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里给大家分享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方便大家写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时参考。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1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复习生字词。
租界 模范 中华不振 帝国主义
巡警 吵嚷 惩处 训斥 耀武扬威
铿锵有力 喝彩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回忆课文内容,思考:这三组词分别出现在本文的哪三件事中呢?
3.交流:少年恩来初到沈阳,听了伯父的话后,心中充满了疑问,他常常想……他都想到了什么?
二、课外内结合,理解“中华不振”
(一)品词析句,体会“中华不振”。
1.默读7、8自然段(第二件事),思考:少年恩来来到租界,看到了怎样的情景,画出感受深的语句,把体会写在书上。
2.汇报交流:
预设1:学生能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行为、神态的词语,体会到妇女可怜,洋人可憎,巡警可耻可悲,围观群众无奈等。
预设2:学生对“中华不振”的体会还不够深入时,教师抓住妇女这一典型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采取的策略:
(1)对比读描写租界的语句和描写妇女的语句。
(2)引发思考:妇女“原指望”的是什么?得到的又是什么呢?
(3)进入情境:如果你在场,看到这幕情景,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讨论:围观的人们和我们一样愤怒,但他们却“只能劝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体会当时的情境,完整朗读这个典型事例。
(二)资料拓展,理解“中华不振”。
1.第一次交流资料(社会背景):从收集的资料中,筛选出反应帝国侵占我国领土,欺侮我们同胞的资料进行交流。(资料:略)
2.教师补充典型资料:(视频+介绍)
1868年,上海的租界当局建了一个外滩公园。租界当局不允许中国人入内,中国人民愤怒了,他们联名向租界当局抗议,但外国人根本不把中国人放在眼里,没有多久,在上海外滩公园门口,竟然挂出了这样一块刺目的牌子:“华人与狗不得入内!”。
3.联系上述资料,谈感受,理解“中华不振”。
(三)有感情地朗读7、8自然段。
1.回读伯父说的话。
2.带着此时的感受读七、八自然段。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发生在租界地的典型事例,深入读书,点拨学生细细咀嚼语言文字,在读读、品品、议议中,一步步与文本展开深层次的对话。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课外资料,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构建身临其境的情感场。课内外结合,了解旧中国的现状,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为突破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这一难点做好铺垫。
三、读写悟情,感受志向远大
(一)读懂内容,理解“崛起”含义。
1.自由读9—17自然段(第三件事),思考:少年周恩来在修身课上是怎么说的?
2.运用换词语填空的方式,理解“崛起”的含义:
“为________________而读书!”
3.继续运用补充句子的方式,来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志向与同学们的不同。
同学们是怎么说的?
“为___________________而读书。”
(二)读中悟情,体会志向远大。
1.练习朗读少年恩来说的话:你想怎么读?为什么?(抓住“清晰”“坚定”“!”交流自己的体会。)
预设: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依据学生体会的情况,相机引导,层层展开,深入体会。
(1)读议中深入体会什么是“清晰”的?
层一:周恩来说的话是清晰的。
层二:周恩来读书的目的是清晰的。
(2)读议中深体什么是“坚定”的?
层一:周恩来说话的语气是坚定的。
层二: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是坚定的。
2.自由练读这句话:周恩来清晰而坚定地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读写结合,探究立志原因。
1.回顾全文,思考:少年恩来为什么会有这样与众不同的回答呢?从租界地回来后,他到底沉思了什么呢?把想到的写在书上。
2.生生交流。
预设:中国人为什么这样受人欺辱?用什么方法让中国人不再受欺凌?
学生会写道:为什么外国人在我们的国土上这么蛮横无理?为什么我们的同胞受外国人的欺侮,却无处申冤、无法报仇?
学生会写道:为什么国家的执法人员不但不为民做主,反而在同胞面前耀武扬威,助纣为虐?
学生会写道: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中华不振”啊,国家落后就被人欺负,我一定要好好读书,长本领,让国家强大起来,让祖国不再受人欺侮,让同胞能在外国人面前挺起胸膛……
(四)反复诵读,激发敬佩之情。
1.引读:
是的,当周恩来看到洋人在我们的国土上耀武扬威时,他想(生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周恩来看到自己的同胞受尽苦难时,他想(生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周恩来想到决不能再受帝国主义的欺侮时,他决心(生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当周恩来想到国家要振兴,民族要富强时,他决心(生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所以,当校长问为什么而读书时,周恩来站起来,清晰而坚定地说:(生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有感情地朗读9—17自然段。
设计意图
文章中的情感都是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只有理解、品味了文章的语言,感知了人物的形象,对情感的体验才有了基础。在各种形式的读书中,逐步领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深刻含义,及其表达出的人物情感。抓住文中空白,联系全文深入思考,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在读与写的过程中,与文中人物融为一体,层层深入地理解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恩来志向之远大,产生敬佩之情。
四、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1.第二次交流资料(总理生平):从已有资料中提取有关总理生平的资料,生生交流。
预设1:周恩来青少年去国外求学的事。
(当学生交流这方面资料时,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课后“资料袋”中的诗句,并有感情地朗读。)
预设2:周恩来在战争时代的事。
周恩来在建国后为国操劳的事。
……
2.总结:根据学生的交流,进行总结,促进情感的升华。
设计意图:
这次资料的交流,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到,我们的周总理,小时候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此以后,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
青少年时代,为了中华之崛起,他远渡重洋,刻苦求学!
战争年代,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不怕牺牲,浴血奋战!
建国以后,为了祖国的富强,他鞠躬尽粹,死而后已!
