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素材稿件15篇)
编写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写好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不是那么简单,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读记生字组成的词语。用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近义词比较等方法理解词语: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抽噎、支吾、收敛;衰弱、脆弱;支持、坚持;严肃、严厉、严峻、严密、严格。
2.学习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分段,抓住事例及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品质。
3.练习快速阅读,简要复述故事内容。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通读顺课文,理解词语。
(1)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解词:
喜出望外三长两短奄奄一息
抽噎支吾收敛
(2)近义词辨析:
衰弱脆弱
支持坚持
严肃严厉
严峻严格严密
3.跳读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的事;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四段。
4.勾画文中老班长的言行、神态,思考批注,老班长是一个()的人。
5.“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6.给文章重新命题。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掌握作者写作思路。
1.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2.注意指导学生从词义范围大小、词语搭配进行近义词辨析。
3.行文思路
(1)交待故事背境,老班长外貌。
(2)老班长钓鱼给我们吃,自己吃草根,咽鱼骨头。
(3)老班长饿死在草地边上。
(4)深化中心,抒发感情。
二、指导学生归纳事例,抓住事例及老班长言行、神态深读深悟,体会人物品质。
1.吃草根、咽鱼骨头。(语言、动作、神态)
2.记住指导员的话。(语言)
3.分工。(语言、神态)
4.命令我喝鱼汤。(语言、神态)
5.临死前不忘把食物留给“我们”吃。(语言)
(忠于革命舍己为人)
三、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话的含义,深化中心。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光辉思想。
练习提纲
1.选词填空(衰弱、脆弱、坚持、支持、严肃、严厉、严峻、严格、严密)
(1)小梁身体(),性格()。
(2)他的病很重,不休息会()不住的。
(3)他表情(),()地批评道:“这次战斗的形势十分(),侦察班要()注视敌人的动向,每个战士都要作好一切战斗准备”。
2.阅读迁移练习:同步阅读148页。
(1)课文写了一件()事,赞扬了老红军()的品质。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2
课前准备:
1、朗读课文;
2、了解桂花;
3、了解作者。
教学过程:
一、走近作者,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熟悉桂花吗?(师生介绍桂花)
2、介绍作者——琦君。想起我们一般大小时所经历的——桂花雨。
二、整体感知,初闻桂花。
仔细、认真、大声地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家乡桂花香的句子。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4、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5、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过渡:哪一句话写了杭州的桂花?
杭州最有名的是文中提到的:满陇桂读《品桂》
可母亲却说: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为什么呢?再读课文。
三、走进村子,浸润花香。
每个句子读两遍,体会一下哪一个句子最让我们感受到:家乡的桂花比杭州的桂花更香。
齐读(“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读这一句时,哪个词冒出来,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1、品读:“浸”。
为什么用“浸”?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地远;
生:桂花的香气散发很久……
2、品读:“全年”
除了这个词,还可以换成哪些词:“一个月”“半年”“整一年”“每一天”“每一个季节”……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年
师引读:每一天;每个月;每个季节;这个“全年”让你体会到什么?(时间久远)
3、品读“整个村子”
什么浸在桂花香气里?
生:村长、村里人、作者的母亲
师:除了人呢?
生:鸟儿、动物、花草、每一样物品
读句子“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四、透过花香,体悟思乡。
1、抽读5自然段。(对我来说,什么才是大事?)
2、你有什么感受。
3、自读,哪一个句子让你有特别的感受。
4、“摇呀摇”我们再来体会这三个字。
(生读:师评:不着急,你可以读得更好!)
(生读:师评:一脸的灿烂,真的乐了。)
5、琦君家的桂花栽满院子,她一个人是摇不过来的,让我们一起帮她摇。
“摇呀摇”你们摇出了什么?
(童年的乐趣;桂花的香气;童真;乐趣)
6、在我们家乡难道香的仅仅是桂花吗?
(“桂花”“小花小草”“有桂花飘在身上的人香了”)
引读第8自然段。
7、一生都在漂泊的琦君,在这美好的中秋佳节,除了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还会想起什么呢?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慰藉”的含义。
2、体会天窗的神奇以及给孩子带来的慰藉,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3、学会课文中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慰藉”,感悟“这一方小小的空白是神奇的!”并唤起孩子们与课文的共鸣。
2、理解课文第九段,进而领会“无”中看出“有”、“虚”中看出“实”的真谛,感悟作者写作上的独具匠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每栋房子都离不开——窗,可是在许多年前的中国南方农村,窗是怎样的呢?(出示图片)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怎样?(学生齐声回答: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就都有了。)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又会怎样?(学生齐声回答: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似的。)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出示:天窗 这样一扇简陋的,只能透些阳光和空气的天窗究竟有什么魅力吸引茅盾先生写下这篇文章呢?这小小的一方空白又对活泼好想的孩子们意味着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二、初读感知
1、通过同学们的自读,谁来说说你觉得这是一块怎样的天窗?你是从那一段看出来的?你能读一读这样的句子吗?(指名读,分组读,齐读,轻声读)
2、情境描述,感悟天窗是孩子们的慰藉。
①当夏天阵雨来临,你被父母勒令不得外出淋雨时,随着木板窗一块块被关起来的时候,眼前一片黑暗,犹如地洞。那小小的天窗是什么?(慰藉)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你辗转反侧不能入眠。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那小小的天窗又是什么?(慰藉) 当你忘不了雨中的嬉戏,草地河滩上玩耍,当你满肚子委屈,孤枕难眠,无言以对时。那小小的天窗还是什么?(慰藉)
②的确,这简陋的,在黑暗中透出些许阳光和空气的天窗,是你可以看到外界的窗,它又怎能不是慰藉呢?那么谁给“慰藉”找一个近义词? (安慰、抚慰、安抚、宽慰)
③谁来说说你在什么情形下,最需要慰藉?
