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精品教案
《天时不如地利》通过课文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联系。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精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精品教案一
教学目标:
掌握孟子的文学常识及其政治主张,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论证思路,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体会论证过程中双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准确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掌握通过类比论证、正反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证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做“仁”?
2、孔子处于春秋末期,春秋之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战国”二字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点?你认为战国的国君最关心的是什么?
3、身处战国的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对一心只想通过战争征服他国的战国君王们,智慧又擅长辩论的孟子会用什么办法来推行儒家“行仁政,爱百姓”的政治主张呢?他是怎么把齐桓公、晋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国君主 “骗”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与其叫《天时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读课文、翻译疏通
1、自读课文,读出孟子向君王游说说理时的自信。
2、集体朗读,读出说理的气势,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方法。
3、同学互译,圈划不理解的字词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译,重点强调。
城、郭、是、池、环、兵、委、去、域、亲戚、至、顺
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认为孟子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教君王如何攻击别的国家吗?)从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读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后来引申为“方法、法则”的意思。结合孟子的政治主张,你认为孟子这里谈到的“人和”之“道”具体指什么?
施仁政、民贵君轻——爱百姓
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道”
3、本文的论证中心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达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的意图是规劝当时的统治者施行仁政。
4、作为一篇议论文,一般会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议论过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再读文章。
四、论证过程
1、在战乱不止,各国之间你死我活的战国时代,如果说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会不会采纳呢?善辩又有些“狡猾”的孟子采用了什么办法?
通过军事引起君王的兴趣,再通过层层说理慢慢将君王引入自己设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从军事角度说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节、第三小节与第一小节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举出事实论据,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论述的角度有什么不同?孟子在这里使用双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正反论证,加强说服力。 双重否定句增强语气。
4、你认为为什么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内因决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问题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讲完军事之后,将“人和”最重要的道理类比到了治国的领域之中,在第四小节作者主要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属于道理论证。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增强语势,更有说服力
6、那么孟子认为怎样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论证。
7、至此你认为孟子的道理说清楚了吗?请理出孟子的论证过程。
8、“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句话是主张打仗的还是不主张打仗的,为什么?
看似教君王怎么打仗,其实文字背后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是不会随随便便打仗的,君子爱好和平,只有万不得已才打仗,如果君王热衷于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见孟子的“狡猾”
五、复习总结
1、请同学们回顾以下,孟子是怎样从吸引君王的兴趣开始一步一步引导君王,最终把君王引向孟子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的?
君王听说孟子要谈论打仗的办法,一定认真聆听,经过孟子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以及从军事类比到治国方略,便会被孟子严密的论证牵着鼻子走,打心底里认为要打胜仗,治理好国家确实需要“人和”。这时,落入孟子事先布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问“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么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2、通过这篇文章,你学到了哪些论证自己观点的方法?
3、联系实际生活,谈谈你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精品教案二
教学目标:
通过朗读,了解课文大意,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关系。
了解课文层层递进的写法。
教学重点:
积累字词,正确理解作者观点。
一、导入课文
我们刚学了《论语》八则,了解到孔子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称为“圣人”。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思想,被称为“亚圣”,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仁政”。我们今天要学的《天时不如地利》也体现了这种精神。
二、散读、齐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
2.注意断句、标点符号停顿要读出来
3.说说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
五、作业
1. 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三、借助注释了解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并且圈划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子的翻译。
2、质疑解疑与归纳补充
班级讨论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
3、积累几个实词和虚词
之:三里之成,七里之郭:的
环而攻之:指城郭
而:环而攻之而不胜:前,表承接;后,表转接。
夫:发语词,表示下面要发表议论
然而不胜者,……:这样却
亲戚畔之:内外亲属
去:委而去之 放弃
域:限制,名词作动词。
畔:通”叛”。
4、掌握几个句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四、理解课文结构及孟子思想
1、本文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确: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三段:分析论点
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段:总结论点,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2、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并称为“孔孟”。
四、朗读训练
五、作业
1. 背诵
2.分类积累词句
3.拓展:结合学习生活实际,理解名言警句
小学六年级语文《天时不如地利》精品教案三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层层递进的写作方法,体会文中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2.正确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相互联系。
3.懂得“人和”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自觉为社会和谐尽一份力。
【课文题解】
1.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奉为“亚圣”。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书,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
【串讲课文】
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译:孟子说:“得天时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翻译:譬如一座内城三里、外城七里的城邑,敌人包围攻打却不能取胜。
原文: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翻译:敌人围攻一定是选择得天时的时日了;可是没有胜利,这说明得天时不如得地利。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译:城墙筑得不是不高,护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铠甲不是不锐利坚固,粮食不是不多;可是(当敌人进犯时)弃城逃跑,这说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所以说:限制人民不必靠国家的疆界,巩固国防不必凭山河的险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强大(兵器和铠甲的锐利坚固)。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得到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多,失去正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少。
原文: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翻译:帮助他的人少到极点,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极点,天下都归顺他。
原文: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让天下都归顺他的人,攻打连内亲外戚也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人要么不打仗,要打仗一定会胜利的。
【课文结构】
本文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句),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次,(第2-4句),列举两个事例,从攻守两方面分别论证分论点。
第三层次,(第5-8句),进一步论述“人和”的重要性,得出论断,点明主旨。
【课文分析】
《天时不如地利》一文观点鲜明,结构严谨,很有气势。
文章开头两句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有利于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文章列举“攻而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事例,来论证观点。
文章最后又用“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仅靠“天时”与“地利”条件,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结尾归结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
文章强调“人和”的重要性,推而广之,方方面面应该“以和为贵”。
【思维训练】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论据是什么?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两个论据分别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本文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既摆事实,又讲道理。 先用“环攻不胜”和“委而去之”两个论据证明论点;然后又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道理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4.本文大量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排比。 增强论述的语气。
5.本文的君子是指什么?(用文中词语回答。)
“得道者”
6.为什么“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天时”、“地利”是客观的,外在的,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而“人和”是主观的,内在的,在事物发展变化中起着决定作用。所以“人和”比“天时”、“地利”更重要。
7.本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顺应民意,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得施行仁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