这样的交流,让周总理光辉的形象树立在学生的心中;让我们的子孙万代都记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布置作业:
1.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推荐阅读《大地的儿子》。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2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说说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本组课文训练的主要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深深父爱的怀念之情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不一般的父爱
二、教学重点
理解真正的父爱,背诵第5自然段。
三、教学难点
理解真正的父爱
四、教法学法
在这堂课中,我们综合了谈话法、讨论法、交流法、、自上而下教学设计及情境性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五、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体会与汇报充分结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型的良好的课堂氛围。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回顾课文内容,复习新字词。
通过此环节,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回顾的过程,并且对生词有一个温习的过程,为读文打好基础。
二、抓文中的重点动词,体会父亲不一般的爱
虽然父亲执意要与我一起制作音箱,我们的关系也进一步缓和,而我依然不理解父亲的做法:花在材料上的钱足够买一个音箱,为什么偏要自己做呢?为后文埋下伏笔。
三、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体会“我”心情的前后变化,进一步体会深深的父爱。
教学时,注重读文的训练,在读中积累语言文字,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升华情感。结合课后第二题,进行默读思考;结合课后第三题,进行朗读体会。默读与朗读反复交叉进行。第五自然段含义深刻,是父爱深深主题的很好体现,应引导学生进行背诵。
四、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父亲对自己的爱。
这个话题并不难,学生也能感到有话可说。在生活中,每一位父亲都爱自己的孩子,那么,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父爱的呢?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感受到的父爱。然后,再在一首歌曲中体味父爱,使父爱的含义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五、学生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
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悟到的记录下来,哪怕只有一句话。学生在听完歌之后,一定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要求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自己的小练笔上,这也是对作文的一点积累。
六、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主要围绕一个字,那就是:爱。爱让我们健康地成长,爱让我们学会与人分享,因此,爱是一个恒古不变的主题。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3
一、教材说明
本次复习有八个题目,主要内容有看拼音写字组词语、用构词能力较强的字组词、比较音和形相近的字、写反义词、读含有只要认识的字的词、把句子补充完整、读儿歌和按笔顺规则写字。
二、教学建议
第一题是看拼音填字,组成词语。
目的是复习汉语拼音和学过的词语。可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检查交流。
第二题是用学过的字组词语。
这九个字构词能力较强,交叉搭配能组成许多词。但是,必须认真思考才能组出来。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鼓励学生多组几个,以积累词语。可以组成的词有:天上、天空、天气、生气、大学、上学、学生、上空、空气、空军、海上、大海、上海、海军……
第三题是比较形近字。
这四组字的共同点是:每一组中前一个字加上一个偏旁就是后一个字。如:“哥”加“欠”是“歌”字。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清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要引导他们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说。
第四题是让学生写出意思相反的词,目的是通过练习准确地理解这几组词的词义,以利于将来在语言实践中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地说明问题。
例如: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这个句子是运用反义词的范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一个道理,很有说服力。当然,一年级练反义词只是为了理解,为运用打基础。
第五题是读词语。
要把每个词读准确,特别要注意“翅膀、捕捉、玩耍、水珠”等词的读音。
第六题是把句子补充完整,目的是使学生建立完整句子的概念。
要求学生补充出来的句子,结构完整,意思明确。如第二句,补充成“我最快”,虽然也有主谓语,但意思欠明确。教师不要给学生讲语法的名词术语,要通过比较学生补充的句子来引导体会。
第一句可以填:树上、小山上……第二句的“最”只能做谓语中表示程度的词。如:我最喜欢画图画。我最想见到我爸爸。
第七题是读儿歌。
这首儿歌是用拟人的手法写的,简洁而又活泼有趣地描绘出四季的特征。春天,青草才能发出尖尖的芽;夏天,荷叶才能长得圆圆的;谷穗弯弯的,说明已经到了金秋时节;雪人,则是冬季一景。四个小节结构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小节,读出语气,并懂得为什么草芽说“我是春天”。二、三、四小节则以学生自读为主,同学之间互助,教师指点。
最后是写字练习,复习巩固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并练习把字写得正确、匀称。五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这类字一般要先写外面的半包围部分,再写里边的。“层”字是左上包围,里边有一“横”要比左上包围部分长一些,这样写才匀称。要让学生观察范字时掌握这个特点。“南”字的第二笔是“竖”,不要写成“撇”。“风”字的第一笔是“竖撇”,略有弧度,第二笔“横折弯钩”中“弯”的部分要和第一笔相对称,也应略有弧度地弯向右下格后向上钩出。第四笔“点”要写得长些,与第三笔在中间相交。
要提起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半包围结构的字都要按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写。如学生学过的“走之旁”的字“远、近、追、边、这”等,都要按先内后外的顺序写。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次复习可用3课时,前7题用2课时,写字练习用1课时。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4
教材简析
文章采用倒叙的方式,回忆部分又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叙事中,作者的意识在飞快地流动但脉络清晰,所叙之事也环环相扣,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展现了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知识的渴求,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是一篇向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2、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基本读懂课文。
3、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板书“发现”,提出问题:老师昨天跟隔壁班的同学聊天,他们告诉我,小时候他们发现过很多有趣的事情。有同学说,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有同学说,我发现下雨过后天空会有彩虹;有同学说,我发现了云在天上不会掉下来;同学们,你们曾经发现过什么?
2、板书“童年”,谈话: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你们的童年一定曾经发生过让你们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的趣事!我们的童年曾有过多少的发现啊!
