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
教案的目的是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写好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是有技巧的,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复述事件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3、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4、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
①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复述事件
②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三、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二)、信息快递
1、注音:
鸡肋主簿恃才放旷谮害
绰刀夏侯惇讫曹丕
2、简介常识知识
《三国演义》作者,(朝代)小说家。它是我国第一部小说,描写了的历史故事,集中体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全书鲜明的反映了的思想。
3、背景简介: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等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文本探究
读课广文思考
1、杨修被杀的直接导火线是什么?如果没有这件事,杨修会被杀吗?从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来?属于什么记叙顺序?
导火线:“鸡肋”事件,扰乱军心。
知识精点:
记叙的顺序包括:顺叙、倒叙、插叙。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2、用四字短语,概括文中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几件事,并从原文勾画出每一次犯忌,曹操的心理反应。
事件
曹操的态度
3、探究杨修死因
一是杨修摸透曹操心思,曹操既嫉妒其才能,又考虑到他会终成祸患;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置军纪于不顾;
三是杨修卷入统治集团核心的斗争之中。
4、小说将曹杨二人置于矛盾冲突中,鲜明地展现了两人的性格,请结合原文简要加以分析。
杨修:才思敏捷曹操:虚伪奸诈
恃才放旷残忍多疑
卖弄聪明妒贤嫉能
轻率大意老谋深算
4、质疑交流。
(四)、课后拓展
1、杨修的遭遇对你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可从曹、杨角度考虑)
2、三国中的曹操阴险狡诈、老谋深算,除去文中的事情,你还知道名著中哪些事情能体现他的这一特点。
(五)、命题练笔
《我眼中的曹操》
要求:采用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言之有理、言之有据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三国演义》和罗贯中,掌握课文内容和叙述顺序。
3、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
4、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5、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音乐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作为欣赏者的我们,仿佛又被带到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多的人物。我们曾经接触过其中的两位,一位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一位是_的刘备。人们常说:三国看智,水浒看勇。三国有无数的智者,有被重用的幸运者,也有被埋没甚至残杀的不幸者,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共同来关注杨修的命运,并能从杨修的身上得到一些启示。
二、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学生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庖(páo)官主簿(bù)谮(zèn)绰(chāo)刀恃(shì)才放旷麾(huī)
四、整体感知
1、理清结构,复述故事要点。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杨修被曹操所杀。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记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写曹操兵败班师。
2、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在这些事中,杨修表现如何,曹操态度怎样?
①破字――忌;
②分酥――恶;(杨修卖弄聪明)
③破梦――愈恶;(杨修揭穿曹的心思)
④吴质事件――愈恶;
⑤教植出门――怒;
⑥教植作答――已有杀心。(杨修参与曹的家事)
3、你认为杨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扰乱军心,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4、你认为曹操杀杨修是否有理?
有有理之处,也有无理之处。有理之处:杨修身为曹操的高级幕僚,不思帮助军队度过难关,反而影响军心,确实该杀。
无理之处:一是曹操确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二是处罚不公,斩杀了杨修,对自己的亲戚却没有丝毫处罚。
5、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补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6、课文第三部分内容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活曹操输给了死杨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而已。
7、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表现了曹操什么性格?
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这一举动,表现了杨修阴险虚伪的性格。
8、你如何评价杨修和曹操?从他们二人身上在为人处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杨修:恃才放旷。曹操:阴险虚伪、狡诈奸猾。
让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只要答案合理,不强求一致。
现代青少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养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独尊,狂妄自大的坏习惯。杨修的死因与他的心理障碍有关。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往往表现为:无法正确调整情绪,控制个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荡不羁、孤傲自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当今这个提倡合作、团队精神的`社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教学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了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知道了杨修的死因,也获得了一些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2、预习《范进中举》。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4
一、说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
本单元以反映自然世界的内容为主题,所选的诗文都是文情并茂的优秀篇章,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秀、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等。目的通过学习,使学生注意诵读,通过富有感情的美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趣和丰富的情感,增强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培养成良好的语感。
(二)德育目标以及德育因素的渗透:
1、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对家乡景物、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热爱之情。
(三)认知目标:
1、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2、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3、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4、感受济南冬天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四)能力培养:
1、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2、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3、培养学生自读写景散文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
2、景物描述方法。
3、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六)练习与作业:
1、在分析课文中师生共同来完成,并结合练习二来完成修辞手法的教学。
2、课外练习写作:
以“-------------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二、说教法:
1、朗读教学法:本文为一篇美文,语言朴实清新,作为感知,感悟文章内容与风采的朗读形式是多样的,在教学中采用放录音、学生齐读的方法进行。
2、问题式教学法: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严密思维、拓展想像。
3、比较阅读法:通过与前一篇课文《春》的比较,进一步掌握写景散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4、采用课件进行教学(幻灯片)。
三、说学法:
1、这是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要求学生在听朗读录音以及齐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济南冬天的“温晴”的特点。
2、在听朗读录音以及齐读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归纳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弄清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结合课文,找出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三)理解题目
(四)给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五)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然后思考,小组讨论: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特点)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不可以?为什么?
