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怎样写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这里提供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分享,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1
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比赛:谁的眼力准,发现独特正确。
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4.齐读巩固。
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除了后两组“穷──穴”外,其余的每组中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此外,这一题中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个偏旁。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提示书写注意点,如“穴”字。
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短短四句话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准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竞赛背诵。为先背出的学生发奖品。
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的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2
教学目标
一.认识会写“滨”这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三.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感悟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内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
教师:引导、讲解法。
学生:朗读、感悟、交流。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或词句。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故事激趣导入
古代的一个春天,宋代理学家、大诗人朱熹,选择了一个大吉大利的好日子专程来到泗水之滨去游览观光,并瞻仰埋葬孔圣人的遗址,想探求一下孔子成为圣人的道理。当他到达那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时,看到那无边无际的美丽动人景色,使他的心胸豁然开朗,耳目也为之一新。于是脱口吟出了脍炙人口的《春日》诗。
二、扫除障碍、朗读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2、交流自读收获。
(1)认读会写生字“滨”。
(2)注意节奏: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三、品读全诗,想象意境。
1、品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教师引导:假如是你自己去游览观光,当时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致?心情会怎样?
(2)朗读,读出诗人临水观景时的心情。
喜悦、兴奋、舒畅、得意……
2、品读“,万紫千红总是春。”
(1)引导学生思考:诗句里的哪个词语强调了“春色”随处都是?(等闲)
(2)引导学生发现春的色彩:如果你是画家,你会用哪些颜色去描绘春天呢?(从而引出“万紫千红”这个词语)
(3)引导学生想象:“万紫千红总是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4)教师在学生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点拨:因为春色随处都是,所以在春游踏春时,用不着花费什么力气就能感到、闻到、看到、听到春的存在,真是春满人间。此外,“万紫千红总是春”中的“总是”,是“总归是、全都是”的意思,突出了在大地上,春色无处不在,无处不美丽。这两句诗非常准确地概括地反映了春的特征,成为千古名句,常常被人用来形容一派生气勃勃的新气象。
(5)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6)引导学生读出作者对春、对大自然勃勃生机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四、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背诵,互相评价。
2、和同学们交流在课前收集的关于“春天”的诗歌或词句,积累语言。
五、课堂小结
小结一下本堂课的收获吧!
六、板书设计
春日
时间——————胜日
地点————泗水滨
事件——————寻芳(无边光景,万紫千红)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止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
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图片及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交流资料。
1、师引入课题。
问:通过预习,了解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为师的事。
2、老子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则是我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谁对他们有所了解,赶紧介绍给大家。
3、生介绍。(再介绍过程中分别出示“老聃”、“孔丘”,并认记“丘”。)
4、看来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学问,了不起的大学者。那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到课文中去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读懂了哪段?这部分主要讲的什么?
2、生汇报交流,师总结:
孔子绝意拜师-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
3、问题探究,引入对全文的品读。
师提问: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思考、交流。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
(一)、齐读一段,提问思考。
1、老师提出阅读要求:
课文一来就向我们介绍了孔子当时的地位及拜师的原因,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思考。
2、有了这些了解之后,你觉得孔子怎么样?
3、自己再读第一自然段,看你还能有什么了解和收获。
(二)、反复品读,揣摩词句。
1、师引入:
决定拜师以后,孔子便毅然赶往洛阳,一路上历尽艰辛,孔子最终来到洛阳,拜师成功了吗?我们一起细细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这一段写得很详细,用词十分准确,请你自己反复地读一读、品一品,看看哪些词语让你最感动,哪些地方让你感受最深刻。再结合书上的内容,看你能不能说说词语的意思。
3、生读文、勾画、体会、交流。
(1)、重点词语理解:
风餐露宿:这个词语一般用来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说明孔子一路上的.艰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赶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终于: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遥远,因此用终于。
提问:为什么如此艰辛,孔子仍要不远千里去拜师呢?你从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分角色朗读对话,说一说通过朗读感受到他们说话都怎么样?
(谦虚礼貌)
(3)、对比理解两组近义词的不同用法。
学生找出这两组近义词:“拜访”-“拜见”,“迎候”-“等候”。
①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
②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
通过对比朗读,细细品味:“拜访”是敬辞,“访问”的意思,“拜见”是“拜会、会见”的意思,是从客人方面说的。
①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②多谢老师等候。
老师讲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个地方等候,“等候”则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体会:老子说:“我就在这儿迎候”“迎候”这个词让你对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谢老师等候”换成“迎候”好不好?为什么?
