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
关于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6篇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体识别能力,使他们成为理性、辨别的信息消费者。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关键字词学习描写山川景物的方法。
2、通过了解背景及同类诗歌初步认知山川对以陶弘景为代表的中国文人精神的影响。
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依据注释口头翻译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仁与智正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所追求的最高道德规范,因此山川就成为了他们精神家园,也频频在他们的笔下出现。正如本文开头所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但是作者写作此文,并非要描写那些“共谈”的内容,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学生翻译这句话)。作者的言下之意就是只有自己与谢灵运看到是“古来共谈”者所没有发现的“奇”。这里的“奇”就是“与众不同”之意。那么作者看到哪些与众不同的景物呢?
这个问题曾经也有人问过作者,他的好友萧衍称帝后曾邀他出山为相,问他“山中何所有”,能让他抛弃一切功名利禄。他便以此问为首句,写了一首名为《诏答山中何所有》的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但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白云是缥缈不定,那么作者心目中的“山川之美”是否也是缥缈不定的?本文所展现就是现实中的山川之美的与众不同之处。
二、初读课文,赏奇文。
1、请大家朗读课文,归纳出作者所描写的景物。
(学生列举表现景物的词语)高峰、清流、两岸石壁、青林翠竹、猿鸟、沉鳞。
2、前四种是山中之景,而后两种写的是山中动物。但这一切在山中都是常见的,同时也是山水散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说明作者所描写的景物本身并没有与众不同之处,“奇”的是他的描写方法。
(学生补充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语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要了解这些描写的独特之处,我们就需要先明白它们的意思。下面就请大家结合书下的注释,口头翻译这段文字。
(标准翻译: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一望到底。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青翠树林竹丛,四季长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太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三、品读课文,悟奇趣。
1、这样翻译当然很标准,但是我们只能从中感受到山的高,水的清等等内容,这样的描写“奇”吗?可见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究作者描写的独特之处。请大家注意,作者写山高,不仅用了“高”这个形容词来描写山峰,还用了什么词还写它?(“入云”,动词)我们发现,作者不仅在写动物时用动词,写景物时同样也用了动词(“见底”“交辉”“俱备”“乱鸣”“竞跃”)。作者用动词来描写景物的目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下面重点探究的内容。
提示:
①动词是用来写动作的,而有了动作就说明描写的对象一直在处在变化中。作者用这个动词想表现山一直在进行什么动作?(生长)作者用“入云”一词形容,说明山的生长有尽头吗?它的生长有什么特点?(不停地生长)
②如此写山,山还仅仅是一个静静地等待人们去观赏的景物吗?(有了生命)
③如何描写这一场景才能表现出山的生命?这就需要我们展开想象,用不同的方法(高山如同一个不断长高的巨人钻入层层云霭中,撑开厚实的天空,撑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④为什么水会清澈见底?此处的“见底”仅仅见到了一条沉静的河流吗?朱熹的《观书有感》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山中的活水从何而来?(学生描述瀑布奔流,白雪融化,山水汇集的景象)正因为永远都有这些活水注入,因此溪流才可以保持永远年轻的生命,永远清澈见底。
⑤同样,请大家思考一下,“五色交辉”的石壁色彩从何而来?作者用“交辉”这个词强调了这些色彩的什么特点?(色彩斑斓,但无法分辨出某种颜色,因为它们交织在一起了)
⑥“青林翠竹”似乎没有改变,可是我们想象一下,当四季变换时,周围的景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描述山中四季变化的场景)
⑦请大家想象一下,“乱鸣”与“竞跃”展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活力四溢)夕阳灿烂的阳光照耀在跃起的鱼儿身上,反射出绚丽的色彩,非常美丽。但作者强调的是鱼原本潜游在人们看不见的水底,此刻的跃起让我们看到山中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存在于我们眼前的景物、动物之中,还在哪里存在?(山川中的每一个角落)
⑧作者笔下的动物出现在两个特定的时间点中。“晓雾将歇”是什么时候?(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时)就是一天即将开始的时候,此刻山川仍被晨雾笼罩,原本应当是一片寂静。此时“猿鸟乱鸣”,山林在喧嚣中开始了新的一天。“夕日欲颓”是什么时候?(太阳快要落山时)就是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黑暗即将降临,一切似乎要重回寂静中。但此时“沉鳞竞跃”,似乎要把积蓄了一天的活力全部释放出来。我们可以想象,夜幕降临后,山林是否会陷入一片沉寂之中?作者在上一句跨越了四季,这两句则涵盖了一天的景物,两句均强调了旺盛蓬勃的生命力,这说明山中的生命的特点是什么?(永不止息)
2、总结:山中的生命具有“生机勃勃、蓬勃旺盛、永不止息”的特点,而只有陶弘景才看到了这一点,这才是他笔下的“山川之美”的与众不同之处。
再读课文写景部分,注意节奏的变化和重音的突出,读出这种蓬勃的生命力。
3、学生从上述语句中任选一两句,加上自己的想象,用几句话描写其所展现的场景。(学生完成后交流自己所写的'内容)
四、延伸阅读,识奇人。
1、诗人很骄傲,因为他发现了山川真正的美。而我们也同样值得自豪,因为我们用自己的话复述了作者所描写的场景,展现出了作者蕴含于文中的生命力。“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但为什么作者认为只有自己和谢灵运才能真正感受到蕴含其中的生命力呢?
