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语文教案 >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

时间: 钦容0 分享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5篇】

教案有助于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篇1】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完美的融合与统一。

3、了解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4、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风景?

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

教学难点: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悟蕴涵于“形”中的“神”,进一步体会散文“形”“神”的辨证关系。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

1、讨论法

2、讲解法

3、诵读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年四季中,春天是妩媚的,她常给人以艳丽动人的美,所以,纵然是客居他乡、彻夜难眠,在《临安春雨初霁》中,陆游还会给我们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名句;而夏天常常是热情的,她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在《再别康桥》中,徐志摩先生慢吟轻咏:“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那么,秋天呢?

有人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白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__《沁园春长沙》,秋日里,__读到的是壮丽。

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的景象,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有人在秋中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

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会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的散文——《故都的秋》。让我们循着作者细腻的笔触去细细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二、学生自读课文

三、介绍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的小说家、散文家。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_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本文写于1934年8月。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四、题解

“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值得品味。“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五、课文结构:

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晨静观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都市闲人图,胜日秋果图。

第一部分:总起(第1、2自然段)

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总起

①北国之秋感受:“清”、“静”、“悲凉”向往:“想饱尝一尝”

②南国之秋感受:“慢”、“润”、“淡”向往:“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味不浓不让人满足。

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区别在哪个方面?用一个字来概括。味。

(2)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在作者的心中,“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第二部分:分写(第3—12自然段)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

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

槐树落蕊而知秋“静”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记叙秋蝉残鸣而报秋“悲凉”议论

秋雨淋人人知秋故都之秋,有它的特别之处。

枣树秋色之奇观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_)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六、探讨课文内容

1.讨论: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故都的秋”这个客观现实呈现出什么特点?

明确:总领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板书:清、静、悲凉)

2.是通过哪些景象的刻划来表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

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话秋雨、佳日胜果。(板书: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

3.品味词句:哪些地方突出了“清、静、悲凉”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

写秋果----“淡绿微黄”,即使是写“红”也是“红完”。(也是一种清、静的淡色。)

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住“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4.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

点拨:因为“红”的暗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

5.枣子熟了不也是红的吗?作者又为何喜欢呢?

点拨:作者欣赏的是“全盛时期”的秋(“七、八月之交”),这时的枣是“淡绿微黄”,

色调依然同作者的心境吻合。

6.作者为何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

点拨:为了对比,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

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7.大家这堂课心情怎样?

沉浸在“清、静、悲凉”之中,心里感到压抑。

七、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首诗,深沉而含蓄;

故都的秋是一幅画,美丽而落寞;

故都的秋是一支歌,忧伤而苍凉;

故都的秋是一杯茶,苦涩而清醇.

1.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作者以南国之秋的“淡”来衬托北国之秋的“浓”,以这秋的深味在南方“尝不透”,来同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作对比,这样南北对比、衬托,突出了故都的秋感人至深。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3、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_。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是“清、静、悲凉”。

八、课后思考

比较《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篇2】

一、教学设想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抓住关健词语,理清思路

3、体会词中描绘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感受__早年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二、教学过程(用两课时)

第一课时

1、板书课题,解题。

2、简介词的有关知识

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沁园春:相传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

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3、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四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_动日益高涨。__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_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__去广州主持农_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写下这首词4

4、教师范读课文

5、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舸gě怅chàng寥liáo廓kò遒qiú遏è

6、指定2-----3名学朗读课文,教师指导。

7、布置练习:要求学生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1、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2、解释分析课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准备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大意是: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万端思绪!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峰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览,度过了许多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这里,诗人从上片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3、鉴赏要点

(1)写乐景,写豪情

从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心情是惆怅的,写的又是寒秋景物,却毫无过去一般旧诗词里的那种肃杀、感伤的“悲秋”情调,诗人笔下的秋景是活泼、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写山河的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诗人正是从这不一致中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当然,这里面也含有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对比手法的运用

词中含有多种对比,使描绘的形象鲜明。如“万山红遍”与“漫江碧透”主要是颜色的对比;“鹰击长空”与“鱼翔浅底”,“指点江山”与“激扬文字”主要是动作的对比;“同学少年”与“万户候”是明比;“万类霜天竞自由”与人民的被压迫(未在词中点明)是暗含的对比。

(3)。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本词用语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如“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字写出了红之广,“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争”字活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出鹰的矫健飞腾;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描绘出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像鸟一样盘旋的神态。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篇3】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了解作者不同阶段上图书馆的经历,明确图书馆对其成长的重要作用。

2、领会作者的观点态度,品味真正的图书馆之乐,思考自己的读书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理顺课文的结构和内容;

2、归纳王佐良回顾的几段去图书馆的经历。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有些人相貌普普通通,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令人如沐春风,你会觉得他深邃厚重,觉得自己得到很多启迪。人的相貌基于遗传无法改变,但是人的精神可以通过阅读而从容,而气象万千。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人的生命长度由基因等先天因素在起作用,而后天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宽阔和充实。