3、板书“的”,齐读课题,我们一起读课文,仔细的思考,读完课文以后,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只有用心地读课文,用心地思考课文,才能够提出问题。不要怕人笑话,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问问题,不仅是学习态度问题,也是学习方法问题。
二、合作交流:
1、用小黑板出示学生预习课文时提出的有关课文内容理解的问题
2、小声读课文的方式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之后选择自己还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上做好记号。(纠正读音、解释词语)
三、品读体验:
1、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
2、“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3、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5、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
(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
6、从课文中,你觉得文中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
师小结: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丽,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给自己这样一双善于观察、留心生活的眼睛吧!我们的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我们的学习是那么的愉快,只要你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就会有新的发现,能有新的发现总结!
四、巩固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2、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5
教育目的: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分清是非,学习优秀榜样,预防犯罪,为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基础。
活动过程:人人心中有榜样、榜样在身边、避免学习榜样的盲目性
ⅰ.引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问:这段话是谁说的?
答:保尔
主持人甲: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放电视连续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中年人重读保尔,唤起他们对人生的回忆,因为保尔曾是一代人的英雄。
ⅱ.主持人乙:历史走过了半个世纪,人们仍记得保尔,保尔的这段话仍让人们时时想起,成为激励许多人奋进的动力。现代美国有一个英雄,因为有了他的贡献,才使我们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问:这个人是谁?
答:比尔·盖茨
主持人甲:盖茨敏锐地捕捉到时代发展的先机,准确地把握社会生活与科技进步的趋势,通过自身努力,造就了一个微软帝国。他不仅凭智慧和能力证明了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并在为个人谋求巨大财富的同时,大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社会。
主持人乙:人人心中都有榜样,保尔和盖茨谁是英雄?谁是你们的榜样?
讨论5分钟后请部分同学发表看法。
成坤:两者都是。一个创造精神文明,一个创造物质文明,他们都对社会作
出了贡献。凌锋:我认为盖茨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保尔是革命时期的英雄,现在已经不入流了。
ⅲ.主持人甲(过渡):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先争到这。其实争论的意义已超出了争论本质,它意味着我们在思考,这是叩问人生的过程。保尔和盖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主持人乙:在我们的周围也不乏榜样,他们可能是你的亲人、朋友或者同学。
1、请几个同学说说他们身边的榜样。
丽清:相信自己
南南:崇拜妈
常银:崇拜自己
2、推选班级之星。
德育之星:黄华棣 音乐之星:章仙平
文学之星:金 欣 学习之星:金 琼
全能之星:林恩华 智慧之星:陶乃贵
美术之星:林瀚森 勤学之星:徐义珠
ⅳ.主持人甲:每个人都有长处,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主持人乙:古语云:“近朱者示,近墨者黑”。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身边既人优秀人才,也有丑恶分子,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盲目学习榜样。下面请看一则小品。
(两个初中时的同学在上学路上相遇)
甲(垂头丧气):唉,这次半期考没考,回家挨了一顿骂,以后不知该怎么办。
乙(颇为得意):我这次考得挺好的,不仅老师表扬我进步了,爸妈还给我奖励呢。
甲:你怎么进步这么快?能教我一招吗?
乙:教你一条捷径:搬答案
甲(迷茫):怎么个搬法?
乙:就是把别人的答案搬过来
甲:这不是窃取别人的劳动果实吗?
乙:孔乙已说过“窃书不算偷”,我这叫“搬”怎能叫“偷”?
甲:看来我也要试试,读书太苦了。
就此展开讨论。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6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能直呼的先拼再直呼,难读的多读几遍。
(2)二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好节号。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读书,先组内读,学会互评,后汇报读,教师纠正字音、停顿。
(2)出示字词:(略)
(3)点名读,相机正音。
3、各自轻声朗读课文。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以下内容:
(1)有些动植物怕北风,北风很得意。
(2)北风自以为是,但小雨不怕它。
三、指导写字
1、出示并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指导。
3、范写,提醒注意。
4、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听课文录音。
(1)问:北风来了,天气就变冷了,北风呼呼地吹,它都吹向了谁?自读,找出后用笔画一画。
(2)它们怕北风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导朗读。你觉得北风怎样?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北风是怎样说这句话的?你能把这种觉得自己很了不起的语气读出来吗?
(3)过渡:真的大家都怕北风吗?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你怎么知道小雨不怕呢?
(2)怎样读?(坚定、勇敢)
(3)过渡:小小的鱼儿竟然不怕它,北风这下可气坏了,它是怎样的表现呢?
4、学习第四自然段。
气极了的北风猛吹了一口气,这时发生了什么事呢?
北风想干什么?
过渡:那小雨冻死了吗?
5、学习第五自然段。
北风看不见小雨了,为什么会非常得意呢?
小雨真的没有了吗?它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
北风和小雨,你喜欢谁呢?
这一篇童话故事,写了强大的北风虽然能够使许多动植物害怕,但是勇敢而聪明的小雨却不怕它。
四、朗读背诵。
1、反复练习朗读。
2、分段试背。
3、有感情地背诵。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7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自主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学习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意境,感受太阳对自然、对人类博大、无私的爱。
3.背诵和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悟太阳给予我们的无私的馈赠。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他在孩子身上,可以寄托人类的希望。”(结合课后题2)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学生将课文读准读通,并给生字注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问:你喜欢太阳吗?为什么?你想对太阳说什么?
