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初中八年级语文《蜡烛》优质教案范本

时间: 李斯21287 分享

  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蜡烛》优质教案范本,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八年级语文《蜡烛》优质教案范本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

  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点拨、自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说到蜡烛,你们能想到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奉献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李商隐-无题)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李商隐-巴山夜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苦.(杜牧-赠别其二)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歌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感受小说中烛光里别样的深意。

  (二)作者介绍

  西蒙诺夫,是苏联作家。这是一个大家比较陌生的作家,他的作品多为战争题材,尤以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军事小说而。如《日日夜夜》《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的夏天》等。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他作品中,常常出现生动的战时细节描写,但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和性格变化比较少。

  是不是这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三)梳理故事情节

  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20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法西斯展开了激烈的争战.在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英勇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不忍红军烈士暴尸战场,冒着德国人的炮火安葬红军战士.她用双手舀干弹坑里的积水,把烈士的遗体拖进弹坑,摆正遗体,并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双手捧土,一捧一捧堆成坟堆,埋葬了烈士.为悼念烈士,她拿出珍藏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上,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

  (四)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听完**同学的复述这个故事后,同学们觉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感人还是震撼?)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感人呢?(环境、人、物三者考虑)

  A.环境(衬托)

  a.故事发生再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描写,找找看,哪些地方对环境进行描写?(第16.18.20.24.27段)

  b.思考下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当时环境危险,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B.人物--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

  故事的主角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刻画,采用什么方法呢?

  (心理?语言?肖像?神态?动作?)

  外貌描写:

  “她太衰老了”:年老体弱--拖动、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黑围巾:(4次:20.28.40.41):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

  动作描写:

  老人对烈士做了什么事情呢?(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

  掩埋烈士:非常吃力

  安葬烈士:亲人礼葬

  守护烈士:充满敬意

  在描写这样一位年老体弱的老人在掩埋烈士、安葬烈士、守护烈士时,作者具体用了哪些动词比较震撼人:

  “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体衰;

  “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拖”:年老、行动不便、艰难

  心理活动:(讨论课后练习第三题)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C.物--蜡烛

  文中多次提到蜡烛,有哪些地方提到蜡烛了?谁能告诉我蜡烛的来历呢?为什么多次提到蜡烛呢?

  本文烛光(6次)的象征意义:

  第28段:交代了蜡烛的来历,说明了这支蜡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虽然渺小,但却是老妇人的宝物,老人把它最珍贵的宝物奉献给了烈士,也反映了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结尾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烛光的写照,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烛光,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胜利之光;烛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烛光,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小结:蜡烛的深意:

  1.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2.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3.象征老人对红军战士的爱戴与敬意

  4.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五)全文小结

  文中的南斯拉夫妈妈不顾生死,不顾年老体弱,满怀爱意地埋葬苏联红军烈士的遗体,这种感情,达到了跨越国界,*情深的境界。希望每个同学都能体会到这种美好的感情,并且在今后的日子里,付出多一些爱,收获更多的快乐。

  板书设计

  蜡烛

  西蒙诺夫

  初中八年级语文《蜡烛》优质教案范本二

  训练重点:

  学习用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步骤:

  1、导入

  板书课题

  2、简介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3、检查预习(正音、解词):

  瓦砾l 地窖jio 匍p’匐f’ 揣chui 鞠j‘躬

  颤chn巍巍 永垂不朽 肃穆m”

  4、自由读,感知课文

  ⑴概述故事

  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⑵自由谈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提示: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5、扩展延伸

  【讨论】:

  ⑴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⑵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找出文中下列内容: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3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劳力衰;3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6、课堂练习

  ① 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二、三题

  ② 辨词练习(例句见课文)

  烧毁、烧焦、 珍藏、珍爱、 耸立、肃立、

  初中八年级语文《蜡烛》优质教案范本三

  一.导入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

  二、朗读课文,思考: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蜡烛?作者共写了几处?课文中哪一句话意味深长?

  三、师生共议

  是老妇人珍藏45年的结婚红喜烛,意义不一般。

  对蜡烛的六次描写

  ①她又在衣袋里摸了半天,摸出火柴来。她把那大蜡烛插到坟堆的顶上,点了起来。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

  ②炮弹爆炸的当儿,蜡烛的火焰不过抖了一下。

  ③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有一次,竟给震倒了。

  ④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⑤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⑥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齐读,体会用意。

  蜡烛的深意: a 象征红军战士的生命之光

  b 象征两国人民的深厚情意

  c 象征他们之间的*深情

  d象征和平、希望和胜利。

  四、如果文中没有“蜡烛”,能否表达出这么多的意思?

  五、再读课文,提出你思考的的问题

  六、课文背景资料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课文扩读材料。

  勇气

  D.C.狄斯尼(选文略)

  使用建议: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一次规模空前的正义战争。战争使亿万人民处于法西斯的铁蹄之下。然而真正强大的不是法西斯,而是人民,人民中间蕴藏着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人民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正如*所说:“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将赢得战争,赢得和平,又赢得进步。”与课文相似的是,《勇气》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被侵略国的人民与解放人员之间发生的故事,并且文中也有“两种勇气”“两次收留”,为学生尝试“归类品味”阅读提供了良好的文本,可以成为这种学法的“试验田”。

256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