4、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的方法,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着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背诵全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他作为政治家在治国方面的方针以及作为长辈对下一件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
3.学习本文融议论、叙述、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4.了解“表”的一般知识以及“以”的用法。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大地上家喻户晓。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敬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杰作。
二、题解
1.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国的政治家、军事家。
2.文体: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
3.出师伐魏背景简介:
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出山辅助刘备成就大业,建立了蜀国,与曹魏、孙吴鼎足而三。刘备称帝后,拜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对诸葛亮托认国事,并嘱咐儿子刘禅曰:“汝与丞相从事,当事之如父。”后刘禅称诸葛亮为“相父”。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辅佐刘禅辛勤治蜀,经过了几年的努力,国力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始终是联吴抗曹,并用五年的时间为伐魏做准备。主要措施有:(1)与吴国通好;(2)加强内政建设;(3)平定南方叛乱。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通过媒体资源让学生听本文的范读视频材料。
2.学生如有的字词句,先画出来然后和同桌交流。
3.老师提出重点字词的读音,要求学生作答。
四、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当时的不利条件是什么?“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观)
②当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主观)
③本段提出什么建议?“开张圣听”
④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⑤对陛下进行了怎样的规劝?“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小结:
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
第二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严明赏罚;
②如何具体执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③提出怎样的劝诫?“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不宜偏私”
④“内外异法”内外各指什么?宫中、府中
5.小结:
提出应内外一体,赏罚严明的建议。
第三、四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为什么要举荐这些人?“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②提出亲贤的具体作法是?“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③亲贤的好处是?“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概括第3段的内容?述说文臣的安排——举荐贤才,着眼于思想品质。
⑤为何举荐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⑥具体如何举用?“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⑦好处?“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⑧概括第4段的内容?述说武将的安排——举荐武将,赞其德才兼备。
5.小结:
述说人事安排,举荐文臣武将。
第五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本段的中心句?第1句
②“每与臣论此事”中“此”指?第1句
③“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亲贤臣,远小人”
5.小结:
总结上两段,提出“亲贤远小”的建议。
第六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词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布衣”
②当时作者的志趣是什么?“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感激”的原因?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④文中的“卑鄙”是什么意思?具体指什么?
低微而鄙俗;具体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⑤哪句话概括了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5.小结:
本段述身世,讲经历,以使陛下明白创业之艰难,同时表达自己愿竭忠尽智来报先帝知遇之恩的决心。
第七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②“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的原因?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③表明伐魏时机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④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5.小结:
本段叙述受命以来的心情及所采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不二,尽心尽责辅佐陛下,以报先帝托付之情的决心。
第八段
1.朗读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
①第一句照应上段哪一句?“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②第二句前半句照应上段哪一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③第二句后半句照应第一段哪一句?“开张圣听”
5.小结:
本段是对上文的回顾,再次提出对陛下的期望和要求,这既是臣对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长辈对晚辈诚挚爱忙乱的表露,感情真切自然。
第九段
表达依依惜别之情。
五、合作探究
六、品读语言,感受至情
A.煽情导入:
①东坡有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
②有人说读《出师表》,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位温柔敦厚、忠义凛然的“良臣”面对君主慷慨陈词,眼泪直淌,文武百官一旁屏息聆听,不时颔首赞许的动人场面。
③文中“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你能读出来吗?为了能使刘禅感动,所以不但导之以理,而且动之以情,可谓忠言不逆耳,语气上既恭敬又恳切,充满谆谆嘱咐,你能读出来吗?