三、精读体悟
1、配乐朗读4-7段。
这小小的天窗,如此让人神往,它在你最需要慰藉时,给了你快乐、安慰和无尽的温暖,伴你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老师禁不住也想读读它,想走进它。请同学们边听边闭上眼想象,你从这小小的天窗中看到了什么?
2、描述情境,充分发挥想象,让学生看到天窗以外的事物。
①补充句子:从那小小的天窗,你会看见 ,你想象到 ,这也许是 ,也许是 ,也许是 。
(想象雨脚、闪电、树影、星空??,想象狂风暴雨、绵绵细雨、雨过天晴??下看到的不同情景;用“也许??也许??也许??”造句。)
②我们说这天窗不但给人以慰藉,还是一块神奇的天窗。那么我们说这一方小小的空白真是值得我们赞颂。请以“天窗啊!天窗,是你??”开头,给天窗写一段话。
3、总结:天窗让我们从“无”中看到了“有”,又从“虚”中看到了“实”,并且比任何时候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这是想象的魅力,也是作者茅盾先生用精炼的笔触写作丰富内蕴的独到之处,让我们领略到了世间不一样的神奇。
四、家庭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完成课后第3题。
板书设计:
天窗
“ 无” “有” “ 虚” “实” (精炼)
(丰富)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2个生字,会写8个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想花的学校释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想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诗句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第一课时
一、联想感知,激趣引入:
1、说说自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2、你们可知道某不但我们有学校,连花儿也有学校呢,今天学习第十课《花的学校》,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标出小结,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今天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字要注意的地方。
“润”字里面没有点;
“罚”下面一个言字旁,一个立刀旁;
“互”的不顺要注意。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话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设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
自由阅读信息窗的内容。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有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第一小节。
2、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3、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板书设计:
10花的学校
跳舞狂欢
花孩子冲出来美丽、活泼、可爱、调皮
急急匆匆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5
学生视角:
课文优美生动,定会使学生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作者对燕子的喜爱。学生会对燕子的样子和燕子飞行时的特点感兴趣,更会在图文对照中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小燕子;
教学难点:
应如何理解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句话?
教师思考:
燕子是学生都能见到的小动物,但不会用三言两语即把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得如此生动,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燕子外形的描述手法;注意图文对照,找到与文中相对应的燕子,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再与文中的语言比较,体会作者的用词之准确;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中感悟作者在表达方法上的独到之处。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设计特色: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生板书课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体验学习主人的自豪感,展示自己优美的字迹,体会做教师的骄傲。)
1.对于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2.师生共同梳理提出的问题,梳理后的问题请学生写于板侧。
(梳理问题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过于简单的问题去掉,把暂时弄不懂的按教师意图排列。这样,学生自己的问题会激发自身的关注,以激起解决问题的欲望。)
3.交流光于查询到的燕子的资料,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1)有能力自学生词。认识生字,拼读正确,组词扩词。并提出形近词
(2)有能力解决书中不太理解的词语,查找工具书、字典,把不理解的词语做出合理的注释,再联系上下文理解。
(3)有能力把自已喜欢的句子读好,读得有感情,并体会为什么会喜欢它,怎样才能读好它。
(4)有能力把每个自然段都写些什么讲清楚。初步理清作者的思路;
(重视学生自学,在有限的时间内,合作解决大量的问题。自学要有层次,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小组的同学再进行交流,相互弥补自学中的遗漏,这样的合作,会给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带来解放。)
2.汇报报自学所得。按照字、词、句,段的顺序展开汇报。组内同学相互补充,其他同学边听边记,适时把自己的想法与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
3.教师评价:
(对于学生的回答一定要给予肯定,找出学习中的闪光点,提出思考过程的遗漏之处。)
1、教师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
五、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俊()凑()谱()沾()
竣()揍()普()站()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复习回顾
1、你都能回忆起上节课的哪些内容?
2、回答上节课我们未能解决的问题,哪些问题可以解决。
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品味其表现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眼中的燕子什么样,可以概括地说,也可以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说。
(学生可以概括,找出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词;也可以画画,简单的几笔勾勒,还可以用朗读等自己喜欢的其它方法,以展示学生的学习能力。)
3、喜欢这段吗?为什么?