补充背景1:
我们就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如果我们读一读史书,会发现陶弘景并非一个天生的隐士,他在年青时也曾为官,而且工作勤奋。即使在他归隐之后,虽然谢绝了梁武帝的邀请,但仍然积极参与了国家的大事决策,按《南史》的说法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这一切与他表现出的超脱世外的情怀似乎很矛盾。他并没有与外界脱离,但却只愿意保持旁观者的姿态,而不愿参与进去。
他为什么有如此矛盾的言行,关键就在文中他对人间的称呼,“欲界”本身是佛教的用语,但在此处指什么?(欲望)
补充背景2:
陶弘景36岁时归隐,就在这短短的36年中,南朝就换了两个时代,七个皇帝,而这七皇帝中,有三人死于非命。而在他归隐的10年之后,梁代齐,其间又换了5个皇帝,只有一人善终。而每一次政变,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争夺最高的权力,而这争夺必须伴随着血腥的屠杀。陶弘景本为道家,但却借用了佛教对人间的称呼,称之为“欲界”,也就表明了他对于身边这个血腥的世界的态度。
因此,作者不愿意参与政治,以此来表示对尘世的厌恶。
2、什么样的人才能真正摆脱“欲界”的束缚呢?
谢灵运有诗曰:“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只要变化的脚步不停止,山水就永远保持着活力。同样,我们的生命如果能如同山川的景物一般,永远不停地运动着,心灵也同样可以保持纯净。谢灵运的《登池上楼》中有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个“变”字写出了春天生命初生的景象,也写出诗人心中的惊喜之情。他原本在床上卧病一冬,此时窗外的景象也让他的生命重新获得了活力,渴望改变。谢灵运已经将自己的生命与与自然真正融合在一起,而作者同样如此。他赋予了山川哪些新的使命?(净化心灵,摆脱名利束缚)
3、我们再来读读作者那首《诏答山中何所有》的诗,我们会发现,那岭上飘浮在天空中的白云正是象征着作者自己高洁的内心,象征着自己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而就在此刻,他的生命也成为这山川之美的一个部分。
五、作业:
描写文中所展现的山川之美。
板书设计:
奇(独特、与众不同)
山川之美生机勃勃、蓬勃旺盛、永不止息
(融于山川)净化心灵、摆脱名利束缚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诵读、积累。
三、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合作探讨。
五、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
你能替我介绍一下苏轼吗?
生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公元1083年10月12日的夜晚,和苏轼作一次心灵的交流吧。今天我们共同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板书课题:记承天寺夜游)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听读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
2、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检测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乐者:(思考、想到)
(3)月色入户:(门)
(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
检测题(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师:通过刚才的检测,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准备,我们举行朗读比赛。
(生准备)
5、挑战老师:师生朗读比赛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男、女各一名,挑战教师,其他学生根据朗读要求,作点评。)
(三)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3)面对所见夜景,苏轼生发了怎样的感慨?你是如何理解他的这种感慨的?
生成答案预设:
(1)一是因为作者被贬谪,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抓住“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句分析)
(2)描写夜景之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它给人的感受是空灵、皎洁、明净……
不错,此句定景仅用18个字,却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我们不妨仔细玩味,看它妙在何处?
品析语言方法指导: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
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2)改一改,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改了之后的句子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预设参考答案:
(1)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改了之后当然不好。句中明喻、暗喻交错运用,以“积水空明”喻写月光的`清澈透明,使人自然想起“月光如水”的名句,巧妙地把人所共知的名言作为自己笔下文字的注脚,文笔自是高出一筹。“水中”紧承上句,接着又设一喻,以水中藤蔓“藻荇”来喻陆上树木“竹柏影”,写出了竹柏月下投影的淡雅清丽,似一幅弥漫着水气的朦胧素描图画。而改了之后,就没有了原句的新意,也不够生动形象。
(3)月色常有,竹柏亦常有,但像我们这样赏月的“闲人”却不可多得啊!
