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文章阅读 > 亲情文章 > 清明祭祀母亲文章

清明祭祀母亲文章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清明祭祀母亲文章

  清明节如约而至,预示着祭祀亲人的时候到来。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清明祭祀母亲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祭祀母亲文章:清明节祭奠母亲

  (写于2004年)

  今年6月14日是母亲逝世25周年忌日。每当想起母亲,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我作为她的长子,更有责任把她的身世、经历和品德记录下来,告诉弟弟、妹妹以及我们的下一代,这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家境贫寒 初识文字

  母亲徐淑珍,生于1918年7月28日,属马。她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祖父叫徐蓝青,念过私塾,能识文断字,在村里小学当校工,村里人叫他徐先生。外祖父有六个女儿一个儿子,我母亲排行第二,舅舅最小,叫徐万玺。

  我姥姥家在吉林省怀德县(今公主岭市)响水乡王家烧锅村顺山堡屯。我最后回到那里是我十岁时,距今有55年了,只记得那里土地黑黑的,很粘,雨天很泥泞。姥姥中年时已经双目失明,但仍能做一些家务活,甚至能摸着切酸菜还能赶鸡上窝。给我吃酸菜芯蘸蜂蜜,又甜又酸,这是她能招待外孙的最好食品,我至今没忘。

  母亲中等身材,不胖不瘦,长得很好看,脸很白净。受外祖父的影响,母亲上过四年学,能识一些常见字,也能写简单的书信。

  嫁到黄家 苦苦支撑

  母亲17岁那年嫁给我父亲黄宝兴。我的老家在黄家围子,也属怀德县。我奶奶去世很早,死时还不到40岁。当时家有八口人,有我的曾祖父曾祖母、祖父、我姑奶、父亲母亲、叔父和姑姑。那时叔父和姑姑都年幼,家务活主要先由姑奶承担,后来姑奶回自己家了,家务活做饭、喂猪养鸡、缝制全家人的衣服鞋袜,就落在母亲一人身上,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自家有一垧地,两间半土房,还有一匹瞎马,只有祖父和父亲两个劳动力,种完自己的地,有时还要给人打短工。连年欠收,生活十分艰难。

  迁居依安 艰难度日

  靠种地难以养活全家。1940年经亲戚介绍,父亲到黑龙江省依安县(当时叫泰安县,解放后因与山东的泰安重名而改),在车站当临时工,后来改为“常役方”(伪满时期日本的语言,意为正式工),在货物处当小职员。我3岁那年,家里把土地、房屋和那匹瞎马典当给别人,全家迁往依安。又用典当得到的钱在依安买了两匹马,向别人借了一辆铁轱辘大车,祖父赶大车 “拉脚”(运货),起早贪晚地干。由于父亲比较善于筹划,母亲很会勤俭持家,省吃简用,可以勉强度日,还能供叔叔念小学。俗话说“老嫂比母”,我妈对年幼的我叔我姑关爱备致。生活虽然艰难,家庭却非常和睦。

  辗转南移,父亲病故

  1944年1月25日维生在依安出生。1945年8月东北光复,解放军解放了依安、齐齐哈尔,铁路员工奉命随部队南移,接管新解放的铁路沿线火车站,我家1945年末搬到齐齐哈尔,1947年2月10日维周在齐齐哈尔出生。1947年冬搬到木里图,几个月后又搬到新立屯。在新立屯车站工作时,从1949年起,父亲就常常咳嗽,后来痰里带血,最后确诊为肺结核,那时称为唠病,属于不治之症。

  为了便于照顾,叔叔把我们全家接到他工作的彰武县。在县城北边的华家窝铺村一块麦田旁边租了一间房,以便让病人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利于恢复。妈妈日夜守护在爸爸身边,喂水喂饭,精心伺候。但爸的病仍迅速发展,大口大口地吐血。我从车站卫生所取来盘尼西林(青霉素),由大夫给打针。其实,青霉素并不能治结核病,但当时还没有特效药,只能看着病情加重。

  1950年农历10月18日下午,爸爸走完人生路程离开人世,时年只有38虚岁。(父亲生于1912年)