(经过上个问题的铺垫,自然引起学生对这一段落的&39;注意,也自然能体会抓住特点、语言简洁的好处。)
4、你还喜欢哪部分,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学习。
(给学生选择的权力和自由鉴赏的空间,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法。)
自由结组,第二自然段,拟人的写法写明艳的春天,燕子助春天展示生机;第三自然段,写燕子飞翔的姿态、速度等,抓住掠、一转眼、沾、停等词语,写出燕子的特点;第三自然段,理解最后一句话,这一比喻句不仅形似,更表达出作者对于春天的赞美。学生的学法也自己选择,可以读、可以画、可以说,从各个角度来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
5、学生汇报。把黑板交给学生,小组可以边讲,边读边展示,(教师要肯定地听,建议地改,指导地读。提倡和鼓励其他的学生边听边修改与补充。同时,把学生讲解过程中理解了上一课时未能解决的问题擦掉。)
6、朗读比赛。
(欣赏了作者的文章,感受了作者的独特的语盲魅力,就要把这些读出来,感受出来。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句子充满感情地读出来,无疑是积累语言、培养情操的好办法。)
三、总结
教师、学生分别从总结中再次感受课文的内容
四、课堂练习
仿照句子特点写句子
(1)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2)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根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五、实践活动
在光彩夺目的春天里,岂能只有小燕子为它带来生机,我相信,还有很多小动物也为美妙的春大带来生气,说说你观察到的,再把它有条理地说下来。
1、训练点
《燕子》的第l自然段: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2、训练目的
学习抓住外形特征来描写小动物的表达方法,训练语言的准确性,并进行迁移,练习抓外形特征来写一种自己熟悉或喜爱的小动物。
3、训练过程
(1)默读片断,思考:片断中抓住哪些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羽毛、翅膀、尾巴)
(2)听教师读、删减比较。
a.你们发现老师读的与原文有哪些不同?有____标出。
师读:一身羽毛,一对翅膀,加上一个尾巴,凑成了小燕子。
(学生标出不同之处;乌黑光滑的、俊俏轻快的、剪刀似的、活泼可爱的)
b.读这些词语,说说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分别写出了燕子的什么?
c.讨论:这些形容词删与不珊,哪种更好?为什么?(初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3)替换比较、巩固练习。
学生尝试换上其他词来说说小燕子的外形,并与原文比较。(进一步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4)新旧比较,知识迁移。
a.把《燕子》中的燕子外形描写与《翠鸟》中的翠鸟外形描写进行比较: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6
《齐天大圣》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会义10个生字(包括2个多音字),会写8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感情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能力。
4.体会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孙悟空战胜天兵天将被封为“齐天大圣”的经历,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学会阅读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本文有词语与现代汉语有区别,因此,要先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的材料,视频材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西游记》主题曲、小黑板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着这熟悉的歌曲,看着这精彩的画面,我们都知道这是哪一部电视剧的内容?我们都看过《西游记》是吗?它讲的是什么?都有哪些人物?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谁?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齐天大圣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课文,了解孙悟空成为齐天大圣的经过。(板书课题:齐天大圣)
2.《西游记》,中国古典神话小说,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全书共一百回,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几百年来,西游记被改编成了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连环画,版本繁多。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打清文安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把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4.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①生字
本课要求学生会认“御、陛、(哪)、吒、擒、(挑)、霄、盔、遣、旨”,注意这些字的读音,特别是盔、挑、遣。
本课要求会写8个生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字的结构,左右结构的要注意左右占位,上下结构的要求书定紧凑一些。
②词语
调派、擒拿、夸口、垂头丧气、气势汹汹、派遣、神通广大、蟠桃
5.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给课文加小标题,理清课文脉络。全班讨论,共同筛选出小标题。
参考小标题:(1)反下天庭,讨伐悟空
(2)打败巨灵神,大战哪吒
(3)玉帝害怕,封为“齐天大圣”
6.(1)说说下面哪些词用得好。
他戴上紫金冠,披上黄金甲,手拿如意金箍棒,带领猴兵猴将冲出门外,摆开了阵势。
这场恶战真是地动山遥。哪吒三太子六般兵器变作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打来密如雨点,打去疾似流星。两人在半空中混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
(2)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课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7.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打败哪吒三太子的?
8.小结,从孙悟空反下天庭,打败巨灵神、哪吒,最后逼迫玉帝封为“齐天大圣”可以看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一个性格特点?
9.课后作业:阅读《西游记》,搜集《西游记》中故事,特别是有关孙悟空的故事,准备召开《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板书计划:
齐天大圣
(1)反下天庭,讨伐悟空。
(2)打败巨灵神,大战哪吒。
(3)玉帝害怕,封为“齐天大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感悟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
感悟文中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
《西游记》中与课文有关的视频片断。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本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孙悟空反下天庭,又打败了天兵天将,天庭震惊,玉帝无奈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节课。
2.明确教学目标。
(1)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感悟个性鲜明的语言描写,了解名著中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2)掌握读书的方法,特别是阅读名著的方法,展开想象和创造的翅膀。
3.自由读课文,你喜欢那些词句?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地读出来。
4.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1)众猴向孙悟空报告,一开口就是:“祸事来了!祸事来了!……”(对话很传神,显出了焦急和害怕。)而孙悟空则回答说:“把我的披甲拿来!”(话语简短有力,毫无惧色,显得胸有成竹。)
(2)他戴上紫金冠,披上黄金甲,手拿如意金箍棒,带领猴兵猴将冲出门外,摆开了阵势。
(孙悟空镇定、从容应对,且威风凛凛,体现了孙悟空的特点。)
(3)巨灵神垂头丧气。
(读出巨灵神打了败仗情绪低落、懊丧的样子。)
(4)哪吒三太子六般兵器变作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打来密如雨点,打去疾似流星。
(两人交战的场面,说明两人交战非常激烈。)
(5)李天王大惊失色。
(哪吒被打败后,李天王没想到,非常害怕,以至于脸色都变了。)
5.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体现出主要人物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了作者丰富的想象?作者构思很奇妙,生动展示了他们打斗的每个场面,展开你的想象,如果你来写,你会怎样展示这场打斗?
