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案【精选5篇】
语文学习培养了我们的文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了解文学作品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类情感,我们能够更加关心社会问题,并主动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整体感悟,发表见解。
2、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学习本文由写实到写意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即教学的重点。
教学方法
1、多媒体助学
2、诵读导学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安塞腰鼓是我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有人这样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来有股能劲,挥槌有股狠劲,踢腿有股蛮劲,跳跃有股虎劲,转身有股猛劲,全身使出一股牛劲,看了叫人带劲,听了给人鼓劲,实实在在足劲!”今天我们学习陕北作家刘成章写的《安塞腰鼓》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动描摹,跟着安塞腰鼓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
二、研习课文
(一)首先请大家欣赏全文朗读,在整体感知的同时,根据板书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1、看表演片断,听全文朗读(配乐、配画面)。
2、引导学生划分结构层次。
3、划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话: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二)讲读,重点突破。
1、过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塞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我们重点品读其中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的气势,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相辅相承的。
2、精读第二部分第一层次。
①播放范读片断(配乐、配画面)。
②指导朗读,结合具体语境感受分析排比修辞的表达效果。
问:本文段突出地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种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排比。给人一气呵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请同学朗读本文段的排比句,要求读准重音,读出节奏、气势。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增强气势)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节奏感强,渲染动感形象)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小结:本文段使用排比,将安塞腰鼓的力与美推到极致。
③配合音乐、画面齐声朗读。
⑤安塞腰鼓不仅带给我们视觉形象上的刺激,更带来思想情感上的震撼。看来艺术欣赏不仅要察其形,更要重其意。我们再来探究一下作者是如何将写形与写意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侧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美的。
如骤雨,如旋风,如乱蛙,如火花,如斗虎——这是安塞腰鼓的“形”;
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这是安塞腰鼓的“意”;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是联结“形”与“意”的纽带。
3、小结: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再现“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又运用由写实到写意的艺术描摹手法,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现在请大家快读文章其他部分,品味精彩语句,说说自己对安塞腰鼓的感受。(解决课后练习三)
三、布置作业
自由选择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读、背诵。
附板书设计:
(静)安静的腰鼓
↓
(动)火爆的腰鼓→
↓
(静)寂静的腰鼓
如骤雨、如旋风、如乱蛙、如火花、如斗虎写实
↓
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联想和想象
↓
挣脱了束缚、冲破了羁绊、撞开了闭塞写意
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激情和气势。感受铿锵有力、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并了解排比、反复及短句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看表演、听录音、读课文,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理解文章对高原生命的热烈赞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动和力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难点
重点:1、反复诵读,体味文章的韵律和气势。
2、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手段 :多媒体powerpoint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读课题,点拨多音字“塞”
师:同学们如果老师告诉大家安塞腰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说说你最想了解什么?
生:安塞腰鼓是怎么敲得?安塞腰鼓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被称誉为天下第一鼓……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期待进入今天的学习吧!
二、积累字词(自主学习)
幻灯片展示题目,学生自主完成,指名学生回答,最后幻灯片展示规范答案。
三、赏视频,谈感受。
同学们!安塞腰鼓是一种承载着黄土高原地域特色、地域文化信息非常丰富的民间艺术形式,它以铿锵的鼓点、奔放的舞姿,宣泄生命的力量。那么,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看看《安塞腰鼓》的一段视频录像。欣赏完了这段安塞腰鼓的视频录像,我想听听同学们观后的感受。(随便说)(/场面呢?/击鼓的声音呢?/击鼓的人呢?)
生:热情、奋放、雄壮、壮观、野气、火烈、热闹、有激情、气势磅礴、有活力。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的不错,那如果用语言文字再现这一艺术形式,并且还表现出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那种感受的话,该怎么写呢?
四、品语言,寻美感。(合作探究)
1、请勾画出能印证刚才观后感受的句子。用“———好,好在——”这一句式点评。(可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说得越多越好。)
2、归纳出本文写作技巧:
从用词方面说:叠词、反义词的运用
从句式上说:铿锵的短句、独词句
从修辞上说:比喻、排比(有句内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排比 )、反复
五、深探究,寻难点。(拓展提升,情感升华)
1、第一部分“安静的腰鼓”和最后一部分“寂静的腰鼓”中的“静”是否一样?