(三)、齐读三段。
1、学词“毫无保留”、“传授”。
2、说说通过学习了这一段,你对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3、谁能把你从课文中了解到的对孔子和老子的认识完整地说一说,先练一练,再举手汇报。
三、所以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生读):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四、再读全文,再感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
1、认字,并提示重点字音。
迎yiacute;ng等děng品pǐn
2、组词竞赛。
3、学字。
重点指导:
尘: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迎:没有一撇,或一横。
等:中间几横应长短不一。
境:右边是“竟”。
授:形声字,右边是“受”,不是“爱”。
4、学生说说其他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5、练习。
二、交流名言。
1、书上的名言。
(1)读一读。
(2)背一背。
2、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简单地说一说,这句名言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3、小组推代表交流。
第三课时
(综合性学习)
一、教师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举手汇报。
3、进一步指出:传统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它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4、设疑进入课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课文中给我们例举了。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师:板书分类)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设想开展活动的方式。
(1)、学生说一说。
(2)、教师建议。
2、组成活动小组。
(1)、自我选择合作伙伴,确定负责人。
(2)、确定活动目标。
(3)、拟定活动计划:
A、确定内容
B、确定活动方式
C、确定哪位同学负责哪一部分
D、设计出活动计划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
认识生字。
【难点】
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儿歌、古诗。但你读过寓言吗?寓言就是用短小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7课的两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1、用部首查字法查“寓”:
⑴认读字音。
教师手指题目问,这四个字中哪个不认识?生指出,并查字典加音,指名读,其他生跟读,再指各读。
⑵积累新词“寓言”、“寓意”。
⑶借拼音认读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寓言:是借故事来说明道理的一种文章。
寓意:是寄托或隐含的意思。
2、本课的两则寓言讲故事,各说明什么道理?请大家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两则寓言中选一则自学),要求:
⑴读准字音。
⑵说说这两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3、学生预习,老师指导。
4、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⑴检查第一则:
指名读生字,读不准请同学帮忙。
指名读带生字的句子。
《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揠苗助长》中的人的办法是什么?
⑵检查第二则:
方法同上。
过渡:如果大家肯努力,用心学。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三份礼物,分别放在三层楼房的三个房间里,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想)那大家快点练一练吧!
三、送礼物
1、幻灯打出第一份礼物是个玩具熊。
要求:先默读词再读带点字音。
⑴寓言焦急巴望喘气总算白费一大截
⑵守株特兔窜出来撞树桩从此丢下锄头肥
2、第二份礼物是,机灵猴:我会说。
要求:理解词义,找出本词的句子读一读并说一说意思。
⑴巴望焦急地自言自语终于一直筋疲力尽揠苗助长
⑵忽然窜出来撞死又肥又大乐滋滋地从此丢下
3、第三份礼物是,美丽的孔雀:我会读。
要求:读准字音(可选一段读,可全读,读好)
⑴学生练读。
⑵小组内指名读,读的不准的地方,同组同学帮助直到读好为止。
四、小组合作讨论
1、默读课文:
同选一则寓言的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朗读课文:
学当老师,给另一组的同学讲你学的寓言。
五、大组互讲,互学寓言,体会寓意(形成擂台赛看哪组学的好)
1、看图讲故事。
2、读文中带讽刺性的句子。
六、作业
想想现实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写正确:
“丢”字是上下结构,中间的竖不能与下边的撇折合写成一笔。
“焦”字的上半部是四横,不能少写一横。
“算”的中间是“目”不是“日”。
“费”字上面的“弗”要先写“弓”字。
2、写美观:
“守”字的横不要超过“宀”。“丢”和“算”二字的下面的横却要与写长。“费”字上边的“弗”应尽量写扁。
3、描红。
三、读读想想
幻灯逐次出示三个句子:
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种田人丢下锄头,整天在树桩旁边等着。
读一读句子,去掉带点的词,句子的意思和原来一样吗?
(让学生感悟句子表达的具体性和准确性)
四、朗读比赛
两组比赛朗读。
五、你想对种田人说什么?