6.看《西游记》片断,进一步感受人物特点。
7.概括读书的过程,总结读书的方法。
8.你知道了《西游记》这本书的哪些知识?除了书上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你还想知道哪些?
板书计划:
齐天大圣
敢作敢为、勇敢、神通广大……
(个性化的动作、语言描写)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在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了解威尼斯的风土人情。
2、了解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精彩描述的方法。
3、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其重要作用,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2、使学生明确小艇和威尼斯的密切关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威尼斯在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特点?
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这个美丽的水上城市的特点?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板书:威尼斯的小艇)
二、初读课文
1、边读边自学生字、新词。
要求:
①小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②拼读生字表,找出易错的字。
③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理解词语的意思。
2、思考:威尼斯有什么特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读音要准:祷、泊。
2、注意字形:梁与粱、艄与梢的区别。
3、哪个词不理解,提出来讨论。
4、区别形近字:
庭()梁()
艇()粱()
5、说说:威尼斯有什么特点?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练习分段。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投影选择:
①威尼斯是个美丽的水上城市。
②威尼斯小艇的样子很奇特。
③小艇是威尼斯的重要交通工具。
④威尼斯的市民爱坐小艇。
选择①和③,用“因为……所以”句式来说。
五、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说说威尼斯这个城市有什么特点。(板书:水城)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城,河道就是街道,一出门就是水,它就是这样一座城市。那么小艇与威尼斯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威尼斯同其他城市是不一样的,水城的特点和它的重要交通工具小艇就构成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板书:独特风光)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一起来欣赏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欣赏小艇的样子。
刚才我们通过看录像领略了威尼斯的独特风光,欣赏了小艇,那么小艇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1、作者是怎样描写小艇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小声读第2自然段思考。(注意作批注。)
①用一个词概括出小艇的特点。(板书:样子奇特)
②解释“奇特”。
③你从哪儿体会到小艇的样子很奇特?
读有关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指名到黑板前面画一画新月的样子。
④小艇除了奇特还有什么特点?(还很漂亮。)
看到这样奇特漂亮又舒适的小艇,你会有什么感受?(板书:喜爱)
⑤朗读第2自然段。(要读出对小艇的喜爱。)
同学边听边想。
①作者是怎样把小艇的特点写具体的?
②威尼斯人为什么把小艇装饰得既奇特漂亮又舒适呢?
2、这么令人喜爱的小艇由谁来驾驶呢?对船夫的技术又有什么要求呢?
①小声读第4自然段,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画下来,齐读这句话。(板书:船夫技术好。)
②你从哪儿看出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默读画出重点词和句子。(板书:操纵自如)什么叫操纵自如?
注意侧面描写的两句话所起的作用。
③看到船夫的驾驶技术这么高,这么棒,你会怎么样?(板书:赞叹)船夫的技术为什么会这么好?
④指名读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船夫技术好的。
3、奇特舒适的小艇由技术高超的船夫来驾驶,那么都有哪些人乘坐呢?
①默读思考:哪些人乘坐小艇?(用“△”标出)再想一想这些人去干什么?
②除了书上写的这些人,还有很多人乘坐小艇,这么多人都需要乘坐小艇,说明了什么?(板书:作用——离不开)
4、指名读第6自然段。
①从对夜景的描写你看出了什么?与小艇有什么关系呢?(板书:动→喧闹停→静寂)
②看到小艇的作用这么大,你想到了什么?
③朗读体会。
三、总结全文
1、速读全文想一想每段的意思,然后结合投影选择段意,说说为什么。
2、结合板书说一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艇和威尼斯城关系密切?