明确:第一个“静”看似静,却是生命在积蓄激情,等待爆发;第二个“静”是安静。
2、文章最后“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有什么作用?
明确:当鼓声停止时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来反衬寂静。
3、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的搏击着。文中为什么不用“敲击”,而用“搏击”呢?
明确:因为他们不仅仅是在敲击腰鼓,他们是在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贫瘠的土地上与苦难的命运进行着搏击。
4、你认为本文除了歌颂安塞腰鼓还在歌颂什么?
明确:陕北人民、黄土高原
六、同步达标
出示幻灯片,学生完成达标题。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学了本文,你有什么收获呢?请把它写下来吧!
2、作业:
学习本文的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描写一段你所见过的精彩热烈的场面。(如一场舞蹈、运动会等)
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教学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正音;
2、朗读课文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四、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1、本文的中心情节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写了哪些事情?
2、文中哪些事情详写?那些事情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3、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4、作者写月下行船是从哪些方面烘托“我”的急迫心情的?
5、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6、文章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戏”真的好看吗?请结合文中具体的词句解说。
四、检测延伸:练习巩固(见导学案)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对“下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中喜爱的片段进行批注赏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见导学案)
四、检测延伸(见导学案)
五、作业布置:
和父母交流童年的趣事,积累写作素材,写一篇题目为“童年的花儿”的作文,500左右。
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案篇4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2.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
3.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重点)
2.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阿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
2.了解背景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道中落以后,他更了解了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3.知识链接
社,旧时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社戏,旧时某些地区的农村中春秋两季迎神赛会所演的戏,用以酬神祈福,一般在庙台或在野外设台演出。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4.朗读课文,解决重点字音。
归省(xǐng) 不惮(dàn) 行辈(háng bèi)
棹(zhào) 怠慢(dài) 撺掇(cuān duo)
凫水(fú) 絮叨(xù dāo) 潺潺(chán chán)
家眷(juàn) 皎洁(jiǎo) 漂渺(piāo miǎo)
纠葛(jiū gé) 渔父(fǔ) 蕴藻(wēn zǎo)
5.解释词语。
絮叨:形容说话啰唆,来回地说。
宽慰:宽解安慰,使解除烦恼、苦恼或忧虑。
怠慢:待客态度冷淡而考虑不周。怠,轻慢;慢,态度冷淡。
委实:实在。
朦胧:月光不明。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
依稀:模模糊糊。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扫兴:正在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6.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层次。
明确: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因此本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看戏前(第一至四自然段)——看戏中(第五至三十自然段)——看戏后(第三十一至四十自然段)。
7.依据小说三要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明确:本文记述了“我”在乡村和农家少年看戏的一次经历。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第一部分中有一个词既写出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情感,请同学们把这个词找出来。
明确:乐土。
2.文章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乐”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明确: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古书;③可钓虾、放牛,体验到乡间生活的无穷乐趣。
3.在这里除却这些乐事,最令“我”盼望的是什么呢?
明确:去赵庄看戏。
4.读第五至九自然段,找出表示“我”心情变化的词语,并用四个字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心情变化:盼望——焦急——失望——猜测——沮丧——高兴——兴高采烈;主要内容:戏前波折。
5.细读第十至三十自然段,这一部分写看戏中的情景,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将这部分分为三个层次,试各用四个字概括其主要内容。