六、拓展运用
从文中找出你新学的词语抄写在词语积累本上。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5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20海滨小城)
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花园——树茂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这里栽着()。一棵棵榕树就像()撑开的(),树叶(),可以(),()。树下(),每逢(),()总是()。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板书设计:
海滨
小城海滨(1-3)大海
沙滩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6
预设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意思
2、会背诵古诗,根据《春日》所描绘的情景写一段话。
3、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兴趣。
预设过程:
一、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汉字是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是鲜活的。
根据先后提供的汉字“夏”、“春”发挥想象说说所想到的,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一切事物。得出:想像是无止境的!
二、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收万石谷。
1、课件出示《春日》释题,简介作者。
2、自由朗读《春日》,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人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诗人找到了没有,从哪里看出?
③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3、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的日子,阳光明媚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踏青赏花,看花观景,寻找优美的景色。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风景。不优美的地方能叫风景吗?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
(7)等闲识得——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识得:感觉到,领略到,认识到、接触到。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4、你喜欢哪一句诗?
5、体会诗人的心情?
6、想像几幅画面。
7、背诵。
三、红杏枝头春意闹
1、改本诗为记叙文。
2、运用文中的名句。
3、学生自主设计作业。春日名句运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7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特产、清香、悦耳、翠绿”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知道成熟后的秋白梨的特点。
3、读懂句子。辨别“不但……而且……”句子的正误。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特产。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填空:我的家乡在_________,咱家乡的特产是______________。
二、预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成熟的秋白梨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秋白梨的可爱?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看课本插图,说说:成熟的秋白梨是什么样子的?
2、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秋白梨的样子写具体的。
对照课文,正确地朗读第3自然段。
注意检查:“雕”的部首和“尝”的书写。
3、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可爱吗?请围绕“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十分可爱”接写几句话。
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十分可爱……。
4、辨别“不但……而且……”句的正误。
①划出课文中带有“不但……而且……”的句子。
②把句子读一读,体会用法。
③尝试练习。见《作业本》第4题。
④反馈校正。
⑤用“不但……而且……”说一个句子。
5、学习字词。
①读准生字字音。
②熟悉字形。
a、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b、说说“爽”字的笔顺。
c、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一遍。
③理解词语意思。
a、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清香悦耳翠绿
b、比一比,再组成词语。见《作业本》第1题。
四、提出疑难问题。
五、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一组按时间顺序连成的句群,初步了解这种叙述方式。
2、感受秋白梨生长过程所带来的美。
教学过程
一、用“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说说成熟的秋白梨有什么特点。
(成熟的&39;秋白梨不但个儿大,而且香甜可口。)
二、学习第2自然段。
目标1:认识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式。
(1)默读第2自然段,理清该段共有几句话。
(2)用“——”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根据学生情况补充一些表示时间的词。
春天夏天秋天
阳春三月初夏秋高气爽的季节
(3)轻读这个自然段,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4)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时间的词语。见《作业本》第6题。
(5)小结:《家乡的秋白梨》第2自然段共有5句话,按时间(季节)的顺序写,句子的意思前后连贯,生动优美,值得我们学习。
目标2:感受秋白梨生长过程所带来的美。
(1)读“春天”。
①看投影片(一),体会梨花像银海船灿烂的壮阔之美。
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江湾美景的句子。
(2)“夏天”部分的朗读训练。
出示投影片(二),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读好:“躲、害羞、小姑娘”等词,把初夏时树上即将成熟的果实的可爱读出来。
(3)“秋天”部分的朗读。
出示投影片(三)。
①学生试读、评价。
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读得那么高兴。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教育)
(4)欣赏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三、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见《作业本》第3题。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或全文)。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对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这一叙述方法的认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的美丽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这一叙述方法的认识。
1、把下面三句话连成一段话,并说明理由。
()初夏,青苹果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躲在翠绿的枝叶间。
()春天,满山的梨花散发着清香。
()秋天,成熟的白梨挂满了枝头。
①投影上面三句话。
②读一读,按顺序填上序号。
③说理由。
2、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词句的优美和连句成段的方法。
三、学习“阅读方法提示”。
1、读“提示”。
2、出示一段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话。(投影)
春天的时候,池边一丛丛马兰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池塘里的水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点点嫩绿的浮萍。夏天,一阵雷雨过后,池水迅速涨起来,池子变大了。小石桥好像浮在水面上。秋天,池水是深绿的,水面上有一片片菱叶,菱叶下面藏着小小的四角野菱。冬天一到,池子干涸了,可以见到池底是黄黑色的泥土,偶尔能看见几株小草,平平常常,并不神秘。
①这段话共有()句话,句子之间是按()顺序连接起来的。
②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_____。
③朗读这段话,摘录好词佳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县、济、匠”等10个生字。会写“县、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3、搜集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资料及有关桥梁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⑴“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⑵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⑶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⑴“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固、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智慧。