四、教学小结
以前通过语文课文的学习,使我们欣赏了不少祖国的风光,今天又欣赏了世界风光,说明我们生活的地球是美丽可爱的。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来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五、板书设计
小艇的样子
外:二三十英尺,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内:皮垫子,窗帘
船夫的技术好在极快时操纵自如
与人们的关系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8
《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2.感受异域风情,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
3.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
★学习重点
1.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有感情朗读。
2.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并从中受到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德国风光片
2.“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画面。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在这色彩斑斓的世界,有许多美的东西。例如我们的祖国,有让我们引以为豪的锦绣山河;有远远流传的中华文化。当然,还有许多我们还不太了解的外国风光,异域文化。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同作者一道到国外的一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第一站──德国(板书)
1.播放录像:德国风光片
2.谈谈观后感受。
3.揭题:德国,有迷人的蓝色多瑙河,有梦幻般的莱茵河畔,有神秘的黑森林……总之,德国是一个极富魅力的旅游城市,它不仅风光无限美好,这个民族还有一道十分奇丽的景色。(板书:奇丽)打开书本,读一读,你就明白了。
⑴生自由读课文。
⑵交流,补充板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二、再读课文,感知美丽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
⑴正确读文,自学生字。
⑵质疑。(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对不理解的内容质疑。)
⑶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请将自己的感想批注在文中。
三、检查自学、汇报交流
1.同桌互读课文,正音。
2.指名读。
3.交流阅读后的感想与收获,结合理解重点词语。
重点交流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感受当学生谈到”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时,教师可相机展示重点句: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⑴请生个别读。正音:“脊梁”读作jǐ liang;理解“脊梁”的意思。
⑵德国人种花有何特别之处?(从“家家户户”一词可见德国人人爱花;而他们将花栽种在临街窗户外面,将最美的花给别人看,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感到惊叹。)
⑶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
(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莞尔一笑”(轻轻一笑)
四、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语:让我们继续跟随语言大师季羡林走进异国的风情画卷,在欣赏他语言艺术的同时去体会做人哲理。
二、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个词概括德国给你的印象?(板书奇丽)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自主阅读、感悟美丽
自学要求: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边读边批注。
⑵小组交流、欣赏美丽,教师巡视指导。
⑶全班交流、共享美丽,教师相机展示重点句
运用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
⑷多形式朗读,品位美丽
自由朗读、看课件听配乐范读、想像读、汇报读、背诵。
⑸联系实际,迁移美丽
a.如果你漫步在这样的街头,你有怎样的感觉?会说什么呢?
b.这份奇丽的美景不仅是花之美,更是种花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种心境让人赞叹!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人吗?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前后呼应,再感“美丽”
过渡:四五十年后,景还依然,情还依旧吗?快速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能说明问题的一句话。
⑴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读了第二、三自然段后,你对这句话又有怎样的理解?“美丽”还包含什么?
⑵季老先生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使得他在文中不由得赞道: “多么奇异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话。
五、总结全文,激发阅读兴趣
⑴朗读全文,说说读了文章的感受。
⑵季羡林不愧为一位语言大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普通又精炼的语言,却又如此的让人回味无穷!让我们都拥有一双与人玫瑰的手!想继续深入地了解季老艺术魅力的不妨多去阅读他的作品。
推荐读书:《季羡林散文》、《季羡林先生》等。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9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炙热、秀姿天成、心驰神往”的意思,积累描写郁金香形状与颜色的好词佳句。
2、继续学习通过提问来理解句意的方法;通过变换句式的练习,体会使用反问句可以使句子所表达的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真挚。
3、能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课题的理解,从中感受荷兰人对土地的挚爱、对花的执着以及花在荷兰人生活的重要性。
4、能仿照课文第3节或第4节的写法介绍一种中国的花。
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通过提问来理解句意的方法,并运用方法理解——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典型事物描写方法,并仿照课文介绍一种“中国的花”。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
词语若干,相应的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并理解下列词语:炙热、秀姿天成、心驰神往等;
2、查找资料,了解荷兰、郁金香等资料;
3、收集“中国的花”相关资料,积累描写花的词语八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荷兰具标志性代表图片——郁金香、风车、木屐等,一定知道这是什么国家?通过课前的预习及收集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荷兰。
2、学习课文第一节,自由轻声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荷兰,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把荷兰成片成片的洼地淹没。于是,荷兰人在大海边,筑起了一道宏伟的堤坝,像万里长城一样,把汹涌的海水挡在堤坝外,让泥土完完整整地显露出来。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交流并板书:沧海——桑田
就这样,荷兰人从海里掏出了千顷土地。
1顷=100亩,千顷=10万亩,荷兰人向大海要土地,可见
媒体出示: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
3、交流补充关于荷兰的资料,荷兰人从大海里掏出了这千顷土地,因此对于这片土地有着一份深沉爱。在这片新垦的土地上,荷兰人中满了自己心爱的花儿,
补全课题:8、荷兰的花齐读
[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把课前收集到的资料通过自己的语言大胆的表达出来,促进他们大胆说,认真听的同时,激发了他们在课外阅读、收集、筛选信息的兴趣。然后选择与学生交流最相关的内容简单的学习,为重点段落的学习留足时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正因如此,他们在自己的国土上种满了鲜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的课文中。有一种花被誉为荷兰的国花,你们知道是哪种花吗?(郁金香)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几方面介绍郁金香的?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姿态、种类
荷兰人对它的痴迷
由来与栽培
[说明: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初读课文不仅让孩子在合作中读正确课文,与此同时,让学生们整体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简单的讲述理清课文的主线,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
三、细读课文,互动交流。
1、荷兰人为何如此喜爱郁金香?读读第三节,找找答案。
生交流,媒体出示:在茫茫花海中,荷兰人最迷郁金香。那花有光滑碧绿的长叶,叶间伸出一梗壮实的花茎,上面托了朵柔美的花,活脱脱像只典雅的高脚酒杯。郁金香花色缤纷,而且每种颜色有个美妙动听的名字:像烈焰般炽热鲜红的,叫“斯巴达克”;像黑夜般神秘幽深的,叫“夜皇后”;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被誉为“中国女性”,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
2、指名朗读,交流:形状、颜色
随后媒体出示郁金香的图片
同学们这就是秀姿天成的郁金香,请大家再看着图来读一读郁金香的秀姿天成。
3、师生配合朗读,师引语:句中运用了比喻和想象将郁金香的形状、颜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你们看文中将郁金香的外形比作(典雅的高脚酒杯),有一种叫“斯巴达克”的郁金香像(烈焰般织热鲜红),有一种叫夜皇后的郁金香像(黑夜般神秘幽深)被誉为中国女性的郁金香(镶有浅红花边的白花),真是(亭亭玉立,秀姿天成)荷兰人的想象多妙,同时也看出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痴迷。
[说明:此节的教学还是以“读”代讲,通过同桌合作读,教师的引读、学生合作读感悟、加深郁金香在孩子们脑海中的印象,充分领略它的美艳,进而理解“秀姿天成”的意思,水到渠成。]
4、其实在鲜花王国中还有许多娇艳美丽、值得夸耀的花。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花的姿态、种类;出示花文字介绍,了解各类花的讯息;请大家模仿这一节的写法也来写一写其他的花,写出它的形状和颜色。
学生写段,交流,评点与指导要素:表达方式、语言组织等。
5、沉浸在花的海洋中,心情是舒畅的、愉悦的,荷兰人陶醉在这花的海洋中,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引读第4节,了解两个具体事例,这事例的选取是为了说明?