2.板题、读题。(指导读出对太阳的问候之意。)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自主学习,检查读音。
山巅铺满棕色寄托
2.练习写“铺”字。
教师重点指导写好右半部分,注意不能丢掉点。
3.听课文朗读录音,注意字词的读音。
4.指名读文,相机纠正字音。
5.同桌相互检查读文。
6.齐读课文。
7.说一说文中的语句有什么特点?
8.说一说你懂了什么?
三、练习写字。
1.练习写字。
(教师提醒注意“善”字的写法。)
2.学生自评、互评。
四、作业:
1.熟读课文,请父母评一评。
2.找一找、读一读与太阳有关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诵读课文。
1.听教师范读全文,边听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2.交流汇报。
3.默读课文,想一想:自己最喜欢哪一段?为什么?
4.交流,针对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朗读感悟。
如学习第2—6自然段。
①学生先交流读这几段的感受。
②自读第2—6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③练读,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表达出来。
④指名读,读前大家提出朗读小建议。
⑤引读,体会拟人手法的妙处。
⑥男女生轮读这几段。
5.质疑解疑。
(结合课后题2)
二、拓展延伸。
1.想一想:太阳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你能用拟人手法描绘出来吗?
2.拓展阅读(教师推介说明文《太阳》和艾青的诗歌《太阳的话》),对比它们在写法上的异同。
三、积累背诵。
1.读背自己喜欢的句段。
2.摘抄好词好句。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故事内容,理解“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故事的经过,理解“推敲”的含义,感受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板书设计:
推敲
贾岛韩愈
斟酌
尽善尽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古诗中有许多流传千古的名句,出示四句名诗,指名读。
这些诗句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它们字字珠矶,是诗人精心构思、反复锤炼的结果,凝聚着诗人的智慧和心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在读的过程中划出难读的词。(读得快的学生上黑板板书难读的词)
2、读词。
补充:门闩(附图片)门没有闩的意思就是门没有上闩。
3、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
(贾岛写了一首诗,第二天在大街上斟酌诗里一个字眼,不巧撞上了韩愈的仪仗队,韩愈不仅没有怪罪他,还帮他解决了难题。)
[板书:贾岛韩愈]
贾岛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能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一下他吗?
(他是一位苦吟诗人。)
故事中他苦苦思索的是什么诗句?哪个自然段写贾岛苦苦思索?
三、研读课文:
1、出示第3自然段,默读,划出你感兴趣的词句,在空白处写写感受。
交流:读读你划出的词句,并说说感受。
预设:
(1)贾岛做事认真,连一个字都不放过。
(2)贾岛推敲诗句入迷。
从哪些地方看出贾岛入了迷?(抓住“吟哦、不知不觉、一边……一边……”来谈。)
①“吟哦”什么意思?贾岛吟哦什么呢?(僧推……,僧敲……)
②现在你就是贾岛,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师生共同边吟诗,边做动作)
(4)出示插图:当时的贾岛就是这个样子。所以大街上的人都――
(5)贾岛就是这样吟哦了一路,做了一路,人们笑了一路,他都不知不觉。你能用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他?
(忘我、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旁若无人、聚精会神、浑然忘我……)
(6)想象着贾岛的样子读读这段话。学生练习读。指名两读。
2、还从哪些句子能看出贾岛的入迷?
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后出示课文第4段。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仗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仗队中。
(1)能说说仪仗队是什么吗?出示仪仗队图片(图在上,文在下)插图就是古代的仪仗队。
看,迎面走来这么浩荡的队伍,贾岛竟然视而不见;听,迎面传来这么宏亮的声音,贾岛竟然充耳不闻。他对这些都不知不觉,他的心思全用到了----这是一种怎样的专心致志,这是一种怎样的聚精会神哪!
2、学习韩愈推敲部分:
过渡:贾岛沉迷于推敲诗句,竟然冲撞了韩愈的仪仗队,按照常理,他应该抓起来,轻则关几天,重则打板子。路人都不禁为贾岛担心,可是结果呢?
(1)结果皆大欢喜,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这段话,再现这个场景。出示具体要求:
想象着人物的身份和当时的情境,小组分角色朗读,一人读贾岛的话,一人读韩愈的话,两人读叙述部分。
(2)学生练习朗读。
(3)指名一组分角色朗读。他们读得怎么样?学生评读。
(4)韩愈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投影出示第七自然段。
指名回答。咱们一起读读这段话。
(5)小结:贾岛想了一路还犹豫不决,韩愈想了一会就有结果,他不但不怪罪贾岛的冲撞之罪,还帮他解决难题,看来,韩愈不仅是大官,还是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大文学家。
(6)两个人留下了一段佳话,也留下了千古名句,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古诗。出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学生齐读。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这两句诗能成为千古名句?(围绕贾岛、韩愈品质来谈)【不仅是因为敲字用得巧妙,更是因为贾岛和韩愈两位诗人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
(6)推敲本来是表示推和敲两个动作,正是因为这个故事,推敲合起来表示什么意思呢?(板书:斟酌)(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点击课件: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齐读]这小小的一个词背后蕴含着多么丰富的内涵,这就是祖国语言的无穷魅力。
(7)小结:要想写出优秀的作品,就要像贾岛、韩愈这样不断地推敲,不断地斟酌。推敲的意思就是斟酌,斟酌的意思就是――反复地推敲,作品才能尽善尽美,广为流传。[板书:尽善尽美]
3、拓展:
其实,像贾岛这样推敲斟酌诗句的诗人还有很多,(出示诗句,体现“推敲”的词语变红)王安石千锤万凿,这个“绿”字就曾经一改再改,从“到”改为“过”又改为“入”,改为“满”,先后改了十多次。宋祁的这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也是几易其稿,才有了这最能体现春来杏枝摇曳杏花斗艳的“闹“字。
此处快速出现诗句,让学生抢着答出每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恰当,特别妥帖?