⑵“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⑶“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1、“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
2、“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示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3、“查”字。同座互相查写的字。
二、作业
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
二、品读课文
1、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的桥。
2、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⑴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⑵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⑶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琖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3、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4、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5、熟读成诵,内化课文: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拓展活动
1、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
2、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四、提示综合性学习
1、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2、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
五、作业
抄写第三自然段。
《赵州桥》教学反思
《赵州桥》一课着重介绍了赵州桥的历史地位和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为了切实落实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渗透到每科的教学中去,配合我校开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讨活动,我一改往日传统的逐段分析、讲授的教学模式,在《赵州桥》一课上大胆尝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从而达到多方位训练的目的。
一、收集资料,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教学前,我布置了一项作业,就是让全班同学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赵州桥或其它一些桥梁的资料。可查找课外书籍,上网查询等,并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以待上课教学时用。
这一次的课前预习,我一改往日的让学生做单调的查字、组词等练习,而是尽可能地去收集自己所需的材料。看科普书、上网等都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于是,我就投其所好,通过这些渠道将资料收集好,并加以整理、归纳,无形中就给了他们课外阅读、分析归纳能力的锻炼。
二、质疑解疑,轻轻松松学习课文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教学时,一开课,我就说要带他们到赵州桥去玩玩,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赵州桥的全景,这样马上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你读完课文后,都知道了什么?待学生七嘴八舌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后,我又提了一个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问题一提出,顿时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提出来,老师将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归纳。随后,我就让同学们分成小组,将课前收集的资料拿出来,看看能用自己现有的资料解决哪些问题。在学习小组中,同学们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同时也领略到了成功的喜悦。给予充足的时间讨论后,接着学生在班级进行交流。通过小组进行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知道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和设计上的最大特点——拱上加拱,这样的构造既坚固,又节省石料。
课堂上的教学要求,以及重难点,就在同学们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当然,这样的教学要求老师有较高的素质和应变能力,来及时帮助学生解答难题和纠正学生在问答中不对的地方。
三、激发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在教学赵州桥的一个特点──美观时,我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出几幅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图案,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给我们描述一番,当他们感到的确很美时,再问:这么美的图案,我们该怎样读出来呢?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一个个是读得有滋有味,连老师也被他们所感染。又如,当介绍完赵州桥的概貌和特点时,我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听完后的感受。当学生都表示从内心中涌出一种自豪、骄傲的感情时,“水到渠成”,我便要求学生带着这种自豪、骄傲的感情去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四、给桥取名,训练学生的扩散思维
《赵州桥》一课教学快结束时,我设计了让学生给赵州桥取名的教学环节,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赵州桥是以地名而命名的,请同学们再为这座桥取个有意义的名字,并说明理由。”话音刚落,学生情绪激昂,踊跃举手:
──李春桥。因为这是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为了纪念他,取这个名字。
──光荣桥。这座桥使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无尚光荣、无比骄傲。
──“拱上加拱”桥。这是李春在设计上的一个创举,也是这座桥构造的主要特征。
──奇迹桥。赵州桥能一直保存到今天,已有1300年的历史了,它充分显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
还有“智慧桥”、“坚固桥”等等五花八门的答案,听着同学们娓娓道来的理由,我心里真是有着说不出的惊喜。我想,这一次教学上的改革,总算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五、新闻发布,让学生增长课外知识
我把《赵州桥》一课的教学延伸到了课后,在第二课堂时间里,我专门开展了一个“桥梁新闻发布会”,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赵州桥和其它桥梁的知识。大家把收集到的各方面资料,都在“发布会”上向班上同学发布,有关赵州桥的由来,赵州桥的传说,卢沟桥等等。有些资料是我闻所未闻的,在同学们面前,我也只得承认自己孤陋寡闻了。看到他们一个个得意的模样,我不得不打心眼里佩服他们。
以上就是我对《赵州桥》一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它主要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学习中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对问题主动地去进行探究,去领略自行解决问题的喜悦,让学习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
4、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5、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图画。
6、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将讲述的故事用通顺的语言进行
描述。
7、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8、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
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8、自由阅读《数星星的孩子》,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9、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学生)
课时分配: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熟悉的事物认识生字,认识生字椰、壳、漠、骆、驼、骏、悬、崖。
2、认识象声词,了解他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恰当的词语。
3、了解关于天天气的成语,并感受天气的变化莫测。
4、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重点难点:
了解拟人句的特点,并能试着说一说拟人句。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请孩子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2、读一读:自由读、同桌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3、按一定的标准将这些词语分类。
4、师:你们觉得我们国家的汉字有趣吗?