6、那么多的花为何荷兰人独独喜欢郁金香呢?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
媒体出示:其实,郁金香原生长在我国的青藏高原,现在那儿还有野生的郁金香。很久以前,这花被荷兰人发现,便小心翼翼地捧回家,用那双能变沧海为桑田的神奇的手,轻轻抚弄暗淡柔弱的小花朵。一年、两年……好多年过去了,人们再也辨认不出它那小而可怜似的模样了。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请男生读好.这段话中你们读懂了什么?(对郁金香的热爱)哪些词可以看出?(小心翼翼、轻轻抚弄)
7、引导质疑,对这段话,你还有什么疑惑?
预设:为何形容这花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
引导解疑:联系上文内容,对于这郁金香姿态的介绍,完成填空
郁金香艳丽夺目,_________________;
郁金香秀姿天成,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后指导朗读。
8、了解郁金香的由来,引读,体会荷兰人对花的热爱。
9、爱花的荷兰人,用神奇的手,创造着美,媒体出示:荷兰鲜花图片及句子
荷兰城市到处是这双神奇的手所创造的美。
谁能将这句话用另一种形式表达。
10、处处是美,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呢?读读7、8、9小节,说说你的理解。
师:多美的一座城市啊!不同的地方,甚至每个角落他们都会用鲜花装饰,你们说荷兰人的生活能不美吗?媒体出示:荷兰人用鲜花装饰了生活,让生活显示出令人心弛神往的美.(理解“心驰神往”,体会荷兰人对花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11、学到这,能说说荷兰人与荷兰花的关系吗?
交流要点:是荷兰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土地,进而培育了这美丽的鲜花,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说明:本环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对郁金香姿态、种类、由来等方面的学习、朗读、交流与讨论,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体味着作者对于荷兰人与荷兰花的赞美。]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小节。
2、怎样理解“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就像有位作家说的: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句话?请你写出自己的看法。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抓典型事物描写的方法,以《中国的花》为题,完善课堂练笔,学以致用,以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10
《望月》
一、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 ):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课堂练习
1、写字练习,教师进行指导。重点指导:斑、絮、呵欠
2、用钢笔描红。
3、写出近义词。 光点( ) 凝望( )惊奇( )封闭( ) 聚集( ) 幻想( )清幽( )闪耀( )
4、抄写词语。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注意朗读时的感受。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同学们,想不想把这幅图画画出来?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那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
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六)学习课文第二到三段
1、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2、学习第二段
3、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
4、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5、出示句子:小外甥聪明好学,爱幻想,和他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6、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诗句的意思。
(1)学生解释。
(2)教师点拨理解。
7、指导读诗,背诵。(出示整首诗读读、背背)
8、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9、教师口述,引入情境: 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一起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使得我们无比畅快,沉醉在美丽而幽静、空旷而辽远的气氛中。
10、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11、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12、小结谈话,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正是由于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美妙诗句,也因为这美妙诗句的熏陶,小外甥变得更加聪明,爱幻想。我国古代优美的诗句多如天上的星星,只要勤于积累,必有丰厚的回报。
(七)学习第三段
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讨论交流。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⑴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⑵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⑶……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⑷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
⑸小外甥打了哈欠,摇摇晃晃走回舱里去了。 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
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五、教学结束:
布置作业
1、摘抄描写月亮的诗句。
2、背诵课文。
3、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举行赛诗会。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11
目的要求: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知道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重点: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二、检查预习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三、分段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四、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
(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12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根据诗句想象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小孩钓鱼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想像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的能力,能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4、理解诗句,想象意境,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想像能力。