写作背景链接: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于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乌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担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理解“闲人”:
由于作者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闲”是相对于“忙”来说的。它包含着作者的感慨和愤懑:眼前景色虽美,自己却壮志难酬。这其中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有闲赏月的欣喜,令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乐观的态度,旷达处世的胸襟。
(四)探究“文人心境”
结合本文及以下材料,请你探究一下什么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心境”。
材料1:柳宗元被贬到柳州,仍然在乎山水,题词写诗,最终被后人称赞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材料2:欧阳修,即使被贬到滁州,但仍与百姓同乐,写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名句。
材料3:范仲淹,驰骋沙场的时候就很乐观,在变法中被贬后,居于偏僻之地,但仍然保持着他积极的人生态度,挥笔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句子。
师:解读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接下来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生齐读)
(五)师结束语:
苏轼一生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为此,他屡遭贬谪,历经坎坷,但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能在江山风月中自得其乐。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豁达乐观的坚守如皎皎明月照亮了历史的天空!面对生活的风雨坎坷,愿我们的心灵也能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人生能够更加豁达从容!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3
导入:
古有一人,他频遭贬谪,一生历典八州,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是宋代文化孕育出来的旷世奇才,他的文章随物赋形,于情无所不畅,于景无所不取,创作了无数名篇佳作。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美好希翼;也挥洒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无限豪情;也有“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凄婉悲怆。他是谁?
明确:——多才多艺的苏东坡(苏轼)。
教师语言: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他在黄州写的一篇游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
教师语言:反复诵读《记承天寺夜游》,从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说说这篇文章的与《答谢中书》的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1.一读字正腔圆,读准字音。
2.二读通顺流畅,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语句读通畅。
3.反复诵读《记承天寺夜游》,发现其在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与《答谢中书》的不同之处。
《答谢中书书》
(1)句式特点:句式整齐,多是四字一句,多用对偶。
(2)用字用词:文章用词精美,描写生动。
(3)韵律节奏:音韵具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
《记承天寺夜游》
(1)句式特点: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变化
(2)用字用词:语言朴素自然。
(3)韵律节奏:音韵和谐,节奏富于变化。
4.三读节奏分明,在把握《记承天寺夜游》,二者在句式、用字用词、韵律节奏等方面的`特点的基础上,划分文章节奏,读出文章的层次感。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把握景物特点
教师语言:细读《记承天寺夜游》,看看这两篇写景小品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活动:
1.细读课文,圈画《记承天寺夜游》描写的景物。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月色、竹柏影
2.圈画描写景物的语句,分析语句概括景物特点。
《记承天寺夜游》描写了:月色(空明)、竹柏影(摇曳)。
3.四读抑扬顿挫,在把握景物特点的基础上,读出景物之美。
探析写作技法
教师语言:《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作者怎样为我们描摹出此夜月色之空明?
