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乡愁有关的生活感悟美文:故土难离
与乡愁有关的生活感悟美文:故土难离
编者按:年轻人忙于在外工作打拼,往往会忽略自己家中的父母,但是习惯住在故乡的父母却又难以适应城里的生活。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故土难离》中,作者的感悟吧!
母亲刚被我接到城里住了两天,便老是叨念着要回乡下去。母亲要回乡下的理由十分简单:在城里,住不惯。
母亲一辈子为我们,为生计而长年累月地操劳奔波,从没有过一天安生的日子,从没享过一天清福。我的内心充满歉疚,总觉得太对不住母亲。我这一生,欠她的太多太多。把她接进城来,本想让她清清闲闲地安度晚年,也好让我尽尽做儿子的孝道。可母亲刚刚进城,便又闹着要回乡下。这让我心里十分的难受,极力进行劝阻和挽留。可母亲仿佛是铁了心似的,一定要我把她送回老家。拗不过母亲,我只好开车将她又送回了乡下。
在那间母亲住了大半辈子的破屋里,母亲一边张罗着给我做饭,一边满怀深情地对我说:“洒尕啊,你可千万别在心里怪妈,这间老屋,我住几十年,住惯了。再说,故土难离呀!”看着母亲一脸的泰然,我却总有种想哭的感觉。
后来回老家探望母亲,见她正和隔壁邻居的一班老姐妹们有说有笑地在唠嗑。母亲的精神非常好,与在城里判若两人。母亲见我回来,高兴地笑着说:“娃呀,可别是又来逼我进城的吧?金窝银窝,不如我自己的稻草窝哟。住在那城里的高楼,总感觉是悬吊吊的,就是没有住在这乡下的老屋心里踏实。再说,那城里到处花里胡哨的,叫人觉着憋闷,就不象在乡下这样自在。”
母亲说,她对城里的一切是那样的陌生,那样的格格不如。那熙熙攘攘的人流,那冷冷森森的面孔,那来来往往的车辆,那花花绿绿的商场,还有那毫无节制的喧嚣,那防不胜防的欺诈,都让她感到生份,感到压抑。
城里的空气也不大好,不如老家的清新。城里人多,却不如老家的亲切。隔壁邻居,不如老家的和睦友善。如果长时间在城里生活,准会折去好几年阳寿。乡下虽穷虽苦,但乡下人厚道,煮碗饺子,隔壁邻舍分着吃。有个三灾四难的,相互都能照应,也算是穷中有乐,苦中有甜。母亲给我说这些,无非是要我不再强求她进城,她舍不下老家。
老家地处滇西大高原的崇山峻岭深处。那个名叫蓑衣铺的小山坳,土地十分贫瘠。七沟八梁一面坡,除了石头就是瘦得冒烟的灰泡土。用家乡人的说法,就是这样的土地根本“不出种”。不但不出种,而且干旱、洪涝、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也十分的频繁。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其生活的奔波与艰难可想而知。
在这片贫穷的土地上,母亲一生几乎都在为我们全家能够摆脱贫困而没日没夜地操劳着,奔波着。生活的重轭,过早地消磨了母亲的韶华,累弯了她的腰身。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穿过一件象样的衣服,甚至连一双像样的鞋也没穿过。
老家这座七十年代的茅屋,是母亲省吃俭用,耗去了半生的血汗而建盖起来的。尽管现在它已变得门墙颓废,残破不堪,但在母亲眼里,它依然是那样的巍峨,那样的美丽,那样的温暖和亲切。是城里任何一间高楼大厦也无可替代,无可比拟的。
母亲始终不愿离开老屋,不愿舍弃那个贫穷的家。我懂母亲的心思:老屋虽破,但一草一木都凝聚着她毕生的勤劳和汗水,寄托着她的梦想与希望。她熟悉老屋里的每一件古旧的摆设,每一件朴素的家什。老家虽然贫穷,但那毕竟是母亲真正的家,是融注过母亲泪水、汗水和希望,寄托着母亲悲欢离合的家。
城里虽然比那一贫如洗的老家要好要舒适许多,但母亲总认为那是属于儿子的,不是她自己真正的东西。
穷家难舍,只有老家才是母亲真正的依靠,才是她避风的港湾。老屋所萦回着的那种恬静的氛围,那种和谐的情趣,那种古朴的气息,那种淡泊的意蕴,已经深深地契入了母亲的生命,融入了母亲的情感。
母亲所谓的“故土难离”,无非是在她的内心深处,早已对老屋产生了一种深深的依恋,形成了一种斩不断的情结。犹如血与肉,鱼与水,浑然不可分割。
生活在老屋,母亲心安理得。进出于老屋,母亲轻车熟路。除了理解,我没有任何理由来责怪母亲。城市千好万好,但那毕竟是别人的城市。只有老屋,才是真正属于母亲自己的,永远值得信赖,能够独自享有的,温暖的家。
老屋,就是母亲的根,就是母亲永远难以舍弃的乡愁。
故土难离,从母亲身上,我对这句俗语又有了一种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作者:李智红(公众号:咱们村)】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