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各种云及其代表的天气变化
天上的云,它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等,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里按国内专业人士采用的,即《中国云图》的分类标准,将天上的3族10属共29种云代表的天气(一般情况下)作一介绍。当看见天上云的时候,对比其形态特征,确认其种类,即可对当前的天气作出一个概略的预判,这也算比较傻瓜式的方法了。
看云识别天气
一、低云。
包括层积云、层云、雨层云、积云、积雨云五属(类)。低云多由水滴组成,厚的或垂直发展旺盛的低云则是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混合组成。云底高度一般在2500米以下,但又随季节、天气条件及不同的地理纬度而有变化。
1、层云
云体均匀成层,呈灰色很像雾,云底很低但不接触地面。层云一般预示晴好天气,偶尔会下毛毛雨或米雪。
2、碎层云
碎层云属于层云的一个分支,由层云分裂或浓雾抬升而形成的支离破碎的层云小片。预示好天气。
3、透光层积云
云块较薄,呈灰白色,排列整齐,缝隙处可以看见蓝天,即使无缝隙,云块边缘也较明亮。一般预示不会下雨。
4、蔽光层积云
云块较厚;显暗灰色,云块间无缝隙,常密集成层,布满全天,底部有明显的波状起伏。变厚则天气变坏,分散则天气晴好。
5、积云性层积云
云块大小不一,呈灰白或暗灰色条状,顶部有积云特征,由衰退的积云或积雨云展平而成。天气慢慢变好。
6、荚状层积云
云体扁平,常由傍晚地面四散的受热空气上升而直接形成。晴好天气。
7、堡状层积云
下面那一排
云块顶部突起,云底连在一条水平线上,类似远处城堡。可能会有雷雨。
8、雨层云
低而漫无定形,云体均匀成层,能完全遮蔽日月,呈暗灰色或灰白色,云底常伴有碎雨云。云层水平分布范围很广,常布满全天。云层厚度达4000-5000米。下连续的雨雪。
9、碎雨云
云体低而破碎,形状多变,呈灰色或暗灰色。降雨前后出现。坏天气。
10、淡积云
个体不大,轮廓清晰,底部平坦,顶部呈圆弧形凸起,状如馒头,其厚度小于水平宽度。晴好天气。
11、碎积云
个体小,轮廓不完整,形状多变,多为白色碎块,系破碎或初生积云。晴好天气。
12、浓积云
个体高大,轮廓清晰,底部平而暗,顶部圆弧状重叠,似花椰菜,其厚度超过水平宽度。继续发展会变积雨云,如果崩溃则天气晴好。
13、秃积雨云
云顶开始冻结,圆弧形重叠,轮廓模糊,但尚未向外展。继续发展预示雷雨天气。
14、鬃积雨云
云顶有白色丝状纤维结构,并扩展成为马鬃状或铁砧状,云底阴暗混乱。预示雷雨天气。
二、中云种类
中云多由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它们混合组成,有的高积云也可由单一的水滴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2500-5000米之间。中云只有两属:高层云和高积云。
15、透光高层云
云层较薄,厚度均匀,呈灰白色,日、月被掩轮廓模糊,似隔一层毛玻璃。
16、蔽光高层云
云层较厚,足灰色,底部可见明暗相间的条纹结构,日、月被掩,不见其轮廓。这是最难预测天气变化的云,要根据前后出现的云及大气环境才能确定。
17、透光高积云
云块较薄,个体分离、排列整齐,云缝处可见兰天;即使无缝隙,云层薄的部分,也比较明亮。晴好天气。
18、蔽光高积云
云块较厚,排列密集,云块间无缝隙,日、月位置不辨。预示坏天气。
19、荚状高积云
云块呈白色,中间厚,边缘薄,轮廓分明,孤立分散,形如豆荚或呈柠檬状。天气晴好。
20、堡状高积云
下面那一排
云块底部平坦,顶部突起成若干小云塔,类似远望的城堡。可能会有雷雨。
21、絮状高积云
云块边缘破碎,很象破碎的棉絮团。预示坏天气。
22、积云性高积云
云块大小不一,呈灰白色,外形略有积云特性,由衰退的浓积云或积雨云扩展而成。天气变好。
三、高云
包括卷云、卷层云、卷积云三属(类),全部由小冰晶组成,云底高度通常在5,000米以上。
23、毛卷云
云丝分散,没有融合现象,呈平直或弯曲的云体;状如乱丝、羽毛、尾等,中部比较突出,但不融合没有带钩或成团簇;纤维结构明晰,没有阴影。短期天天气晴好。
24、密卷云
云丝密集聚合成片状,有阴影部分,云体一般较厚,太阳经过其上面时可使太阳光辉减弱。合则天气坏坏,散则天气晴好。
25、钩卷云
云丝平行排列,顶端有小钩成小团,类似逗号。在其上部有小团簇,钩卷云的主体多数排列平行呈系统地侵入天空。阴雨天气即将到来。
26、伪卷云
已脱离母体之积雨云顶部冰晶部分,云体大而浓密,洗白但中部常伴有阴影,经常呈铁砧状,是积雨云母体衰退后剩余的上面的砧状部分,因此也称为砧状密卷云。雷雨正在消散。
27、均卷层云
云幕薄而均匀,看不出明显的结构。一般预示天气即将变坏。
28、毛卷层云
云幕的厚度不均匀,丝状纤维组织明显。合拢天气变坏,散开天气晴好。
29、卷积云
云块很小,呈白色细鳞、片状,常成行或成群,排列整齐,似微风吹过水面所引起的小波纹。卷积云只有1类。预示坏天气。
更多野外求生技能,请搜索关注公众号:野外求生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