春风又绿江南岸
红杏枝头春意闹
师:同学们真有一双慧眼,这一个“绿”字,一个“闹”字特别形象、传神,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得来的,你想不想推敲一下试试?
出示:
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句子哪句用词好?为什么?
①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
②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找到李凝的家。
总结:看来,大家都喜欢上了推敲,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都是不厌其烦地推敲、修改的自己的作品,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也能做到勤推敲、细斟酌,写出尽善尽美的好文章。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上次写的读后感,请推敲用词的准确,看谁改得精彩。
2、选做题:(1)背诵《题李凝幽居》。
(2)搜集古今中外作家推敲文章的事例。
(3)给本课排个课本剧,演一演。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9
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词语若干个。
2.能正确朗读全文,边读边思,了解作者从讨厌母鸡到不敢再讨厌的原因。
3.从课文中母鸡动作的描写,体会母鸡爱护小鸡雏的那种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带有“鸡”的成语吗?板书:鸡
出示带鸡的成语让学生读读。
2、自古以来,鸡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就连语言大师老舍对鸡也情有独钟,这节课我们就去老舍爷爷家作客,看看老舍爷爷对他家的母鸡是怎样的态度?揭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关注儿化词
三、初读课文,体会情感。
1、快速浏览,用直线划出作者对母鸡前后不同态度的句子。
2、交流:板书:一向讨厌
不敢再讨厌
课件出示我一向讨厌母鸡。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齐读
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三、再读课文,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一)、品读母鸡让人讨厌之处。
1、为什么呢?我们去找找原因。我们先走进作者讨厌母鸡的1-3节。
(1)自由读读第一自然段,读出你对母鸡的讨厌。
出示:“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个小疙瘩来。”
能用用这个句式来说说吗?
出示:讨厌——你这只()的母鸡!你()。
(2)默读第2、3自然段,也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出示:讨厌——你这只()的母鸡!你()。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乘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欺软怕硬、暗箭伤人、凶狠)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吵得受不了。”
骄傲自大爱炫耀居功自傲。
男女同学比赛读,
(二)、品读母鸡让人尊敬之处。
1、既然老舍这么讨厌母鸡,可后来为什么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呢?默读4——10自然段找找原因?交流
2、读读课文5——8自然段,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圈出让你感触最深的词语,并读读体会体会。
3、交流:
a“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1)是呀,多负责啊!
引读
瞧,一只鸟儿飞过,——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看,一只狗从院子里跑过——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听,墙角发出一阵沙沙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b“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1)想象一下,当时是怎样激烈的画面?母鸡带着小鸡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米粒,忽然来了一只大鸡来抢食,母鸡(。)
(2)对比体会:同学们,还记得一开始母鸡遇到公鸡时的样子吗?“它永远不反抗公鸡。”而这里却说“连大公鸡都要怕它三分。从不反抗到现在大义凛然的鸡妈妈,是什么让它变得这么勇敢,这么奋不顾身呢?
c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不知教多少次。它还半蹲着让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儿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1)、“教多少次”,那你们猜猜看,母鸡一天要教多少次呢?
出示:据专家研究,母鸡要教会小鸡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啄”,它一天必须至少重复7次,而且至少得重复70天,7×70=490次,“啄食”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母鸡就得教490次,小鸡才能真正学会。
读着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2)抓住“半蹲着”,透过“半蹲着”你看到了什么?
(3)“一声不哼”,采访母鸡,你为什么一声不哼?
(4)指导朗读。
4、齐读第9自然段。
5、对这样一位母亲,一位英雄,我们还讨厌吗?所以作者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此时此刻,作者对母鸡是怎样的情感?
五、拓展文本升华母爱
1、老舍爷爷在《我的母亲》一文中这样写道: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2、出示图片感悟母爱。
3、自然界中的母爱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还有很多很多,课外时留心观察,拿起笔记录下这些感人的细节。
板书:
一向讨厌
16母鸡母爱
不敢再讨厌
敬佩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10
一、 教案背景
面向学生:小学 学科:语文
课时:两课时
课前准备:1、学生熟读这两首诗,能背诵更好。
2、通过读注释,能大体了解诗意。
3、教师准备春景电子图片。
二、教学课题
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诗画交融”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在脑中想象出诗中描绘的景色。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收录《咏柳》《春日》两首描写赞美春光的古诗,《咏柳》作者贺知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辞。《春日》作者朱熹,这是一首春游诗,描绘了一幅万紫千红的春景图。
教学重点:1、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2、理解并能运用比喻修辞,体会比喻修辞的生动。
教学难点:以诗句中绚丽的色彩为媒介,在脑中想象出每句诗描绘的画面,感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情画意。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相结合,以诵读法为主。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春天是美丽的,许多诗人都在赞美春天,你们知道哪些描绘春天的诗?找学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背诵中追问:春天是什么颜色?春天是五彩缤纷、万紫千红的,红的花、绿的叶、蓝的天、白的云,浅黄、嫩绿,鹅黄??