B.朗读指导
教师范读课文(或通过媒体资源诵读),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必要时给予朗读指导,如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时要蕴涵着极其痛惜的感情;读先帝对贤臣的“殊遇”、注意“简拔”贤臣时要饱含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读“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时要饱含对后主的激励之情;读到“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时声音要低缓,表情要沉重。总之,要通过读,让学生沉浸其中,为诸葛亮忧国忧民之心所感动。
学生通篇朗读,然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读,通过“读”去感悟“忠”;通过“读”领悟“理”(诸葛亮规劝刘禅的艺术)
C.读后评说
可用“读,我读出了诸葛亮的情怀(或期望)”这种句式。
学情预估:
①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益州疲弊”,我读出了亮暗示刘禅发愤图强的良苦用心。
②读“受命以来……深入不毛”,我读出了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③读“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我读出了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
……
策略应对: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去读诸葛亮自述身世这一片段,通过读领悟行文的妙,作者的情。
本文作者自述身世,好像与出师关系不大,实则是貌离神合,寄托作者良苦用心。
①追溯二十一年的殊遇,披露感恩戴德之情,说明以上进言纯属忠谏,叫后主听来觉得舒徐入耳。
②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作为后主不忘先人之业的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
③二十一年不平凡历程,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其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
④写出先帝的榜样,不以孔明“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事不分大小,悉以咨之,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仍委以重任,可见他任人唯贤,唯才是举,叫后主效法先帝_。
⑤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竭忠尽智,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余力不遗,使后主托之以讨贼兴复之任,且可免因率师北伐,小人进谗而不予信任,坏了大局。
诸葛亮的这段叙述,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衷曲意。文章由进言转而为自叙生平,宕开了笔墨,使文势波澜起伏,更为可观。
从诸葛亮自述身世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真乃千古至文,它可以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作文”的楷模啊!
七、模拟情境,思接千载
今当远离,诸葛亮写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假如你是刘禅,看了此表后,思潮翻滚,情不自禁,于是奋笔疾书……,请同学们以刘禅的身份来写《与诸葛相父书》吧!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理解两篇文章的读书观点,提高对读书目的、方法、作用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
1.理清两篇文章的思路,理解作者的观点。
2.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揣摩体会两文的语言风格。
3.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积极引领学生读书,引导学生探讨正确的读书观。
重点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读书积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巧设问题,对话讨论。通过问题设计巧妙引导学生对话,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理清思路,研讨论证方法及其效果,以及在阅读上的收获。
课前准备
1.培根的画像。
2.《燕山夜话》的文字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书是什么?自从有了书,人们给了它各种名称和赞誉。书是人类知识的载体,书是打开人类智慧之门的钥匙,书是储藏无数珍宝的宝库,书是指引我们走向光明前程的方向标之一,正因为有了书,我们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采摘硕果。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读书,应怎样读书吗?下面让我们看看培根和马南邨是怎么说的。
二、作者简介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于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被国会弹劾去职,之后家居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受寒致死。
三、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四、课文精读
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如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如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至“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读?
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至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祛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五、探究升华
也许作为一个社会人,培根离楷模的标准还很远,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格言的流传,我们不能像他那样做人,但应该汲取他语录中的精华。
六、文章脉络
全文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先从正面说读书的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再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不同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对不同的书采用不同的读法,或选读,或浏览,或通读,或精读,有的书可只读摘要。指出读书要仔细思考,反对故意挑剔、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第三层:从“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先说各种学科的书籍阅读后都有塑造性格的作用,再说明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祛除一样。
七、文章主旨
这篇随笔采用比喻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正确方法以及读书的重要作用,引导人们通过认真读书完善自我。
八、写作特点
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①比喻论证。例如,“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一句,运用比喻论证来论证读书和经验的作用及相互关系。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②道理论证。例如,“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于气势,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③对比论证。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这样写,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九、板书设计
读书的目的:怡情、傅彩、长才
谈读书读书的方法:选读、浏览、精读、摘要
读书的作用:塑造性格,弥补缺陷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中国历,有过一位戴月荷锄归的乡间诗人,他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在读书方面,他不求甚解,每有会意就忘了吃饭。这位陶渊明先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一千多年后,他竟然有了一位读书方面的知音——马南邨。
二、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福建闽侯人。1930年参加“左联”,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晋察冀日报》社长等职,解放后先后担任《人民日报》社社长、总编辑及《前线》杂志总编辑和北京市文教书记等职。1962年3月,以“马南邨”的笔名在《北京晚报》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邓拓的杂文寓教于乐,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十年__初期,被“”迫害致死。
三、文本链接
杂文是散文的一种。它题材多样,形式灵活;多为有见地的片段感想或偶然一得。杂文要求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能针对某一事物或某一个人的某一观点有针对性地发表自己的议论和意见;还要求有说理的形象性,即能够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一种现象……出发,通过对照、联想、比喻、类比等方法,做到以小见大,揭示主题;同时要求语言的丰富多彩。杂文的作用是揭露、批判弊病,帮助、团结、教育人民,讽刺、打击敌人。
四、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课文,把握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点拨字词。
五、课文精读
1.理解文章内容。
(1)“不求甚解”最早见于谁的什么作品中?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包含哪两方面内容?“不求甚解”包含什么内涵?
“不求甚解”最早见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要求:首先要好读书,其次每读书必有所会意。“不求甚解”四字有两层含义:一要虚心,二是读书不要固执于某一点,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2)你认为“不求甚解”意味着不认真读书吗?为什么?你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是什么?