1、复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步骤。
第一步:确定所要查的字的部首,数出这个部首有几画。
第二步:在“部首目录”里找出这个部首所在的页码。
第三步:按照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所查字的部首。再数数除去部首还剩几画,就
到相应的位置找到所要查的字和在正文中的页码。
第四步:按照页码,在正文中查到所要查的字。观察它的拼音和意思及组词等。
2、按照刚才的方法,学生自行动手查:亏、申、丹、州、乃。如果有不会查的,可以请
教老师或同学。
3、同桌交流。
4、全班交流。
5、总结方法。
6、学习拟人句。
(1)自由读句子。
①“我要把自己藏起来。”雾把自己藏了起来。
②风拿了我的毛巾跟手帕,擦过了汗,都扔到地上了。又拿了妹妹的圆帽子,当作铁环
滚走了。
(2)你感觉这些句子有趣吗?有趣在哪些地方?
(3)感受句子的特点:把雾和风当作人来描写,赋予它人的动作或思想感情,这就叫拟
人。运用拟人,不仅可以使描写的事物生动形象,而且能鲜明地表现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的
感情。
(4)我也来写写拟人句。
(5)请同学汇报交流。
三、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词写句,并连成段。
2、培养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完整讲述故事的能力,并能将讲述的故事用通顺的语言进行
描述。
3、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品的能力。
重点难点:
细致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词写句,并连成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课后我们将选出我班看图写话小能手,你们有
信心写好吗?
二、看图说词语。
1、(课件)出示图片:
师:请你仔细观察图画,然后说一说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学生观察后,说一说想到的词语。
师: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你们一定能完成这次写话训练。
三、看图写话指导。
师:在写话之前,我们要了解写话的要求。
出示写话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他们
在干什么?想一想他们会说什么?请用几句话把图上意思连起来写一写。
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有什么要求。
师:在黑板上板书:时间、地点、动物、事情、想像。
师:在写话前,我们要仔细观察图画,观察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
(一)指导观察图画。
师:我们的观察顺序是:整体--部分--整体。
师:观察整幅图画,你能给这幅图定个题目吗?请你把它写在练习本上。
生:学生汇报。
师:看了图画,你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谁想出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一说。
学生说。(有一天)
师: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请你说出表示地点的词语。
学生说。(平板电脑旁)
师:图上有哪些动物?
生:猫和老鼠
师:图上的老鼠在做什么?请你说出来。
学生说一说。(玩电脑)
师:这时猫在哪里?
师:想一想老鼠此时的心情怎样?
(二)指导写话。
师:下面我们进行写话训练,就以《猫和老鼠》为题写一写。
师出示例句:
有一天,老鼠在()玩,老鼠正玩得(),这时,电脑里(),
老鼠见到猫,()。
师:说得真好!
师:让我们一起读例文。
生:齐读。
师:写完整一段话,要注意交代清楚什么?
生:看板书说一说。(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四、学生看图写话。
1、写话。
2、师巡视,并指个别指导。
3、指名读一读写的话。
五、小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可认真啦!学到了看图写话的好方法,让我们说一说看图写话要注
意什么。
生:看板书说一说。
师:同学回家后,继续写好看图写话,我们下节课评出看图写话小能手。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2、熟读并试着背诵《数九歌》,了解冬至过后的数九节气。体会人们向往、热爱春天的
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重点难点:
通过对比,识记容易写错的生字。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易错字的习惯。
一、谈话引入新课。
1、师:你们平时经常写错字吗?遇到容易写错的字你们是怎么处理的?是一直让它错下
去?