阅读,对个体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2、写作背景

有一段时间,社会流传着“读书无用论”,这是一种否定知识与学习的社会思潮。作为一个读书人,王佐良想尽一切办法,激发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读书热情。

3、作者介绍

外语界泰斗级人物——王佐良

王佐良(1916-1995),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专于英国文学的研究。著有《英国十七世纪剧作家韦勃斯特的文学声誉》(英文)、《英国文学论文集》,译有(英)《彭斯诗选》,中译英《雷雨》(曹禺著)。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王先生对诗歌翻译的要求充分地反映出他对翻译的最高要求,即“一切照原作,雅俗如之,口气如之,文体如之”。

4、题目解说

“上图书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表明文章所写的是去图书馆的经历和感受。

5、层次结构

文章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3)上图书馆之乐;

第二部分:(4-9)上图书馆的经历;

第三部分:(10)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6、全文分析

1、文中主要记述了哪几个图书馆?

明确:

“公书林”、清华图书馆、包德林图书馆、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记述这几个图书馆的?

明确:

时间顺序。

(作者是按照自己的成长过程来写与这几个图书馆的缘分的。)

3、第1段引用西蒙娜德波伏瓦的话有什么用意?

明确:

为了引出自己对图书馆读书生活的热爱。

4、第7段说“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真实的世界”指什么?

明确:

国家民族命运处于危亡时刻。

5、第8段中“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一句的含意是什么?

明确:

表达了对国内战争胜利的喜悦。

6、第9段引用的`莎士比亚的台词有什么含意?

明确:

说明人类创造了知识理性。

7、上图书馆给作者带来了哪些有益的收获?请简要概述。

明确:

①获得了比来自中外老师还要多的知识;②产生了读小说的兴趣和好奇心;③养成了看英文杂志的好习惯;④丰富了有关历史、哲学、戏剧等方面的知识和情感;⑤认识到人类的高贵、伟大。

四、拓展资料

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走着笑着红尘,走着辞别故友。一壶浊酒,“歌遍山河八万里”;一叶轻舟,“惟见长江天际流”。然而李白同样是位被上苍嫉妒的文人啊!嫉妒他的人——年少英才;嫉妒他的诗——出水芙蓉。;李白道“行路难”,却一直在走。翰林遭贬,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流放夜郎,他“凤歌笑孔丘,一生好入名山游”、李白所走的路更让我佩服。这样说虽有失公平,但我仍然觉得,李白人生路上的磨难哪里比陶潜与屈子少呢?但他却一直在走,因为他坚信“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块宝玉,在僵硬的政治舞台上磨来折去,却无半点玷污与磨损!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篇4】

使用说明: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完成学案。

学习目标:

1、欣赏诗中意象,体会诗人情感。

2、通过反复诵读,深入理解诗意。

3、适当拓展阅读,学习诗人情怀。

导学过程:

一、知识链接:

1、1925年之秋:国共合作,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湖南、广东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此时,__由韶山赴广东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

2、同学少年:__1911年到长沙,进第一师范学校读书,常和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到橘子洲一带游泳,畅谈人生国事,慷慨激昂;1915年袁世凯称帝,__与同学开展反袁斗争;1916年,__领导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的斗争,同学参加者众多;1919年__组织新民学会,成员多为第一师范同学;1920年7月,__回湖南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为建党的一支力量,骨干多为同学。

二、自主学习:

1、熟读全词以下的字不容易读准确,注出拼音:

2、诵读中设想自己就是诗人,我发现,描写诗人行为

又最能体现出诗人情感发展线索的是这几个字:

()—()—()—()—()—()

三、合作探究:

1、诵读上阕:

(1)“独”立“寒秋”,诗人的情感本应该是()的,但是,诗人却“看”到了这样一幅湘江秋景:

(注1:读诗方法之一展开想象,把诗句化为散文句子,展现出诗中景象。)

(2)置身于这样的湘江秋景中,我感到这境界充满了()。

(注2:读诗方法之二体会景象,感悟其氛围与特点。)

(3)再次诵读,用声音表现出景象的特点。

(4)置身这样的景象之中,诗人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请详解“怅寥廓”一句:

2、诵读下阕

(1)上阕结尾诗人发出惊天动地一问:“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阕回答了吗?怎样回答的?把诗人的回答明确写出来,应该是:

(2)细读“同学少年”一节,我感到,这真是一群()的人。

在他们的身上,寄托了诗人()的情怀。

(注3:读诗方法之三体会人物形象特点,并且从中领悟诗人寄托的思想情感。)

(3)结尾句中,蕴涵着诗人的呼喊,把它写出来,应该是:

3、再诵全词

(1)从情与景的关系看,这首词和许多词一样,上阕(),下阕(),这种情况叫做();

上阕的景象中蕴涵着诗人强烈的主观情感,这种情况叫做();