“不求甚解”是一种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正确的读书方法可以将“不求甚解”读书法与精读、选读等方法结合起来。
(3)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一词的含义的?
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
(4)学生研读课文,自主提出有关的问题:
①“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③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①“好读书”讲的是一个人要养成好的读书习惯;“不求甚解”则强调的是读书的谦虚态度和正确的方法。
②学生自己探究领悟,结合文章倒数第三和第二段理解回答。
③主要谈读书的态度和方法问题;用了引用名言(说理)和举例论证的方法。
2.研读课文。
(1)作者是怎么驳斥“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这个错误观点的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学生独立思考,再互相讨论,明确:首先,介绍“不求甚解”的出处;其次,阐述了“不求甚解”四字的两层含义;再次,作者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接着全面、更明确地解释“不求甚解”的含义;最后提出自己所认可的读书方法(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竖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
(2)这篇文章的论证方式对你今后的写作有何启示?(让学生学会写作的方法)
答案是多面的,如写作思路一定要清晰,要符合人的思维过程;如在论述自己的观点时,一定要举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文章更具说服力、权威性;再如论证一定要完整,语言表述一定要严密、准确;还有,论证时一定要明确而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见解或观点。
六、探究升华
《不求甚解》一文是由作者先提出要批驳的错误见解:“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然后在批驳这一反面观点的过程中明确了自己对读书的见解: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七、文章脉络
《不求甚解》这篇杂文是一篇驳论文,即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全文共9自然段,第1自然段树立了要批驳的靶子;第2自然段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第3自然段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第4自然段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第5自然段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6自然段举例阐述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态度读书的;第7、8自然段阐述“不求甚解”是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第9自然段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树靶子——作批驳——得结论,条分缕析,结构严谨。
八、文章主旨
这篇杂文全面阐述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指出读书的要诀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领会其实质。
九、写作特点
(1)细腻翔实的道理论证。
作者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不惜用大量的文字进行细致的分析。如第⑧段引用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来印证“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可取的。
(2)正反面的举例论证。
如第⑤段从反面列举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做了许多曲解的事例,告诉人们要有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第⑥段从正面列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事例,证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的正确性。
十、板书设计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7
[教学设想]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明。这是培养学生欣赏小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
能正确找出文中顺叙与补叙部分,并能具体分析补叙的作用。
评析曹操和杨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让学生一起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拉近与曹操的距离。再找同学讲几个关于曹操的故事,初步感受曹操的性格。
2、学习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问:通过阅读你发现课文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可分析。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分析,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如果老师事先预想的目标学生没有提到,老师可适当补充。
4、学习目标确定后,进行分组讨论。每四个同学组成一个课题攻关小组,每人都是研究员。每个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课题,课题攻关小组任意选择,研究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所选课题,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所选课题研究完了,还有剩余时间,再去研究其他课题。
二、一、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以史实为基础,融合大胆而合理的想像和虚构,创作了“七实三虚”的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对暴政作了愤怒的抨击,提出了自己的鲜明政治理想──仁政。这个观点形成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使曹操和刘备两个艺术形象鲜明对比,互相衬托,以强烈谴责暴政,热烈颂扬仁政。
三、1、本文语言简洁凝练。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中所写的6个故事。(答案参见指导书。)
杨修卖弄聪明1.破字忌
2.分酥恶
杨修揭穿曹的心思3.破梦愈恶
杨修参与曹的家事4.吴质事件愈恶
5.教植出门怒
6.教植作答杀修之心
2、这七个故事各表现出曹操和杨修的什么性格特点?(答案参见教师用书。)
曹操的复杂性格:即十分奸诈,又有深谋远虑。阴险虚伪、狡诈奸猾。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
3、画出表现曹操对杨修态度变化的词语。
明确:忌——恶——愈恶——愈恶——怒——有杀修之心
4、记叙的顺序有哪些?(顺叙、插叙、补叙、并叙等)本文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顺叙、补叙)找出补叙部分并思考补叙的作用。(与顺叙相结合,层层深入,揭示杨修之死的原因,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极具吸引力。)__第二部分从记叙的顺序看属于哪一种?本部分与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补叙目的在于说明杨修之死的深层原因,揭示杨修之死是曹、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5、根据课文的记叙顺序可把文章分为几部分?
明确:三部分——1至3段为第一部分,写杨修被曹操所杀。4至9段为第二部分,写杨修和曹操之间矛盾的发展过程。10至12段为第三部分,写曹操兵败班师。
由这个分析,我们还可看出本文补叙在结构上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
6、曹操杀杨修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思考课后第三题来解决这个问题。
7、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惨败,写这个情节与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关系。写此情节,意在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从而揭露了曹操杀杨修是忌才,“惑乱军心”只是借口。
8、假如你是曹操,你会不会杀死杨修?理由是什么?如果不会,你要如何安置这个锋芒毕露的不大听话的人物?