2、全班交流。
3、师:今天我们将学习解决易错字的方法。
二、展示台
1、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处理易错字的,一起来看看吧。
棉被---泼水纸巾---低头
带领---展现战士---土地
散步---南瓜今天---口令
带领---穿戴果园---圆心
以后---已经汽水---气体
再见---正在心情---晴天
2、读一读,把平时你也容易写错的字圈起来。
3、你也学学书上的办法将这里边到再在你还容易写错的字也单独记下来,时刻提醒自己。
4、给你们5分钟,将你们平时容易写错的字在笔记本上用相同的方法记下来。
5、同学们展示自己收集的易错字,提醒其他同学。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数九歌。
2、学生自由读一读,借助拼音把数九歌读通读熟悉。
3、再读数九歌:自由读、同桌读、分男女读、全班齐读。
4、简要理解数九歌的意思。
5、试着背一背。
四、老师总结,布置作业。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自由阅读《数星星的孩子》,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2、继续深化学生对阅读重要性的理解,激发对读书的思考和热爱。
重点难点:
自由阅读《数星星的孩子》,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数过星星吗?你觉得满天的星星怎么样?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然后给课文
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初读,指明分段读课文。师:如果请一个小朋友读一个自然段要请几位读?
三、研读课文
1、读了课文,现在知道数星星的孩子是谁了吗?(出示词卡:张衡)2、你们从
哪里知道的呢?(出示最后一段)自己读读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汉朝:汉朝距离现
在已经有1900多年的历史了。(板贴词卡汉朝、天文学家)
3、现在你能用上这几个词语来介绍一下张衡吗?自己试试看。
4、那张衡是怎样数星星的?请你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关句子。
出示: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5、我们要来演一演张衡,也来数一数星星。要想演好,必须先好好的读这句子,一边
读一边想该怎么演?
6、现在我是奶奶,谁愿意做张衡来表演?请一个小朋友来给他配音,来读读这句话,
其他小朋友来做导演,导演更厉害,你要根据这两个句子,来看看他哪些地方演的好?哪些
地方不够好?(放两把椅子)生表演,评价(重点指导:仰、靠、数,相机板书)请
你再来演一演把。导演们来给他配音。
7、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边读边想边圈圈点点的好习惯,请大家在课文的这些表
示动作的词语下面加上点。(课件圈)
8、现在让我们来到1900多年前的汉朝,然我们一起来做张衡数星星。
师: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张衡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
指着天空数星星。(张衡,开始数吧。)
9、你数到了几颗?你觉得怎么样?你觉得张衡数的怎么样?那张衡不累吗?为什么还
在数?朗读。
四、老师总结。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要、先、思、很、少、讲、于、气”8个字,会认“那、背、跟、着、答、怕、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练习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及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遇到问题要积极面对,不懂就要问。
教学重点:
1。学会16个生字,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孙中山刻苦读书,勤学好问的精神。
教具:生字词卡片。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习生字词。
2.学习课文1—2段。
学习重点:
1.会读16个生字。
2.会写“要、先、思、很”。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孙中山是我国的国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他小时侯上学的事情。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找“生字伙伴”,评“识字大王”
1、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生字伙伴”。
2、合作交流:
这些生字你认识几个?做“小老师”教同学们读一读,争取把字音读准。
3、以小组形式向全班展示学习情况,评选“识字大王”。
4、出示生字词卡片,全班认读。
三、学习1—2段。
1.生自由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
2.同座互相交流。
3.指名回答。
4.指导朗读。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孙中山背得这么流利,可课文说的是什么意思,他却一点也不懂,那孙中山会怎么做呢?
四、学习生字
1、借助多种识字方法识字。
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等。
2、写字比赛:教师范写,学习新笔画,引导书空笔顺。学生练习后,自荐写字,并评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习3—4自然段。
2.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3.学会“少、讲、于、气”
学习重点:
1.学习3—4自然段。
2.学会“少、讲、于、气”
学习难点:
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认读生字卡。
二.学习3—4自然段。
过渡:面对不懂的问题,孙中山会怎么去做呢?
1.自由读3—4自然段,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同座交流各自学习的情况。
3.全班讨论读懂的内容。
重点指导:孙中山为什么会这样想?
