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优美散文:浓情如溪亲家情
关于亲情的优美散文:浓情如溪亲家情
编者按:《浓情如溪亲家情》一文中是作者讲述自己与亲家之间的真情故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下面我们一起看看他们情融一家,情同手足的感情吧!
这几天,吉林市秋雨连绵,每到下午临去幼儿园接孙子时,亲家的电话总会准时响起:老弟,今天的雨没有停,你就不用去幼儿园了,一会我们开车去接孙子!望着楼下淅沥的雨幕,细致入微、情同手足的亲家亲情充盈着我的心扉,握住手机的手竟激动得忘记了按下挂机键。
儿子和儿媳结为百年好合之后,每到周末休息,我几乎都要从舒兰坐车来到吉林市看望他们。普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即使孩子已经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那种时时牵挂的情愫只能增加而不会有一丝减退。由于自己从小就生长在矿区,和土生土长在吉林市亲家在一起,感觉不论是生活质量还是语言交流总是比人家逊色了许多。令我十分感动的是,我每次敲响儿子家的楼门时,伺候孙子的亲家母总是笑脸相迎,马上接过我肩上的包裹,热情的给我找出拖鞋,把可爱的孙子交给我怀里后,顾不得擦去脸颊上的汗水,立即走进厨房给我炒菜做饭。不一会,饭菜的飘香和浓浓的儿女亲家情便充溢在房间每一个角落。
儿媳的父亲是一位转业军人,一直是吉林市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小车司机,为人质朴,平易近人。亲家母是一位退休的商业会计,秀外慧中,心地善良。记得我们初次会亲家时,亲家母婉拒了我上饭店就餐的邀请,亲自动手下厨房。一生滴酒不沾的亲家用白开水陪着我喝酒。酒桌上,我和亲家促膝谈心,相见恨晚,酒酣耳热之际,我端起酒杯,泪眼婆娑地感动的说:大哥大姐,您们为了儿女的婚事,倾囊奉献,真的令我们全家钦佩和折服,您们辛苦了!
老弟你说啥呢,咱们以后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只要孩子们能生活得幸福,就是咱们共同的希望啊!亲家和亲家母的话语虽然不多,但句句暖心,霎时,一股暖流流进了我的心底……
从那以后,我们真的情融一家,情同手足。不论是我的妹妹的儿子结婚还是我的外甥喜得千金,亲家亲家母都忙里忙外,慷慨解囊。我每次从儿子家返回舒兰时,亲家和亲家母都给我的兜里装满水果和食品,并一再叮嘱我到家来电话,免得他们惦记。我每一次从外地回到吉林市,亲家都不顾劳累,亲自开车到车站接我。临近春节时,亲家知道我平时喜欢小酌,把他保存了三十多年(比我儿媳妇年龄还大一年)的两瓶“西凤酒”送给了我。特别令我铭记的是,每年的除夕夜,亲家和亲家母都会在新春钟声敲响前,急忙从儿媳妇耄耋之年的爷爷家赶回来,和我们一同吃团圆饭。大年初二,亲家和亲家母还要把我们请到他们家,拿出“中华烟”和好茶好糖,在极其丰盛的酒桌上,我们畅所欲言,尽享孙子怀中嬉闹的天伦之乐和浓浓的亲家亲情!
退休后,孝顺的儿子儿媳把我接到了吉林市。每天忙完家务后,我便静下心来在电脑前敲字写文章。每当我的文章在报刊发表后,细心的亲家总不忘给我买样报收存,有时还在微信里给我发来祝贺的词语。亲家母每次洗衣服时,总是不动声色的把我的衣服悄悄的一同洗净叠好。宝贝孙子扁桃腺发炎时,亲家和亲家母每天都不辞劳苦的开车送孙子到吉林市铁东医院打针看病,在医院里,我们有的忙着挂号,有的忙着给孙子做雾化,有的忙着租赁点滴推车……打完针后,我们又一起驱车到松花江畔,领孙子观野鸭江面展翅,看江水滚滚西去……许多人看见我们情同手足、挚爱真情,都非常羡慕的说,这样的亲家处得多好啊,不仅增添了双方儿女的感情,也把三个家庭的心紧紧的连结在了一起!
去年冬季,我的哮喘病突发,住进了吉林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在我住院治疗的半个多月时间里,亲家和亲家母天天都驱车到医院探视我,特别是心地善良的亲家母为了我身体的早日恢复,披着寒冷的雪花到早市买排骨、乌鸡熬汤给我滋补身体,亲家在我的病床前嘘寒问暖,端屎端尿,令我的主治大夫和病房的病友颔首夸赞,敬佩不已。
由于自己退休前多年伏案工作的缘故,今年入秋以来,腰部隐隐作疼,有时疼起来都只能猫着腰手拄膝盖慢慢的行走。当时以为是腰部风湿,到药店买了几贴虎骨膏药,但一直没有见效。经不住孝顺的儿子儿媳的一直催促,到医院一拍片,是腰椎4、5节骨质增生。亲家亲家母听说我的病情后,在微信里叮嘱我一定要把检查结果用照片发给他们。热心善良的亲家母知道我的病情后,给我百度了一些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康复方法,亲家由于常年在外面颠簸,也患有腰脱,对我患病的痛苦深有同感,第二天上午,亲家把他亲自买来的“磁疗热灸护腰”带给我送到了楼上,并一再示范我怎样用疗效更显著快捷,临走的时候,当我掏出钱欲给亲家时,亲家笑了,咱哥俩谁花钱不一样,只要身体都健健康康,叫孩子们安心干好他们的工作,就是咱们一家人最高兴的事儿!
亲家亲情,虽然是建立在儿女婚姻上的,但要是处好了,真的一样不亚于手足真情。浓情似水的亲家情,将会伴着儿子儿媳幸福的生活和孙子愉快、茁壮的成长,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萌生感动,缤纷记忆,并随着日子的一天天老去,依旧在我们用心呵护着的情感里,生长出越来越醇的香郁……
【作者:姚树森(公众号:咱们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