这个问题,不要求有统一答案,学生可畅所欲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9、假如你是杨修,你会如何与曹操相处?
也不要求答案统一。
10、《大回》一文中有句话:“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学了本文后,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更深的理解。
畅所欲言。
四、拓展阅读
阅读教学用书P83《曹操为什么杀杨修》,了解曹操杀杨修的其他原因。若没有时间,老师可将材料印发,让学生课下阅读。或者将其内容概括如下:
孔融、弥衡因不肯依附与曹操,先后被杀。杨修与其二人气味相投,算是一派,他虽身归曹操,心却不依附。这早被曹操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杨修之父杨彪曾任汉献帝太尉,被曹操诬陷入狱,后经孔融申辩,方才放出,回家闲居。可见曹杨两家早有芥蒂,这也是杨修死因之一。
五、总结
老师概括这节课所学内容,表扬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谈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自己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阅读〈〈三国演义〉〉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8
次教坛新秀初评我参加了。当拿到文章——贾平凹先生的散文《落叶》时,我想从网上查些资料求得帮助,结果没找到什么。看来是我的观念错误,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有独特的个人阅读体验和独立的思维习惯。作为教师要勇于打破教学参考资料的束缚,第一个身份应是一个普通的阅读者。要独立自主地阅读文章,注意从三个维度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这次我不再奢望什么资料,我在寝室里专心的反复的品味文章,倒觉得这样挺好,思想没有丝毫的束缚。
《落叶》一文说的是窗外有一棵法桐,春天枝繁叶茂的,无比温柔和美好,但到了深秋,变得瘦骨嶙峋,作者由此发出了哀叹。来年的春上,法桐依然美好。作者忽然醒悟了,明白了: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本文写作切入口很小,仅是平时观察的偶得,却表现了“生命如四季,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的大主旨。本文的描写非常生动,尤其是法桐春生夏荣秋落过程的描写,不仅感染着作者,也打动着读者的心。这篇文章是在解读作者的一次心灵体验,读它的同时,读者也经历了一次心灵的触动。初一的学生阅历浅,可能就事论事,也可能由此联想到人生,但仅是概念上的套话,而不能亲身体验提升。
我要做的就是通过教学让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充实生命。同时,关于生命,这个话题很大,容易上成说教课,基于这两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位在:
1、通过圈划词句品读法桐生长过程及作者面对法桐生发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关注平凡生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听音乐(绿叶对根的情意),并欣赏深秋落叶辉煌的画面,使学生沉浸在庄严的气氛中。然后我设计一个问题:请你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并说说理由(印发的材料已省去题目)。以此带动学生朗读全文,感知文章。先读两遍,再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得不错,其中张选芝同学回答:“我拟的题目是——落叶的回忆,不仅仅是作者面对落叶产生的美好回忆,也是来年的新叶对落叶的一份回忆。”第二个环节是教师配乐(秋日私语)朗诵,学生听读并思考:
1.找出描写法桐春叶的美及凋零的法桐和来年的春叶的句子。2.请说说作者对桐叶的态度经过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接着学生进行片段朗读,不加咀嚼的朗读远远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感悟、内化。因此我要求学生斟酌字词。第三个环节是悟。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作者敬仰法桐什么?