他为什么能做到“不懂就问”?
4指导朗读孙中山的话。
5.拓展训练:遇到不懂的问题,你会怎么办?
三.朗读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明白什么道理?
四.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卡片。
2.出示四个生字。
3.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
4.重点字师范写。
5.生描写。
板书:4不懂就要问
孙中山勤学好问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11
《师恩难忘》课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3、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再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A:抄写词语。
B: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2、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自由读,再指名读。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全文。
1、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五、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A: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送给你的教师表达自己的祝福。
B:预习下文。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12
【活动准备】
1、《小放牛》音乐剪辑版。
2、八仙的图。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结构,随音乐做造桥的动作、桥的造型。
2、通过两人合作造桥,尝试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创编造型。
3、锻炼克制能力,在他人逗弄推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尽力保持造型不动。
【活动过程】
1、难点前置:出示八仙的图片,问:他们是谁呀?幼儿回答。
2、完整音乐尝试游戏
3、合作造桥
4、出现神仙参与游戏中,学习神仙的&39;动作。
(老师当张果老倒走检验桥,边走边说:走走走走、看看看看、走走走走、看看看看、停住不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走走走走、推推推推)。
刚才是哪个神仙检验的桥?他做了什么动作?是张果老,(倒走、看、推)
5、集体练习神仙的动作。
6、邀请一名幼儿做神仙,体验游戏玩法。
选出一名幼儿老师带领做神仙
小鲁班们开始造桥吧!(两个张果老检验桥)
请问神仙,小工匠们搭的桥结实吗?为什么呢?
7、更多幼儿被选出做神仙进行游戏,巩固游戏规则。
请你选出刚才最坚固的桥和我们一起来当神仙吧!(三名幼儿和老师一起当神仙检验桥)。你想当哪位神仙呢?(吕洞宾、铁拐李……)
8、共同搭一座桥,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小工匠我们一起搭一座最坚固的桥好吗?这么多小工匠怎么连成一座大桥呢?(老师当张果老检验桥)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13
《海滨小城》教案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20海滨小城)
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 )”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 花园——树茂 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 )。这里栽着( )。一棵棵榕树就像( )撑开的( ),树叶( ),可以( ),( )。树下( ),每逢( ),( )总是( )。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板书设计:
海滨
小城 海滨(1-3)大海
沙滩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14
一、课题:
赵州桥
二、课型:
讲读1
三、教学时间:
__年__月__日
星期x第x节
四、教学准备:
图片
五、教学目的:
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读懂第一段。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六、教学过程
(复习、新课、小结、板书……)
(一)、启发谈话。
中国人民历来是勤劳善良、充满着智慧,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其中就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长城、故宫等)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有什么特点呢?
简介赵州桥(播放赵州桥的图片)
打开地图,我国东部的川流映入眼帘,对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桥梁,古人有许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的&39;八仙之一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建桥技术,汉代的画像砖上刻有为数不少的拱桥图形。我国现存最早的拱桥,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全长50.82米,拱券净跨37.37米,桥面宽9米,是一座单孔坦拱式桥梁。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建造。李春在拱桥建造工艺上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创造。他创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桥法,在当时堪称独步,桥梁质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赵州桥结构合理,外型秀丽,富有民族风格,素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赵州桥建成之后,成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东都洛阳的交通要冲。历经千年风霜以及车压人行、洪水冲击的考验,至今仍可通行车辆,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公元14世纪,法国在泰克河上建造过一座拱形桥,但已毁坏,赵州桥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桥。
我国古代造桥技艺在实践中继承发扬,留下了许多杰作,如广西侗乡的风雨桥,又称廊桥;河北程阳的永济桥等等。如今,横跨江河湖海的大桥比比皆是,谱写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崭新一页。
(二)、指导预习: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标标(自然段)、圈圈(生字)、划划(用直线划出新词,用波浪线划出能回答上述问题的有关词句。)
2、拼读生字音节,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初知课文内容(建造年代久远,坚固而且美观。)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的意思。
2、指名回答的结果。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四)、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记录。一段话中,有些词语或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阅读时,要找出这些词句,想想跟其他词句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下面我们来看第一段,大家仔细找找这一段的重点词语是哪一句。板书: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3、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经有1300多年了。解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距今1300多年。
设计上的独特:这座桥闻名的另一个原因是设计上的独特,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将会学到。
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课堂练习。
1、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2、预习课文并想想习题1、2的回答。
三年级语文上册简洁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懂得做好事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生活的好事,懂得做好事就是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
1、调查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2、制作相关卡片和相关课件。
3、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立足生活,引出思考。
1、播放课件动画,再现文中“三个小朋友思考想做好事”的情境,引发思考:他们想做好事,那么怎么做好事呢?从而导出单元课题:“怎样做好事”。(板书单元课题)
2、评一评,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播放课件:老师叫同学们每人做一件好事,小明就想着要做什么好事。放学回到家,小明的妈妈让他去扔垃圾,小明却说:“妈妈,我正忙着想做好事呢,别打扰我!”观看完后,让学生来说一说“你觉得小明这样说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3、在学生交流中,总结出:做好事不一定要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像帮妈妈扔垃圾就是在做好事,做好事就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而揭示课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悬念,谈话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对后面的学习活动充满了期待与好奇,并初步感悟到“做好事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二、联系生活,发现“好事”。
1、阅读书本P47页,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好事自己能做到,让学生明白做好事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
2、谈谈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你所能做的好事?