  犹如青天霹雳降临,妈妈带着我们年幼的三个儿子(我11岁,二弟维生6岁,三弟维周3岁),娘肚里还怀着个几个月的孩子(维红),怎么活呀?我妈想去车站找个工作,比如在站台上卖食品,但我爷脾气很坏,说什么也不肯帮助看孩子。实在没办法,带着维生维周回到我姥姥家。我叔叔婶婶按我爸的嘱托把我留下,继续供我读书。

  女儿出生 含泪送人

  我姥姥家也很穷,我舅也没能力照顾这三口人,更无法照顾快要临产的二姐。实在没法,妈妈去了我三姨家。她家住在长春市内,照顾产妇比在农村条件好些。1951年农历正月二十七,妈的小女儿降生了,这个没见过生父的可怜孩子,生下来就没奶吃。那年月,哪有婴儿奶粉?眼看着孩子饿得哇哇叫,却没钱买任何代用食品。我三姨说:“为了救孩子一命,把她送人吧”。我妈只能含泪同意。

  我三姨有个邻居胡恒祖,没有小孩。女孩出生第七天,胡家把孩子抱走了,取名胡雅琴。胡家待雅琴非常好,买了一头奶羊,用羊奶喂养。雅琴的姥姥对她更是十分疼爱。后来姥姥去世了,由于“”中的阴差阳错,雅琴回到生母身边。

  改嫁刘家 又添二子

  把女儿送给胡家,身体稍恢复后,妈就带着4岁的小三外出做临时工。在吉林市,靠给安装公司干零活挣点饭钱,晚上妈领着孩子住在工棚里。听妈后来说那时小三很乖,从不哭闹,在大食堂排队,拿粗粮饭票买大饼子,有的好心人把自己的馒头票换给他,他很有礼貌地谢谢人家。

  大概是缘分吧,在极其困苦的时候,由于结识了我的继父刘义忠,境遇发生了根本改变。1954年妈妈改嫁给当时是安装公司基层工会主席的刘义忠。

  据自传记载,继父原籍河北省昌黎县,生于1920年7月17日,家里很穷,小时候断断续续念过5年书,15岁前跟父亲给人做零工,1935年他的父亲因生活所迫上吊自杀了,此后他在昌黎海岸打过鱼,在城里报社当过报差,1938年跟伪满招华工的来到东北吉林小丰满水电局当工人,在吉林江北化学工厂当装卸工,又几家营造厂做工。1848至1950年在国营吉林化工厂做瓦工期间,曾在吉林省党群干部学校受训两个多月。此后,当过监工员,工会委员,1954年跟我妈结婚时任吉林第二机电安装公司工程处工会主席。

  1955年9月5日维国在吉林出生。1956年,继父随单位到北京,在第一机电安装公司加工厂及四工地当工会主席。1956-1957年随所在单位到洛阳,在化工部技工学校做职员,1957-1958年到天津,在化工部建筑局第四安装工程处做工地工会主席。1958年6月24日维军在天津出生。从这以后,我家就定居在天津。(继父随单位在重庆、纳溪、长寿、泸洲等地工作,直到1997年在四川纳溪去世,终年 77 岁)。

  晚年生病 撒手人寰

  妈妈多年患胃病,常常听见她打嗝的声音。由于多年营养不良,从来就没胖过。1976年从内蒙古集宁维周部队回来就感觉不适,经检查患子宫癌,后来在北京日坛医院做了切除手术,但已发现转移到淋巴。在住院期间,又暴发青光眼,及时做了眼部手术治愈。此后比较平稳地过了一年,1979年初起,病情日渐加重,癌细胞大面积迅速扩散,疼痛难忍,维周和我设法寻找止痛药,我岳父帮助买了很有效的针剂,维周给妈妈打针。由于这些措施比较得力,妈的疼痛大为减轻。