2.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假如你是一片即将离开枝头的叶子,你会苦闷吗?请吐露心声。记得有个学生陈节回答:“我不会苦闷,我会抓紧最后的时间做完应该做的事,好让自己的人生没有遗憾。”出乎我的意料,回答的真不错。最后我让学生再一次朗读文章,整体领悟。
最后一个环节是拓展与延伸阅读贾平凹的《地平线》课后,再回想上课情况,觉得有三点值得总结:
1、教学思路清楚,整堂课体现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
2、课文导入体现了开放性原则,既启发了学生的潜在状态,又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思考、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老师只是及时点拨。
同样,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遗憾:
1、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存在教案意识,免不了牵着学生的思路按预设轨道推进。
2、我对学生信心不够,学生回答时不敢让他们深入,扣紧词语品味语言不够,以至没有更深入地挖掘。
若是让我重新再上一次,我首先开放自己的思维,不要怕学生偏离自己的教案,而及时地根据课堂当前情况调整教学环节;其次,我会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既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也及时加以分析小结,加深学生印象。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赠序”这种文体的特点。
2、在讨论中体会对比手法的好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文言词汇。
4、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赠序”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l、掌握古今异义的实词。
2、体会对比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明代文学家宋濂勤奋好学,一生专心向学。“自少立志,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他向后辈学子倾诉了自己的读书经历,今天读来仍然感人至深,也同样能够激励和感召着我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介绍作者及文体知识。
1、作者介绍。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明代文学家。他自幼家贫,勤奋好学,常借书苦读,曾跟从元古文家吴莱学习。元末诏为翰林院编修,固辞不就,入山为道士,专心著书。后应朱元璋之邀,到南京助其平定天下。明开国后,主持编修《元史》,参与制定典章制度,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后因胡惟庸案受牵连,全家谪居四川,病死途中。他擅长散文,作品内容充实,文字简洁,行文富于变化。尤以传记文成就最为突出,善于抓住特征细节刻画人物,《送东阳马生序》即是其中名篇之一。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宋濂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学者们称他为“太史公”。著有《宋学士文集》。
2、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予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义。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把握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词句,理解文义,在不懂的.地方做标记。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辨明字音。
嗜()叱咄()俟()
负箧曳屣()皲()媵()
烨()缊袍敝衣()
(2)辨析多音字。
(加冠)(容臭)
冠臭
(冠军)(臭味)
(数尺)
(舍弃)
舍数(数落)
(宿舍)
(数请之)
(3)通假字。
四支僵劲不能动(通“肢”)
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
(4)古今词义变化。
走送之(古义:跑,赶快走。今义:走路、步行。)
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饭汤、菜汤、汤汁。)
(5)一词多义。
之:弗之怠(指代“读书”这件事)
走送之(代词,指“书”)
益慕圣贤之道(结构助词,的)
当余之从师也(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以:无从致书以观(表目的,来)
计日以还(表修饰,不译)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以:因为,介词。以:把,介词)
以中有足乐者(因,连词)
以衾拥覆(介词,用)
(6)重点词语。
无从致书以观稍逾约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俟其欣悦
日再食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按“读课文——释字词——译文句”的步骤进行。如有疑难,小组内讨论解决。教师巡视各组,答疑解惑,指导点拨。
四、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疏通文义。
五、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复述。
教师提示:
1、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合理概括其求学经历,抓住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以及他能够这么做的原因。
2、根据课文内容,利用想象,合理补充一些细节。学生反复读课文,读出词语、句、段间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并熟读成诵。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理解重点实词。
2、探究课文内容,完成“思考与讨论”一、二题。
一、检查上节课作业。
1、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明确本节课内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体会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二、整体感知课文,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知道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的。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这一主题的呢?阅读文章,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并没有直接劝说马生勤奋学习,那么作者是如何表现这一意图的?
明确:
第1自然段先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然后在第2自然段具体写了诸生的学习条件,与前面作者的情况形成对比,在此基础上劝勉马生刻苦学习。
2、作者是如何概述自己求学条件的?
明确:求学条件艰苦:为了表现艰苦,作者先介绍了自己的家庭条件——“家贫”。然后又分别介绍了幼年时和成年后的学习条件。
3、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作者两个学习阶段的艰苦条件。
明确:
(1)幼时求学的艰难:致书之难借书抄录。“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走送之”,其艰难可见。作者也因此而得以“遍观群书”。
(2)成年后求师的艰难:
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要“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而“遇其叱咄”时,只能“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10
【知识目标】?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能力目标】?
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德育目标】
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1.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品味语言,揣摩具有深刻意义的台词,并代入情景,有感情地朗读台词。?
4.了解故事背景,深入理解主题。??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有人打架闹事,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打造文明班级吗?(不能)?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拉后腿,便奠定了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该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把握文章背景?
背景资料:名噪京师的烤鸭老字号“福聚德”创业于清同治年间。传业至民国初年,老掌柜唐德源因年迈多病而退居内室,店业全仗二掌柜王子西协助两位少掌柜惨淡经营。怎奈两位少爷与鸭子无缘,大少爷迷戏玩票,二少爷崇尚武林,闹得店铺入不敷出,王子西几次向老掌柜推荐他的换帖兄弟卢孟实来操持店业。生性聪慧的卢孟实立誓要干出一番事业来,以泄人间不平。面对势如垒卵的“福聚德”,他绞尽了脑汁,结果在不长的时间里竟使这三间老屋翻盖起了二层楼。卢孟实之所以能使“福聚德”东山再起,除了靠他本人的精明干练,还得助于与他相好的青楼妓女玉雏姑娘,更靠技艺超群的厨师罗大头和善于迎来送往的堂头常贵。光阴荏苒,十年一晃而过,“福聚德”名噪京华。然而,事违人愿,就在福聚德发展正盛时,却又遭到了东家、官府等内外逼压,最终走向没落。?
目标导学二: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戏剧冲突?
