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短文章精选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从“修身”走向“齐家”,才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标迈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孩子的短文章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教育孩子的短文章篇【1】:家庭教育所存在的三个误区
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基层教育工作者,我想指出几个自己观察到的家庭教育问题。
为何孩子缺少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孩子学“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按师长和家长要求做事。但值得一提的是,“乖”在英语当中并没有相应的词语。
而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在所谓的“优秀生”里,为何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好好学**,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这样的三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所以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调节心态、能承受挫折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为何孩子心胸狭窄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不是传统“围墙式”的家庭教育,校园也不是传统物理意义上的校园,孩子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的师资以及硬件设备。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孩子的心胸却变得狭窄了?只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事,过去那种“煮酒论英雄”的气魄,为国家前途、为人类理想奋斗的抱负,在今天的年轻一代身上为何难觅踪迹了呢?
究其原因,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孩子知识的增长上,已无暇将英雄式的理想灌输给孩子。在国际上,中国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认的,可这种对知识的高度注意,也是使孩子的心胸变得狭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何孩子不愿回家
我发现大部分父母在言谈间还是把“儿童”的概念缩小为“学生”。孩子的生命就是这样被压缩到一个方面,以此来换取成功,代价未免太大。“儿童”的内涵远大于“学生”,儿童除了在学校要当好一个学生外,在家里、在社会中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因此,家庭不止是给孩子创设的“学**家园”,还应该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就是因为在他眼里,家里是一所“文明监狱”,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学**。现在有的家长总爱陪着孩子做作业,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总之,孩子要适合家庭教育,也要让家庭教育适合孩子,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可当前大多数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关系变为单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围着学校转,结果却牺牲掉很多培养孩子品质的机会。其实学校也可以协助家庭教育,优秀的家长应该把握随机的教育机会。(李付春/文)
教育孩子的短文章篇【2】:让孩子感到幸福的基础是什么
几年前,中国高教惊爆马加爵事件。大学生马加爵非常镇定地残杀了他的几个室友后逃逸,最终被绳之以法。马加爵临死之前写了一封信,详细地分析了自己,并特地提到了父母对他人格的影响。马加爵的父母从来没有跟他玩耍过,在马加爵的印象当中,父母从来都是严厉斥责的形象。马加爵说,在他一生当中,父母和他谈话最长的一次也没有超过十分钟。很多人谈到自己的父母都有感动、亲切、慈祥、温暖的感觉。但他没有。
日本的家庭教育手册的第一条定律就是沟通交流。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对话是建立幸福家庭的基础。
手册特意强调要全家人一起吃饭。换句话说,就是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做饭。
做饭会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仅仅针对孩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饭叫做“母亲的味道”。许多成年人,尤其是在重要部门任职﹑从事危险工作的成年人,在事业上遭受到打击以后,都乐于回到家里,像小时候一样,吃一顿母亲做的饭。这种方法比找心理咨询师更有效。因为母亲做的这顿饭会让他有回到童年的感觉。回到最安全的家庭温暖中,他会立刻从金钱、事业的困惑中跳出来,一些重大的选择都会变得简单。
家长可以去努力勤奋地工作,但是,要以充满自信的状态,不能打乱正常的生活节奏,更不能连做饭、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工作紧张到这种程度,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对工作产生恐惧心理。工作是为生活服务的,不是人生的目的。决不能本末倒置。
在日本的教育手册里首先谈到的是心理——交流和沟通;第二个讲的是吃饭——一家人的祥和感;接下来提到的就是法制了——家里的规矩是为谁定的。很多的家长以为规矩只是限制孩子的,自己可以不守规矩,这是不正确的。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守规矩。
情景再现
6岁的孩子想让妈妈给自己买电脑,妈妈说:“那你是想天天玩呢,还是星期六星期天玩?”
孩子想,如果天天玩,妈妈就不会给我买电脑。
教育孩子的短文章篇【3】:教会孩子什么叫做“爱”
自从我把“今天我照顾了爸爸妈妈”列入儿子的“议事日程”之后,他也就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着爱:“今天爸爸下班很累,我帮他捶背。”“今天是星期天,但爸爸妈妈在家里忙着写东西,我就自己玩,没去吵他们。”“今天妈妈感冒了,我为她 冲 了 一 杯 感 冒 冲剂....。.”
曾有朋友到我家看到后笑着说:“虽然说养儿防老,你呢,孩子才5岁,就开始向孩子索取回报了,你是不是太急了点儿?!”
是啊,我是不是在向孩子索取爱的回报?是,也不是。索取回报只是形式,而教会孩子“爱”,去爱别人,关心别人,体贴别人,从而在这一过程中理解自己所获得的爱,才是我最终的目的。
在现代生活中,大多数孩子不缺爱,家长更时常感到一种“心肝都掏给你吃了,还要怎么样”的困惑和无奈。为什么会这样呢?反省一下我们的教育方法,也许你会找到答案。
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爱,都是单向传输的。爱从父母那儿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孩子,无条件的,无止境的,孩子却未反馈一点给父母,长久下去,养出的孩子难免会自私,任性,一切只考虑自己。但如果我们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会他理解爱,同时也能以一颗善良的心去爱别人,让爱成为双向的、互动的,孩子的身心是否会成长得更健康呢?记得以前有个故事,讲一位母亲每次家里吃鱼,总是把鱼肉全部让给孩子吃,自己吃点鱼尾巴,每次有剩饭,也是自己吃,结果孩子天真地认为,妈妈就爱吃鱼尾巴和剩饭,这不能不说是这位母亲的悲哀和失败。 (李石荣)
看过“教育孩子的短文章”的人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