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原因大全 >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师从孔子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师从孔子

时间: 陈孟0 分享

有那么多人师从孔子的原因是什么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有名的七十二贤人。孔子本人很有名声,但却不为君王所用,这些年轻人为什么愿意拜他为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师从孔子?是出于对知识的兴趣吗?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师从孔子

在上古时代,只有贵族是有修养,受教育的,为了维持他们的统治地位,他们起码要学学一加一等于几、骑马、射箭等等基本的为人处世的技术。

这一类教育的特权被牢牢地掌握在贵族阶级手中,这样才能为他们出将入相的人生岗位作准备。

在孔子之前一个历史时期,周王朝以武装殖民的方式重建政治秩序以后,又用周公礼法维系中央的权威。统治阶级丰富的知识体系是掌握在周王朝的官吏手里的。

但是平王东迁以后,周室衰微。大量知识从统治阶级流入民间,也就是孔子所曰“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从孔子的生平和他所传授的知识来看,他是受到过正统的周礼的教育的。

受过这些教育以后,他成了有修养的人,成为了君子。

虽然当时地方各国对周室中央是阴奉阳违,正所谓礼崩乐坏,但是当时除了中央以外,各地的文明程度都不是很高,急切地需要人才。

而且当时诸侯国对于黄金时代的认识还停留在秩序时代的阶段,虽然各个君主骨子里不用仁政王道,却不敢不敬仁政王道。

因此,儒家的门徒成为了君子以后就能够在周礼的秩序下生活和工作,这在当时是一件很能提升政治地位的资本。

孔子为人心肠很好,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不是贵族出身的人,让他们成为君子。而且他教书教的很好,这使得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教育家。

孔子虽然不为君王所用,却为君王所礼敬。孔子的学生受过教育,即使不抱死儒家的观点,放在当时也是非常通达的聪明人。

为什么那么多人推崇孔子?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孔子文化处于本土文化主流地位的时间是占多数的,对我国2500多年的封建文化影响最为深刻。他归纳和发展起来的“礼”、 “仁” 、“孝”、 “乐”等言论,至今仍然是人们为人处事的行为道德准则。他首先提出了统治者应该以“仁”治国,以“德”治民的主张,反对苛政与任意刑杀。同时,他也强调,民应忠于国忠于君。这为缓和阶级矛盾清除了思想障碍。

孔子留给世人的非物质遗产,大体可分为做人、处世和做学问三部分内容,这些理念迎合了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礼之用,和为贵”,这些几乎都已成为后人广泛接受的为人处世准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学习经验和技巧同样也深人心。

作为中国社会教育事业的鼻祖,孔子一生中的一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打破了官府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地位,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创立和总结了一套系统化的教学方法,主张对学生实行“应材施教”的方针,提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态度,这些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教育从业人员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科举制度,便是依据孔子教育思想量体定做的一套选材方案。

综观孔子一生的发展历程,我们不仅仅看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也看到了他在人性传播领域的卓越贡献。他为思想襁褓中的世人搭建了有别于神灵或者魔鬼的灵魂小屋,他为快乐或者悲伤的人规范了言行,他为富贵或者贫贱的人找到了和谐的纽带。我想,一群被孔子思想哺育着的孩儿,是无法遗忘母体那份温暖的。

为什么说孔子是每个人的老师

-孔子的学问来自于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通过一生学而时习之获得的,而不是仅向一两位老师学习。

2.孔子所学,志在圣贤,他使文武之道不坠于地,他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为师,继承、传述和发扬他们的思想,这体现在于他对春秋之前的历史文化的整理,都是有关中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而在当时,没有一个人能有孔子这样的志向,也没有这样的实践,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先民未有,孔子一辈子也没遇到过这样全面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人。

3.孔子在世的时候遇到过很多道德学问高尚的人,孔子都会向他们虚心请教,其中就包括向老子学习礼,向师襄学习乐,入太庙每事问,这些学习的过程对于孔子非常重要,但都不足以成为师承关系,他们只是帮助解决了孔子遇到的某些具体问题,或者是解决了孔子某一阶段的问题,而孔子的思想构成并没有完全受他们的影响。

4.孔子一生以古代典籍为师,这主要是周易、尚书、礼记、乐记等经典,还有当时可见到的周朝以及诸侯的史籍,对这些典籍的整理过程,也是他的学习过程,孔子的思想体系也主要是从继承中发展出来的。

5.春秋时代是一个礼乐崩坏的年代,上自周天子,下至庶人,都在为利益奔走,在那样的大环境下,偶尔还有一两个君子出现,但是,这些君子的品行往往只表现在一言一事可称赞,对于孔子所追求的圣贤境界相差太远,因此,孔子才有凤鸟不至,麒麟不生,未梦周公,种种感叹。

总之,孔子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之前没有人具备孔子这样完备的道德学问,是孔子好学不倦、孜孜以求,才把上古以来的中国文化核心价值整理出来,传将万代,这也就是圣人的基本含义,因此,除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样的人,谁能配得上做圣人的老师呢。

192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