今天我们再来学两首描写春天的新诗,大家已经预习了,已经背下来的学生来背诵。感知诗人贺知章、朱熹笔下的春天呈现出的色彩。
(二)、初读感知
1、背诵的同学注意停顿,纠正字音。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多找学生反复读,读至抑扬顿挫。在诵读中识字,自己画出生字,在诵读中识字。
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准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讲解:分析字形重点识记:“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
“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
“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比较“载”、“栽”;
“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
“妆”,梳妆,女人爱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指导写字时,注意让学生先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结构,再动笔写。教师重点提醒:“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精读分析《咏柳》
1、 自由读,指名一个一个读,将诗的韵律读到位。
2、 请你再看看注释,边读边想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这里运用了比喻修辞,想象碧玉一般的树叶。参照百度图片: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在头脑中想象千万条垂柳的情景。 百度搜索图片地址: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裁”,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诗中指的是:裁剪细叶。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把春风比作善于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动。
学生读,心里想象着每一幅图画,有感情的自读、同桌互读、点名读。至能有感情有节奏的背诵。
(四)、精读分析《春日》
我们学习的《咏柳》颜色是是春天柳树的碧绿,下面我们再读一下另一手描绘春天的诗。
1、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源于山东省泗水县东蒙山南麓,因四源并发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经曲阜,也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和死后安葬处的近旁。“滨”,水边。
全句的意思是:在风和日丽的一天,诗人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观赏风景。
“无边光景一时新”:“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个时辰,这里形容时间很短,一时之间。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2)、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诗人,在风清日朗的日子里,到河边去看春景,想一想,“无边光景一时新”都会有哪些景物?
根据学生回答点评,如说花草,可问什么样的花草,让学生想诸如“姹紫嫣红”之类的形容词。再齐读诗,心中想象着你看到的春天。
参考百度搜索图片:
(3)、“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奇斗艳的景色。“总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景象都是由春风点染而成的。
意思是: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说,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诗人看到的姹紫嫣红都有什么呢?
(4)、《咏柳》中我们知道是谁把柳树裁剪成碧玉一般?(生回答:春风)那《春日》这首诗中又是谁带来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答:东风,即春风)
(五)、同样是春风送来的春天,讨论一下这两首诗描绘的春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小组讨论,教师总结。
不同之处:景物不同,颜色不同??
相同之处:都是春景,都很清新,都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都像一幅画??
(六)、小结:春天是五彩缤纷的,你们也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学着诗人,描绘一下你们眼中的春天吧!
六、教学反思
1、古诗的学习要以诵读为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读。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的节奏感。教师指导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意思,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能有感情的背诵。
2、要体会古诗的意境,就不能死读书,要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画交融”、“情景交融”,想象一下碧玉般的柳树与万紫千红的春天。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这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认识多音字“便”,理解“播种、浇水”等词语。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训练学生抓重点的阅读方法。
3、通过品味父亲的话和重点句子来把握落花生的品格,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谜语导入: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
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
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
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
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
(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
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39;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板书:收花生品花生评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板书设计】
收花生
落花生品花生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
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
交通安全宣传警句:
1.人生美好步步小心
路无规不畅国无法不宁
狭路相逢“让”者胜
处罚违章不留情看似无情最深情
2.乱穿马路失道无助
超载超速危机四伏酒后驾车拿命赌博
一秒钟车祸一辈子痛苦
遵守交规储蓄安全
礼让礼让人车无恙
高速公路行驶适速
心无交规路有坎坷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1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重点认识“智、慧”两个字,会写11个字,重点指导书写“县、设、史”3个字。正确读写“雄伟、坚固、创举、美观、缠绕、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重点:
了解一句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对中国历史遗产的热爱与保护。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收集有关桥梁方面的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激趣导入课文
请同学们欣赏(各种桥的课件图片)
在生活中个,千姿百态的桥为我们构成了一道独特的优美风景。乡下村头,潺潺流水的小石桥;街头闹市,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的天桥。车水马龙、耸立空中的立交桥,构成人间独特的风景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雄伟的长江南京大桥,横卧在滚滚江涛之上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见证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速发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和聪明才干。
1400多年前,隋朝的李春设计参与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石孔桥。谁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同学们想知道吧,请欣赏(赵州桥的课件)
请大家说一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雄伟、坚固、美观
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座桥的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赏、学习课文内容,领略赵州桥的飒爽英姿。板书:(赵州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用笔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
3.同桌间,相互说一说赵州桥的建造特点。
三、检查学习字词,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1.展示生字,指名拼读,认读
县济匠砌横坚雕抵智慧
设参部跨举击固栏案爪贵
2.指名学生教读,同桌间互读,相互检查
3.教师引导学习识记生字,辨析字形、字意
4.指名认读多音字、组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字义、读音
cān (参加) héng(横跨)
参{ 横{
shēn(人参) hèng(蛮横)
zhuǎ(鸡爪) gàn(干部)
爪{ 干{
zhǎo(爪牙) gān(干净)
5.检查词语认读,教学
让全班学生参与,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句子。
生:雄伟.......高大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真棒)
生:精美......朋友送我一个精美的文具盒。(多么深厚的友情啊)
生:宝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财富。(珍惜我们的生命,让生命更精彩)
生:创举.......北京鸟巢的造型设计是世界建筑的伟大创举。(说的多好啊)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选择雄伟、精美、宝贵、创举四个词语,让学生感知这四个词语的美感,并为揭示赵州桥的坚固、美感埋下伏笔。】
6.请同学们小组推荐代表,说说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
四、精读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朗读第一自然段课文,读出自豪的感情
2.指名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汇报
文中介绍说明了赵州桥的位置、名称、设计者、历史状况。
师:赵州桥成为我国桥梁建造一颗璀璨的奇葩,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我们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下面,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诵读课文。
【设计意图:小组交流汇报,积极调动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五、赏析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同学们品读本段课文。
2.引导感悟:(1)写赵州桥作者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它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介绍了桥的哪方面知识?(2)用了什么说明方法?(3)设计上有什么特点?这种设计好出在哪里?(4)写作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汇报
生:围绕“赵州桥非常雄伟。”写作,是本段中心句,具有总领全段的作用。主要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生:写“赵州桥的长50多米、宽9米多,......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那个方法,具有科学性。
生: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①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②大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的作用:“减轻流水的冲击力,减轻桥身的重量,节省石料,是建桥的一个创举”。
生:本段写作上的特点是:“总写——分述”的写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设计意图:运用小组交流和汇报方式学习本段,让学生更加感受到赵州桥的雄伟与坚固,突出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六、指导书写
1.教师提示;书写时,坐直,保持身姿的正确,握笔姿势。
2.书写规范,注意字结构布局,观察,模仿,写美观。
七、通过课下搜集,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检查巩固
1.引导学生说一说赵州桥的设计特点
2.完成练习(课件展示)
赵州桥非常_________,长________,宽_______。.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________,只有一个________,大桥洞顶上___________,还各有________,这种设计,在建桥是_________,既减轻了___________,使桥不易___________,又减轻了_________,节省了__________。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欣赏赵州桥的魅力。
二、品读欣赏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大家朗读第3自然段
2.思考问题:(1)本段围绕哪句话写作?(2)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文中主要写了那些精美图案?画出文中相关的语句。(3)作者用了哪些关联词语?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些生动的画面吗?(4)写话:有的.......有的.......还有的........
