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各学科学习方法 > 阅读答案 > 活到老学到老为题的800字作文

活到老学到老为题的800字作文

时间: 巩诗1173 分享

活到老学到老为题的800字作文

  岁月不居,天道酬勤;翰墨飘香,书海流韵。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为孩子的幸福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从此刻起,让我们到学习啦一起迈向前进的方向吧!

  师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然听到晋平公叹气说:“有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可我现在已70多岁,再想学也太迟了吧!”师旷笑着答道:“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晋平公有些不高兴:“你这话什么意思?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答非所问!你不是故意戏弄我吧?”师旷赶紧解释:“我怎敢戏弄大王您啊!只是我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吧。”晋平公听了,点头称是。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

  活到老,学到老

  第一篇:

  师旷和晋平公的对话,突出“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的主题.从少年、壮年到老年,每个阶段虽然学习的效果不同,但是学习是始终不能放弃的事业。这是每个向上者的需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终身学习无疑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必要保证,更是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

  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地“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华罗庚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从小爱动脑筋,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但因家境不好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当店员,故一生只有初中文凭。失学以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由于刻苦自学,终于在数学上初露锋芒,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先生的高度重视,经过他的推荐,于1931年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负责管理图书、公文、打字等。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华罗庚的勤奋好学感动了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推荐他去剑桥学习深造,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所必要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烦之心。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之所以提出“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岂是只用短短几十年就能学得完的吗?故先贤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一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

  “生有涯,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实践知识,还要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因为知识也在日新月异,旧的知识会不适应这个社会快速前进的车轮。如果你不努力去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

  第二篇:

  我们身边都有值得我们敬佩的人,我最敬佩的人就是我外公。他总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汽车也越来越普及,外公看到身边很多成年人都有车的时候,常常对我爸爸妈妈说:“你们这些成年人,都会开车,我年纪都这么大了,我还不会开车,我应该学学开车啊!”我们的心理有些不踏实,因为外公已经62岁了,手脚没有年轻人那么灵活,我们劝他别学了,他每次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人一直活到老,那还不是要学习进步嘛!”。我们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不想打击他的激情和信心,只好答应了。

  外公的记忆性不太好,所以他天天都带着一个小本子去学车,把学到的东西都记在上面,要是万一忘了就拿出来看看。他每次学车回来都试着给我们背诵他每天学习的笔记,一边讲一边用手比划着,别人学车差不多20天左右能学完的项目,但外公整整用了2个月才学会。他总是在学下一部分前,要去认真的翻那个小本子,说是把要点完完整整的背下来,做到烂熟于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外公终于通过驾照考试了,真为他感到骄傲!他小心翼翼地把车开到门前,然后来回慢慢的开着练手,慢慢感觉自己练的差不多了,就又在村子里僻静的公路开着练习,直到我们给他好评他才敢上路。

  “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我外公常常说的一句话,他还有坚持不懈的精神,真令我敬佩他。

  我会把“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铭记于心,把外公这种坚持不懈不服输的精神铭记于心,时刻勉励自己、激励自己在求学的路上不断进步。

  第三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类自呱呱坠地便开始了学习之路,学习贯穿我们的一生。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的日常习惯。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足之心。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师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然听到晋平公叹气说:“有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可我现在已70多岁,再想学也太迟了吧!”

  师旷笑着答道:“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 晋平公有些不高兴:“你这话什么意思?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答非所问!你不是故意在戏弄我吧?”

  师旷赶紧解释:“我怎敢戏弄大王您啊!只是我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吧。”晋平公听了,点头称是。

  据统计,当今世界90%的知识是近三十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而逐渐流失。因此,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加油”,“充电”。

  华人首富李嘉诚,每天晚上看书学习。比尔·盖茨说过: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

  现在人工智能普及,无人餐厅、无人超市、无人驾驶……科技高速发展,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的价值在哪里?需要深思,需要学习,需要蜕变……世界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人们要适应变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拒绝拖延,拒绝三分钟热度,拒绝自我设限,拒绝恐惧!Just Do It!

  别以为岁月漫漫,人生很长。其实,时光飞逝,来日不长。努力把每一天都过的没有遗憾!

  【解析】

  本题为材料作文。需要理解故事内涵,提炼中心思想。题目通过师旷和晋平公讨论“人到晚年,是否需要学习”的故事,引发了我们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时间”的思考,体现出“活到老,学到老”的主题。故事中师旷在劝诫晋平公学习的同时,也是启示我们当代教师,要不断学习,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因为教学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只有将社会上、国际上最新、最热的知识不断地传授给学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应对这个飞速变化的社会。

  通过对终身学习重要性的阐述,呼吁教师们不断学习,学习实践知识,充实理论知识,以新的知识、先进的理念教育学生。第二段通过陶行知的话引出终身学习,即“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地‘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第三段列举华罗庚终身学习成就非凡的例子,第四段通过先贤的名言进行道理论证,说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结尾呼吁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更好地为教书育人做贡献。本文大篇幅地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进行论述,运用名人名言作道理论证,列举数学家的正面事例作举例论证,层层剥茧地论述“终身学习”这一主题。行文体系是“论点一论证(事例+道理)一结论+引申”。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