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零食的随笔写作:泡面
编者按:泡面是我们很多人钟爱的零食,讲到泡面也是有一番研究的,有着个性特点,让人喜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泡面。
午夜時分,餓了!左看右看除了几袋油茶,眼下也沒有什麼可以充飢的東西。从同事處拿了一袋泡面,充充饥吧!
今天一天吃了三顿泡面,老實講,有点厭煩了。單包泡面只有一百來克,肯定不够吃,再加點什麼?翻出上次剩下的海苔鍋吧、還有脫水的干香菇一番加工,倒也色香味俱全。囫圇吞棗確實不錯。得意之余就把連同早起在光州宾館一起吃泡面的美照给poing了出去。能在這異國他鄉吃上泡面,也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不论怎麼讲,韓國之行還是要好于以往。在歐洲,這泡面如同"阿香婆"一般珍貴,都快成奢侈品了。可這泡面对於在韓國工作的中國人來说,雖说算不上什麼奢侈品,却也靡足珍貴。
我工作在异国他乡,心里却时刻惦记着家乡。那边的亲人,朋友也在时刻关注着我的工作和生活。果不其然,詩人官华老師首先点贊。接着好久不見在市局工作的建宇兄发來一張陝西大捞碗吃面的照片,并且幽默地調侃着说:我就想把你馋(陝西方言:一一一一)一下。我是非常的高興,因為我正被愛所包围。
回味從昨晚到現在24小時所發生的一切,好似在作梦。今天是偉大的祖國母親69岁華誕,手機社交媒體上都是被一份濃濃的情感所包围。然而對於离國别家,工作在域外的海外游子來讲,也許更為浓冽。与母親只隔着一片浅浅的海弯,這儿沒有滿街招展的國旗,這儿沒有滿街深情的歌聲。但我想《我愛你中國》熟悉的旋律都曾在每个人的腦海浮過。在内心同样深情地赞美伟大的祖国。浪跡天涯無論在何方,都不曾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國人,是一名中國工人。个人的所作所為,其實也是共和國母親的一張名片。
"叮咚",又來了回書。是大弟紅軍發來的簡訊,"哥,你在韩国那边条件不错,总吃泡面对胃不好,以后就别吃了。他是外科醫生,从小一起長大。相對於在美國游學的二弟斌子來說,其實這几年见面不多,我忙,他更忙。然而就是這簡單之极的一句話瞬間让我泪奔。我知道他是心痛我,然而韓國這边物價高,但是我們的收入非常有限。加上我貪玩,花費不小。所以也就只能在吃上凑和点了。再說吃泡面對於我們吃過苦头的六零后(1969年)來说其實這不算什麼,我求學的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剛剛開始。由於我是農村的孩子,相對於我們的父輩。不餓肚子就非常不容易了。虽然那时候带的馒头总是有点黑。今天的孩子是幸运的,八十年代要能吃上一袋泡面,对我来说那簡直是天方夜譚。有一年,我記得村里有台灣歸來的台胞竟然把它當點心一样,每家給分上兩袋。可见無论吃什麼,怎麼吃,什麼時候都会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國内國外我接觸了很多外國朋友,英國人、美國人、韓國人、波兰人、越南人、非洲國家人。从言行舉止,文化自信。無不是和他的祖國名字联系在一起。
雖然有點黑色幽默,因為我展现給親人的都是美好的一切。不是我爱慕虚荣,只是不想让母親妻子牵掛。改革開放40年,我的涉外工程工作也進行了22年(1996年西班牙),面對這個繽紛的世界,總的來说是有進步的。不变的是帶泡面的老傳統,变了的是人们的精神風貌。我一个技校畢業的安裝工人。都敢騎腳踏車沿江夜行70公里从mokpo到光州去会韓國朋友,住星級酒店,我在问自己。哪來的自信心?而且我并不是盲目行動,行走前作足功課,了解當地治安、路况。准备齐全,并且GPS全程定位,能怎幺樣?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是工人,我是中國工人。我感恩這個日新月异的時代。我感恩這個日益强大的祖國。我們感恩我所拥有的一切。哪怕是一滴水,一口純靜空氣。我在憧憬着有一天把"泡面"的故事讲給明天的孩子们听。
作者:仵向阳
公众号:金水文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