3.大家分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课文围绕第一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来写。这一句在全文中是一个过渡句,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总结上文写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又提示下文要写的是赵州桥的“美丽壮观”。
(写话练习)不但......而且.......
生:本段主要写赵州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课件展示)三种龙的不同姿态: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遥首相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分角色朗读)理解语句意思
生:作者用的关联词是:有的........有的.......还有的.........,这些龙的生动图案,用词语形容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生:练习写话
有的........,有的.....,还有的.........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的在跳皮筋,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操场上热闹极了。
有的........,有的........,还有的.......池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羞羞答答,有的刚绽开娇嫩的花苞,还有的怒放,开得正艳,美丽极了,引得游人流连忘返。
有的.......,有的.......,还有的..........考试的时候,同学们在考场里,有的正奋笔疾书,有的正沉思苦想,还有的已经答完试卷,正在检阅,大家的表现真是千姿百态。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写话这一环节,体会课文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4.引导赏析课文
作者写作中,秒写赵州桥的特点,用总----分的写法,围绕一个中心,分层写作,使中心表达得更准确详细。我们要借鉴这种写法,在自己的习作中,试着把事情写具体详细。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组合作交流:
前三自然段,写了赵州桥的设计特点,雄伟,坚固,美观,为什么还要再写第4自然段呢?
2.怎样理解“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为什么说“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指导朗读
四、完成课后习题,试着运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一下赵州桥。
五、总结全文
作者写赵州桥的雄伟,壮观,美丽,刻画描写生动细腻,栩栩如生。不仅是再赞桥,更是在赞美造桥的劳动人民,赞美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学习本文,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爱我们的祖国,立志把她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拓展延伸
1.赵州桥的知识介绍: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的洨河上,始建于隋朝开皇大业年间(581-618),它是我国最早建造的石拱桥,对世界的桥梁建造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的独特设计,减轻了桥身的重量,又节省了石料,既美观,又大方,这种“敞肩拱”的运用为世界桥梁的首创,比欧洲的设计早了1100多年。在中国文学,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赞扬,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诗曰:“驾石飞梁尽一红,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有诗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199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你的家乡还有什么样的桥?动手画一画,写一写。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13
课文分析:
在成人的眼睛里,圆圈就是圆圈,而在孩子的心目中,同样的圆圈可以代表几种不同的事物,事物因想象而存在、变化。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儿童和成人间这种思维的差异性。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认识“竹字头”和“折文儿”。
2、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3、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通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思考问题。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生字头饰、彩笔等。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直接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儿吗?喜欢画什么?有一位叫维维的小朋友也喜欢画画儿,你们想看看她的画儿吗?
我们就一起走进《维维的画儿》吧!
设计说明: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发学习的兴趣,使之产生学习的欲望。
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一记。
2、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2)做找朋友游戏。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互相评议。
识字教学让孩子用喜欢的方式认字,可以激发他们认字的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边读边画,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维维是怎么画的,画了些什么?”
2、学生画完后在小组内互相读一读。
3、集体交流,师相机帮助理解“椭圆、曲线”等词语。
4、指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在本上画。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去找答案,亲自动笔画去理解答案,正是他们独立、自主的探究知识的过程。
四、探讨、深化主题
学生理解课文后,组织学生讨论:你喜欢维维的画儿吗?在你看来,维维的画是四个圆圈还是四种不同的东西?(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学生讨论的过程也正是主题深化的过程,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玩玩做做,课外扩展。
三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在纸上画两个相同的图案,另外两个同学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加上几笔,变成自己想画的一种事物,比一比,两个同学画的一样吗?
