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心凉是什么原因
背心凉是什么原因
每逢冬季,有些女士特别是更年期女性尤其怕冷,总感到手脚冰冷,腰背部像背着冷水袋似的。这是怎么回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背心凉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背心凉的原因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女性怕冷首先是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含量高,体内的热量容易转化成为脂肪储存在皮下。 女性新陈代谢较男性低,在雌激素的作用下,热量的合成作用大于分解作用,从而使体内热量释放较少;其次,女性一般不太喜欢活动,热量的产生就会更少,运动量不足,往往会造成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导致全身发冷,特别是手、足等末梢部位更觉得冷;第三,女性由于经期、孕期、产褥期或者患有贫血、胃肠道疾病以及久病体虚,机体抵抗力下降,也会导致怕冷;第四,缺铁、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是女性怕冷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背心凉怎么办
一般感觉到背心冷大多数是因为中阳不足导致的虚寒,你可以用些中药物治疗改善这个症状,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还有金贵肾气丸,或者是服用黄芪建中颗粒,这些都可以温补中焦阳气。平时不要吃太多肥腻的食物,例如肥肉、烧烤、烤鱼、零食薯片等,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蔬菜的例如木瓜,水果的例如苹果、杏子、桃子等,还可以吃些羊肉、牛肉、鹿肉、动物肝脏,海产品的有鳗鱼、海虾、海参等。
注意过度苦寒、冰凉的食物易伤肾,如芦荟、苦瓜、雪糕、鹅肉、啤酒进食过多都伤肾,应该多食黑色素含量高和温补性中药如黑米黑豆等。适当运动可延缓衰老,但强度不宜太大,应选能力所及的运动项目,以促进血液循环,可改善血淤、气损等情况。散步、慢跑、快步走,或在鹅卵石上赤足适当行走,都会促进血液循环,对肾虚有辅助治疗作用。
对寒冷耐受力低的女性,血液中铁元素含量不足,也常伴有血浆中铁元素含量不足,也常伴有血浆中甲状腺素降低。女性每月经期可导致铁的损失。按照营养学家的要求,妇女每日应摄入28毫克铁。但大多数女士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因而怕冷。 甲状腺素有“生热”的作用,能使人体基础代谢增高,皮肤血液循环加快,增加体热。当甲状腺功能减退,也就是甲状腺分泌不足时,产热少,人会怕冷。因此,女性如果营养缺乏,低血压或患“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也会引起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不良,特别是肢体末梢循环障碍,导致手脚冰冷。
更年期妇女因体内性激素平衡失调,导致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其所支配的心脏、血管、胃肠等功能活动受到影响,使人产生冷感。此外,穿衣不当、饮食不调、好静少动等,也会加剧女性冬季怕冷。 冬季怕冷的女性应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伏案久坐的职业女性,更应重视活动,通过肌肉运动来提高身体的新陈代谢,以产生更多的热量来抗寒。冬天怕冷的女士除了每日三餐摄入充足的热量外,应该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鱼虾、牡蛎等;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羊肉、牛肉、狗肉、蛋黄以及豆类、蔬菜等。
背心凉的治疗用药
【证治方药】
(一)风寒束表
1,临床表现:背冷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而滑润,脉浮。
2,病因病机:风寒束表,首犯太阳,阳气受阻遏,无以敷布。
3,治法:解表祛风散寒。
4,方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加减。
药物:羌活10g,防风10g,苍术10g,细辛3g,川芎6g,白芷10g,麻黄3~6g,炙甘草6g。
方义:羌活、防风、川芎、白芷祛风,麻黄、细辛解表散寒,苍术燥湿,甘草调中。
加减:口渴心烦加黄芩、生地清热。
5,变通法:如有化热者,可用大羌活汤(《此事难知》)加减,药用羌活、独活、防风、黄芩、生地、知母、川芎、白术等,解表散寒、燥湿清热。
(二)痰饮内伏
1,临床表现:背冷如冰,咳嗽或喘。痰多稀薄色白,头目眩晕,不欲饮水或喜热饮而不多,腹胀纳少,全身倦怠乏力,或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沉滑。多发于久病体弱,年老气衰之人。
2,病因病机:水湿停留,凝聚成饮,痰饮留积之处,阳气被阻遏而不能敷布,故背冷。
3,治法:温化痰饮,通阳化气。
4,方剂:苓桂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加减。
药物:茯苓12g,桂枝6g,白术6g,五味子6g,干姜6g。细辛3g,甘草6g,半夏6g。
方义:白术、茯苓、半夏健脾和胃,桂枝通阳,五味子、干姜、细辛温化痰饮,甘草调中。
加减:脾阳虚衰明显,四肢不温、腹痛便稀者,加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呕吐痰涎量多,脘部冷痛,加生姜、吴萸降逆和胃。
5,变通法:脾阳虚者以健脾除饮法,可用茯苓饮<《外台秘要》)合茯苓丸(《指迷方》)。有肾阳虚者用肾气丸(《金匮要略》)合指迷茯苓丸,温肾化饮。
(三)中气虚亏
l,临床表现:背冷侵寒,时作时止,乏力倦怠。舌质嫩红,苔薄白,脉虚软。
2,病因病机:脾气不足,清阳不升,阳气不足以温煦于背而致。
3,治法:盘气升阳。
4、方剂:益气升阳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芪15~30g,党参10~15g。炙甘草10g。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6g,白芍6g,柴胡5g,泽泻6g,防风3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柴胡、防风升清阳,泽泻、茯苓降浊阴,半夏和胃,白芍养血。
加准:背冷畏寒甚者加附于、干姜温阳散寒。
5,变通法。可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四)阳虚寡盛
1,临床表现:背冷喜暖,肢冷蜷卧,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润,脉沉迟。
2,病因病机:阳气虚亏,阴寒内盛,不足以温养背部。
3,治法:温阳散寒。
4,方剂:附子汤(《伤寒论》)加减。
药物:淡附子12g,茯苓10g,人参5g(另煎,兑服)。白术10g,白芍10g。
方义:附子温阳。人参益气,茯苓、白术健脾,白芍敛阴。
加减:背冷喜暖甚者加桂枝、干姜温阳散寒。
5,变通诸:可用附子理中汤(《局方》)加减。
【针灸治疗】
取穴:
①中脘、神期、气海、关元。
②肺俞、脾俞、肾俞。交替用。
方法:艾炷隔姜灸,每次每穴5~7壮。
疗程:每日或隔日1次,5~7次为1疗程。
背心凉是什么原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