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散文欣赏推荐:追踪濛阳河
编者按:濛阳河是湔江八大支流之一,湔江历史上又称为濛水。可能就因濛阳河曾是湔江主流。又因为山南水北为“阳”,濛阳之得名,就因为它位于这条河的北岸。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追踪濛阳河。
我热爱家乡的每一条河流,尤对濛阳河更多一层恋情,她汇入马牧河以后,流过故乡的土地,给我的童年带来许多难忘的乐趣。参加工作之初,每周步行到十几里外的南兴(原中兴)场镇,要沿着河岸走几里路,还经常挽起裤腿趟水过河,充分领略了川西平原的四季美景:春来花海绿浪,夏秋稻麦飘香,冬日林中鸟语,清流闪着波光。田园风光独有的恬静之美,给我带来无限的快乐,也使我对濛阳河有着特殊的亲近感。
在南兴工作期间,走过几座濛阳河桥,到过部分河段,几十年后仍然记忆犹新,但对她的上游一直不清楚。春节前翻阅新版《广汉市志》,书中称该河“经彭州市三界镇入境”,再看看书中附图,并没有河流从三界镇流往南兴。图文不符,究竟谁错了呢?我决定去实地察看。
2月14日,农历腊月29,一个寒风扑面的阴天,吃过早饭,我骑自行车前往濛阳河。
来到连接新丰和西外的一座桥上,希望找到河道管理公示牌,那上面会有河流入境出境的内容。四野悄无人声,几十米宽的河面上一汪清流,水草摇曳,倒影清晰,是我喜欢的静美,只可惜附近没有公示牌。这一段河道我早就熟悉了,现在除了紧靠鱼塘那一小段加修了水泥堤,两岸还是自然形成的土埂,不过一米来高,村民种地取水很方便。
濛阳河自西向东,几乎是条直线,这段河道的河床高度、宽度变化不大,两岸都是农田,岸上偶尔有些树木,离岸不远,就是星罗棋布的农家小院。沿河没有好的道路,我没必要扛着车顺着河边走,就从汉彭公路骑到南兴场镇,来到通往成都方向的大桥上。谁知当地正在整治濛阳河,桥两边都被封闭,没法到河岸观察,只听到工地上哗啦啦的抽水声。
无奈又骑行几里路,来到了与彭州相邻的东冈村。几年前这里还有座钢缆拖着的索桥,一米来宽,走在上面摇摇晃晃,让人有些害怕。现在新修了一座大约10米宽的大桥,但索桥还保留着。桥的下游有一段几米高的水泥河堤,看来修筑不久,大概作为村道的一段,堤上通行着汽车。沿河西行,是条三米左右的水泥路,不远处就是成(都)—兰(州)铁路高架桥,没想到一块“广汉市南兴镇河长公示牌”就竖立在河边的桥下。但这意外的惊喜不到一分钟就消失了——上面除了河名、负责人姓名和联系电话,没有入境出境地点,没有河道长度,也没有附图,对我来说没啥参考价值。
更没想到的是,平坦的水泥路不到两里就转向了院落,一条很窄的田间小道通向一片小树林。距离彭州还有多远,我不知道,如果都是这样的路,今天啥时能找到河的入境地点就难说了。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过几分钟,我就幸运地遇到一个在地里劳作的农妇,告诉我前面不远就是彭州地界了。又不过几分钟,已经在田埂上无法推车、几乎绝望的我,突然发现庄稼地里露出一块不大的石碑,上面清晰地刻着“彭县”(彭州原地名),石碑旁边两块木牌和两条金属管,表明地下是高压天然气管道。竖立石碑的目的,看来是划分管理和维护管道的责任。河对岸田里有块两米多高的木牌,写着“大汉村”,再次证明这里已经是彭州地界。
很难说濛阳河不会两次进出广汉,清白江不就两进两出彭州境吗?还需要查勘!前面的路步行都困难,我只能回到公路,骑往濛阳镇。
快到濛阳镇,一条小河穿过公路,会是濛阳河吗?河边的公示牌标明,那是从彭州军乐镇流过来、全长22.2公里的黄土河。骑上成德大道,已经看到了濛阳场镇,就在南面几百米,我终于看到了一条一百多米宽的大河,桥边公示牌上写着“濛阳河”;“起止点”上,“军乐镇银定村人民渠排洪闸至濛阳镇大汉村广汉交界处”,更确认了刚才埋着石碑的地点,就是濛阳河流入广汉的入境处,所谓濛阳河从三界镇流入广汉,确实是搞错了。
濛阳河是湔江八大支流之一,湔江历史上又称为濛水。可能就因濛阳河曾是湔江主流。后来查阅《彭县志》得知,山南水北为“阳”,濛阳之得名,就因为它位于这条河的北岸。濛阳还是秦汉时期繁县(今彭州辖区山外区域)县城所在地;隋唐时期设置濛州(治所不详),唐高宗时期(公元677年)划雒县(今广汉)、什邡、新都、新繁、九陇(今彭州东南部)部分区域设置濛阳县,县城就在现濛阳镇;唐玄宗时期(公元742年)将彭州改为濛阳郡(13年后曾一度恢复濛州故名),历时81年。这些史实,说明濛阳河有着不凡的身世。
离开濛阳河边,已经快中午了。新年快到了,我的一个疑团也解除了。沿着十车道的成德大道骑往三星镇,那道路就像我的心情一样顺畅。
作者:川汉
公众号:轻舟文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