三、跟老师一起学:
(一)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1、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苏州市)人。绍兴二十四年(1164)进士。孝宗时出使金国,表现出不畏的凛然气节。官至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他是南宋诗人之一,为“中兴四大家”之一。先做地方官,后来一度做参知政事。曾出使金国,全节而归。晚年隐居石湖。他是位爱国诗人,也写过大量的田园诗。其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温润委婉。与尤袤、陆游和杨万里并称“南宋四大诗人”。他的词,所涉及的生活面不及诗歌广阔;文字精美,音节谐婉,与婉约派一脉相通。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2、释题:“兴”是什么意思?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3、教师范读全诗,学生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试读全诗,回答上面问题。
5、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其一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⑥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其二①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②麦花: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供食用。③篱落:篱笆。用竹子或树枝编成的遮拦的东西。④蛱(jiá)蝶:蝴蝶。
6、解释全诗:
其一: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线,村里的男女都担起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其二:
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天长了,农民忙着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门前没有人走动;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7、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衬托出农民勤劳简朴的生活),观察图画、描述画面内容。(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其语言)
8、资料:《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9、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这首诗以一个老翁的口吻,写初夏时节乡村劳动的繁忙。成年的“村庄儿女”们,不论白天还是晚上,不是耘田就是绩麻,没有一个闲人,没有一点闲工夫。而那些不懂事的“童孙”们呢,他们也在忙着“学种瓜”。这样一方面更烘托出农忙无闲人的热烈气氛,一方面又表现了乡村儿童在大人影响下从小就爱劳动的好品质。一个“学”字,写出了小孩子们种瓜时认认真真的情态。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10、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11、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和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1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
13、这首诗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亲切朴实,富有泥土气息。描写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劳动场面和田园生活的美好。
14、重点句:《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13
《苏武牧羊》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熟读课文,学会抓住重要线索复述故事;
3.理清苏武出使匈奴遭遇的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重点解读“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人物的形象,受到感染,内化语言。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乐于将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思路:
前二十分钟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兴趣,熟读课文;
2.学生质疑,了解相关历史背景。
教学过程:
1.自我介绍,一两句话,既简洁,又能引发学生对你的好感。
2.导入:中华民族是伟大的,历涌现了无数杰出的爱国英雄,你幅图画的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一个经典的故事——板书课题。这个故事广为传诵,人们根据它创作了戏剧、歌曲、古典乐曲等艺术作品,为什么苏武牧羊有如此巨大的魅力?读课文,走进故事。
3.学生自读课文。分两步走;
1)读第一遍,练习将课文读通顺,做到响亮正确流利。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鲈乡小学的的同学读书的习惯真好。课文哪几节具体写了苏武牧羊的?还有几节分别写了什么?再读课文。
3)议论以下课文还写了写什么?出使、受辱、拒降、牧羊、回国。
4)分节读课文,随机指导。
4.简单介绍西汉与匈奴的情况(有地图,历史书上肯定有)及苏武出使的意义,读好第一小节;介绍旌节(字形范写,介绍含义)
四十分钟。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概括)重点词语,理清线索复述故事内容,发展能力;
2.重点解读“苏武牧羊”部分,体会语言,感受苏武的爱国精神与力量,受到感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发展语言。
教学过程:
一、学习抓住词语复述课文内容。
1.出示两组词语(组):
突然 翻脸 宁死不受辱 抽刀自尽
派人 翻脸 怒目圆睁 痛骂叛逆
——读词
——提示:有的词是老师根据课文概括出来的。
——每组词语之间有什么联系?
——读课文2.3节,练习运用这些词组简要复述故事部分
——几个学生复述后,教师鼓励并指导读。
——提示方法:读故事性的文章,我们可以找出重点词语(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几个重要词语),抓住他们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将故事复述清楚。
2.生练习抓重点词语,复述苏武牧羊的内容。
1)学生读课文,摘抄词语(提示格式),告诉学生苏武的表现的词语可以不止两个,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的作业,引导学生讨论确定重点词语,表扬优点。
参考:又生一计 心坚如铁 毫不动摇 忍受折磨
生死置之度外 盼望回国
3)学生再读课文,练习复述。
4)交流复述,评价鼓励为主。(学生讲到“心生一计”要学生将“计”讲明等,注意连贯,但不能简单读书)
二、重点读懂“苏武牧羊”,受到感染,发展语言。
1.教师导语引入:匈奴王十分狡猾,先说苏武参与内乱威逼苏武,不成;后用劝降利诱苏武依然不成;最后又生毒计……(激情一点)
2.你知道荒漠是怎样的?学生想象说话,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教师介绍文中“荒漠”的情况,突出该处气候恶劣,人很难在那里生存……那么苏武是怎样生存下来的呢?
3.出示第五小节。
4.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一句一句认真读,体会,想想你能体会到什么?(学生读,教师巡导)
5.交流:
——苏武以旌节为伴,(两处),体会到什么?
——句子:苏武顽强地忍受……取暖
——幻灯突出来(换色)
——感情朗读
——想象他还遭遇了哪些折磨?