  妈病重期间,想念所有的亲人。最小的儿子在青海当兵,请假赶回来探望,妈已不能说话。假期满了要归队时,妈让他躺在身边,从头摸到脚。

  1979年6月14日下午6点多钟,妈突然昏迷休克,维国事先已准备好担架,请邻居小伙子帮助抬,全家人立刻送她去河东医院。医院采取最后的抢救措施,包括输入血浆,但无力回天,晚上9点多钟,妈妈终于停止了呼吸。我和继父给妈穿好寿衣,送到太平间。第三天,在殡仪馆举行简单的遗体告别仪式,将遗体火化。

  妈去世那年是61周岁。

  安葬骨灰 维军情深

  三年后,将骨灰从殡仪馆取出,维军找了一块地方,把骨灰盒用缸装好,并用铁板和水泥封闭,挖了一个坑埋入地下。又做了一块水泥墓碑,上刻《母亲徐淑珍之墓》。

  墓地位于天津市区南部,在郁江道和洞庭路交叉处附近,在城防河北岸,铁路专运线南边。2003年,天津市修整城防河两岸环境,墓地所在处修成河边绿地,绿地中间有一条人行小道,母亲的幕就在道边半米处,被保存下来,虽然墓碑不在了,但砖砌的碑座仍在,葬骨灰的墓穴完好无损。从洞庭路西侧沿小道走约七百米,很容易找到。维军家离这里很近,他每天开车走在郁江道上,都遥望墓地,承担着守护的责任。

  高尚品德 子孙永志

  母亲命苦,一辈子历尽艰辛磨难。她不善言辞,但却潜移默化地把许多好的品德留给了我们。

  母亲勤劳节俭,由于孩子多,不能都穿新衣服,弟弟拣哥哥衣服穿已成定律,妈妈总是把旧衣服洗净补好,孩子们当新衣服穿。家里人口多,光靠继父工资不够,妈妈就去天津新仓库和圆珠笔厂做活。在妈妈影响下,每个孩子都养成节省的习惯,并且尽可能帮妈一把。我十岁以前就学会从锅炉房的煤渣中拣煤核,在新立屯住时,我上小学二年级,春天时,每天放学回来,先写完作业,就拿个大筐和铁铲到野地挖苣荬菜,回家后往菜上喷洒一些水,第二天早晨,野菜都很新鲜,然后挎着筐沿街叫卖,邻居们买一大碗我收东北币200元(核人民币2分钱)。后来在彰武县时我还贩卖过香瓜。当然,因年纪小体力不够,也只能小买小荬,挣不了几个钱。把拣来的煤核和挣的钱交给妈妈,妈妈夸我懂事,我感到很自豪,为家里减轻负担,是男子汉的责任。维生维周小时候也都拣过煤核。煤核就是没烧透的半焦,用它烧火做饭,火力强,又没烟。这在当时还是很解决问题的,能省不少买煤的钱。现在看来,我们对家庭的责任感就是这么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

  妈妈疼爱每个孩子,孩子有错骂两句,但从不打孩子。她记着每个孩子的生日,每到生日,都给煮鸡蛋。我的生日是农历7月29,妈给我买几个毛桃吃,这时候真是感到幸福。1963年春节,我从大连回家过年。妈妈特别高兴,特意买了一幅五福临门的年画,表达自己的五个儿子都长大了的高兴心情。送我到大光明码头上船时,别人问送的是谁,妈说送我大儿子回大连上大学,那个高兴劲儿,真是溢于言表。

  女儿回到自己身边是妈简直不敢想的事。雅琴念小学四年级时,妈曾去胡家看她一次,但并无把她要回的念头。“”初期,十分重视家庭出身。我的表弟刘香宝在长春,听他妈也就是我的六姨说过我妈把女孩送给胡家的事。作为红卫兵的他,去街道造反组织那里去查,听说雅琴的养父是国民党的连长,按当时划线标准,属于历史反革命分子,是专政对象,这肯定影响她的一生。必须紧急抢救。于是香宝维周和我就采取行动,最后我去胡家把她接回天津。起初,我妈觉得这么办对不起胡家,人家毕竟救了孩子一命,但又怕女儿这辈子受罪,只好默认。雅琴回来后,改名黄维红,这是非常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事,一路绿灯,手续很顺利。(后来搞清,胡只当过国民党军队的排长,不属于专政对象。)

