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汉字的原因
时间:
欧东艳656由 分享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已经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使用的汉字的原因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使用的一种刻在龟壳、兽骨上的文字。古书上记载,最初人们用来记事的方法是用绳打结、用刀刻符号。
到了商周时代才出现了这种甲骨文。在可识的汉字中,它是最古老的文字体系,最初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出土。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4500字左右,可以认识的有1700字左右。据《甲骨文编》记载,甲骨文中有很多象形字,还保存着鲜明的图画痕迹。商代的文字结构不严格,字形不规整,笔划复杂,不便于书写,到了西周,汉字逐渐趋于方整,表现出线条平直化,现在形成的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