通过扩展延伸,使学生感受到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
六、生字书写
1、师重点指导写“笔”和“条”。
2、其它字学生独立写,并注意观察占位。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语文教案的万能模版篇14
设计理念: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语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让课堂充满童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基于以上观点,本课教学通过巧设情境,注重双向互动,以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为主线,即以一封拟人化风娃娃的“救助信”清新导入,并贯穿全课。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行中,趣正浓,课虽尽,趣犹存。让学生学有情趣,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幸福成长的沃土,成为一次有滋有味的精神会餐。
预设学习目标:
喜欢这篇童话故事,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愉快地认记“抽、续”等12个生字,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收获一种或几种识字的好方法,随文理解“断断续续、无影无踪、纤夫”。会正确书写“表示伤”三个生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魔方、词语魔方
教学流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
1.猜谜激趣: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风)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风娃娃”(师板书:风娃娃)风娃娃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蛋,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真可爱!(师边叙述边板画风娃娃)
3.读题: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风娃娃打个招呼吧!
[伴随着老师生动、童趣的导语,一个活泼、可爱的“风娃娃”展现在孩子们面前,把孩子们带入了情境,拉近了与风娃娃的距离。于是,孩子们就兴趣盎然地开始了与风娃娃的交流]
4.(过渡):这几天,风娃娃碰到了一件烦心事,这不,他写信向我们求助来了,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封信吗?
(课件出示风娃娃的求助信及童声配音)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让我去帮人们做点事。知道吗?我可喜欢帮人们做事了,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呜……
你的朋友:风娃娃
2005年9月12日
(1)质疑:咦,风娃娃都碰到什么烦心事呀?
(2)是呀,看到风娃娃这样伤心,你一定想帮帮它。可是,风娃娃到底是做了哪些事,求助信上可没告诉我们,怎么办?那就赶紧请出手中的小博士吧!(师晃动书本)让我们一同到书中看个明白吧!
[一封拟人化的风娃娃求助信,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激起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唤起了孩子们的责任心。有了这份情感的牵引,有了这样的期待视野,孩子们才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和小伙伴提个什么要求?(师相机进行初读课文学法指导)
[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初读课文的方法,让他们给自己或身边的伙伴提出初读要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交流中明确初读要求,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相信有了大家的温馨提示,我们一定会把书读好,那就开始吧!(生自由读课文)
2.趣味识字
(1)摘智慧果
过渡:第一次读课文就知道那么多,小朋友们真会读书。瞧,风妈妈让风娃娃送来了许多智慧果请我们尝尝。
(课件:带本课生字的“智慧果”开心地跳入)
①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自由读、齐读、小组比赛读、抽读。
②交流识记方法
(2)玩生字词语魔方
①师转动带生字的魔方,学生认读生字。
②四人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一人转动生字魔方,其他学生认读。
③师转动六面写着本课词语的魔方,组织学生玩一玩。
[将单一、枯燥的生字教学容入富有童趣的游戏之中,真正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
3.指名分段读课文,交流风娃娃都到了哪些地方?做了什么事?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田野
吹动大风车
河边
推动帆船
广场
吹跑风筝、衣服,吹断小树
三、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2段
让我们跟随着风娃娃一同到田野去看看吧!
1.自由读第二段: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在责怪风娃娃?说说你的理由。
2.结合重点句指导读中感悟
①“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②“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交流:
(1)品读句子①:风娃娃是怎样吹动大风车的?(课件演示,并相机理解“断断续续”,指导读句子①)
(2)品读句子②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都成了小秧苗。瞧,小秧苗正喝着风娃娃送来甜甜的水呢!
◆来,可爱的小秧苗,和风娃娃说句话吧!
◆[通过创设角色变化的情境,激发学生与风娃娃对话的欲望。]
(二)分组学习,品读课文第3段、6—8段
带着小秧苗的感谢,风娃娃又兴高采烈地来到河边和广场,请小朋友选择喜欢的一个地方做个小调查,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在责怪风娃娃?并说出你的理由。
1.分组合作学习
2.小组汇报
第3段教学策略预设:
(1)自由读,交流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一句,体会纤夫十分辛苦。
(3)指导朗读
(4)填空:风娃娃想:帮助人们做好事,真(),只要有()就行。
第6—8段教学策略预设:
(1)自由读,交流人们是喜欢风娃娃还是责怪风娃娃,说说理由。
(2)理解“无影无踪”
(3)如果你就是那棵受伤的小树、那只断线的风筝、那件被吹跑的衣服,你想对风娃娃说些什么?
(4)指导朗读
四、明理小结
1.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时需要风大点,有时又希望风小点。什么时候你希望风大点儿?什么时候希望风小点儿?
2.听了你们的话,风娃娃明白了自己的错误,瞧,他又写了一封信向我们表示感谢来了。
(课件出示风娃娃的感谢信)
感谢信
亲爱小朋友:
你们好!
和大家一起学习真快乐!你们真是有智慧的小朋友,在你们的帮助下,我懂得了做好事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让我们共同记住这个道理,争做一位人人喜欢的好娃娃!
你的朋友:风娃娃
2005年9月12日
(生读风娃娃的感谢信)
[学生在读信中与风娃娃一同明白了“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体会到帮助风娃娃的快乐,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所在。]
五、写字教学
shānɡbiǎoshì
1.出示句子:小朋友们热情地帮助了风娃娃,风娃娃不再心了,它高兴地向我们感谢。
2.瞧,风娃娃多能干呀!它用“伤、表、示”写了一句话。咱们也来跟风娃娃比一比,学会写这三个生字宝宝。
3.指导书写“伤、表示”。
4.学生练写
[在特殊的语境中开展写字教学]
板书设计:
风娃娃
田野
吹动大风车
河边
推动帆船
广场
吹跑风筝、衣服,吹断小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