明确: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夜归航。
(二)合作探究
1.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4自然段的开头“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然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做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2.本文依据事件的主次有详有略地叙事。主线是看社戏,围绕这条主线,文章一共写了七件事。每件事对塑造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各不相同,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起止段 事件 详略 人物(性格)
1~2 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 略写 “我”、小朋友
3 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略写 “我”、小朋友
4~9 看社戏前的波折 详写 “我”、母亲、外祖母、少年们
10~13 夜航看社戏途中 详写 “我”和小伙伴们(农家子弟聪明能干)
14~21 在赵庄看戏 详写 “我”和小伙伴们
22~30 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详写 “我”、小伙伴们、母亲
31~40 六一公公送豆 详写 “我”、双喜、六一公公(淳朴善良、好客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三)品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著名语言学家黄伯荣、廖序东曾在《现代汉语》这本书中指出,“有些词语除了它们的基本意义外,还具有褒奖或贬斥的感情”。
1.一般来说,表示对人或事物的赞扬、喜爱、尊敬等感情,要用褒义词;表示贬斥、憎恶、鄙视等感情,要用贬义词。比如《社戏》中的这两句话:
(1)那老旦当初还只是踱来踱去的唱,后来竟在中间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孩子们盼望着“好戏在后头”,但老旦唱得迟迟不肯结束,孩子们“破口”而“骂”,这里的贬义词直接表达了对老旦的厌恶之情。)
(2)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喝采”一词,渔父对孩子们的褒奖赞扬之情溢于言表,是很明显的褒义词。)
2.词语的感情色彩是人心灵的主观投射。不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词语原有的感情色彩会发生变化,有时褒词贬用,有时贬词褒用,非常有趣。如:
(1)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偷”是贬义词,但在这里却非常得体巧妙地表现了小伙伴的淳朴可爱,含有褒义。)
(2)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将大拇指一翘,得意的说道,“这真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得意”常与“扬扬”“忘形”等构成“得意扬扬”和“得意忘形”等贬义词,但在这里却看不出一点贬义,相反却表达了褒义的效果。)
(四)少年形象分析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少年的形象应该是会“飞鸣”“会跳跃”的。本文塑造了一群淳朴可爱的童年伙伴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他们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农民孩子所具有的性格和美德。作者是用哪些方法来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呢?
1.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情趣的,所以他们的语言也应该是清新活泼的。文中双喜的语言亦极富鲜明个性。他说服大人让迅哥儿去看社戏:“我写包票!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快人快语,机智而又热情。船回到平桥时,双喜在船头上就大声地说:“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既写出了他的能干、老练,又把孩子的那种“自喜”“自得”的心理表现了出来。
2.人物动作——生动灵活。文中的一群孩子,都来自于农村自由广阔的天地,他们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表现出淳朴、能干的特点。如船出平桥一“点”一“磕”,委实是一个个“弄潮的好手”,灵活而又老练。回转船头时,“拔篙”“点退”“架橹”,摇起船来连老渔父都喝彩,进一步表现出水乡少年是干练的弄潮好手,以及他们天真活泼而又顽皮的性格。
3.人物心理——细腻真切。人物心理描写对于塑造典型形象非常重要,作者在塑造少年形象时,写出了他们在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文中刻画偷罗汉豆的心态最是细致。先是偷阿发家的,又怕偷多了挨阿发娘骂,于是又偷六一公公的,也怕六一公公骂,便又想出对付的办法,孩子们聪明能干而又狡黠顽皮的形象跃然纸上。这几段简洁的语言、心理刻画很富有生活情趣,切合艺术的真实性。
4.人物环境——贴切有效。在去看社戏的路上,“豆麦”和“水草”的清香,富有诗意的“月色”,“宛转,悠扬”的笛声,以及宛若仙境的戏台,都很好地烘托出孩子们要去看社戏的愉悦心情;向船尾跑去的“连山”则烘托出他们渴望很快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回家的路上依然写景烘托,前后呼应,更显奇妙。比如写因为厌倦老旦唱而回转时,却又“回望”,写戏台如仙山楼阁,横笛婉转悠扬,真切地反映出孩子们虽然离去,却又十分留恋的心理状态。
四、课外拓展
根据你对《社戏》的解读,用一句话来评价《社戏》:
《社戏》是一幅( )的风情画;
《社戏》是一曲( )的人物赞歌;
《社戏》是一首( )的童年抒情诗;
《社戏》是一个饱经生活沧桑的人回忆童年生活所讲的一个美丽的童话;是看倦了都市尘嚣的都市人回归( )、向往( )生活的动人心曲……
答案:五彩斑斓;深沉诚挚;热情洋溢;自然;自由美好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概括能力。解答概括能力的题目,主要是通读文章内容知晓文章大意,再从不同的角度,运用贴切的词语进行概括。解答此题,先要分析出文章主要内容。文章围绕社戏,从盼看社戏、去看社戏和怀念社戏三个部分,回忆了美好的童年往事,并能够将那些栩栩如生的情景印记在脑海中,并从中截取一个个画面,这样能准确地概括出画面了。解答此题时,可以从文章段落文字中找出画面、人物等,再选择准确的词语进行概括。
人教版初二语文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习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