  妈妈有五个儿子,又有一个女儿,心里自然高兴。但时常跟维红说千万不能忘记养父养母的救命之恩。维红照妈的话做了,与养父母保持联系,为二位老人养老送终。

  妈妈很善良,在家里对小叔、小姑十分疼爱。妈与我婶更是亲如姐妹,我爸临终前,我叔叔在外地疗养,爸爸对我婶说;“你嫂嫂和几个孩子就靠宝峰和你照顾了。”我妈常常教育我:“没有你叔婶对你的培养,你哪能念那么多书?你婶这样的好人难找啊。可不能忘恩。”妈与邻居和睦相处,彼此互相照顾,在天津,与邻居夏巽贤阿姨、胡婶、姜婶、孔婶等老邻居都处得很亲热。她处事的原则是忍为安,乐助人,小事不计较,从来不跟邻里发生矛盾。这种品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子女,维周从小就乐于助人,常常帮左邻右舍干活,受到邻居大叔大婶的夸奖。现在我们兄弟姐妹六人,黄刘两姓,一母所生,互相关心照顾,和和睦睦,可以说是继承了母亲的做人品格。

  每当想起《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我就禁不住流泪,妈一辈子吃苦受累,没享过一天福,把全部爱给了我们。现在,子女都长大成人,过着比较舒适的生活,有能力孝敬老人家,孙子辈的孩子们也个个都有出息,她却过早地离开了我们。

  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母爱!

  安息吧,亲爱的妈妈。

  2004.7.20

  清明祭祀母亲文章:清明节祭奠母亲

  清明节放假三天,全家人去北山祭奠母亲,一晃母亲已去世快三年了,生无日,死有期的,我会永远记住妈妈的。

  清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 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它包含 两个意思,一是节气,二是节日。二十 四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 的106天。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咏清明诗极多,杜牧《清明》诗最为著名——“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冥节 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民间三大“鬼节”。

  清明节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节重要,因为二者日期 接近,民间渐渐将两者的习俗融合。到了唐宋时期,清明节和寒食节便渐渐融合为同 一个节日,成为扫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节。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满族、赫哲族、壮族、侗族、彝 族、白族、畲族、苗族、瑶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清明节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春 游是基本内容,但每个少数民族又各具特色。

  按阳历来说,清明节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 间,此时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大地一派绿油油的景象,因此,清明节不仅是我国人民 生活里十分重要的节日,还是一个活动内容十分丰富的节日,除了寒食、禁火、扫墓、祭祖外,还有踏青、拔河、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打马球等一系列风俗体育 活动。古时扫墓,孩子们还常要放风筝。有的风筝上安有竹笛,经风一吹能发出响声,犹如筝的声音,据说风筝的名字也就是这么来的。

  清明扫墓祭祖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扫墓祭祖不仅 表现了生者对死者的怀念和追悼之情,同时也拉近了家庭、宗族内的血缘关系。

  据介绍,祭祖扫墓是中国古代一种相沿已久的传统习 俗。祭祖扫墓主要有两项活动,一是为死者烧香、上供,其中必烧纸。其实,最初献给死者的是生活 所需的实物,货币流行后才给死者献钱币。汉代用冥钱,唐代改为纸钱。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折几 枝嫩绿的柳枝插在墓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将酒食携带回家食用。

  另一项活动是为墓地添土。民间信仰认为,墓地是死者 的世界。墓穴由于经年雨水冲刷,所以要添土、除草,防止雨水流入。

  随着全社会对移风易俗的倡导,现如今,人们祭祖扫墓 时更注重环保,逐渐摈弃烧纸钱的习俗,用鲜花代替纸钱,用音乐代替鞭炮。同时,很多人在安葬 逝去的亲人时,不再一味地选择买墓地,而是采用水葬、海葬、植树葬、草坪葬等绿色环保的方式。

  清明至别忘吃鸡蛋

  清明节。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清 明节这一天要吃鸡蛋。民俗专家表示,这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据介绍,鸡蛋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生育与生命的象征。 传说,开天辟地的盘古在鸡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民间习俗,妇女生孩子 后,给四邻八舍报喜讯,送的也是鸡蛋。