下阕结尾一句是一幅画面,其中蕴涵诗人深深感情,这种情况叫做()。

(注4:读诗方法之四体会情景关系,判定抒情方式。)

(2)上阕的湘江秋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

如果把它理解为当时大革命形势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如果把它理解为祖国壮丽河山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如果把它理解为波澜壮阔人生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其实,还可以把它理解为()的象征,那么,诗人要表达的主旨应当是

(注5:读诗方法之五对诗中的意象意境作不同的合理解读,可以读出诗的多重意义。)

四、当堂检测:

准确填写空格中的字词:

()子()头层林尽()百()争流万类霜天()自由怅()

()岁月风华正()挥斥方()万户()浪()飞舟

五、课后作业:

中国古代,写秋的诗很多。

1、请诵读下面三首诗,并简要分析:

立秋前一日览镜李益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山中王勃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衰。

送魏万之京李颀

朝闻游子唱高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总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站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磋跎。

分析:这三首诗写的秋景,其特点可以用这些词概括:

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有这些:

2、再诵读下面两首诗,并简要分析:

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分析:这两首诗写的秋景,其特点可以用这些词概括:

它们所表达的情感有这些:

3、最后诵读课文后__三首诗,用下面的格式写一段富有诗意的话,表达一下你读了这些诗以后的感悟:或许,我的人生也会遭逢“独”立“寒秋”的境况;但是,我不会;我要......

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大全【篇5】

一、整体把握

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本文撷取作者学生时代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

下面概括各个部分的内容要点,理清文章思路。课文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从这些简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意谓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分量的。此处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第二部分(第2段到倒数第2段):描写这次演讲的主要情况。这是文章的主体,占了大量篇幅。

第2段写梁任公的演讲稿,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人物的精神、作风、修养。行文至此,尚未开始描写演讲,所以也可以将这一段归并到第一部分,作为演讲的又一背景,成为演讲的又一铺垫。

第3段交代演讲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人物有老师梁任公和学生,包括作者),并描写梁任公的形象。描写形象又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至此演讲仍未开始,作者先描写梁任公的形象,似乎有意先给读者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让读者在脑海中带着这一形象,来欣赏以下各段梁氏演讲过程。

第4段写梁任公的奇特的开场白,以及他的语音语调。“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的开场真是闻所未闻,足以见出梁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他富有感染力的人格气质。这是文章中一个亮点。

以下数段正式写梁任公讲课,列举他的讲课内容,他的背诵方式,他兴会所至近于表演的情景,交代演讲的效果(梁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学生感动,对文学发生了爱好)。这是梁氏讲课富有感染力的又一种表现,也是接续“开场白”后的更加深入细致的精彩描写。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点明梁任公作为学者的主要特点,结束全文。

总之,本文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开篇写梁任公的政治和学术的影响,写梁任公的演讲稿,都是为着渲染气氛,为后面人物出场铺设背景,为后面的精彩纷呈蓄势;人物登场亮相,气势不凡,已经颇显描写之精彩了;梁氏独特的开场白,是全文最精彩的一段,堪称文章小高潮;接下来直接描写梁任公的演讲,由《箜篌引》过渡到成本大套地背诵时用手指敲打秃头,也是精彩的一段;再往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又张口大笑,大汗淋漓,状极愉快,都是精彩的描写,表明当时的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文章本身也自然达到高潮;精彩呈现过后,文章戛然而止,留下一些余味,梁任公的生动表现还留在读者的脑子里。

本文选材很讲究,写片段的记忆、片段的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集中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完整、连续,也没有拖泥带水的叙述和描写。这种写法可以称为白描。白描看似简易,其实不然,而白描运作到本文这样的精彩更不容易,只有高手能轻巧为之。

本文的语言简练、传神。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句子都不长,作者似乎在语言运用上有一种自觉的节制,也就是说用较少的文字来表达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但语言简练,不等于语言贫乏,以形貌描写为例,“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寥寥数语,都是平常字眼,但集合成文,人物的外貌和内在精神立刻现出;再有,文章后面写梁任公演讲完后,“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仅两句话,极有形象感,值得认真回味;文章最后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行文至此,节制感更加明显、突出。但是为了传神,有些描写还是稍微多花了笔墨,如对梁任公的演讲稿的描写,对他的开场白的描写,对他的背诵古诗文的描写就是例证。能将简练与传神良好地结合,是梁氏文章语言运用的主要特色。

二、问题探究

1、北疚男戳喝喂为什么只谈学术造诣不谈政治作为?

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也许梁任公的政治作为已广为世人见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

2、北疚闹械牧喝喂有什么特点?

对梁任公的特点不是抽象的概说,而是具体化为各种表现,有形貌特点,表情特点,声音特点,动作特点,气质特点,讲稿特点等,可以笼而统之概括为: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

3、比绾纹肺抖粤喝喂的外貌描写?

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风神潇洒”“光芒四射”就是夸饰,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201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