(1)出示你在家里做好事的卡片,谈谈你在家里常做些什么事?在这些事中,你认为哪些是好事?哪些是不好事?
(2)讨论:“为自己洗洗袜子、整理书包”是不是好事?
(3)总结:实际上帮自己洗袜子,妈妈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做点别的事情,这也是为给妈妈提供方便,这怎能不算是好事呢?让学生体会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
3、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边讨论边填写卡片:在学校里和公共场所中,能做些什么好事?
4、汇报交流,成果展示。让学生在汇报交流中充分地感受到“好事时时有,好事处处在,做好事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设计意图:我充分利用学生经验作为课程资源,由学生经历过、熟悉的事情,引导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对“好事”与“小事”进行体会,进行教育,认识在自身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学习,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步提升。
三、模拟场景,导之以行。
1、设问思考:生活中有许多小朋友可会做好事呢?想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好事的?
2、说一说。先出示课件:课本第47页的内容,在组织学生交流:看看图上的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事,你做过吗?当你做这些事的时候是怎么想的?跟同桌说说吧。
3、汇报交流,并在学生回答的同时,采访他当时做好事的心情。如果学生没做过的事,老师先做榜样,带领学生们师生共演,现场进行模拟表演,为下面的表演作铺垫。
4、创设情境,模拟表演。我准备了图画纸、彩笔、红领巾、围巾、脸盆、洗衣粉,设计了以下几种情境(出示课件)让同学们自由组合,选其中一种在小组内进行表演,最后再让学生汇报表演,在表演的同时随机采访,让学生谈谈自己做好事的感受。
情境:
(1)上艺术课时,同桌忘了带彩笔……(图画纸、彩笔)
(2)星期天,妈妈不在家,看见自己的红领巾脏了……(围巾、脸盆、洗衣粉)
(3)放学了,教室的电灯没有关……
(4)假日里,陪爷爷奶奶……
(5)表演自己想到的力所能及的好事。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看看,想想,说说,演演,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体验,体验做好事不仅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也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帮助学生进一步地认识到做好事的意义,并获得做好事的真实体验,真正达到导行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延伸,养成习惯。
1、加深体验,引导升华。
(1)播放濮存昕的工艺广告感受文明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
(2)播放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深切体验,领悟到只要我们用心去帮助别人,做点对社会有利的力所能及的事,也是一种贡献。
(3)让学生“动”起来,就是让学生做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红领巾歪了就动手系一系”、“书包乱了就整理整理”、“地上有纸就捡起来”、“书桌歪了就摆整齐”……这样入境体情,以做促学,闪烁着思维的火花,感受到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对社会的贡献。
2、联系实际,课堂延伸。
(1)观察学校好人好事登记本,表扬做好事的同学,给学生树立榜样。
(2)总结延伸,激情鼓励。“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好人好事登记本上,已烙下这么多学生成长的足迹,还有这么多的空白留给我们去填,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每天都来做好事,看看谁做的好事多。”
设计意图:儿童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只有把课堂引向真正的生活天地,构建和谐统一的教与学过程,才能使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内化为思想道德行为准则,真正落实品德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