  据相关资料记载,吃鸡蛋,源于古代的上祀节。人们 为婚育求子,将各种禽蛋如鸡蛋、鸭蛋、鸟蛋等煮熟并涂上各种颜色,称“五彩蛋”,他们来到河边 把“五彩蛋”投到河里,顺水冲下,等在下游的人争捞而食,食后便可孕育。

  清明节吃鸡蛋,如同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 重要。节蛋,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画蛋”,另一种则是“雕蛋”。前者可吃, 俗信吃了这种鸡蛋,一年就不会头疼;后者则仅供玩赏。一种说法,扫墓时将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壳丢在坟墓上,象征“脱壳”,预示生命更新。另外,清明节 这天,小孩子通常要拿出自家煮的鸡蛋比大小,相互撞击比谁的鸡蛋壳硬,趣味盎然。

  清明节吃鸡蛋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再加上鸡蛋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因此,清明节当天,有兴趣的不妨吃上 一个鸡蛋,目的在于了解清明,掌握民俗知识,增加生活情趣。

  清明祭祀母亲文章:清明节祭奠母亲

  清明哀思催泪咸

  缅怀亲娘忆从前

  梦里几度喜相见

  醒来魂惊已无眠

  声声枉把母亲念

  泪打锦枕心绕悬

  妈妈这是你走后的第一个清明节 我来看你来了。我至今不能相信,那个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就这样去了,自己居然也成了一个没娘的孩子。犹记得您的音容笑貌,犹记得您那种絮絮叨叨的关心之言,也记得母亲心疼儿子的那种心急眼神,想起母亲辛苦一辈子,那么辛劳的养育教导我做人做事,母亲在的时候,我竟然一点都不觉得珍惜母亲那种爱,竟然没有怎样去关心关心心疼自己的母亲,让母亲从小到大的为我操心担心牵挂心疼,忽然就觉得耳边又听到母亲在说:都几十的人了,什么时候你才能长大不让我牵挂呢!那往事就象潮水般的涌现在眼前,一幕幕那样清晰真切。而如今就这样一堆黄土竟让我们天人永隔。

  母亲,这一切来的太突然,我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太多的话想向对你诉说,可是那几天您总是昏睡着,什么也听不见,总想把耳朵伸得再长些,可是你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儿子没有将您照顾好,是儿子的无知无能和不孝,让您受尽了病痛的折磨。真的母亲我知道你想让儿子多陪陪您。由于儿子的无知,没有把你伺候好,您带着遗憾永远的离开了我,留给儿子无以伦比的忧伤和哀愁,让儿子感到无穷的思念和内疚。我真的好后悔,这是我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每每想起这句话,总会黯然泪下,这是儿子心中永远的痛。也是这一生最大的遗憾。

  母亲,清明节到了,这几天您肯定知道我要来看您了,您在想念您的儿子了。要不最近我怎么会每晚都能和您相见呢! 我现在真的相信阴阳也有心心想通之说了。这几天您的音容笑貌总是不时的在我的眼前和梦中出现。您还是那样的思念着、还是那样的牵挂着,还是那样的放心不下你的儿子。母亲,儿子又何尝不是呢! 母亲,我想您!晚上梦中见到您是那样的依依不舍,醒来才知道是梦中相见。

  母亲,您在那边还好吗?您也在想念您的儿子吗?您的一切,是儿子今生今世永远的牵挂。母亲,在您有生之年,儿子未能让您过上幸福的生活。来世,我还要您做我的母亲,让儿子能再有机会尽心尽孝侍奉百年!

  母亲,愿您在天堂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让您对我们的付出,得到您应有的回报。

  母亲,您对儿子的爱,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内心深处,请接受儿子最诚挚的祝福:母亲,我永远怀念您 !!

  
看过“清明祭祀母亲文章”的人还看了:

1.清明怀念母亲的文章3篇

2.关于祭奠父亲的文章3篇

3.儿女追思父亲祭祀文章3篇

4.清明祭祀演讲稿3篇

5.清明节初一作文4篇

81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