,皇上不是天子吗?当然怕天。'天怕什么?''天怕云遮,云怕风刮。''风怕什么?''风怕墙挡。''墙怕什么?''墙怕老鼠钻洞。''老鼠怕什么?'""怕猫。"同学们大声抢答。"不,"我模仿下属的口气,"怕......怕老爷画的这东西。"至此,全班同学大笑。笑声驱走了倦意,驱走了疲劳,学生重新抖擞,全神贯注地重新听课,从而走出了思维低谷,步入思维新空间。
二、给迷途羔羊敲一记警钟
在班级授课制中,由于内因和外因,都可能引起学生精神涣散,思想"溜号",成为听课成员中的"迷途羔羊"。这时,老师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但假若要停止讲课有意指正,势必打乱正常教学节奏,破坏和谐的教学氛围,如果单靠目光提醒,收效有时不明显。这时,我们也不妨在教学过程中即景闲谈一下,略加暗示,从而给"迷途羔羊"敲一记警钟,唤其回到课堂内容中。
在品味一篇名为《玫瑰》的课外习作时,我发现一位同学望着窗外发呆,于是说:"说每一朵玫瑰下都长了刺,不美。我想,这是不全面的。比如说我们每一位同学吧,都有缺点,也许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你却在欣赏白云巡逻,蚂蚁搬家;但能因为这根刺而说你不是一朵好花吗?显然不能,所以,我们看待问题要全面。"这样,别的同学领悟到的是全面看问题,而"迷途羔羊"却听出了弦外之音,从而调整注意力,两全齐美。
中学美术教学随笔相关文章:
3.中学生教育随笔
4.画画伴我成长随笔
5.中学数学教学随笔
7.中学音乐教学随笔
9.中学语文教育随笔
10.中学物理教师教育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