1.快速阅读全文,梳理出主要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2.上述情节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明确: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3.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的衰落原因的认识。
明确: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目标导学三:把握文本语言特征,理解含义深刻语句?
本文语言十分具有方言特色,甚至有些方言运用比较低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请结合文章做简要分析。?明确:如王子西说:“要不孟实这么咬牙跺脚地干,心里窝着口气”,一个“窝”字将方言特征凸显无疑;又如卢孟实骂小伙计时说“瞎话!”“下作的东西”,这里不仅方言味十足,且显得比较低俗。但是,呈现出这样的语言特征是比较必要的。首先,作者选取的是北京的“福聚德”,倘若不用方言,便失了京味。其次,话剧所表现的是真实,“福聚德”绝不是一个雅文化的聚集地,文中的语言正是当地真实的语言,还原场景语言最真实的特征,而也正是以方言表现其真实性,才将话剧中的诸多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教学提示】话剧要通过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因此,话剧中的对话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口语,必须具有个性化,自然,精练,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群众所接受。教师宜引导学生关注话剧的这一语言特征。?
2.文中用语简单明了,符合真实生活,但也有不少语言含义深刻,请你找出几句,并做简要分析。?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分析:“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分析:卢孟实骂小伙计,是想伙计们能争口气,即使社会地位低下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而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目标导学四:分析人物形象?本文人物出场极多,但是许多人都给了我们十分鲜明的印象,这得益于作者对人物的个性化刻画,请你认真阅读文章,挑选出几个你喜欢的人物,
分析其人物形象。??
【卢孟实形象】?
分析:卢孟实在未出场时就通过王子西等人的评价,“咬牙跺脚地干”,侧面表现出他是一个务实勤劳的人。卢孟实一经出场,便不屑于与克五这样的游手好闲之辈打交道,且将事情安排得妥帖,这就说明卢孟实是个精明能干的人。训斥伙计,赏成顺,让成顺体面一点,又表现了一个劳动者的自尊,他不仅关心着自己的自尊,同时也关注着伙计们的自尊。而与罗大头的对话中,又体现了他是个不固执的人,对陈腐该改的规矩力图改之。不过,从他对待罗大头的态度中,又能见其刚直的性格。这与后来东家二少爷出场时似有所矛盾,对待这位东家二少爷,卢孟实依然要赔着笑,这是这个时代阶级之分下朴实劳动人民的悲剧。?
总结: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罗大头形象】?
分析:罗大头是福聚德的烤鸭师傅,从“别忘了你们当初是怎么把我请回来的”一语中,可以看出罗大头的技艺精湛,是店里的“顶梁柱”之一,但是他固执,不变通,如强调“不到七十不传徒弟”;他自恃技艺精湛,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动辄就要撂挑子走人,脾气也十分火爆。不过,他的火爆脾气与他的性格之真是连贯的,他看重自身的价值与名誉,丝毫瞧不起克五那种混吃混喝、人品卑污的“爷”。?总结: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真率,不屑与小人为伍。?
【其他人物形象】?
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
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教学提示】教师可结合课本“思考探究”第四题对此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关注话剧人物形象。?
三、板书设计?
“福聚德”的衰落?????
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自大,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1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12个重点生字的音、形,理解本课重点词语的含义。
2.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理解课文的内容的意思。
3.划分本文的层次,写出层意。
4.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2分钟)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检查预习,双基训练。(5分钟)(学生课前完成,上课时小组互评。)
1.生字词学习。
田圃( ) 禁锢( ) 留滞( ) 喑( )哑
丝缕( ) 喧( x )嚷 帘( )子 耸( )立
蓑( )衣 斗笠( ) 油膏( ) 襁( )褓(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
寒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忍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精美的比喻句朗读赏析。
①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②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4.精妙的拟人句朗读赏析。
①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②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③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④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5.精巧的规整句朗读赏析。
①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的鱼塘和小溪
②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③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
三、合作探究,理解品味(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组研讨、学生展示。)
1、播放范读录音带(或学生朗读),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3、全诗九个自然节,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
第二部分(第2-5节):
第三部分(第6-9节):
4、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5、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四、课堂小结(3分钟)(教师或学生总结。)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12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ben)荷(he)孀(shuang)龀chen叟(sou)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教案导语
《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2个生字,认识10个字。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查找资料,了解水浒人物故事与同学交流,感受阅读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情感,并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阅读乐趣。练习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水浒传》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识《水浒传》
1.播放《好汉歌》,出示水浒108将人物图,调动人物情绪。
2.展示《水浒传》全套书。让学生谈谈对《水浒传》有些什么了解,说说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
3.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
1.自由朗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字词的自学情况。注意多音字“传、供”的读音。
3.指名学生读课文,正音。想一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有何不懂之处?
