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精选5篇
语文学习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和写作创作,我们能够融入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精选篇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文学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在开头就提出了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围绕这个论题展开论述。这篇文章包含了丁肇中先生对于自然科学的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对于中国教育更新观念、顺应国际潮流的企盼。应引导学生在这几方面获得启示,受到教益。
【学习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准备】
收集作者生平介绍,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差异方面的资料;收集学生在其他课程或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便于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
1、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埋没(m)彷徨(páng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学生在课本上画出关键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出示问题,小组讨论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六、课堂总结学生浅谈收获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上要充分利用上课时讲过的内容来进行这节课的学习,以便于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如论证方法、语言等。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探讨“格物致知”,也是调动学生讨论热情的重要一点。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精选篇2)
一、学习目标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二、学习方法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三、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难点: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四、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了解作者。
2、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二)、技能训练
1、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2、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3、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4、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
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
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
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
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三)自我测评
1、下面一段话中横线上应填的词语是()
A、眼光
勇气
毅力B、勇气
毅力
眼光C、毅力
勇气
眼光D、眼光
毅力
勇气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个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___和____。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精选篇3)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桃花源记课文的教案介绍,我们来看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第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第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第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
第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第5.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第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第2.通过讨论、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第1.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第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精炼的语言。
第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欣赏图片)班级同学们,当你们看到这样的美景时,脑海中会想到哪个成语吗?(引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世外桃源”这个成语是晋朝陶渊明在古代作品《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音乐古代作品《天仙配》------(曲终)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古代作品《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班级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当你心烦意乱、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一些开心的东西。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古代作品《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2.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古代作品《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古代作品《归去来兮辞(并序)》古代作品《桃花源记》古代作品《五柳先生传》等。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3.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古代作品《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古代作品《桃花源记》。
二、检查预习
晋太元中(jìn) 缘溪行(yuán) 便舍船(shě) 豁然开朗(huò) 屋舍俨然(shè)(yǎn)
阡陌(qiān mò) 黄发垂髫(tiáo) 便要还家(yāo ) 遂与外人间隔(suì)(jiàn)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 刘子骥(jì)
三、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清楚、流畅。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 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成语: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不足为外人道
3.通假字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 无人问津
要:通“邀”,邀请。
4.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味道)新鲜 今义:指运输事业
妻子 古义:妻子和儿女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今义:连词,不管
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今义:不充足,不满
如此 古义:像这样
今义:这样
4.一词多义
舍:舍弃 乃:于是,就 具:都
房子 竟然 详细地
志:作标记 遂:终于 寻:寻找
所作的标记 于是,就 随即,不久
5.同义词
具、悉、咸、皆:都 云、道:说 乃、遂:于是
缘、扶:沿着
6.课文翻译
7.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文中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理想社会。
四、熟读课文,质疑探究
线索--渔人行踪。
第一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故事的开端)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为写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神秘气氛,也为写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会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 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
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
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
第二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1.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这里的人生活得好吗? 何以见得? (描写桃花源人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对 比
只有父子之分 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平劳动无兵火征战 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 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第三节: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1.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2.文中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真诚淳朴的社会风尚。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4.探讨: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提示:A、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晋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桃源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B、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C、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渔人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5.为什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2-3)写渔人进入访问、桃花源的经过。(故事的发展)
第四节:写渔人再寻桃花源,终不可得。(结局和尾声)
1.渔人离开是时为何要作记号,而且还带人来寻找呢?
这里社会生活平静,人们安居乐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没有战争,没有剥削,人与人之间友好和睦。真是理想的社会,渔人也想让大家都能过上这样的好生活。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境界。同时增加文章的神秘色彩。
3.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精选篇4)