——联系“旌节”,练习朗读。
——最后一句:——出示插图,观察大雁,理解对中国人的文化意义。
——理解苏武的内心;联系“毒计”体会苏武的痛苦与顽强。
——朗读句子
——整体朗读第五节。
三、(机动)情景练笔
1.过渡:教师朗读最后一节。
2.穿插一副回国的插图,看图观察。
3.苏武的内心在说些什么?如果你是迎接队伍中的一个,你会在心里说些什么?选择一个写几句话。
4.交流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1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端正地写笔画较多的字,能写出恰当的词语跟指定的词语搭配。
2能正确运用顿号、逗号、句号、冒号、引号和问号。
3了解像声词的作用,能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4能把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顺序连成一段连成一段连贯的话。
5理解短文中的两个句子包含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两个句子包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照样子写句子进行推理判断的逻辑训练。
四、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1-4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1题。
(1)读题,明确什么叫写得正确、端正、匀称。
(2)认读要写的字,教师示范。
(3)学生书写,反馈评价。
2指导练习第2题。
(1)读题,明确“春雨”“白雪”表示句子中的“什么”,要填写的是这些东西“怎么样”。
(2)口头练习。
(3)完成作业、反馈。
(甘甜)的春雨(猛烈)的暴雨
(绵绵)的秋雨(晶莹)的白雪
(暴烈)的狂风(隆隆)的雷声
3指导练习第3题。
(1)复习顿号、逗号、句号、引号、问号的用处。
(2)独立完成作业。
4指导练习第4题。
(1)比较每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2)分组读用了像声词的句子和没用像声词的句子,体会运用像声词后句子的生动语感。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5-7题。
(二)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5题。
(1)读题,明确题意。
(2)按要求完成作业。
(3)把馈纠正。答案:
①燕了冬天要迁徙到南方去。
②张红可以参加夏令营。
2指导练习第6题。
(1)读句子,弄清句子间的关系。
(2)完成作业,反馈纠正。
答案:③②④①
3指导练习第7题。
(1)读短文,思考:什么人,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
作者什么比小溪流?
(2)再读短文,完成作业。
出示答案:①短文写清晨老爷爷在小街上疏通由于两个小伙子吵架而造成交通阻塞的事。
③人群和车辆都停下来,造成了交通的阻塞。
街上又上来又往,畅通地阻了。
小学教案模板五年级语文篇15
《江姐》
教学目标
1 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读出人物相应的语气,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
3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了解人物的内心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 激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与怀念之情,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教学重难点
由人物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江姐的英勇无畏和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诵诗词,导入新课,了解江姐
1 师激情朗诵《红梅赞》一词,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从这首词中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指生畅谈,感受红梅傲雪的精神。)
2 出示《红梅傲雪图》和《红梅赞》一词,生有表情地朗诵。
3 讲述梅花的品质。继而引出:几千年来,我们中国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是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人。江姐就是其中代表性的一位。(板:江姐)
4 出示关于江姐的文字资料,让学生抓住资料中最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文字谈感受,了解江姐。
5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江姐的一个片段,看这个片段又能带给你哪些心灵的震撼。
二走进文本,感知文意,了解故事起因
1 轻声细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2 读后交流:
(1)出示文中生词和一些较难读的词语,学生开火车读,老师口头解释“渣滓洞”、“阴丹士林布”等词语的意思。
(2)快速浏览全文,看课文讲述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事情?(让学生明白课文讲述的是江姐临刑前发生的事情)
3 哪一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找出来读一读(生读第1段)。
4 这一段中,点明故事起因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转移)对江姐来说,这次转移意味着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以文中的语句为依据,让学生明白江姐转移的实质)
5 作者为什么还要在这一段开头交代当时的天气情况,有什么别的用意吗?
6 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又有着怎样的表现呢?接下来,我们将与她进行面对面地交流,深入她的内心世界。
三抓好事件,品读细节,感悟江姐的品质
1 用心默读2?5自然段,思考:面对所谓的“转移”,江姐都做了哪些事?
2 读后交流。(师相机板书:塞好提纲梳妆打扮)
3 再次细细咀嚼这几段文字,哪些细节最让你心动,就在相应的文字旁写下自己的体会。(在这一环节中,重点交流江姐“梳妆打扮”的细节(出示),师做好朗读指导)
4 过渡:就在江姐梳妆打扮的同时,特务在门外不停地催促,于是江姐准备告别女室的同志。下文就是江姐与同室难友深情话别的场景。(板:深情话别)
(1)出示7—15段(11、12、13、14段用省略号代替)在音乐的伴奏下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注意人物说话的表情、语气),练读完毕,再在全班展示读。问难友扮演者:作为江姐同室的难友,此刻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问江姐:能告诉大家你此刻的心情吗?(让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2)老师提出自己感受深刻的词语(第8段中的“接过”和“递还”)这一接一还,接还的仅仅是一个布包吗?(交流感受同志之间的深情厚谊。)
5 引导学生找出省略号省略的部分,并把教学重点锁定在第12、13自然段——鼓励战友的细节(出示),通过朗读交流,感受江姐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板:激励战友)
6 江姐又是怎样做的呢?一起走进最后一段。(出示,指生读)(1)透过这些文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从江姐和这些革命志士身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生谈感受)(2)伴着《红梅赞》歌老师作激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四再读资料,升华感情
1 看板书总结全文,感受江姐的品质。
2 出示关于江姐的第二段文字资料(写给亲友的信),让学生明白:无数的革命后代会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而奋斗,直到胜利的那一天!
3 让课文留下思考(作业):
(1)想对包括江姐在内的革命先辈们说些什么,动笔写下来。
(2)课外阅读《红岩》这部小说。
板书设计
塞好提纲
梳妆打扮从容不迫
江姐深情话别视死如归
激励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