小组合作探究: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除了记叙的表达方式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请在文中圈画出相对应的文字。
预设:本文记叙与张怀民庭中夜游的事。
描写: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议论: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章虽短,要点却全,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2.小组品读探究:描写月色一句妙在何处。
【明确】: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个字,就营造出一个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读者自可以发挥想象:月光清朗,洒落庭中,那一片清辉白茫茫一片好似积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还有水草漂浮,游荡,于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处在于,以竹、柏之影与月光两种事物互相映衬、比拟、比喻手法精当,新颖,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静谧。更体现出了月光清凉明净的特点,衬托出作者闲适的心境。
3.五读朗朗上口,读出文章结构美。
联系背景悟情感
教师语言:请从文中找到能表达《记承天寺夜游》情感一个字。
明确:作者的情感尽在一个“闲”字上。
学生活动:结合助读资料,揣摩“闲”的意味。
课件出示: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诗句,断章取义,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此时的苏轼近乎被流放,但是,苏轼仍然有进取之心,仍是豁达之人,《记承天寺夜游》便是此时所作。
1.小组合作:揣摩“闲”字意味。
“闲”字意味: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
教师语言:本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篇幅虽短却极具独到艺术魅力。寥寥数笔,写景如绘,行文自然,宛如行云流水,一个“闲”字更是创造了一个豁达超脱的淡远境界,揭示了极其深刻的人生真理,是散文小品中的极品。
2.六读读出情感,在了解作者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读出情感美。
归纳小结
教师语言:
《记承天寺夜游》可称之为有人超我之境。以两人夜游之闲,衬其因贬忧郁之情。苏轼虽仍有进取之心,但于政治漩涡中难以把握,借月夜朦胧之景寻求解脱,更显其内心豁达,超脱于尘世之外。
学生活动:七读诵出意境,在六次朗读和分析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诵出意境。
课后活动
教师语言:学习两篇写景小文的技法,写一篇短小的游记,不超过500字。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通读课文,掌握作者的游踪;理解文中引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2.理解、品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把握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三峡是万里长江上游最雄伟壮丽的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被游人誉为“山水画廊”。今天,请让我们随作家刘大杰一起走进《巴东三峡》,去领略那雄奇与秀丽,感受那惊险与激动。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通读课文,掌握作者的游踪;理解文中引用诗句、谚语、典故的作用。
2.理解、品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把握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
3.欣赏祖国山河的壮丽景色,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刘大杰(1904-1977),湖南岳阳人。现代学者、作家、翻译家。参加过《辞海》的编写,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专著有《托尔斯泰研究》《易卜生研究》《德国文学概论》《中国文学发展史》等。
2.基础字词
崩bēng甚狭xiá玲珑líng潇洒xiāosǎ
袅袅niǎo耸立sǒng蔚蓝wèi褐hè
夔kuí滟滪堆yànyù
奇伟:奇特雄伟。
甚狭:很窄。
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袅袅: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迷蒙:昏暗看不分明;广阔而看不清的样子。
清寒:清朗而有寒意。
3.理清思路
(1)作者是以什么为线索来描绘三峡风光的?
是按时间顺序,以作者船行游踪为线索。
(2)作者沿途经过了哪些地方?
作者由宜昌到重庆逆流而上,游览三峡。首先经过西陵峡,船过秭归和巴东,进入巫峡。过巫山即人瞿塘峡。过瞿塘峡,到自帝城,最后船泊在夔府的江岸。
(3)理清文章结构,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1-2段):总述三峡山水的险恶形势。
第二部分(3-9段):分别描写西陵峡、巫峡和瞿塘峡的景色。
第三部分(10段):写走完三峡后轻松愉快的感受,反衬出三峡的险恶。
4.自主探究
想想在游览三峡的过程中,游客的心情有什么样的变化?填写下表。
景物特点诗、谚语、典故感觉
四、研读课文
1.本文采用多种手法描写景物,生动形象,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
——连用四个“险”字,有力地突现江水之险,江水的“窄”、“急”、“曲折”、“多滩”。
“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冲”“卷”“怒吼”,足见江水之急,从视觉、听觉的角度生动地再现江水之险。
“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高,…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
——用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山的高峻、整齐,将群山写活了。
2.作者在描写三峡景物时,引用了一些诗、谚、典故,并把它们与景物描写融为一体。试分析一下这些诗、谚、典故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开头引用谚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渲染了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了基调。谚语“青滩叶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表现了崆岭滩的险恶、可怕。前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显现崆岭滩,后句用“鬼门关”形容崆岭滩的险恶,令人望而生畏。引用杜甫的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妙,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引用作者的即景诗“黄陵庙下江南味,也有垂杨也有花”,诗中用“江南味”“垂杨”“花”,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黄陵庙一带山水景色之美。文中写白帝城,引用刘皇叔托孤的故事,突出了三峡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更耐人寻味。
五、课文小结
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雄伟、奇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教师课堂上布置的网上作业;
2.三峡大坝工程已竣工,搜集有关资料,比较如今的“高峡出平湖”的景象与课文所写的风光,说说自己的“游感”。彭盼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5
课文感知:
这篇课文是郦道远为《水经·江水》所作注释中关于三峡的一段,但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古代的写景散文。课文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怀,也使读者从中受益。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的写作特点。从自然形成的角度来看,不言而喻三峡是离不开山水的,但山水中有四季的变化穿插其间,这就不能写一时一处的景色,而是要在四季变化中展现三峡奇异诡谲的美景,寓静态于动态之中,动静结合,写出三峡的整体的富于动感的景色,这就是典型化的手法。没有典型化的手法,是写不出三峡的美景的。
学习目标:
1、识记与积累
郦、阙、溯、属、略无、绝、重岩叠嶂清荣峻茂、林寒涧肃、哀转久绝
2、知识简介:郦道元及《水经注》
3、应用:
①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②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设计:
1、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等搜集长江三峡、郦道元及《水经注》等有关知识。
2、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基础上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解疑释难,教师只作适当指导。
教学媒体:
录音机、多媒体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师:著名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答案是‘三峡’。”三峡为何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生:(各抒己见,以达到资源的共享。)
师:早在1500年前,著名的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作了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借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如:郦巘阙溯属
2、听录音,从整体把握课文。
3、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4、师范读课文(或再听录音),指导学生朗读。(在此,教师应指出注意听的事项,如:字音的校正、音节的停顿和节奏等。)
5、朗读比赛:分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等形式,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6、讨论:疏通文意。(分成六个人一组,每组讨论一个文段的大意,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7、把各小组的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8、在初步理解文中的基础上,在读课文讨论: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9、指导学生背诵课文。(出示挂图,图文结合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记忆课文。)
写作训练
把你曾看到的山川、名胜的美好景色描述下来。
课后小结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三峡》是一篇很好的古代的写景散文,作者描述了三峡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使我们从中受益匪浅。在课文,我们要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我们的笔来描绘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课后练习
①用正楷抄写课文,并背诵。
②积极的走进大自然,用你的笔来描绘眼前的景色。
教后反思
课堂上,把舞台让个学生,自己退居幕后。让在想法的学生到讲台上来尽情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使课程资源扩大到更大的限度。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并能理解“摇曳”“清冽”“朦胧”“凌空飞降”等词语的意思。
2、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3、能领悟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仿照批注,批写课文描写的三峡秋天的特点及感受。
4、通过读课文想画面,激发学生对三峡美景的热爱。
教学重点
读课文,想画面,了解三峡美景在各个时段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领悟在不同时间抓不同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师生均收集有关三峡的图片、文字、音像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话说三峡
1、教师放三峡美景的录像片断,配音简介三峡。长江三峡,是中国第一大河长江上最神奇、最壮观的一段峡谷。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峡谷组成,全长193千米。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说说自己了解的长江三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出生字新词。
(1)教师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读:陡峭巨蟒眨眼驳船摇曳朦胧清冽光晕划开凌空飞降
(2)相机对加点字的读音作指导。
2、浏览课文,勾画出课文中表示一天中不同时段的词,想一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三峡秋天的景物特点的
(1)学生浏览,勾画。
(2)学生汇报交流。课文是按照一天中的早晨、中午、晚上等不同时段描写三峡秋天的美景的。
(3)作者写早晨的三峡美景之前和在文章的末尾,还各有一段,找出来读一读,想想这两段在文章开头与结尾,各有什么作用。文章的第一段:总写了三峡的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文末的一段,点明所写的美景正值中秋。这两段首尾照应,构成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批读课文,感受三峡之美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借助书上的批注,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汇报交流。
①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批注明确三峡的秋天具有成熟、丰硕的特点。
②引导学生批注:自己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了三峡秋天的成熟特点的。这段总写三峡的秋天,抓住了果实的特色、清香来体现成熟。
2、这篇课文主要写三峡秋季一天中不同时段的美景,你认为哪个时段的景色最美,找出来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批写在相应的段落旁边。
3、学生汇报交流。(以下是教师预设课堂,可根据学生汇报而改变交流的顺序。)
(1)汇报课文写早晨的段落:
①读了这一段,你认为早晨的三峡秋色最美,你是从哪些词语感受到它的美的?(透明的露水、峡风的凉意、新鲜而闪烁的阳光。)
②你从以上词语中发现早晨的三峡具有怎样的主要特点?(景物特别明丽。)
③你在文中都批注了些什么?(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肯定,引导学生补充批写景物及景物特点,或者批写自己的感受。)
④教师小结:三峡的早晨,沐浴在阳光之中,清新凉爽明丽,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请同学们美美地朗读这一段。
(2)汇报课文写中午的段落。
①学生闭眼,听教师朗读这一片断,头脑中想象这段话描写的画面。
②请学生说说,从自己想象的画面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以下词语中感受形象画面: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跳跃;长江像巨蟒翻滚呼啸,奔腾流去,波光荡漾。
③感受中午时候的三峡特点。引导学生从动词“跳跃”“翻滚”“呼啸”“奔腾”“荡漾”感受三峡秋天的热烈气息。
④让学生带着欢快、热烈的语气读好这一段。
⑤让学生体会本段中的几个比喻句,批注出这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⑥让学生带着想象的画面,美读这段课文。
(3)汇报写下午的段落。