第一课时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同学们往往也有这种体验:当你遇事不顺时, 当你心烦意乱时。当你郁闷低沉时,你会去想象一些开心的东西,你会去幻想着一切都变得美好顺利欢畅的一刹,你会去遐想成功带来的无尽的欢畅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简介作者(略)。
二、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读课文后,对提出的疑惑的字词注音、释义。
2.教师落实重要的字词注音、释义。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通假字、词性活用字
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如:交通、妻子、无论、如此、俨然、鲜美。这部分可结合教学设计(一)的内容。
三、学生齐读一遍课文。
要求:①声音洪亮。读准字音。
②把握节奏。读出停顿之处。
③带有感情。读出韵律。
四、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通过讨论这几个问题,搞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无论魏晋。
(3).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五、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课文从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六、完成下列练习。
1. 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俨然( ) 阡陌( ) 垂髫( )
谐太守( ) 邑人( ) 刘子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斜字词的含义。
①芳草鲜美:②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③阡陌交通:④乃不知有汉,无论 魏晋:⑤谐太守,说如此:
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从树上落下的花瓣繁多鲜艳。 ( )
②闲适愉快,自得乐趣。 ( )
③比喻无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 )
4.口头翻译下列句子。
①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八、推荐作业。背诵全文并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一、体会课文的语言特点,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说明:让学生自己来谈感受,教师可稍作点拨。
例:1. 第1段描写桃花林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写出了花草的色泽、质地、形态,不仅花多、花美,而且奇特无比,突出了桃花林的神奇之处;用四字句的形式,读起来铿锵和谐,节奏整齐,朗朗上口。
2. 第2段写桃花源居住的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勾勒出怎样的田园生活画面?平旷指土地广阔平坦;俨然即整齐有序;良田美池桑竹三词并列,描写出田地的肥沃,池塘环绕以及树木成阴的佳景;相闻则以动写静,既说明牲畜兴旺,又让人感受乡村的宁谧,这些生动的用词勾画和展现出了桃源人安居乐业、闲适祥和的生活图画。
3.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叹惋一词表现了桃源人怎样的心态?叹惋是感叹惋情之意,词语用得十分精当、传神,桃源人对世事变迁、人间沧桑的慨叹和外面百姓生活的苦难的同情,跃然纸上,可见可感。说明:可让学生具体设想模仿桃源人叹惋时各种不同的语言、神情、动作。
二、领会课文在情节处理上的特点。思考讨论:课文描写的情节,处处体现出一个奇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说明: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发言。教师在总结时,可作如下启发。
①.景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等。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致跌宕,悬念环生,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讨论分析: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源人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说明:应启发学生发挥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加以比较说明。
例: ①桃花源有着良田美池桑竹的秀美环境,而外界却是战乱频频,烽火连三月。
②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们居住安定舒适,而外界百姓却是颠沛流离.背井离乡,国破家亡,一片焦土瓦砾。
③桃花源鸡犬相闻,人们往来种作,怡然自乐,处处是人丁兴旺、详和愉乐的氛围,而外界百姓却饱受战火磨难,过日如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总之,桃花源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人人平等自由、家家丰衣足食这样一个安宁美好的理想社会,表达出身处黑暗、动乱社会之中的作者对美好理想社会的向往,寄托了作者渴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 自然,它是一个虚构的境地。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五、读说训练。
1.教师出示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内容(略)。
2.学生朗读该诗。
3.分析该诗与课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提示:①内容相同,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神秘。
②所写的重点不同。
③表现手法不同。
六、推荐作业:完成课后练习三、五题。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精选篇5)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这体现了语文同社会文化生活的密切联系。文化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语文除了是交际和学习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还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除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工具外,还有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人类文化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的广泛兴趣和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普遍的目标内容之一。课文《社戏》以社戏这一江南水乡文化活动为线索,表现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经历。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2、能力目标:
⑴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⑵ 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3、情感目标: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在课文中,作者记叙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与前面对豆与戏的描写似乎有些矛盾,引导学生理解这一问题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教学手段】
1、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多媒体展示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增强直观感,培养学生对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课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2、把播放课文录音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文录音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接受美的熏陶。
【教法、学法】
1、《社戏》虽然写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龄与初一学生大体相当,但毕竟年代久远,对于当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有隔膜,既容易理解,又会产生出许多奇怪的疑问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选择教法时原则上应该精讲、少讲,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去领悟。学生的阅读兴趣可能会只集中在故事情节上,而对优美的景物描写、细腻的心理刻画不会很在意。这正是需要教师精讲的地方。教师要重视点拨,提供背景材料,点明要点所在。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而不是交给学生一个答案。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读者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学本课时,尤其在处理课后练习,不宜追求惟一的标准答案,要允许并且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表见解。
2、不同时代的少年儿童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但他们纯真的童心却是相同并且相通的。因此,在阅读时,采取联想的方法会比较好一些。从《社戏》里小伙伴们的所作所为,联想到自己;如果身处其境,会不会也那样做?在现实生活中,自己和朋友们是不是也做过类似或者更淘气、更有意思的事,做这些事,表现了少年朋友们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其次,要学习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社戏》里的小朋友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怎样去评说他们的行为,这些都是可以质疑的。不只要提出问题,还要有自己的见解。第三,要认真体会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和心理描写,并学习这些表达方式。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
2、解决字词障碍;
3、理清文章脉络;熟读课文;
4、明确我在平桥村得到的优待和乐事
〖教学方法〗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3、利用课文中的注释和背景材料介绍,学生描述社戏这一习俗;
4、学生联系家乡某一文化习俗,在课堂上口头表达,课后写小作文。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江南水乡文化生活,适当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文化习俗。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1、看戏前的波折;
2、航船在去赵庄途中的如画景物和急切心情;
3、看戏时的心理和兴趣。
〖教学方法〗
1、找出夏夜行船时表现作者所见、所闻、所感的句子,并且体会其中哪些描写可以体现当时人物的心情,明确此处是通过写景来抒情的;
2、学生复述看戏过程,归纳看戏时人物的心情;
3、布置课后写一篇小作文,练习以景抒情的写法。
〖设计意图〗
体会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和抒情作用。
第三课时
〖教学环节〗
1、看戏归来的情形;
2、看戏次日的情形。
〖教学方法〗
1、复述归航时主要写了哪些趣事;
2、比较此时心情同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3、重点讨论、理解文章最后一句的含义。
〖设计意图〗
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真挚感情。
【课后实践】
学生虽然不大会有在农村看社戏的经历,但在城市中会有丰富多彩的各种文化活动,可以把自己参加过的一次活动的情况写下来,也可以请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谈谈他们是否看过社戏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