4.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质疑。师适时小结。
三、探究学习1-3自然段
1.学生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爱上读《水浒传》的?勾画出重点词,特别是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语。
2.同桌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学生朗读,教师评点,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重点体会: 百听不厌 好奇 破涕为笑
四、学习生字
1.学生自己观察生字,识记生字。
2.学生按字的结构给生字归类。
3.同学上台当老师,全班交流。
4.重点指导书写:套 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3自然段,了解了作者是如何爱上《水浒传》的?
今天我们继续探讨他是怎样读《水浒传》的。
二、探究爱读《水浒传》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从文中的那些句段,可以体会出“我” 爱读《水浒传》?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4-5自然段后汇报学习成果。
3.想象画面,深入体会“爱读”。
4.品读“武松打虎”的细致描写,以第5自然段的描写为剧本,小组排演“武松打虎”小短剧。
5.感情朗读,读出“我”的痴迷与喜爱,感受阅读水浒传的愉悦。
三、说《水浒传》论《水浒传》
1.学了这篇课文,你的收获?
2.简介水浒及作者。启发学生谈感受。
四、作业。
《水浒传》是本极有魅力的书,还有许多英雄好汉等着我们。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水浒传》,完成以下作业。可选作。
1.准备一个水浒英雄人物的小故事,在班上说给同学听。
2.写一篇论水浒英雄的小练笔。
3.办一期以“水浒英雄人物”为主题的小报。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为表现浓郁的“爱的赞颂”,而选取的清新的、富有情意的意象,初步领会诗歌特有的内在美感,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
2.揣摩词语和重点语句的表现力,赏析作者奇特的艺术手法,感受语言魅力。
3.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通过对诗歌的诵读和赏析,品味其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种美丽,逾越漫长的时空,仿佛定格在回眸的瞬间;有这样一种聪慧,绕过激荡的暗流,徜徉在岁月的长河。她不仅有美丽的外貌,更有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优雅迷人的气质。她是一位入木三分的评论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建筑家,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她就是中国现代历集佳话、传奇、才艺、美貌于一身的林徽因。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徽因的一首轻灵舞动、清馨唯美的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提示】
导入时可播放相关的朗读视频,让诗歌本身的音韵美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关注。朗读视频素材见光盘。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感知诗意
1.作者介绍、诗歌特点。
(1)林徽因是中国的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和丈夫梁思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文学方面,她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领域成就斐然,代表作有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参与了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2)“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诗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她以其优雅芬芳、柔美细腻的写作特色显示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朗读指导:(1)停顿要得当;(2)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3)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4)注意重读的词语;(5)读准字音,读出情感。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提示】
本诗宜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形式美,进而把握诗歌的语言艺术及深刻内蕴。
3.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这首诗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目标导学二:品读诗句,欣赏诗人巧妙的意象捕捉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注意体会诗中描写的景物。
1.诗人描写了“四月天”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心中的“爱”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教学提示】
意象是客观物象与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相交融而诞生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其作用是能加深审美的愉悦,留出空白,增强诗的张力。
2.诗人笔下的爱有什么特点呢?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3.诗人通过不同的感官来描写“四月”所独有的景物,试结合内容进行分析。
【教学提示】
指导学生结合诗人笔下的意象进行分析。
目标导学三:品读诗句,把握诗歌艺术特色
探究:“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闻一多先生曾提出了“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本诗既是新格律诗的典范,它是否表现了“三美”原则?是如何表现的?
【教学提示】
教学过程中简要穿插新格律诗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对现代诗做整体性认识。
目标导学四:主旨把握,拓展延伸
主旨:“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作者以抽象的“爱”“暖”“希望”来比喻心中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林徽因是一个母亲,有着对孩子强烈的母爱,因此这首诗极有可能是为孩子写的一首赞美诗。
延伸:请同学模仿诗作中对爱的描写,选择一种或几种景物,仿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要求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提示】
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教师可在时间充裕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收集材料,对该诗主旨进行深入研讨。
三、板书设计
用美的意象→寄托情感→表达对儿子真挚的爱
免费九年级语文教案篇15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诗人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二)学法引导
这首抒情诗,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随着“手掌”的移动,作者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诗作通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对解放区的申请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朗读本诗,应努力把握它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并仔细品味诗中描写的具体形象所寄寓的诗人的主观情感。
(三)审美鉴赏
坚贞不屈的意志美
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诗中“广大的土地”,实际象征的是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写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所产生的种种感觉,其实是发自诗人内心的爱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残损的手掌”是诗人一颗“赤诚的忠心”的物化。
(四)重点难点突破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析]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形象入手,整体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中描写的形象有“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天气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前后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请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角度,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