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范增论阅读题答案参考

时间: 维维20 分享

范增论是苏轼早期的史论。作者当时阅历不深所以其中提出了一些范增应该杀死项羽的书生之见。但文章立意不落俗套能翻空出奇随机生发极尽回环变换的姿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范增论阅读题答案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增论

苏轼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 疏远

B. 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离间

C. 羽既矫杀卿子冠军 假托君王之命

D. 人臣之分也 职责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增之去,善矣 晋,何厌之有

B. 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 木欣欣以向荣

C. 非羽弑帝,则帝杀羽 非死则徙耳

D. 而欲依羽以成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文中引用《易》和《诗》中的话,其作用是以此为论据,证明范增若能见微知著的话,那他早就该离项羽而去了。

B. 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项羽杀上将卿子冠军时就离他而去,因为卿子冠军地位在项羽之上,若项羽不杀卿子冠军,也必不会容纳足智多谋的范增。

C. 苏轼认为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的存亡,岂止决定楚国的盛衰;范增也与此祸福相关。绝没有义帝被杀,而单单范增能够长久得生的道理。

D. 苏轼评论义帝,称他是天下的贤君,仅仅是派遣沛公入关而不派遣项羽,在稠人广众之中识别宋义并且提拔他做上将军这两件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5分)

(2)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5分)

答案:

1.A (疏,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2.C (A.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B.介词,因为/连词,表修饰关系 C.均为连词,就是 D.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递进关系)

3.B 苏轼认为范增应在项羽杀宋义时离开的主要根据是宋义被杀,说明项羽背叛了义帝,必不会相信主谋立帝之人。

4.(1)如果替范增考虑,有能力诛杀项羽就杀了他,不能杀他就离开他,岂不是毅然决然的大丈夫吗?(“为、计、则、毅然”各1分,反问语气1分)

(2)意见一致就留下来,意见不合就离开他,不在这个时候明白去留的分际,却想依靠项羽成就功名,(见识)浅陋啊!

范增论阅读题答案参考相关文章:

百鸟朝凤阅读题答案参考

说明文阅读练习题附带参考答案整理归纳

记叙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整理归纳

极光阅读题答案参考

记叙文阅读练习题以及参考答案整理

说明文阅读练习题附带参考答案整理

奇迹阅读题答案参考

司马祠阅读题及答案参考

最是读书滋味长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百花园阅读题答案参考

698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